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孔先生與唐公子瘋了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頓了頓,景隆帝才小心翼翼試探道,“比如將來,朝廷錄用官員,減少官員舉薦的名額,大量增加春闈科舉錄用名額,並且將科考的內容,大幅度加入你所言的這些學科的題目。”
“甚至,比如各州府衙門急需要一批精通水利學方麵的人才,派到地方去興修水利,更可以單獨針對水利學設置一場考試,來錄用所需的官員。”
“甚至縣令縣丞這類地方官員,必須通過水利學農學這類的考試,方可上任,才能為百姓真正做實事!”
“如此一來,豈不妙哉?”
可話音未落,接下來的情形,卻讓他瞬間哭笑不得了。
隻見刹那,這小兒臉色唰地變了。
一巴掌拍在他後背上,滿臉緊張歪著腦袋四下瞅瞅。
眼見周圍附近並無他人,才鐵青著臉,壓低聲音一聲罵,“你張嘴瞎說什麽呢?找死啊?”
眉頭一皺,“哥子,我發現你這膽子,真不是一般的肥呐!”
“上次就訓過你,嫂夫人也經常說你,嘴上沒個把門的,還是不長記性!”
“不就是年輕時想去當官,結果科考也不中,舉薦機會也沒拿到嗎,這輩子就跟朝廷取仕的問題杠上了?”
“遲早有一天,你得栽在你這張嘴上!”
“這些東西,是可以隨便說的嗎?”
惡狠狠一瞪眼,一臉恨鐵不成鋼,“朝廷的取仕與教化製度,非常完善,舉薦製為朝廷,選用了一大批非常賢明的能臣幹吏……”
腦袋一搖,“實乃社稷與百姓之福也!”
“而且我這小學甚至以後中學,雖然會花不少錢,可目的也不是能培養幾個官員!”
“無非是想讓這些底層貧苦百姓家的孩子,能有書讀,能真正學點東西。”
“哪怕將來,依然隻能和他們的父輩一樣,靠著下苦力活命,可肚子裏能有點學識,總歸沒壞處!”
“當然,或許有一天,有個別孩子成了精通算學的大家,有人成了在恪物學方麵造詣高深的學者,有人或許研究出了更加高產的水稻品種……”
“同樣,絕大多數,可能隻能去啟蒙學堂做個先生,或者去商行做個小賬房,或者在作坊做個普通的技術工匠!”
“但人生總歸多了些選擇,不再因為大字不識一個,注定隻能靠賣苦力過活。”
“科考又不考這些,朝廷舉薦官員,也不以這些為標準。不然,本老爺為何非得開設這些科目?”
於是乎,景隆帝麵色漆黑,不想說話了。
看嘛!反正每次,一提到取仕製度這話題,這小兒就這副德行了!
都已經貴為當朝縣公了,而且即將走馬上任臨州判司一職了,膽子大一點嘛!
再多聊點幹貨唄!
一時間,陳皇後更是一臉欲哭無淚。
倒是長公主趙瀾,站在一旁,早已憋笑得臉蛋通紅。
美目流轉,眼波盈盈望著這小兒,竟是說不出的嫵媚明豔。
然而緊跟著,隻見這家夥,朝景隆帝又是一瞪眼,“本老爺剛說的記住了嗎?管好你的嘴,我也是為你好!”
隨即話鋒一轉,倒是熱情張羅著,“行了,這天寒地凍的……”
“你們一家三口也難得來一趟,走,迴本老爺府上,中午我讓廚娘多弄幾個好菜,咱哥倆好好喝點!”
走出園區大門,王老爺自然又從門坊後麵角落,不緊不慢推出來他那輛做工粗劣還老掉鏈子的破自行車。
倒是直看得景隆帝,兩眼發直又開始泛紅。
然而這時,長公主趙瀾卻站了出來,圓潤白皙的臉上,依然幾分淡然溫婉笑意。
貝齒輕啟,“聽聞王公子以前,每次出門,都用這自行車馱著那名叫趙婉的女侍衛……”
“上次便頗感新奇,不知此次迴城,奴家能否也有幸,乘坐自行車,體驗一番?”
可沒想到,這家夥隻是扭過頭撇她一眼。
一言不發,屁股一甩跨坐在坐墊上,長袍一撩,腳一瞪,便徑直朝前方跑去了。
隻留下趙瀾,一陣氣結,幾分惱羞一聲冷哼,“小氣!”
可看著因為路麵有積雪難免打滑,那家夥騎著自行車歪歪扭扭的背影,卻又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得花枝微顫。
當三人乘坐馬車,足足一個時辰,總算到達。
卻見那小兒,又與上次如出一轍,竟先他們一步,早已到了府門外。
手中掌著那自行車,又在門口等著了。
眼見三人跳下馬車來,自是開始張羅著往裏麵走。
“老爺,老爺……”可沒想到,就在這時,卻見府門內,大步衝出來一年輕丫鬟。
徑直衝到幾人跟前,神色卻是幾分慌張,“老爺,可總算把您盼迴來了!”
“算算時間,就住咱府上隔壁的孔先生與唐公子,已經十天沒來咱府上了,而且這麽久,也不曾見他們出過門!”
“大夫人說,畢竟是陛下派來,為老爺您講學的,而且一人是國子監祭酒,一人是禮部尚書之子,身份特殊。”
“要有個什麽閃失,老爺您也不好交代!”
“因此,出於關心,夫人便吩咐奴婢去探視一下……”
說著說著,卻是滿麵駭然,“奴婢便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那孔先生與唐公子,好像是瘋癲了!”
“師徒二人,就一動不動坐在他們院子裏一棵桂花樹下,左邊坐一個,右邊坐一個。”
“蓬頭垢麵披頭散發的,人看著都比以往瘦了不少!”
“孔先生從始至終,就直直望著前方,目光呆滯,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而唐公子就更古怪了,一直就仰著腦袋,望著樹枝上那些積雪發呆。這也就罷了,嘴裏還念念有詞,說什麽,為什麽往地上掉呢,為什麽往地上掉呢?”
“這也就罷了,他還在房頂上,掛了一個鐵盆子,用一根繩子栓著一根木槌……”
“隔著老遠,偶爾還一拽那繩子,木槌便敲一下那鐵盆,發出哐哐的聲音。”
“然後又念叨什麽,明明敲盆子時,同時看見和聽見聲音,可為何打雷時就不一樣呢?”
“奴婢招唿他們,也根本像沒聽見似的,完全沒反應!”
“依奴婢看,兩人應該是瘋了!”
“而夫人一介女流,自是不便登門去探望。老爺,您還是親自過去看看吧……”
“甚至,比如各州府衙門急需要一批精通水利學方麵的人才,派到地方去興修水利,更可以單獨針對水利學設置一場考試,來錄用所需的官員。”
“甚至縣令縣丞這類地方官員,必須通過水利學農學這類的考試,方可上任,才能為百姓真正做實事!”
“如此一來,豈不妙哉?”
可話音未落,接下來的情形,卻讓他瞬間哭笑不得了。
隻見刹那,這小兒臉色唰地變了。
一巴掌拍在他後背上,滿臉緊張歪著腦袋四下瞅瞅。
眼見周圍附近並無他人,才鐵青著臉,壓低聲音一聲罵,“你張嘴瞎說什麽呢?找死啊?”
眉頭一皺,“哥子,我發現你這膽子,真不是一般的肥呐!”
“上次就訓過你,嫂夫人也經常說你,嘴上沒個把門的,還是不長記性!”
“不就是年輕時想去當官,結果科考也不中,舉薦機會也沒拿到嗎,這輩子就跟朝廷取仕的問題杠上了?”
“遲早有一天,你得栽在你這張嘴上!”
“這些東西,是可以隨便說的嗎?”
惡狠狠一瞪眼,一臉恨鐵不成鋼,“朝廷的取仕與教化製度,非常完善,舉薦製為朝廷,選用了一大批非常賢明的能臣幹吏……”
腦袋一搖,“實乃社稷與百姓之福也!”
“而且我這小學甚至以後中學,雖然會花不少錢,可目的也不是能培養幾個官員!”
“無非是想讓這些底層貧苦百姓家的孩子,能有書讀,能真正學點東西。”
“哪怕將來,依然隻能和他們的父輩一樣,靠著下苦力活命,可肚子裏能有點學識,總歸沒壞處!”
“當然,或許有一天,有個別孩子成了精通算學的大家,有人成了在恪物學方麵造詣高深的學者,有人或許研究出了更加高產的水稻品種……”
“同樣,絕大多數,可能隻能去啟蒙學堂做個先生,或者去商行做個小賬房,或者在作坊做個普通的技術工匠!”
“但人生總歸多了些選擇,不再因為大字不識一個,注定隻能靠賣苦力過活。”
“科考又不考這些,朝廷舉薦官員,也不以這些為標準。不然,本老爺為何非得開設這些科目?”
於是乎,景隆帝麵色漆黑,不想說話了。
看嘛!反正每次,一提到取仕製度這話題,這小兒就這副德行了!
都已經貴為當朝縣公了,而且即將走馬上任臨州判司一職了,膽子大一點嘛!
再多聊點幹貨唄!
一時間,陳皇後更是一臉欲哭無淚。
倒是長公主趙瀾,站在一旁,早已憋笑得臉蛋通紅。
美目流轉,眼波盈盈望著這小兒,竟是說不出的嫵媚明豔。
然而緊跟著,隻見這家夥,朝景隆帝又是一瞪眼,“本老爺剛說的記住了嗎?管好你的嘴,我也是為你好!”
隨即話鋒一轉,倒是熱情張羅著,“行了,這天寒地凍的……”
“你們一家三口也難得來一趟,走,迴本老爺府上,中午我讓廚娘多弄幾個好菜,咱哥倆好好喝點!”
走出園區大門,王老爺自然又從門坊後麵角落,不緊不慢推出來他那輛做工粗劣還老掉鏈子的破自行車。
倒是直看得景隆帝,兩眼發直又開始泛紅。
然而這時,長公主趙瀾卻站了出來,圓潤白皙的臉上,依然幾分淡然溫婉笑意。
貝齒輕啟,“聽聞王公子以前,每次出門,都用這自行車馱著那名叫趙婉的女侍衛……”
“上次便頗感新奇,不知此次迴城,奴家能否也有幸,乘坐自行車,體驗一番?”
可沒想到,這家夥隻是扭過頭撇她一眼。
一言不發,屁股一甩跨坐在坐墊上,長袍一撩,腳一瞪,便徑直朝前方跑去了。
隻留下趙瀾,一陣氣結,幾分惱羞一聲冷哼,“小氣!”
可看著因為路麵有積雪難免打滑,那家夥騎著自行車歪歪扭扭的背影,卻又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得花枝微顫。
當三人乘坐馬車,足足一個時辰,總算到達。
卻見那小兒,又與上次如出一轍,竟先他們一步,早已到了府門外。
手中掌著那自行車,又在門口等著了。
眼見三人跳下馬車來,自是開始張羅著往裏麵走。
“老爺,老爺……”可沒想到,就在這時,卻見府門內,大步衝出來一年輕丫鬟。
徑直衝到幾人跟前,神色卻是幾分慌張,“老爺,可總算把您盼迴來了!”
“算算時間,就住咱府上隔壁的孔先生與唐公子,已經十天沒來咱府上了,而且這麽久,也不曾見他們出過門!”
“大夫人說,畢竟是陛下派來,為老爺您講學的,而且一人是國子監祭酒,一人是禮部尚書之子,身份特殊。”
“要有個什麽閃失,老爺您也不好交代!”
“因此,出於關心,夫人便吩咐奴婢去探視一下……”
說著說著,卻是滿麵駭然,“奴婢便去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那孔先生與唐公子,好像是瘋癲了!”
“師徒二人,就一動不動坐在他們院子裏一棵桂花樹下,左邊坐一個,右邊坐一個。”
“蓬頭垢麵披頭散發的,人看著都比以往瘦了不少!”
“孔先生從始至終,就直直望著前方,目光呆滯,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而唐公子就更古怪了,一直就仰著腦袋,望著樹枝上那些積雪發呆。這也就罷了,嘴裏還念念有詞,說什麽,為什麽往地上掉呢,為什麽往地上掉呢?”
“這也就罷了,他還在房頂上,掛了一個鐵盆子,用一根繩子栓著一根木槌……”
“隔著老遠,偶爾還一拽那繩子,木槌便敲一下那鐵盆,發出哐哐的聲音。”
“然後又念叨什麽,明明敲盆子時,同時看見和聽見聲音,可為何打雷時就不一樣呢?”
“奴婢招唿他們,也根本像沒聽見似的,完全沒反應!”
“依奴婢看,兩人應該是瘋了!”
“而夫人一介女流,自是不便登門去探望。老爺,您還是親自過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