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攻包頭(中)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 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意你部立即展開攻擊!”
得到上級同意後,安春山指揮第1營第1連悄無聲息地靠近城牆,架起雲梯向上攀爬。然而,就在攀爬過程中,兩名守城的偽蒙軍發現異常,端著槍走了過來。
本以為一場激戰就此打響,不料,兩人卻操著生硬的漢語發問:
“你們是華夏軍隊嗎?我們是蒙古騎兵師的,華夏人不打華夏人,城上沒有小鬼子,快上來,我給你們帶路。”
就這樣,一槍未發,第1營全體官兵順利登上城牆。隨後,在兩名投誠偽蒙軍的引導下,直撲西北門的城防據點,殲滅守門鬼子20餘人。
此刻,正是黎明之前的甜夢時分,激烈的槍聲驟然響起,鬼子和偽軍亂作一團,來不及穿好衣服,便倉促滾進堡壘工事,胡亂地開槍抵抗。93團第1營趁勢衝鋒,很快便控製了包頭城內的西北高地。
與此同時,新31師91團和五臨警備旅於霖瑞團在城北集結完畢,新31師93團的其他兩個營也在城東北集結完畢,聽到西北門方向槍聲大作,便猛撲城牆,展開攻勢。隨隊出征的山炮營,由攻城副指揮官劉振蘅下令,布置於黃草窪一帶,迅疾開炮,掩護攻城部隊。
城內城外,炮聲隆隆,硝煙彌漫,看到攻擊部隊如潮水般湧來,守城鬼子和偽軍慌了手腳,隻得各自為戰,隱蔽在城牆垛口後麵進行阻擊。激戰未久,五臨警備旅第1團團附梁泮池率先攻入城內,隨後91團主力也殺了進來,展開縱深突擊。
一時間戰局對第8戰區國軍部隊而言非常有利,攻城總指揮孫蘭峰更是大喊:
“拿下包頭城,把這些鬼子都砍了!”
然而,93團團附馮梓率領的兩個營卻遇到了麻煩,包頭城東北角有一條又寬又深的河槽,攻城部隊尋不到任何掩體,完全暴露在敵軍的炮火之下。
更要命的是,鬼子和偽軍重兵防守的轉龍藏高地正位於攻城部隊的側翼,憑借其強大火力居高臨下猛烈掃射,與城內頑抗的敵軍交織成密集彈網。93團第2營、第3營的攻城部隊紛紛中槍,殘肢斷臂四處橫飛,僅僅十幾分鍾,溝內就被染紅數裏。
戰至上午10時,攻城部隊進展情況各異。由於未能按照計劃同時攻入,使得敵人有了喘息的機會,開始組織起有力抵抗,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為了保護騎兵集團司令部,鬼子有意收縮兵力,轉入構築已久的重點防禦區域。或伏於高牆深院的據點,或隱身堅固的碉堡群中,依仗其絕對優勢的火力死死封鎖國軍前進道路。由於火炮奇缺,攻擊部隊隻得以集束手榴彈作為主攻武器,戰士們冒著彈雨匍匐向前,每炸毀一個碉堡,就要付出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傷亡代價。
激戰之際,小島吉藏的上司駐蒙軍司令官蓮沼蕃亦打來電報詢問是否需要增援,小島吉藏斬釘截鐵地答複:
“我軍已對華夏軍形成合圍態勢,即將予以殲滅,無須再派援兵。”
此前,小島吉藏已經得到消息:駐守薩拉齊的鬼子在旅團長片桐茂率領下火速趕來,駐守固陽和安北的兩個鬼子騎兵聯隊正從營地出發,而熊川討伐隊也在西歸途中。這幾支援軍,分別從東麵、北麵和西麵,對包頭構成合圍,而南麵則是尚未完全封凍的黃河。重慶軍竟敢攻打包頭,簡直是自投羅網。
攻城總指揮孫蘭峰師長自然知道,如果久攻不下,敵人援兵陸續到來,形勢很可能會發生逆轉。為盡快攻下包頭,他下令由安春山團長統一指揮入城部隊,發起總攻。入城部隊接受調遣,沿前街至財神廟一線向小島吉藏的司令部步步推進,與鬼子逐街逐巷展開激戰。
下午3時,終於將城內鬼子壓縮至東南一隅,並在市中心升起了青天白日旗。久受欺壓的包頭百姓,見此無不歡欣,紛紛送茶送飯,慰勞國軍。
但是,東南一隅是鬼子布防重地,碉堡工事錯綜複雜,明暗火力點密布,而國軍官兵缺乏攻堅訓練,雖然舍命衝鋒,卻始終未能奪占敵軍陣地。
下午4時,鬼子旅團長片桐茂率部突入城內,與守軍會合,敵人防禦力量得到極大加強。
孫蘭峰看到戰事陷入膠著狀況,決心拚死一博,毅然命令預備隊92團入城增援。正在此時,熊川討伐隊趕迴包頭,觀察戰場形勢之後,由西北門方向進擊攻城部隊,雙方旋即展開混戰。
正當攻城之戰愈演愈烈之時,打援之戰也拉開了序幕。
……
“納尼?包頭城在請求增援?”
“混賬,這幫‘七路半’果然沒閑著,他們就不怕我們報複迴去嘛?”
接到電報的多田駿和山下奉文無比惱火。
“傅作義當年在百靈廟就破壞了我們的好事。”
1936年,鬼子攜“9·18事變”、“長城抗戰”以及“冀東協定(即何梅協定)”一係列軍事和外交勝利,便想進一步將綏遠也納入到自己的控製之中,便頻頻在綏遠招募偽軍,並在偽軍中安插倭國“顧問”,以這些偽軍為主體,試圖將晉綏軍擠出綏遠。
1936年11月20-24日,時任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傅作義將軍采用奇襲製勝、先發製人的方法,命令騎兵第2師師長孫長勝、第211旅旅長孫蘭峰為前敵正副總指揮,率部向百靈廟發起全麵進攻。
百靈廟偽軍守軍3000餘人以猛烈火力頑抗,激戰至上午,晉綏軍將敵軍殲滅大半。
倭國特務機關長盛島角芳、顧問煙穀草、川島芳子以及偽蒙第7師師長穆克登寶最後狼狽逃竄,晉綏軍勝利收複百靈廟,取得了百靈廟大捷。百靈廟大捷是中國軍隊自1933年長城抗戰以來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此次戰役震驚中外,全國軍民無不揚眉吐氣、歡欣鼓舞。被稱作“史跡昭垂,萬世不磨”。
相應的,鬼子可是對傅作義又恨又怕;隻是由於當時失利的是偽蒙軍,倭國隻有少量特務參與;而在山西抗戰中,傅作義部雖然最終被安排防守太原,然而傅作義部畢竟在忻口之戰中損失慘重,所能收攏守城的兵力不足3000。
因而哪怕傅作義極力防守,太原防守戰3日便結束,此後傷亡較大的傅作義部休養了較長時間未參與大規模作戰。
因而哪怕鬼子得知該部為主力建立了新的戰區——第8戰區,鬼子對傅作義部的評價依舊不高。
隻是此刻這支部隊居然敢在八路發起大同作戰之時,忽然對包頭城也發動反擊,真是膽大包天。
“命令蓮沼蕃必須死守住包頭城,同時讓多田駿盡快從北平出兵增援張家口,務必在3日內重奪大同,打通平綏路。”
得到上級同意後,安春山指揮第1營第1連悄無聲息地靠近城牆,架起雲梯向上攀爬。然而,就在攀爬過程中,兩名守城的偽蒙軍發現異常,端著槍走了過來。
本以為一場激戰就此打響,不料,兩人卻操著生硬的漢語發問:
“你們是華夏軍隊嗎?我們是蒙古騎兵師的,華夏人不打華夏人,城上沒有小鬼子,快上來,我給你們帶路。”
就這樣,一槍未發,第1營全體官兵順利登上城牆。隨後,在兩名投誠偽蒙軍的引導下,直撲西北門的城防據點,殲滅守門鬼子20餘人。
此刻,正是黎明之前的甜夢時分,激烈的槍聲驟然響起,鬼子和偽軍亂作一團,來不及穿好衣服,便倉促滾進堡壘工事,胡亂地開槍抵抗。93團第1營趁勢衝鋒,很快便控製了包頭城內的西北高地。
與此同時,新31師91團和五臨警備旅於霖瑞團在城北集結完畢,新31師93團的其他兩個營也在城東北集結完畢,聽到西北門方向槍聲大作,便猛撲城牆,展開攻勢。隨隊出征的山炮營,由攻城副指揮官劉振蘅下令,布置於黃草窪一帶,迅疾開炮,掩護攻城部隊。
城內城外,炮聲隆隆,硝煙彌漫,看到攻擊部隊如潮水般湧來,守城鬼子和偽軍慌了手腳,隻得各自為戰,隱蔽在城牆垛口後麵進行阻擊。激戰未久,五臨警備旅第1團團附梁泮池率先攻入城內,隨後91團主力也殺了進來,展開縱深突擊。
一時間戰局對第8戰區國軍部隊而言非常有利,攻城總指揮孫蘭峰更是大喊:
“拿下包頭城,把這些鬼子都砍了!”
然而,93團團附馮梓率領的兩個營卻遇到了麻煩,包頭城東北角有一條又寬又深的河槽,攻城部隊尋不到任何掩體,完全暴露在敵軍的炮火之下。
更要命的是,鬼子和偽軍重兵防守的轉龍藏高地正位於攻城部隊的側翼,憑借其強大火力居高臨下猛烈掃射,與城內頑抗的敵軍交織成密集彈網。93團第2營、第3營的攻城部隊紛紛中槍,殘肢斷臂四處橫飛,僅僅十幾分鍾,溝內就被染紅數裏。
戰至上午10時,攻城部隊進展情況各異。由於未能按照計劃同時攻入,使得敵人有了喘息的機會,開始組織起有力抵抗,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為了保護騎兵集團司令部,鬼子有意收縮兵力,轉入構築已久的重點防禦區域。或伏於高牆深院的據點,或隱身堅固的碉堡群中,依仗其絕對優勢的火力死死封鎖國軍前進道路。由於火炮奇缺,攻擊部隊隻得以集束手榴彈作為主攻武器,戰士們冒著彈雨匍匐向前,每炸毀一個碉堡,就要付出十幾人甚至幾十人的傷亡代價。
激戰之際,小島吉藏的上司駐蒙軍司令官蓮沼蕃亦打來電報詢問是否需要增援,小島吉藏斬釘截鐵地答複:
“我軍已對華夏軍形成合圍態勢,即將予以殲滅,無須再派援兵。”
此前,小島吉藏已經得到消息:駐守薩拉齊的鬼子在旅團長片桐茂率領下火速趕來,駐守固陽和安北的兩個鬼子騎兵聯隊正從營地出發,而熊川討伐隊也在西歸途中。這幾支援軍,分別從東麵、北麵和西麵,對包頭構成合圍,而南麵則是尚未完全封凍的黃河。重慶軍竟敢攻打包頭,簡直是自投羅網。
攻城總指揮孫蘭峰師長自然知道,如果久攻不下,敵人援兵陸續到來,形勢很可能會發生逆轉。為盡快攻下包頭,他下令由安春山團長統一指揮入城部隊,發起總攻。入城部隊接受調遣,沿前街至財神廟一線向小島吉藏的司令部步步推進,與鬼子逐街逐巷展開激戰。
下午3時,終於將城內鬼子壓縮至東南一隅,並在市中心升起了青天白日旗。久受欺壓的包頭百姓,見此無不歡欣,紛紛送茶送飯,慰勞國軍。
但是,東南一隅是鬼子布防重地,碉堡工事錯綜複雜,明暗火力點密布,而國軍官兵缺乏攻堅訓練,雖然舍命衝鋒,卻始終未能奪占敵軍陣地。
下午4時,鬼子旅團長片桐茂率部突入城內,與守軍會合,敵人防禦力量得到極大加強。
孫蘭峰看到戰事陷入膠著狀況,決心拚死一博,毅然命令預備隊92團入城增援。正在此時,熊川討伐隊趕迴包頭,觀察戰場形勢之後,由西北門方向進擊攻城部隊,雙方旋即展開混戰。
正當攻城之戰愈演愈烈之時,打援之戰也拉開了序幕。
……
“納尼?包頭城在請求增援?”
“混賬,這幫‘七路半’果然沒閑著,他們就不怕我們報複迴去嘛?”
接到電報的多田駿和山下奉文無比惱火。
“傅作義當年在百靈廟就破壞了我們的好事。”
1936年,鬼子攜“9·18事變”、“長城抗戰”以及“冀東協定(即何梅協定)”一係列軍事和外交勝利,便想進一步將綏遠也納入到自己的控製之中,便頻頻在綏遠招募偽軍,並在偽軍中安插倭國“顧問”,以這些偽軍為主體,試圖將晉綏軍擠出綏遠。
1936年11月20-24日,時任綏遠省主席兼35軍軍長傅作義將軍采用奇襲製勝、先發製人的方法,命令騎兵第2師師長孫長勝、第211旅旅長孫蘭峰為前敵正副總指揮,率部向百靈廟發起全麵進攻。
百靈廟偽軍守軍3000餘人以猛烈火力頑抗,激戰至上午,晉綏軍將敵軍殲滅大半。
倭國特務機關長盛島角芳、顧問煙穀草、川島芳子以及偽蒙第7師師長穆克登寶最後狼狽逃竄,晉綏軍勝利收複百靈廟,取得了百靈廟大捷。百靈廟大捷是中國軍隊自1933年長城抗戰以來取得的又一次勝利。此次戰役震驚中外,全國軍民無不揚眉吐氣、歡欣鼓舞。被稱作“史跡昭垂,萬世不磨”。
相應的,鬼子可是對傅作義又恨又怕;隻是由於當時失利的是偽蒙軍,倭國隻有少量特務參與;而在山西抗戰中,傅作義部雖然最終被安排防守太原,然而傅作義部畢竟在忻口之戰中損失慘重,所能收攏守城的兵力不足3000。
因而哪怕傅作義極力防守,太原防守戰3日便結束,此後傷亡較大的傅作義部休養了較長時間未參與大規模作戰。
因而哪怕鬼子得知該部為主力建立了新的戰區——第8戰區,鬼子對傅作義部的評價依舊不高。
隻是此刻這支部隊居然敢在八路發起大同作戰之時,忽然對包頭城也發動反擊,真是膽大包天。
“命令蓮沼蕃必須死守住包頭城,同時讓多田駿盡快從北平出兵增援張家口,務必在3日內重奪大同,打通平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