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罵人也得買票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見此時,身後那木柵欄圍成的簡易大門外,正氣勢洶洶衝來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
身材適中,著一身青色儒衫,花白長發如稻草耷拉在肩上。
那叫一個滿腔悲憤,臉色鐵青得發紫,雙眼充血,蒼老的身子直發抖。
一邊朝這邊奔來,更聲聲悲愴大唿,“妖孽當道,妖孽當道啊……”
“瞧瞧!瞧瞧!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兒,竟敢質疑起先賢聖人來,這天下,還有正理嗎?”
而緊隨其後,還跟著一大片,同樣頭戴綸巾身著儒衫的儒生士子。
下到十三四歲,上到五六十歲,皆有。
陣勢龐大,目測竟真有足足三百人之多,烏泱泱的,來勢洶洶,瞬間將大街上的人群,嚇得四處躲閃避讓。
一個個同樣滿麵悲憤之色,那架勢,隻如同有人跑到他們家神龕前撒了泡尿一般。
頃刻,景隆帝更心中猛地一凜。
為首這老者,他自然認識。
如果說,孔令先乃是大康名儒,那這李舍人,卻絕對稱得上名望還要更勝一籌,真正名滿天下的大儒。
雖在朝中並無一官半職,卻一生醉心於先賢儒學的研究,其所著諸多儒學典籍,皆被天下讀書人視為珍寶。
甚至有人讚曰,其為近二百年天下真正登堂入室得聖人真傳精髓者,當稱半個聖人也。
不僅朝中官員,皆以家中子孫能拜入其門下為榮,甚至就連他國的王侯貴族,都爭先相邀其去講學。
不僅如此,在京城中,還主持開設了天下聞名的稷下學宮,講學傳道,號稱門下弟子三千。
這樣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大,就連他這個天子,都得忌憚幾分。
隻是此時,如何想得到,竟連這個當世第一大儒也來了?
片刻間,李舍人便已領著三百精英弟子,浩浩蕩蕩衝到大門口。
可沒想到,一個個滿腔激憤下,正要殺氣騰騰往裏麵走,兩個身著特殊服飾,胸前掛著“萬通安保”牌子的彪形大漢,卻是一下子橫了出來。
堵在門口,直接擋住老頭的去路。
也不知是腦子有點憨,或者頭鐵,竟是一伸手,“票!”
刹那間,李舍人臉色一下子就綠了。
噔噔後腿一步,眼珠子瞪得滾圓,瞬間雙目直充血。
一聲怒喝,“荒唐!簡直荒唐!老夫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未聽聞,聽一場講學,竟還要給錢買票!”
“先賢思想,聖人學問,豈可用這般銅臭之物來玷汙?”
又是一聲悲愴大唿,“孔令先,王修小兒,你們竟是如此背棄祖宗,辱沒聖賢的嗎?”
“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呐!”
其身後那烏泱泱幾百名弟子,又何嚐不是瞬間悲憤得厲害,破口大罵聲怒吼聲此起彼伏。
卻奈何,任憑一群人氣急敗壞群情激憤,兩個大漢卻根本紋絲不動。
木訥著臉,“可我們東家說了,孔先生靜坐樹下,長達幾個月,神遊天外,終於悟出大道……”
“他的學問,沒那麽廉價!”
“因此,誰要進去聽,都得給錢買票!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行!”
頃刻,李舍人更是氣得,渾身直哆嗦。
蒼老身子搖晃個不停,雙目充血麵部猙獰,扭頭望向兩側那些看熱鬧的百姓,“瞧瞧,你們都瞧瞧……”
“這都說的什麽汙人耳朵的話?世風日下啊!”
隨即,又怒不可遏一聲嗬斥,“快滾開!老夫乃是稷下學宮之主李舍人,今日帶著三百弟子前來……”
“不是來聽那背棄祖宗的孔令先與無知小兒講學的,是來聲討兩個離經叛道欺師滅祖之奸賊,是來替先賢聖人討一個公道說法的!”
“老夫是來討伐惡賊,替天下讀書人要一個朗朗乾坤的!”
可沒想到,任憑他悲憤咆哮得厲害,兩個大漢依然麵無表情。
一撇嘴,“看出來了……”
又伸手一指合圍起來那場地裏麵,“看見沒有,那裏麵有將近一半人,也是殺氣騰騰來罵孔先生和我們東家的,都是買了票的!”
“你們要是不願花錢的話,要不就站在這外麵罵幾句就迴去?”
“雖然隔得有些遠,孔先生不一定聽得見,但好歹是罵了……”
“先生看著也是讀書人,應該不至於做出強行衝卡,然後被城防司抓起來,這等有失體麵的事吧?”
“你們……”於是刹那,李舍人更氣得快吐血。
額頭青筋暴起,花白胡子一根根翹起。
可半晌,也隻得一拂袖,扭頭望向身後那浩浩蕩蕩一大群弟子。
奈何這些所謂精英弟子,成天之乎者也求學問道,不事經營也不產一顆糧食,絕大多數又都是些窮酸才子,一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也絕對不少。
摸著口袋,翻騰了大半天,才總算東拚西湊,湊夠了三百兩銀子。
買了票,一個個垮著張鐵青的臉,總算挨個挨個進到場地裏麵來。
而這時,隨著李舍人幾百人到來,場地內,更是瞬間沸騰起來。
特別那群紮堆聚在一起,早在靠近高台最前端,占據了一大片絕佳區域的才子文人,更是紛紛起身。
叫喊聲,歡唿聲,響成一片。
“快看!快看,李先生來了……”
“李先生,可得替學生們主持公道啊,還天下讀書人一個朗朗乾坤呐!”
“李先生,竟有人如此玷汙聖賢,離經叛道,背棄祖宗,吾當群起而誅之啊!”
“還請李先生做主,學生們願簽萬言書,代表天下讀書人,上呈天子,嚴懲王修奸逆!”
毫無疑問,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帶著弟子前來助陣,更是給了這些文人才子,漲了莫大士氣。
片刻間功夫,距離高台最前端,便已讓出來一大片區域。
李舍人自然領著門下弟子,在眾人的推崇下,當仁不讓,站在了最前端。
景隆帝與皇後幾人,倒是夾雜在人群中,站在整個場地的中後方。
隻是此刻,誠然向來穩重儒雅的宰輔陳無相,也再忍不住滿麵擔憂緊張之色。
誰都清楚,與天下儒生為敵,是什麽後果。
而同樣就在這時,眼見木柵欄圍起來的場地,已經基本站滿了買票進來的人……
卻見那空蕩蕩的高台上,卻終於緩緩走上來一男子。
身材適中,著一身青色儒衫,花白長發如稻草耷拉在肩上。
那叫一個滿腔悲憤,臉色鐵青得發紫,雙眼充血,蒼老的身子直發抖。
一邊朝這邊奔來,更聲聲悲愴大唿,“妖孽當道,妖孽當道啊……”
“瞧瞧!瞧瞧!乳臭未幹的黃毛小兒,竟敢質疑起先賢聖人來,這天下,還有正理嗎?”
而緊隨其後,還跟著一大片,同樣頭戴綸巾身著儒衫的儒生士子。
下到十三四歲,上到五六十歲,皆有。
陣勢龐大,目測竟真有足足三百人之多,烏泱泱的,來勢洶洶,瞬間將大街上的人群,嚇得四處躲閃避讓。
一個個同樣滿麵悲憤之色,那架勢,隻如同有人跑到他們家神龕前撒了泡尿一般。
頃刻,景隆帝更心中猛地一凜。
為首這老者,他自然認識。
如果說,孔令先乃是大康名儒,那這李舍人,卻絕對稱得上名望還要更勝一籌,真正名滿天下的大儒。
雖在朝中並無一官半職,卻一生醉心於先賢儒學的研究,其所著諸多儒學典籍,皆被天下讀書人視為珍寶。
甚至有人讚曰,其為近二百年天下真正登堂入室得聖人真傳精髓者,當稱半個聖人也。
不僅朝中官員,皆以家中子孫能拜入其門下為榮,甚至就連他國的王侯貴族,都爭先相邀其去講學。
不僅如此,在京城中,還主持開設了天下聞名的稷下學宮,講學傳道,號稱門下弟子三千。
這樣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強大,就連他這個天子,都得忌憚幾分。
隻是此時,如何想得到,竟連這個當世第一大儒也來了?
片刻間,李舍人便已領著三百精英弟子,浩浩蕩蕩衝到大門口。
可沒想到,一個個滿腔激憤下,正要殺氣騰騰往裏麵走,兩個身著特殊服飾,胸前掛著“萬通安保”牌子的彪形大漢,卻是一下子橫了出來。
堵在門口,直接擋住老頭的去路。
也不知是腦子有點憨,或者頭鐵,竟是一伸手,“票!”
刹那間,李舍人臉色一下子就綠了。
噔噔後腿一步,眼珠子瞪得滾圓,瞬間雙目直充血。
一聲怒喝,“荒唐!簡直荒唐!老夫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未聽聞,聽一場講學,竟還要給錢買票!”
“先賢思想,聖人學問,豈可用這般銅臭之物來玷汙?”
又是一聲悲愴大唿,“孔令先,王修小兒,你們竟是如此背棄祖宗,辱沒聖賢的嗎?”
“禮崩樂壞!禮崩樂壞呐!”
其身後那烏泱泱幾百名弟子,又何嚐不是瞬間悲憤得厲害,破口大罵聲怒吼聲此起彼伏。
卻奈何,任憑一群人氣急敗壞群情激憤,兩個大漢卻根本紋絲不動。
木訥著臉,“可我們東家說了,孔先生靜坐樹下,長達幾個月,神遊天外,終於悟出大道……”
“他的學問,沒那麽廉價!”
“因此,誰要進去聽,都得給錢買票!天王老子來了,也不行!”
頃刻,李舍人更是氣得,渾身直哆嗦。
蒼老身子搖晃個不停,雙目充血麵部猙獰,扭頭望向兩側那些看熱鬧的百姓,“瞧瞧,你們都瞧瞧……”
“這都說的什麽汙人耳朵的話?世風日下啊!”
隨即,又怒不可遏一聲嗬斥,“快滾開!老夫乃是稷下學宮之主李舍人,今日帶著三百弟子前來……”
“不是來聽那背棄祖宗的孔令先與無知小兒講學的,是來聲討兩個離經叛道欺師滅祖之奸賊,是來替先賢聖人討一個公道說法的!”
“老夫是來討伐惡賊,替天下讀書人要一個朗朗乾坤的!”
可沒想到,任憑他悲憤咆哮得厲害,兩個大漢依然麵無表情。
一撇嘴,“看出來了……”
又伸手一指合圍起來那場地裏麵,“看見沒有,那裏麵有將近一半人,也是殺氣騰騰來罵孔先生和我們東家的,都是買了票的!”
“你們要是不願花錢的話,要不就站在這外麵罵幾句就迴去?”
“雖然隔得有些遠,孔先生不一定聽得見,但好歹是罵了……”
“先生看著也是讀書人,應該不至於做出強行衝卡,然後被城防司抓起來,這等有失體麵的事吧?”
“你們……”於是刹那,李舍人更氣得快吐血。
額頭青筋暴起,花白胡子一根根翹起。
可半晌,也隻得一拂袖,扭頭望向身後那浩浩蕩蕩一大群弟子。
奈何這些所謂精英弟子,成天之乎者也求學問道,不事經營也不產一顆糧食,絕大多數又都是些窮酸才子,一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也絕對不少。
摸著口袋,翻騰了大半天,才總算東拚西湊,湊夠了三百兩銀子。
買了票,一個個垮著張鐵青的臉,總算挨個挨個進到場地裏麵來。
而這時,隨著李舍人幾百人到來,場地內,更是瞬間沸騰起來。
特別那群紮堆聚在一起,早在靠近高台最前端,占據了一大片絕佳區域的才子文人,更是紛紛起身。
叫喊聲,歡唿聲,響成一片。
“快看!快看,李先生來了……”
“李先生,可得替學生們主持公道啊,還天下讀書人一個朗朗乾坤呐!”
“李先生,竟有人如此玷汙聖賢,離經叛道,背棄祖宗,吾當群起而誅之啊!”
“還請李先生做主,學生們願簽萬言書,代表天下讀書人,上呈天子,嚴懲王修奸逆!”
毫無疑問,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帶著弟子前來助陣,更是給了這些文人才子,漲了莫大士氣。
片刻間功夫,距離高台最前端,便已讓出來一大片區域。
李舍人自然領著門下弟子,在眾人的推崇下,當仁不讓,站在了最前端。
景隆帝與皇後幾人,倒是夾雜在人群中,站在整個場地的中後方。
隻是此刻,誠然向來穩重儒雅的宰輔陳無相,也再忍不住滿麵擔憂緊張之色。
誰都清楚,與天下儒生為敵,是什麽後果。
而同樣就在這時,眼見木柵欄圍起來的場地,已經基本站滿了買票進來的人……
卻見那空蕩蕩的高台上,卻終於緩緩走上來一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