第154章 她本該是南楚下一任國王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修自然迅速放開她,坐直身子。
不得不說,睡了一覺,渾身就是比剛才輕鬆多了。
跳下馬車,濃密的夜色下,隱約可見,此時所處的位置,正位於官道旁邊一大片空地上。
背山靠陰地勢平坦,倒是極其適合紮營。
馬夫自然將馬匹卸下,牽到了一旁,喂些草料糧食。
幾個侍衛手舉著火把,四周來迴巡邏,那些隨行的宮女,也早在前方空地上,支起了石頭架起了陶鍋,開始煮些飯食。
而那十多個禮部兵部的官員,也正挑了一塊空地,三五圍坐成群,吹牛打屁閑聊。
眼見他這個正使下得車來,自然紛紛起身行禮,一口一個“縣公爺”“正使大人”。
王老爺自然沒什麽興趣過去湊熱鬧,隻是徑直走到前方不遠,那條涓涓小河旁,找了塊石頭坐下。
純粹就是出來放鬆一下筋骨,長時間坐在馬車裏,實在憋悶得慌。
明天應該又是個大晴天,天上繁星點點。
雖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可荒郊野外的晚上,還是有些涼意。
說實話,這還是他王老爺來到這大康朝,第一次踏出臨州境內,竟讓他有些心神恍惚。
“王縣公倒是好雅致,獨自一人坐在這看星星……”然而這時,卻聽得身後一道聲音。
扭過頭,卻見那禮部右侍郎張渠,正大步朝自己走來。
這老東西,別瞧著身子幹瘦,眼眶內陷,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可興趣還挺雅致。
此番出使,隨行竟還帶了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風韻猶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就一直待在他那馬車裏。
而眼下,明顯在車廂裏又辛苦勞作了一番,這老家夥走路都搖搖晃晃,下巴和脖子上,還幾道唇紅印記。
即便如此,倒是精神尚可,一屁股在他旁邊坐下,便堆著一臉諂媚的,拱了拱手。
壓低聲音,“縣公爺年紀尚輕,第一次出使他國,一看沒經驗!”
“老夫在禮部待了七八年了,代表朝廷出使他國,沒有十次也有八次了……”
“雖路途遙遠難免寂寞,可縣公爺怎能帶著自己夫人同行呢?這出門在外,自然得領略一番不一樣的風光不是?”
“也怪下官與王縣公才初次相識,否則,由老夫來給縣公爺張羅,保證安排得妥妥當當……”
“又會伺候人,又漂亮,而且還絕對是良家,最起碼也得是個頭牌!”
“嘶……”王老爺眼珠子瞪得滾圓。
喲嗬,這老東西看著其貌不揚,很懂嘛!
唐明手下,個個是人才啊。
沒想到,張渠又眉頭一皺,“更何況,縣公爺帶誰不好,非得帶這位三夫人……”
壓低聲音,“畢竟誰不知道,這可是南楚嫡長公主啊!”
“暫且不說,和親的公主,迴去故國吊唁,難免引起咱朝中諸多非議。最重要的,縣公或許有所不知……”
“這位長公主,在南楚,因為多年協助朱舉輔佐朝政,而且又愛戴百姓,向來在南楚威望極高!”
“其實,如果不出意外,她八九不離十,便應該是下一任南楚的王!”
“隻奈何現在,和親來了大康,自然也就與王位無緣了。”
王修沒說話。
卻見這家夥,倒一片好心,繼續勸道,“可眼下,朱舉薨,而南楚又未立儲君,新舊王位更迭之際……”
“這位長公主卻迴了南楚吊唁,身份敏感,更容易讓南楚生出亂子,甚至給縣公您,惹上不小的麻煩呐!”
王修微微皺了皺眉,他倒還真不知道南楚這些內幕。
然而,張渠卻又咧嘴一笑,“不過縣公爺也不必緊張。”
“南楚終究是藩屬國,眼下咱大康占了岐山之地,門戶大開,又有咱兩萬精兵駐紮邊境……”
“無論誰做了新一任的南楚國王,也斷然不敢太為難咱大康的使臣。對使臣動手,無異於直接宣戰,區區南楚,沒這麽大膽量!”
王老爺笑笑,依然沒說話。
短暫沉默,卻見這老東西,又一拱手,“其實此番出使,無非兩個內容,其一便是參加朱舉的出殯儀式……”
“另外,如果南楚新國王確定下來的話,新王登基,諸國使臣還需要留下來觀禮。”
“縣公爺初次出使,沒經驗,不過沒關係,下官自會打理好一切!”
“隻唯獨到時候,除了咱們,還有其餘諸國的使臣,這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王縣公還得注意些技巧。”
“哦?”王修頓時一愣,有些好奇。
然而,這家夥卻是一晃腦袋,一本正經,“其實也沒什麽,無非幾個要點。”
“第一,不失國威,不丟國體。”
“第二,咱大康是大國,在其餘諸國麵前,要體現出大國風度與雅量。說話時,要儒雅,要斯文……”
話鋒一轉,“行了,縣公爺繼續看星星,下官就不打擾雅致了!”
“隻是縣公爺年紀輕輕,便已貴為縣公,日後同朝為官,還望多多關照啊!”
“以後再有一起出使的機會,下官來替縣公爺安排隨行的女子,包在我身上!”
然後站起身來,拍拍屁股,發著騷,又鑽進遠處他那輛簾子密閉的馬車去了。
直看得王老爺一愣一愣的。
……
時間轉眼,已是三月十九。
這一路長途跋涉,雖波折不少,倒也總算平安到達南楚王都,鄢城。
盡管他王老爺還特意命令,放緩點速度,可近半個月的行程,依然將他折騰得苦不堪言。
特別是途徑通禹以及岐山之地時,全是山路,哪怕官道也崎嶇得很,往往很多時候,需要下來走路,而且一走就是半天。
越過堪稱門戶的岐山之地,倒是總算稍微平坦了些。
時間已近傍晚,眼看著窗外道路越來越寬,放眼望去,遠處一座巍峨的巨大城門,漸漸引入眼簾。
王老爺總算長長鬆一口氣!
總算到了,要是再走下去,非得中道崩殂了!
其實按照禮製,其餘諸國使臣到來,都會由南城門進城,可因為大康身為南楚宗主國,自然是由北城門進入。
車隊緩緩前行,不到片刻間功夫,總算停下。
而當王老爺率先跳下車來,隻見前方城門外,早已等候著一大群南楚的官員。
身著官服,隻是因為國喪期間,一個個卻又身披白色孝服。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個約摸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赫然正是當初,朱妙語前來大康和親時,送親使團中,為首那個官員。
明明恨他王老爺入骨,卻也隻能低三下四,請求他王老爺能待那小妞好些……
特別折返之時,這中年官員眼中含淚,聲音悲愴哽咽,仰天喊那一聲“長公主殿下,老臣走了”,“還望殿下,多多保重,切莫忘了南楚的清風與明月”……
倒是讓他王老爺,至今心有戚戚焉。
不得不說,睡了一覺,渾身就是比剛才輕鬆多了。
跳下馬車,濃密的夜色下,隱約可見,此時所處的位置,正位於官道旁邊一大片空地上。
背山靠陰地勢平坦,倒是極其適合紮營。
馬夫自然將馬匹卸下,牽到了一旁,喂些草料糧食。
幾個侍衛手舉著火把,四周來迴巡邏,那些隨行的宮女,也早在前方空地上,支起了石頭架起了陶鍋,開始煮些飯食。
而那十多個禮部兵部的官員,也正挑了一塊空地,三五圍坐成群,吹牛打屁閑聊。
眼見他這個正使下得車來,自然紛紛起身行禮,一口一個“縣公爺”“正使大人”。
王老爺自然沒什麽興趣過去湊熱鬧,隻是徑直走到前方不遠,那條涓涓小河旁,找了塊石頭坐下。
純粹就是出來放鬆一下筋骨,長時間坐在馬車裏,實在憋悶得慌。
明天應該又是個大晴天,天上繁星點點。
雖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可荒郊野外的晚上,還是有些涼意。
說實話,這還是他王老爺來到這大康朝,第一次踏出臨州境內,竟讓他有些心神恍惚。
“王縣公倒是好雅致,獨自一人坐在這看星星……”然而這時,卻聽得身後一道聲音。
扭過頭,卻見那禮部右侍郎張渠,正大步朝自己走來。
這老東西,別瞧著身子幹瘦,眼眶內陷,一副病懨懨的模樣,可興趣還挺雅致。
此番出使,隨行竟還帶了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風韻猶存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就一直待在他那馬車裏。
而眼下,明顯在車廂裏又辛苦勞作了一番,這老家夥走路都搖搖晃晃,下巴和脖子上,還幾道唇紅印記。
即便如此,倒是精神尚可,一屁股在他旁邊坐下,便堆著一臉諂媚的,拱了拱手。
壓低聲音,“縣公爺年紀尚輕,第一次出使他國,一看沒經驗!”
“老夫在禮部待了七八年了,代表朝廷出使他國,沒有十次也有八次了……”
“雖路途遙遠難免寂寞,可縣公爺怎能帶著自己夫人同行呢?這出門在外,自然得領略一番不一樣的風光不是?”
“也怪下官與王縣公才初次相識,否則,由老夫來給縣公爺張羅,保證安排得妥妥當當……”
“又會伺候人,又漂亮,而且還絕對是良家,最起碼也得是個頭牌!”
“嘶……”王老爺眼珠子瞪得滾圓。
喲嗬,這老東西看著其貌不揚,很懂嘛!
唐明手下,個個是人才啊。
沒想到,張渠又眉頭一皺,“更何況,縣公爺帶誰不好,非得帶這位三夫人……”
壓低聲音,“畢竟誰不知道,這可是南楚嫡長公主啊!”
“暫且不說,和親的公主,迴去故國吊唁,難免引起咱朝中諸多非議。最重要的,縣公或許有所不知……”
“這位長公主,在南楚,因為多年協助朱舉輔佐朝政,而且又愛戴百姓,向來在南楚威望極高!”
“其實,如果不出意外,她八九不離十,便應該是下一任南楚的王!”
“隻奈何現在,和親來了大康,自然也就與王位無緣了。”
王修沒說話。
卻見這家夥,倒一片好心,繼續勸道,“可眼下,朱舉薨,而南楚又未立儲君,新舊王位更迭之際……”
“這位長公主卻迴了南楚吊唁,身份敏感,更容易讓南楚生出亂子,甚至給縣公您,惹上不小的麻煩呐!”
王修微微皺了皺眉,他倒還真不知道南楚這些內幕。
然而,張渠卻又咧嘴一笑,“不過縣公爺也不必緊張。”
“南楚終究是藩屬國,眼下咱大康占了岐山之地,門戶大開,又有咱兩萬精兵駐紮邊境……”
“無論誰做了新一任的南楚國王,也斷然不敢太為難咱大康的使臣。對使臣動手,無異於直接宣戰,區區南楚,沒這麽大膽量!”
王老爺笑笑,依然沒說話。
短暫沉默,卻見這老東西,又一拱手,“其實此番出使,無非兩個內容,其一便是參加朱舉的出殯儀式……”
“另外,如果南楚新國王確定下來的話,新王登基,諸國使臣還需要留下來觀禮。”
“縣公爺初次出使,沒經驗,不過沒關係,下官自會打理好一切!”
“隻唯獨到時候,除了咱們,還有其餘諸國的使臣,這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王縣公還得注意些技巧。”
“哦?”王修頓時一愣,有些好奇。
然而,這家夥卻是一晃腦袋,一本正經,“其實也沒什麽,無非幾個要點。”
“第一,不失國威,不丟國體。”
“第二,咱大康是大國,在其餘諸國麵前,要體現出大國風度與雅量。說話時,要儒雅,要斯文……”
話鋒一轉,“行了,縣公爺繼續看星星,下官就不打擾雅致了!”
“隻是縣公爺年紀輕輕,便已貴為縣公,日後同朝為官,還望多多關照啊!”
“以後再有一起出使的機會,下官來替縣公爺安排隨行的女子,包在我身上!”
然後站起身來,拍拍屁股,發著騷,又鑽進遠處他那輛簾子密閉的馬車去了。
直看得王老爺一愣一愣的。
……
時間轉眼,已是三月十九。
這一路長途跋涉,雖波折不少,倒也總算平安到達南楚王都,鄢城。
盡管他王老爺還特意命令,放緩點速度,可近半個月的行程,依然將他折騰得苦不堪言。
特別是途徑通禹以及岐山之地時,全是山路,哪怕官道也崎嶇得很,往往很多時候,需要下來走路,而且一走就是半天。
越過堪稱門戶的岐山之地,倒是總算稍微平坦了些。
時間已近傍晚,眼看著窗外道路越來越寬,放眼望去,遠處一座巍峨的巨大城門,漸漸引入眼簾。
王老爺總算長長鬆一口氣!
總算到了,要是再走下去,非得中道崩殂了!
其實按照禮製,其餘諸國使臣到來,都會由南城門進城,可因為大康身為南楚宗主國,自然是由北城門進入。
車隊緩緩前行,不到片刻間功夫,總算停下。
而當王老爺率先跳下車來,隻見前方城門外,早已等候著一大群南楚的官員。
身著官服,隻是因為國喪期間,一個個卻又身披白色孝服。
站在最前麵的,是一個約摸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
赫然正是當初,朱妙語前來大康和親時,送親使團中,為首那個官員。
明明恨他王老爺入骨,卻也隻能低三下四,請求他王老爺能待那小妞好些……
特別折返之時,這中年官員眼中含淚,聲音悲愴哽咽,仰天喊那一聲“長公主殿下,老臣走了”,“還望殿下,多多保重,切莫忘了南楚的清風與明月”……
倒是讓他王老爺,至今心有戚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