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子令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僅滿朝文武,景隆帝也是一臉愕然詫異。
緊隨其後,便見大殿外,急匆匆衝進來一壯年漢子。
身著盔甲,腰佩橫刀,頭戴紅羽,正是他景隆帝自雪災爆發時,派出去搜集各地災情情報的宮中侍衛。
眾人目光注視下,顧不得因長途跋涉早累得喘氣如牛,已徑直衝到殿中央。
單膝跪地,語無倫次一聲大喊,“稟……稟陛下,雪災寒災已基本可解除了……”
頃刻,大殿一片嘩然。
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一陣錯愕,“怎麽可能?”
“是啊!朝廷的賑災方案都尚未確定……”
可緊跟著,隻見這漢子,更是滿麵激動,“是太子殿下與藍平縣侯……”
“稟陛下,雪災發生之時,各州府皆受災嚴重,被積雪壓塌房舍無家可歸的百姓,短短幾日便已達到數萬之眾!”
“逃難的災民們,紛紛湧入城中,一度造成混亂,各州府衙門更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對。”
“雖有大量地方商賈與士紳地主,自發組織起來,募捐一些舊衣物或者施粥,可也根本杯水車薪!”
“難民中被活生生凍死者,與日俱增!”
聲音顫抖得厲害,“而湊巧,太子殿下身在臨州藍平縣候府上!”
“而就在初一,雪災爆發後第四天,眼見災情越來越嚴重,湧入城中無家可歸的災民越來越多……”
“在藍平縣侯的諫言下,太子殿下來不及上奏陛下,頒布了太子令!”
“王侯爺說,災情緊急,百姓的生命大於天!而眼下,大雪蓋地,連官道都是兩三尺厚的積雪。”
“折子送到朝廷,都至少需要三四日之多,待到朝廷的救災方略確定,錢糧撥付運往各地州府,至少又得需要五六日,如此一來,又不知多少百姓將活生生凍死!”
“因此,唯一的出路,便是各地迅速自救!”
滿朝文武無人說話,隻是訝然望著這邊。
在太監總管張三千示意下,倒是很快有個年輕小太監,送上來一碗熱水。
咕咚咕咚狂飲兩口,那漢子總算平複一些,才繼續朗聲道,“太子令規定……”
“各地州府縣府官員, 不得以任何名義驅離湧入城中的災民!治重災當用重典,違令者,就地免職!”
“其次,太子殿下以太子府的名義,已經下令各州府,針對各地商賈與地主,進行了錢糧募集!”
“並且提出,凡是出錢出糧的商賈,所出錢糧數額全部造冊,折算成銀兩,災情結束後,以兩倍數額抵扣商稅!”
“如此一來,自然很快便得到了無數商賈的大力響應,短短一天,僅僅臨州府便已募集到十多萬兩銀子!”
“而各大州府募集到的這些錢糧,如今已經立即投入到災民的救治之中,由各地官府招募勞力,大力修建臨時安置的房舍,用以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
“太子殿下還臨機調動了各地城防司與衙役,甚至附近駐軍,全部投入到賑災的前線,修建安置點,維護秩序,搜尋災民,以及挨家挨戶排查加固百姓的房舍……”
“就臨州府,短短兩天,便已在城外建起了一片足以安置上萬災民的臨時房舍!”
“不僅如此,太子殿下還命令各地州府,征召了大量醫館的大夫,前往安置點,免費為災民醫治凍傷!”
“截止到初四,卑職離開臨州府時,絕大多數逃難的災民,都已經得到了安置。”
短暫停頓,卻見這漢子又繼續道,“當然,太子殿下與藍平縣侯也深知,僅僅這些,百姓們要平安度過這個格外寒冷的冬天,還遠遠不夠!”
“百姓們真正需要的,卻是大量禦寒的物資!”
“可與此同時,那藍平縣候竟是帶領著他萬通商行的什麽科技研發部,隻用了一天時間,便弄出來一種新的可以烤火取暖的物資!”
“那便是煤石!”
刹那間,景隆帝卻是麵色一寒,“荒唐!那煤石,豈能用來生火取暖?”
身為天子,如何不知,別說南方一帶,僅僅京畿附近,便好幾座大型的煤礦!
從地下挖出來,狀若石頭,黑乎乎的,可以點火燃燒!
隻奈何那煤石,雖燃燒持久而且火力旺盛,卻是伴隨著大量烏黑色滾滾濃煙。
那濃煙,不但刺鼻難聞,而且應該含有劇毒之物,隻吸入少量便能令人惡心嘔吐,若稍微吸入多些,便可致人昏厥甚至死亡!
因此,那煤石雖是再好不過的燃料,可也隻能用在大型作坊,以及朝廷匠造監軍器監,用煙囪將濃煙排出去!
可即便如此,每年依然不少匠人,因為這煤石的煙氣中毒!
就那玩意,怎能如木炭一般,用以百姓家中生火取暖?
可沒想到,那宮中侍衛卻是麵色一稟,“陛下您有所不知,卑職所言這煤石,與尋常所見的煤截然不同!”
“藍平縣候給取了個名字,叫做無煙煤!”
“好像是選用純度較高的普通煤石,再用器械碾壓成粉碎,再經過清洗,篩分等等,好多道工序!”
“經過這樣一番處理後,那煤石,不但極容易引燃,而且沒有什麽濃煙,燃燒還持久!”
“聽王侯爺說,這無煙煤雖依然比不上木炭,家中用來生火取暖時,必須要留一閃窗戶通風,防止中毒!”
“但如今情形下,卻已是再好不過的取暖物資了!”
一邊說著,似乎總算想起些什麽,“對了,卑職還帶了一點迴來!”
朝殿外一聲大喊,“快!快把卑職帶迴來的煤石呈上來!”
緊跟著,便有一名殿前侍衛,擰了兩個黑乎乎的東西進來,擺在了眾人麵前。
隻見這玩意,倒是與尋常所見煤石,大致差不多,隻是顏色更黑一些,不像尋常煤石,帶著諸多雜色,而且總體呈褐色。
更重要的,明顯經過諸多處理,眼前這兩砣玩意,竟是如飯碗般大小,整體呈圓柱形。
不僅如此,上方還一個個筷子粗的圓形小孔,如同馬蜂窩一般。
緊隨其後,便見大殿外,急匆匆衝進來一壯年漢子。
身著盔甲,腰佩橫刀,頭戴紅羽,正是他景隆帝自雪災爆發時,派出去搜集各地災情情報的宮中侍衛。
眾人目光注視下,顧不得因長途跋涉早累得喘氣如牛,已徑直衝到殿中央。
單膝跪地,語無倫次一聲大喊,“稟……稟陛下,雪災寒災已基本可解除了……”
頃刻,大殿一片嘩然。
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一陣錯愕,“怎麽可能?”
“是啊!朝廷的賑災方案都尚未確定……”
可緊跟著,隻見這漢子,更是滿麵激動,“是太子殿下與藍平縣侯……”
“稟陛下,雪災發生之時,各州府皆受災嚴重,被積雪壓塌房舍無家可歸的百姓,短短幾日便已達到數萬之眾!”
“逃難的災民們,紛紛湧入城中,一度造成混亂,各州府衙門更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對。”
“雖有大量地方商賈與士紳地主,自發組織起來,募捐一些舊衣物或者施粥,可也根本杯水車薪!”
“難民中被活生生凍死者,與日俱增!”
聲音顫抖得厲害,“而湊巧,太子殿下身在臨州藍平縣候府上!”
“而就在初一,雪災爆發後第四天,眼見災情越來越嚴重,湧入城中無家可歸的災民越來越多……”
“在藍平縣侯的諫言下,太子殿下來不及上奏陛下,頒布了太子令!”
“王侯爺說,災情緊急,百姓的生命大於天!而眼下,大雪蓋地,連官道都是兩三尺厚的積雪。”
“折子送到朝廷,都至少需要三四日之多,待到朝廷的救災方略確定,錢糧撥付運往各地州府,至少又得需要五六日,如此一來,又不知多少百姓將活生生凍死!”
“因此,唯一的出路,便是各地迅速自救!”
滿朝文武無人說話,隻是訝然望著這邊。
在太監總管張三千示意下,倒是很快有個年輕小太監,送上來一碗熱水。
咕咚咕咚狂飲兩口,那漢子總算平複一些,才繼續朗聲道,“太子令規定……”
“各地州府縣府官員, 不得以任何名義驅離湧入城中的災民!治重災當用重典,違令者,就地免職!”
“其次,太子殿下以太子府的名義,已經下令各州府,針對各地商賈與地主,進行了錢糧募集!”
“並且提出,凡是出錢出糧的商賈,所出錢糧數額全部造冊,折算成銀兩,災情結束後,以兩倍數額抵扣商稅!”
“如此一來,自然很快便得到了無數商賈的大力響應,短短一天,僅僅臨州府便已募集到十多萬兩銀子!”
“而各大州府募集到的這些錢糧,如今已經立即投入到災民的救治之中,由各地官府招募勞力,大力修建臨時安置的房舍,用以安置無家可歸的災民!”
“太子殿下還臨機調動了各地城防司與衙役,甚至附近駐軍,全部投入到賑災的前線,修建安置點,維護秩序,搜尋災民,以及挨家挨戶排查加固百姓的房舍……”
“就臨州府,短短兩天,便已在城外建起了一片足以安置上萬災民的臨時房舍!”
“不僅如此,太子殿下還命令各地州府,征召了大量醫館的大夫,前往安置點,免費為災民醫治凍傷!”
“截止到初四,卑職離開臨州府時,絕大多數逃難的災民,都已經得到了安置。”
短暫停頓,卻見這漢子又繼續道,“當然,太子殿下與藍平縣侯也深知,僅僅這些,百姓們要平安度過這個格外寒冷的冬天,還遠遠不夠!”
“百姓們真正需要的,卻是大量禦寒的物資!”
“可與此同時,那藍平縣候竟是帶領著他萬通商行的什麽科技研發部,隻用了一天時間,便弄出來一種新的可以烤火取暖的物資!”
“那便是煤石!”
刹那間,景隆帝卻是麵色一寒,“荒唐!那煤石,豈能用來生火取暖?”
身為天子,如何不知,別說南方一帶,僅僅京畿附近,便好幾座大型的煤礦!
從地下挖出來,狀若石頭,黑乎乎的,可以點火燃燒!
隻奈何那煤石,雖燃燒持久而且火力旺盛,卻是伴隨著大量烏黑色滾滾濃煙。
那濃煙,不但刺鼻難聞,而且應該含有劇毒之物,隻吸入少量便能令人惡心嘔吐,若稍微吸入多些,便可致人昏厥甚至死亡!
因此,那煤石雖是再好不過的燃料,可也隻能用在大型作坊,以及朝廷匠造監軍器監,用煙囪將濃煙排出去!
可即便如此,每年依然不少匠人,因為這煤石的煙氣中毒!
就那玩意,怎能如木炭一般,用以百姓家中生火取暖?
可沒想到,那宮中侍衛卻是麵色一稟,“陛下您有所不知,卑職所言這煤石,與尋常所見的煤截然不同!”
“藍平縣候給取了個名字,叫做無煙煤!”
“好像是選用純度較高的普通煤石,再用器械碾壓成粉碎,再經過清洗,篩分等等,好多道工序!”
“經過這樣一番處理後,那煤石,不但極容易引燃,而且沒有什麽濃煙,燃燒還持久!”
“聽王侯爺說,這無煙煤雖依然比不上木炭,家中用來生火取暖時,必須要留一閃窗戶通風,防止中毒!”
“但如今情形下,卻已是再好不過的取暖物資了!”
一邊說著,似乎總算想起些什麽,“對了,卑職還帶了一點迴來!”
朝殿外一聲大喊,“快!快把卑職帶迴來的煤石呈上來!”
緊跟著,便有一名殿前侍衛,擰了兩個黑乎乎的東西進來,擺在了眾人麵前。
隻見這玩意,倒是與尋常所見煤石,大致差不多,隻是顏色更黑一些,不像尋常煤石,帶著諸多雜色,而且總體呈褐色。
更重要的,明顯經過諸多處理,眼前這兩砣玩意,竟是如飯碗般大小,整體呈圓柱形。
不僅如此,上方還一個個筷子粗的圓形小孔,如同馬蜂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