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禦寒物資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時間,台下密密麻麻的文武百官,低垂著頭噤若寒蟬。
就連侍立在皇帝一側的司禮監太監張三千,都同樣額頭滿是冷汗,顫顫巍巍連大氣都不敢出。
唯獨右丞相曹牧,半眯著眼睛,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
這時,宰輔陳無相站在隊列最前方,盡管同樣滿臉焦慮,倒是手持笏板站了出來。
“陛下,今年這雪災,實屬幾十年難遇。鵝毛大雪,連下了幾天幾夜,許多地方,積雪甚至都超過三尺。”
“而且不僅是京畿附近七八個州府,甚至包括再往南河西道一帶,都同樣受損嚴重!”
說著說著,聲音更加沉重,“截止昨晚,各州府上報的災情……”
“因為房屋被積雪壓塌,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災民,已達十五萬六千餘人。”
“被活生生凍死,或者在逃難路上而亡的,更是已超過一萬八千人。而百姓們被凍死餓死的牛羊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記得上次發生如此慘烈的雪災,尚且還是二十五年前,先帝在位之時。”
“其中,受災最輕的,反倒是臨州府,無家可歸的災民隻有四千多人!”
“據臣所知,也隻因為鄭明禮,任臨州太守這五年期間,每一年入冬之前,都會帶領州府以及縣府鄉亭所有官員……”
“全部下到鄉間山野,由州府出錢,招募勞力,挨家挨戶檢修加固房舍,籌備些過冬物資。”
“再加上臨州府,這幾年在太守鄭明禮的治理下,成效卓絕,百姓相對富足一些。”
“當然,因為大雪封路的原因,各州府的奏報,要傳到京城,最低也得兩三天。眼下,恐怕情況恐怕已更加嚴重!”
景隆帝沒說話,臉色依然陰沉得出奇。
短暫沉默,陳無相才又沉吟道,“如今的朝廷,國庫雖依然算不得充盈,可比起當年已是好了不少……”
“今日朝會之前,臣已與戶部有過探討。”
“要籌措出一筆錢糧,撥付到各地州府,用以緊急修建房舍,收留救助這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倒也不算太難,無非明年朝廷各項開支與軍費用度,節省一些!”
“而且臣,也已經初擬了一份救助這些災民的案略,隻等陛下過目,便可實施!”
臉上又是一陣苦笑,“然而這雪災,比起其他災情,終究不同!”
“真正讓百姓們苦不堪言的,不是饑荒糧食,而是這苦寒天氣。”
“諸位臣公都知道,別說今年,哪怕是往年,一到冬天,特別是到了晚上,即便是穿得嚴嚴實實,還裹著被褥,也能被活生生給凍醒。”
“唯獨隻能在屋子裏燒上火盆,才能暖和許多!”
話鋒一轉,“諸位臣公,以及那些士紳大戶,自然是不缺禦寒的衣物被褥,不缺酒肉,也不缺取暖的木炭!”
“可是那些最底層的百姓呢?隻能活生生熬著,甚至很多人家,連一件厚點的衣裳都沒有,一大家子隻能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而那取暖的木炭,往日都是十來文一斤,可眼下就因為這雪災,京城已經漲到了快五十文,足足翻了四倍之多,而且還供不應求!”
“別說尋常百姓,恐怕就算諸多商賈地主家,燒著五十文一斤的木炭,怕也是吃力得很!”
“包括禦寒的衣物被褥之類,同樣價格翻了好幾倍!”
“這些也就罷了,最重要的……”
“眼下才冬至剛過,距離來年翻春,還有近兩個月的苦寒!”
“如果解決不了取暖的問題,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百姓被活生生凍死!”
景隆帝依然沒說話,額頭青筋條條暴起,臉上寫滿焦慮疲憊。
身為天子,如何不清楚,宰輔陳無相所言,才是眼下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撥付些錢糧,加緊修建臨時房舍收留災民,倒算不得太難。
可這才剛過冬至時節,接下來小寒大寒,接下來恐怕隻會更加苦寒!
真正令人一籌莫展的,還是這禦寒的物資!
這根本就是個無底洞,哪怕掏空國庫,也根本不可能籌集得到!
一時間,大殿之內,更是陰雲密布,氣氛壓抑凝重到極致。
“陛下……”而這時,隊列中間,站出來一身著青色官袍的壯年男子。
正是工部右郎中薛齊,手持笏板,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宰輔大人所言,句句在理!”
“但是陛下,卑臣卻有不同看法!”
“自陛下登基以來,那是勤政愛民,勵精圖治之下,如今大康的國力已是蒸蒸日上,陛下實乃千古難見的聖君也!”
“如今雪災突發,陛下更是殫精竭慮,與民憂心,更令天下臣民感念!”
赤裸裸的馬屁倒是拍得幹脆,緊跟著,話鋒一轉,“然而,這天災,自古以來,哪怕是天上神仙也束手無策!”
“翻遍千百年史冊,但凡洪災蝗災旱災之類,哪一次,百姓不都是死傷無數?”
“遠的不說,就二十五年前那場雪災,據臣所知,被凍死,被倒塌的房屋壓死的百姓,都足足十多萬人,更別提無家可歸的災民!”
“因此,陛下也不必過於為此事而勞煩傷身!”
頓了頓,一臉邀功之態,朗聲道,“而眼下最重要的,卻是這些災民……”
“眾所周知,這些難民,大多數皆未經教化,行為無端!可眼下,卻是如洪水之勢,一窩蜂湧入各大州府甚至京城之中!”
“記得也同樣是二十五年前那場雪災,先帝在位時,就因為難民大量湧入城中,這樣一群粗鄙野蠻之人,走投無路之下,竟是四處打砸搶掠!”
“緊隨其後,竟是生了民變!”
“朝廷足足花了近一年時間,才終於將叛亂平息下來!”
“因此,以臣所見,眼下朝廷,當及時頒布詔令,令各州府衙門與城防司,將這些難民,全部趕出城去,並且嚴加監管!”
“若有帶頭鬧事者,當嚴懲!”
“如此一來,才能杜絕二十五年前的禍事,再次發生啊!”
“另外……”
然而就在這時,話未說完,卻隻聽得一聲歇斯底裏的暴喝,“一派胡言!”
響徹整個大殿,令人膽寒不已。
就連侍立在皇帝一側的司禮監太監張三千,都同樣額頭滿是冷汗,顫顫巍巍連大氣都不敢出。
唯獨右丞相曹牧,半眯著眼睛,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
這時,宰輔陳無相站在隊列最前方,盡管同樣滿臉焦慮,倒是手持笏板站了出來。
“陛下,今年這雪災,實屬幾十年難遇。鵝毛大雪,連下了幾天幾夜,許多地方,積雪甚至都超過三尺。”
“而且不僅是京畿附近七八個州府,甚至包括再往南河西道一帶,都同樣受損嚴重!”
說著說著,聲音更加沉重,“截止昨晚,各州府上報的災情……”
“因為房屋被積雪壓塌,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災民,已達十五萬六千餘人。”
“被活生生凍死,或者在逃難路上而亡的,更是已超過一萬八千人。而百姓們被凍死餓死的牛羊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記得上次發生如此慘烈的雪災,尚且還是二十五年前,先帝在位之時。”
“其中,受災最輕的,反倒是臨州府,無家可歸的災民隻有四千多人!”
“據臣所知,也隻因為鄭明禮,任臨州太守這五年期間,每一年入冬之前,都會帶領州府以及縣府鄉亭所有官員……”
“全部下到鄉間山野,由州府出錢,招募勞力,挨家挨戶檢修加固房舍,籌備些過冬物資。”
“再加上臨州府,這幾年在太守鄭明禮的治理下,成效卓絕,百姓相對富足一些。”
“當然,因為大雪封路的原因,各州府的奏報,要傳到京城,最低也得兩三天。眼下,恐怕情況恐怕已更加嚴重!”
景隆帝沒說話,臉色依然陰沉得出奇。
短暫沉默,陳無相才又沉吟道,“如今的朝廷,國庫雖依然算不得充盈,可比起當年已是好了不少……”
“今日朝會之前,臣已與戶部有過探討。”
“要籌措出一筆錢糧,撥付到各地州府,用以緊急修建房舍,收留救助這些流離失所的災民,倒也不算太難,無非明年朝廷各項開支與軍費用度,節省一些!”
“而且臣,也已經初擬了一份救助這些災民的案略,隻等陛下過目,便可實施!”
臉上又是一陣苦笑,“然而這雪災,比起其他災情,終究不同!”
“真正讓百姓們苦不堪言的,不是饑荒糧食,而是這苦寒天氣。”
“諸位臣公都知道,別說今年,哪怕是往年,一到冬天,特別是到了晚上,即便是穿得嚴嚴實實,還裹著被褥,也能被活生生給凍醒。”
“唯獨隻能在屋子裏燒上火盆,才能暖和許多!”
話鋒一轉,“諸位臣公,以及那些士紳大戶,自然是不缺禦寒的衣物被褥,不缺酒肉,也不缺取暖的木炭!”
“可是那些最底層的百姓呢?隻能活生生熬著,甚至很多人家,連一件厚點的衣裳都沒有,一大家子隻能擠在一起互相取暖!”
“而那取暖的木炭,往日都是十來文一斤,可眼下就因為這雪災,京城已經漲到了快五十文,足足翻了四倍之多,而且還供不應求!”
“別說尋常百姓,恐怕就算諸多商賈地主家,燒著五十文一斤的木炭,怕也是吃力得很!”
“包括禦寒的衣物被褥之類,同樣價格翻了好幾倍!”
“這些也就罷了,最重要的……”
“眼下才冬至剛過,距離來年翻春,還有近兩個月的苦寒!”
“如果解決不了取暖的問題,將來還會有更多的百姓被活生生凍死!”
景隆帝依然沒說話,額頭青筋條條暴起,臉上寫滿焦慮疲憊。
身為天子,如何不清楚,宰輔陳無相所言,才是眼下最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撥付些錢糧,加緊修建臨時房舍收留災民,倒算不得太難。
可這才剛過冬至時節,接下來小寒大寒,接下來恐怕隻會更加苦寒!
真正令人一籌莫展的,還是這禦寒的物資!
這根本就是個無底洞,哪怕掏空國庫,也根本不可能籌集得到!
一時間,大殿之內,更是陰雲密布,氣氛壓抑凝重到極致。
“陛下……”而這時,隊列中間,站出來一身著青色官袍的壯年男子。
正是工部右郎中薛齊,手持笏板,清了清嗓子,朗聲道,“宰輔大人所言,句句在理!”
“但是陛下,卑臣卻有不同看法!”
“自陛下登基以來,那是勤政愛民,勵精圖治之下,如今大康的國力已是蒸蒸日上,陛下實乃千古難見的聖君也!”
“如今雪災突發,陛下更是殫精竭慮,與民憂心,更令天下臣民感念!”
赤裸裸的馬屁倒是拍得幹脆,緊跟著,話鋒一轉,“然而,這天災,自古以來,哪怕是天上神仙也束手無策!”
“翻遍千百年史冊,但凡洪災蝗災旱災之類,哪一次,百姓不都是死傷無數?”
“遠的不說,就二十五年前那場雪災,據臣所知,被凍死,被倒塌的房屋壓死的百姓,都足足十多萬人,更別提無家可歸的災民!”
“因此,陛下也不必過於為此事而勞煩傷身!”
頓了頓,一臉邀功之態,朗聲道,“而眼下最重要的,卻是這些災民……”
“眾所周知,這些難民,大多數皆未經教化,行為無端!可眼下,卻是如洪水之勢,一窩蜂湧入各大州府甚至京城之中!”
“記得也同樣是二十五年前那場雪災,先帝在位時,就因為難民大量湧入城中,這樣一群粗鄙野蠻之人,走投無路之下,竟是四處打砸搶掠!”
“緊隨其後,竟是生了民變!”
“朝廷足足花了近一年時間,才終於將叛亂平息下來!”
“因此,以臣所見,眼下朝廷,當及時頒布詔令,令各州府衙門與城防司,將這些難民,全部趕出城去,並且嚴加監管!”
“若有帶頭鬧事者,當嚴懲!”
“如此一來,才能杜絕二十五年前的禍事,再次發生啊!”
“另外……”
然而就在這時,話未說完,卻隻聽得一聲歇斯底裏的暴喝,“一派胡言!”
響徹整個大殿,令人膽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