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再戰鼠雀穀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 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啥?”
“交通工具不足!”
“這都啥破理由?”
與會人員紛紛拍起了桌子。
擱八路軍這,要轉移兵工廠,工人絕對會優先進行轉移,就是抬也得抬走。
更別說這些工人還有兩條腿呢。
“這不奇怪,國府從國外進口的數台電爐剛發到上海碼頭不久就爆發了淞滬會戰,結果這些電爐一直丟在碼頭沒人處理;結果淞滬會戰失敗後,這些電爐全部被鬼子繳獲運迴倭國了。”
唐亮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好在瞥了一眼身旁這一大票高級將領,總算讓唐亮忍住了——要保持形象!
不過心頭總有股火在燒,實在難受;唐亮眼看386旅長的杯子裏還有小半杯水沒喝幹,索性又端了過來一飲而盡。
“小老弟,你可真不見外啊。”
“咱倆哪跟哪啊。”
……
“至於軍區一級的火炮,或許隻能靠坦克的火炮暫時湊數了。”
雖說唐亮從太原兵工廠的圖紙室裏弄到了晉綏軍仿自瑞士【蘇羅通105毫米山炮】的逆向測繪圖紙,不過這門炮實在是重了點,而且各個可供分拆的部件單個重量也在100多公斤,華夏一般的騾馬也背不動。
雖說正常軍隊沒誰拿坦克炮當軍屬火炮使用的,但唐亮畢竟有係統在身上——他不正常啊。
反正唐亮給各個軍區留下的坦克中,不乏用【95式輕坦】和【97式坦克】改造出來的【九五式120毫米自行火炮】和【四式炮戰車】,雖說這些自行火炮能裝的炮彈很少,不過唐亮這次也做好打算,充分利用【戰場補給】的能力,將大量炮彈從係統裏套出來,然後全部配屬給八路軍各個軍區。
如此一來,至少夠各個軍分區用上很長一陣子了。
“總而言之,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很重要也很緊張,我們必須為太原兵工廠設備的搬遷爭取足夠的時間;工廠裏的設備能全拆了自然更好,但是我們也要定好設備拆除的輕重緩急,萬一……我們無法擋住鬼子,或者傷亡過大,那麽至少應該保證我們未來具備造炮的能力。”
橫刀立馬話音剛落,紅軍之父立即補上:
“就算造不了大口徑的炮,至少【百祿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必須能造出來;而迫擊炮更應該能造。”
“當然我們目前同樣迫切要完成的,則是炮彈的製造,為了早日實現這個目標,各位同誌們,我們接下來要以百倍的努力,拖住鬼子的進攻步伐,為未來的光明爭取更大的希望!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
“看來這次總部的決心很大啊。”
“那當然,去年我們的兵力和武器都遠不如這次,那也前後堅持了近10天;隻要我們這次能占據太原更久,則我們能從太原搬走更多機械設備,把我們的兵工廠再擴大擴大。”
這場會議前後持續了9個多小時,從白天一直開到了晚上,當宣布會議結束時,唐亮一下子覺得精神無比疲憊,仿佛身體完全被掏空。
當然肚子裏更是咕咕直叫,好在總部早已讓廚師班準備好了熱食,當這些熱氣騰騰的晚飯端上桌子時,所有人都兩眼冒光。
不過僅僅狼吞虎咽一通後,唐亮便又跟386旅旅長聊上了。
畢竟這次配合唐亮一塊南下堵截鬼子的正是這位老熟人——386旅旅長,按照129師的內部計劃,以他的386旅和獨立旅為核心,正式組建晉冀豫軍區的下屬的二級軍分區——太嶽軍分區——在這個二級軍分區之下掌管著多個軍分區。
或許正是因為唐亮這隻蝴蝶的到來,讓曆史逐漸發生改變,原本太嶽軍區的建立起碼要到一年半後的1940年8月,也就是百團大戰發動的前夜了。
當然這也不奇怪,雖然受限於山區的糧食短缺,386旅旅長手下的兵力比起曆史隻是增多了30%——畢竟沒有足夠的糧食養太多主力部隊,但是武器和彈藥卻是比曆史上好太多了。
盡管唐亮繳獲修複並分給129師的坦克全部歸129師司令部直屬,並沒有把坦克下放給下麵的386旅和新385旅,但是每到關鍵作戰時,隻要386旅旅長能說動129師首長,坦克部隊還是能加強到386旅作戰的。
更別說1938年一連串大仗打下來,386旅哪怕分到的步槍並不比曆史多太多,但是獲得的火炮和重機槍比曆史上多了不少,重火力大大增強;如果不是唐亮一口氣端了鬼子274輛坦克後,鬼子發瘋一般的圍攻太行山,旅長早就放手進一步擴大八路軍主力部隊了。
而且此前在蘭封戰役時386旅和新385旅在黃河北岸可是繳獲了不少彈藥,特別是大量的炮彈,比起晉察冀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炮彈彈藥可是充裕多了。
所以隻要能打破鬼子這次對太行山的圍攻,至少太嶽軍區的部隊不會隻滿足於在太嶽山區混,而是要下山到豫北的焦作一帶好好打一輪;將豫北的遊擊區擴大為根據地了。
再怎麽說,豫北大平原的糧食產量可是比太嶽山區高太多了。
“這次我們的任務是堵住鼠雀穀,隻要斷絕晉南地區鬼子的鐵路補給,他們便使不上全力進攻我們,最終隻能徹底從太行山撤圍。”
“隻要他們敢撤掉太行山的包圍,我們就能趁機殺出來,將鬼子控製的河北和河南淪陷區攪得稀巴爛。”
正所謂“敵退我追”,鬼子如果要撤掉太行山的包圍,絕對不是發了善心,而是他們的部隊支撐不住了,這個一旦開始後撤,不管是哪支部隊的士氣都將出現下跌,戰鬥意誌和戰鬥力都會明顯下降——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候。
“隻是我有一事不明,為什麽不先進攻北邊的忻州,將鬼子在山西境內最弱的第26師團打殘,然後再去南邊堵口呢?”
按8年後延安發表的《十大軍事原則》就提到原則上應該先打“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畢竟在太原東西南北的鬼子之中,兵力最強的自然是正太路東段之敵,而其次則是從中條山北返之敵,次弱是忻州之敵,最弱則是汾陽之敵。
隻是出擊汾陽並不能改變作戰態勢,畢竟從汾陽再往西就是黃河了,總不能遊過黃河迴陝甘寧邊區吧?
而擊破忻州之敵,便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甚至可以北上大同,將鬼子在大同的薄弱部隊先收拾了。
南邊之敵和東邊之敵兵力都過於強大,不是目前的八路軍所能殲滅的,就算能阻擊一時,也無法真正傷其筋骨,自然不是選擇的對象。
“謔,好大的口氣,聽你這麽一說,還當真打算以太原為誘餌,對山西南北兩側的鬼子進行圍點打援啊?咱們可沒有這麽好的胃口。”
“交通工具不足!”
“這都啥破理由?”
與會人員紛紛拍起了桌子。
擱八路軍這,要轉移兵工廠,工人絕對會優先進行轉移,就是抬也得抬走。
更別說這些工人還有兩條腿呢。
“這不奇怪,國府從國外進口的數台電爐剛發到上海碼頭不久就爆發了淞滬會戰,結果這些電爐一直丟在碼頭沒人處理;結果淞滬會戰失敗後,這些電爐全部被鬼子繳獲運迴倭國了。”
唐亮隻覺得一股熱血直衝腦門,好在瞥了一眼身旁這一大票高級將領,總算讓唐亮忍住了——要保持形象!
不過心頭總有股火在燒,實在難受;唐亮眼看386旅長的杯子裏還有小半杯水沒喝幹,索性又端了過來一飲而盡。
“小老弟,你可真不見外啊。”
“咱倆哪跟哪啊。”
……
“至於軍區一級的火炮,或許隻能靠坦克的火炮暫時湊數了。”
雖說唐亮從太原兵工廠的圖紙室裏弄到了晉綏軍仿自瑞士【蘇羅通105毫米山炮】的逆向測繪圖紙,不過這門炮實在是重了點,而且各個可供分拆的部件單個重量也在100多公斤,華夏一般的騾馬也背不動。
雖說正常軍隊沒誰拿坦克炮當軍屬火炮使用的,但唐亮畢竟有係統在身上——他不正常啊。
反正唐亮給各個軍區留下的坦克中,不乏用【95式輕坦】和【97式坦克】改造出來的【九五式120毫米自行火炮】和【四式炮戰車】,雖說這些自行火炮能裝的炮彈很少,不過唐亮這次也做好打算,充分利用【戰場補給】的能力,將大量炮彈從係統裏套出來,然後全部配屬給八路軍各個軍區。
如此一來,至少夠各個軍分區用上很長一陣子了。
“總而言之,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很重要也很緊張,我們必須為太原兵工廠設備的搬遷爭取足夠的時間;工廠裏的設備能全拆了自然更好,但是我們也要定好設備拆除的輕重緩急,萬一……我們無法擋住鬼子,或者傷亡過大,那麽至少應該保證我們未來具備造炮的能力。”
橫刀立馬話音剛落,紅軍之父立即補上:
“就算造不了大口徑的炮,至少【百祿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必須能造出來;而迫擊炮更應該能造。”
“當然我們目前同樣迫切要完成的,則是炮彈的製造,為了早日實現這個目標,各位同誌們,我們接下來要以百倍的努力,拖住鬼子的進攻步伐,為未來的光明爭取更大的希望!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
“看來這次總部的決心很大啊。”
“那當然,去年我們的兵力和武器都遠不如這次,那也前後堅持了近10天;隻要我們這次能占據太原更久,則我們能從太原搬走更多機械設備,把我們的兵工廠再擴大擴大。”
這場會議前後持續了9個多小時,從白天一直開到了晚上,當宣布會議結束時,唐亮一下子覺得精神無比疲憊,仿佛身體完全被掏空。
當然肚子裏更是咕咕直叫,好在總部早已讓廚師班準備好了熱食,當這些熱氣騰騰的晚飯端上桌子時,所有人都兩眼冒光。
不過僅僅狼吞虎咽一通後,唐亮便又跟386旅旅長聊上了。
畢竟這次配合唐亮一塊南下堵截鬼子的正是這位老熟人——386旅旅長,按照129師的內部計劃,以他的386旅和獨立旅為核心,正式組建晉冀豫軍區的下屬的二級軍分區——太嶽軍分區——在這個二級軍分區之下掌管著多個軍分區。
或許正是因為唐亮這隻蝴蝶的到來,讓曆史逐漸發生改變,原本太嶽軍區的建立起碼要到一年半後的1940年8月,也就是百團大戰發動的前夜了。
當然這也不奇怪,雖然受限於山區的糧食短缺,386旅旅長手下的兵力比起曆史隻是增多了30%——畢竟沒有足夠的糧食養太多主力部隊,但是武器和彈藥卻是比曆史上好太多了。
盡管唐亮繳獲修複並分給129師的坦克全部歸129師司令部直屬,並沒有把坦克下放給下麵的386旅和新385旅,但是每到關鍵作戰時,隻要386旅旅長能說動129師首長,坦克部隊還是能加強到386旅作戰的。
更別說1938年一連串大仗打下來,386旅哪怕分到的步槍並不比曆史多太多,但是獲得的火炮和重機槍比曆史上多了不少,重火力大大增強;如果不是唐亮一口氣端了鬼子274輛坦克後,鬼子發瘋一般的圍攻太行山,旅長早就放手進一步擴大八路軍主力部隊了。
而且此前在蘭封戰役時386旅和新385旅在黃河北岸可是繳獲了不少彈藥,特別是大量的炮彈,比起晉察冀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炮彈彈藥可是充裕多了。
所以隻要能打破鬼子這次對太行山的圍攻,至少太嶽軍區的部隊不會隻滿足於在太嶽山區混,而是要下山到豫北的焦作一帶好好打一輪;將豫北的遊擊區擴大為根據地了。
再怎麽說,豫北大平原的糧食產量可是比太嶽山區高太多了。
“這次我們的任務是堵住鼠雀穀,隻要斷絕晉南地區鬼子的鐵路補給,他們便使不上全力進攻我們,最終隻能徹底從太行山撤圍。”
“隻要他們敢撤掉太行山的包圍,我們就能趁機殺出來,將鬼子控製的河北和河南淪陷區攪得稀巴爛。”
正所謂“敵退我追”,鬼子如果要撤掉太行山的包圍,絕對不是發了善心,而是他們的部隊支撐不住了,這個一旦開始後撤,不管是哪支部隊的士氣都將出現下跌,戰鬥意誌和戰鬥力都會明顯下降——這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候。
“隻是我有一事不明,為什麽不先進攻北邊的忻州,將鬼子在山西境內最弱的第26師團打殘,然後再去南邊堵口呢?”
按8年後延安發表的《十大軍事原則》就提到原則上應該先打“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和強大之敵”。
畢竟在太原東西南北的鬼子之中,兵力最強的自然是正太路東段之敵,而其次則是從中條山北返之敵,次弱是忻州之敵,最弱則是汾陽之敵。
隻是出擊汾陽並不能改變作戰態勢,畢竟從汾陽再往西就是黃河了,總不能遊過黃河迴陝甘寧邊區吧?
而擊破忻州之敵,便形成了進可攻退可守的態勢,甚至可以北上大同,將鬼子在大同的薄弱部隊先收拾了。
南邊之敵和東邊之敵兵力都過於強大,不是目前的八路軍所能殲滅的,就算能阻擊一時,也無法真正傷其筋骨,自然不是選擇的對象。
“謔,好大的口氣,聽你這麽一說,還當真打算以太原為誘餌,對山西南北兩側的鬼子進行圍點打援啊?咱們可沒有這麽好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