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小宮女
都穿越了,誰還娶公主啊?造反! 作者:我吃烤地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景陽公主?”王修眉頭一皺。
扭頭望向景隆帝,“哥子,那什麽景陽公主,聽說過嗎?今年多大了?”
景隆帝嘴角猛地一抽,印堂漆黑,壓根不想搭理他。
好歹也是當朝侯爵了,能不能多關心關心朝政局勢,不要成天滿腦子隻想著搞錢?
還有,景陽公主有多大,你心裏沒點數嗎?
然而,眼見他王修不說話,遊四方更堆起一臉燦爛的笑,“怎麽?王侯爺這是瞧不起咱們南楚士子,不願賞臉……”
刹那間,王修一陣氣結。
臥槽!這南楚使團,怕是腦子有毛病吧?
此次來大康,不就是仗著在南方拉攏了幾個小國,結成了同盟……天晴了雨停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因此,靠著武力威脅,便想擺脫大康藩屬國身份,奪迴當年被占領的土地城池,然後再順便撈一筆……
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一番唄!
直接去京城找景隆談嘛!談不攏就打嘛!
死纏著老子一個閑散侯爺,有雞毛用啊?
還美其名曰“討教一番”,說到底,不就是挑戰嗎?
你們當老子很閑呐?
況且,搞贏了,一點好處撈不著。搞輸了,還丟臉!
可沒想到,眼見他依然裝沒聽見,遊四方卻又一拱手。
臉上已滿是傲慢之色,“怎麽?難道這大康的儒生士子,多為徒有虛名之輩?”
“還是王侯爺,心中膽怯?”
頃刻間,王修更氣得快吐血!
臉色鐵青,心肝尖尖都在顫!
大爺的!沒完了是吧?不搭理你,還來勁了是吧?
盡管如此,卻也隻得鬆開景隆帝,黑著臉問道,“隻是不知,你們想如何挑戰?”
一時間,四周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麵色緊張望向這邊。
隻見那遊四方,更一下子來了精神。
倒是故作一副謙卑姿態,一拱手,“王侯爺說笑了,是討教,討教……”
頓了頓,“天下學問,從插秧播穀,大到治國齊家詩詞書畫,何止萬千,自是不可能一一討教!”
“因此,本官倒有個建議,此番討教,分為三輪。取勝兩輪者,便為最終獲勝方!”
“如何?”
卻又伸手一指使團隨行人員中,一個年過六旬身材瘦弱,穿著粗布衣衫的老者,以及他身後兩三個年輕男子。
“這位老先生,名為公冶羊,不過我南楚國一普通鄉野村夫!”
“隻因年輕時,念過幾天書,認得幾個字,便不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不知好好伺弄地裏的莊稼,卻總喜歡舞文弄墨,尤其酷愛聯仗一事!”
“實則肚子裏,沒幾滴墨水,附庸風雅而已,倒讓侯爺見笑了!”
“隻奈何此次,聽聞本官欲領使團前來大康,便非得纏著本官,領著他與三個後輩一同前來!”
“看在他年事已高,本官也不便推辭!”
“因此,依我看,侯爺不如就遂了這不知好歹的村夫的心願?”
“第一輪,定為聯仗,如何?”
臉上依然笑眯眯的,“誰人不知,王侯爺當初,可是洋洋灑灑二十五首精妙絕倫的好詩,那是何等才華橫溢?”
“想必,這聯仗一事,也定不在話下吧!”
“此輪討教,自然輕輕鬆鬆,便可叫這不識趣的老匹夫,深知什麽叫人外有人!”
王修摸了摸鼻子,沒說話。
短暫沉默,遊四方又笑盈盈道,“至於第二輪……”
又伸手一指,使團那群宮娥中,那名容貌絕美膚白如凝脂、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宮女,“這女子,乃是我南楚王宮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
“自幼便被賣入宮中,一直做些洗衣疊被端茶遞水的雜活!”
“因手腳勤快又懂事,被主子賜了個名,朱妙語。”
“唯獨令人哭笑不得的,這宮女雖沒念過什麽書,卻腦子聰慧,平常總愛跟幾個小姐妹,琢磨研究些恪物之理,或者擺弄些新奇的小物件!”
“成天就琢磨些,為何水往低處流,為何天冷時水會結冰,為何好端端一盆水放在那兒,過段時間便無故消失了!”
一擺手,“實在上不得什麽台麵,哪比得上吟詩作賦這般雅趣?”
“隻奈何此次來大康,湊巧這幾個小宮女,被選定在隨行的名單中,做些洗衣做飯之事……”
“要不,侯爺便賞個臉?這第二輪,定為恪物如何?”
“要知道,連那細鹽提煉之術,都是出自侯爺之手,想必,對這恪物一事,自然造詣頗深!”
“賜教一番,也讓這幾個小宮女,長長見識?”
王修嘴角一抽。隻盯著那名為朱妙語的女子,神色說不出的古怪。
沉默半晌,眾人目光注視下,遊四方才又笑嗬嗬介紹了使團隨行人員中,兩個身著儒士長衫的中年男子以及兩個年輕學子。
語氣如出一轍,無非又是什麽縣學中不爭氣的差等學子,還屢次科考不中,一無是處的廢物那種!
彎彎繞繞了一大堆,便將第三輪“討教”,定為了算學!
於是頃刻,在場所有人便徹底懵了!
遠處那越聚越多,早已圍得水泄不通的百姓,已是滿麵憤怒。
說實話,在這種國與國之間派遣使臣,隨行都會帶著些本國的儒生士子飽學之士……
兩國的學子,進行一番比試,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
雖美其名曰,增強一下兩國學子的交流!可說到底,卻終究是揚眉吐氣一番,兩國談判時,更有了底氣!
比試的項目,也無非是吟詩作賦,聯仗,或者騎射武藝之類!
比試的形式,也無非按照製定的規則,各自挑選一些翹楚精銳。
可何曾聽說過,眼下這種“討教”的方式?
不僅連規則,就連比試的內容,都根本全由對方說了算!
這統統也就罷了……
說到底,還根本是對方近二十人,用車輪戰的方式,挑戰大康一人呐!
至於那遊四方口中所言,南楚出戰的人員中,又是耕田種地的村夫,又是沒念過書的宮女,又是縣學不爭氣的差等學子……
鬼才信呐?
誰人不知,這等國與國之間,看似無傷大雅的比試,卻關係著國家臉麵與榮辱!
毫無疑問,那一群人,根本就是南楚國,在這三個比試項目的領域中,真正千挑萬選的翹楚!
那幾個年長者,甚至根本是南楚數一數二,真正造詣高深的大儒!
一時間,群情激奮之下,謾罵聲,怒吼聲,響成一片。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呐……”
“這天底下,哪有如此不公平的比試方式?”
“就是,還好意思說什麽討教!這南楚,也太不要臉了……”
“真氣死本姑娘了!對我家王公子太不公平了,陛下就該出兵,滅了這南楚國!”
“誰說不是呢?誰不知道,我家王相公,最擅長的便是寫詩……他們為何,不來比一比寫詩?”
扭頭望向景隆帝,“哥子,那什麽景陽公主,聽說過嗎?今年多大了?”
景隆帝嘴角猛地一抽,印堂漆黑,壓根不想搭理他。
好歹也是當朝侯爵了,能不能多關心關心朝政局勢,不要成天滿腦子隻想著搞錢?
還有,景陽公主有多大,你心裏沒點數嗎?
然而,眼見他王修不說話,遊四方更堆起一臉燦爛的笑,“怎麽?王侯爺這是瞧不起咱們南楚士子,不願賞臉……”
刹那間,王修一陣氣結。
臥槽!這南楚使團,怕是腦子有毛病吧?
此次來大康,不就是仗著在南方拉攏了幾個小國,結成了同盟……天晴了雨停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因此,靠著武力威脅,便想擺脫大康藩屬國身份,奪迴當年被占領的土地城池,然後再順便撈一筆……
一雪前恥,揚眉吐氣一番唄!
直接去京城找景隆談嘛!談不攏就打嘛!
死纏著老子一個閑散侯爺,有雞毛用啊?
還美其名曰“討教一番”,說到底,不就是挑戰嗎?
你們當老子很閑呐?
況且,搞贏了,一點好處撈不著。搞輸了,還丟臉!
可沒想到,眼見他依然裝沒聽見,遊四方卻又一拱手。
臉上已滿是傲慢之色,“怎麽?難道這大康的儒生士子,多為徒有虛名之輩?”
“還是王侯爺,心中膽怯?”
頃刻間,王修更氣得快吐血!
臉色鐵青,心肝尖尖都在顫!
大爺的!沒完了是吧?不搭理你,還來勁了是吧?
盡管如此,卻也隻得鬆開景隆帝,黑著臉問道,“隻是不知,你們想如何挑戰?”
一時間,四周再次安靜下來,所有人都麵色緊張望向這邊。
隻見那遊四方,更一下子來了精神。
倒是故作一副謙卑姿態,一拱手,“王侯爺說笑了,是討教,討教……”
頓了頓,“天下學問,從插秧播穀,大到治國齊家詩詞書畫,何止萬千,自是不可能一一討教!”
“因此,本官倒有個建議,此番討教,分為三輪。取勝兩輪者,便為最終獲勝方!”
“如何?”
卻又伸手一指使團隨行人員中,一個年過六旬身材瘦弱,穿著粗布衣衫的老者,以及他身後兩三個年輕男子。
“這位老先生,名為公冶羊,不過我南楚國一普通鄉野村夫!”
“隻因年輕時,念過幾天書,認得幾個字,便不知天高地厚山外有山,不知好好伺弄地裏的莊稼,卻總喜歡舞文弄墨,尤其酷愛聯仗一事!”
“實則肚子裏,沒幾滴墨水,附庸風雅而已,倒讓侯爺見笑了!”
“隻奈何此次,聽聞本官欲領使團前來大康,便非得纏著本官,領著他與三個後輩一同前來!”
“看在他年事已高,本官也不便推辭!”
“因此,依我看,侯爺不如就遂了這不知好歹的村夫的心願?”
“第一輪,定為聯仗,如何?”
臉上依然笑眯眯的,“誰人不知,王侯爺當初,可是洋洋灑灑二十五首精妙絕倫的好詩,那是何等才華橫溢?”
“想必,這聯仗一事,也定不在話下吧!”
“此輪討教,自然輕輕鬆鬆,便可叫這不識趣的老匹夫,深知什麽叫人外有人!”
王修摸了摸鼻子,沒說話。
短暫沉默,遊四方又笑盈盈道,“至於第二輪……”
又伸手一指,使團那群宮娥中,那名容貌絕美膚白如凝脂、總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宮女,“這女子,乃是我南楚王宮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宮女……”
“自幼便被賣入宮中,一直做些洗衣疊被端茶遞水的雜活!”
“因手腳勤快又懂事,被主子賜了個名,朱妙語。”
“唯獨令人哭笑不得的,這宮女雖沒念過什麽書,卻腦子聰慧,平常總愛跟幾個小姐妹,琢磨研究些恪物之理,或者擺弄些新奇的小物件!”
“成天就琢磨些,為何水往低處流,為何天冷時水會結冰,為何好端端一盆水放在那兒,過段時間便無故消失了!”
一擺手,“實在上不得什麽台麵,哪比得上吟詩作賦這般雅趣?”
“隻奈何此次來大康,湊巧這幾個小宮女,被選定在隨行的名單中,做些洗衣做飯之事……”
“要不,侯爺便賞個臉?這第二輪,定為恪物如何?”
“要知道,連那細鹽提煉之術,都是出自侯爺之手,想必,對這恪物一事,自然造詣頗深!”
“賜教一番,也讓這幾個小宮女,長長見識?”
王修嘴角一抽。隻盯著那名為朱妙語的女子,神色說不出的古怪。
沉默半晌,眾人目光注視下,遊四方才又笑嗬嗬介紹了使團隨行人員中,兩個身著儒士長衫的中年男子以及兩個年輕學子。
語氣如出一轍,無非又是什麽縣學中不爭氣的差等學子,還屢次科考不中,一無是處的廢物那種!
彎彎繞繞了一大堆,便將第三輪“討教”,定為了算學!
於是頃刻,在場所有人便徹底懵了!
遠處那越聚越多,早已圍得水泄不通的百姓,已是滿麵憤怒。
說實話,在這種國與國之間派遣使臣,隨行都會帶著些本國的儒生士子飽學之士……
兩國的學子,進行一番比試,都是再常見不過的事!
雖美其名曰,增強一下兩國學子的交流!可說到底,卻終究是揚眉吐氣一番,兩國談判時,更有了底氣!
比試的項目,也無非是吟詩作賦,聯仗,或者騎射武藝之類!
比試的形式,也無非按照製定的規則,各自挑選一些翹楚精銳。
可何曾聽說過,眼下這種“討教”的方式?
不僅連規則,就連比試的內容,都根本全由對方說了算!
這統統也就罷了……
說到底,還根本是對方近二十人,用車輪戰的方式,挑戰大康一人呐!
至於那遊四方口中所言,南楚出戰的人員中,又是耕田種地的村夫,又是沒念過書的宮女,又是縣學不爭氣的差等學子……
鬼才信呐?
誰人不知,這等國與國之間,看似無傷大雅的比試,卻關係著國家臉麵與榮辱!
毫無疑問,那一群人,根本就是南楚國,在這三個比試項目的領域中,真正千挑萬選的翹楚!
那幾個年長者,甚至根本是南楚數一數二,真正造詣高深的大儒!
一時間,群情激奮之下,謾罵聲,怒吼聲,響成一片。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呐……”
“這天底下,哪有如此不公平的比試方式?”
“就是,還好意思說什麽討教!這南楚,也太不要臉了……”
“真氣死本姑娘了!對我家王公子太不公平了,陛下就該出兵,滅了這南楚國!”
“誰說不是呢?誰不知道,我家王相公,最擅長的便是寫詩……他們為何,不來比一比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