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唐亮有係統提示,知道這門炮的最大射程,不過即便如此唐亮帶著眾人好一陣搜索,也還是花了2個多小時,最後在7公裏處才找到新的炸點後,隻是眾人都不信。


    “這個小玩意能打這麽遠?這都快趕上山炮了,我不信,再來一發。”


    畢竟鬼子的【41式山炮】射程也就是6400米,甚至還不如這門炮呢。


    好在這次測試炮彈足夠多,連著又是3發炮彈打出,聽著發炮指令下達後不到半分鍾,就有3發炮彈在眼前掀起一小片泥土,所有圍觀的指戰員們紛紛驚愕地張大了嘴……


    雖說這麽遠打過來後,穿甲彈離靶子差了幾十米,就更別提測試穿甲性能了,光犁地了;不過所有人此刻心中隻有一個念頭:


    “這是蝦米炮?!怎麽能打這麽遠?”


    “雖然這炮能打7公裏,不過這麽遠對於我們平時也用不上,我們伏擊鬼子,一線最近的步兵一般隻有50米,最近甚至隻有30米,就是迫擊炮陣地往往也不過距離鬼子1公裏左右。”


    “鬼子的92步兵炮雖然最遠能打到2800米,但是它們的實際使用也是在1000米上下。”


    對於這門炮的超遠射程,大家都是打了不少仗的人,很快從最初的驚訝迴過神來;於是又是幾炮下來,大家紛紛對這門炮在1000米內的穿甲能力讚不絕口。


    “能不好用麽?按係統的說明,這門炮100米距離上擊穿55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或者在500米距離上擊穿43毫米厚的垂直鋼裝甲呢。”


    鬼子的“豆戰車”裝甲厚度不過是10—30毫米,500米內這門炮打穿它們的概率極高。


    雖然如果拉去對付鬼子在大中城市裏的鋼筋混凝土高標準工事,這門小炮多半無法擊穿;但是對於鬼子在鄉下建設的磚木結構的炮樓,這玩意就是大殺器。


    而八路軍活動區域主要就在鄉村,可以說這門炮高度適配八路軍的攻堅需求。


    這門百祿步兵炮\/反坦克炮相比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小口徑反坦克炮所走的“輕彈高速”路線,這門炮走的是“重彈低速”路線,炮口初速雖然相對較低,但炮彈更重,因而遠距離的炮彈存速反而更好。


    ——這兩個“甲彈對抗”流派的典型代表就是德國豹式坦克那門70倍徑75毫米的“釣魚竿”和蘇聯傻大黑粗的isu152腦袋上那門152毫米火炮。


    海軍的典型運用則是德國的俾斯麥戰列艦380毫米長倍徑艦炮和美國406毫米重彈艦炮的對比。


    “‘輕彈高速’的炮彈彈道更為平直,命中率高,所以戰艦世界裏德係軍艦的炮都是‘激光炮’居多;‘重彈低速’的彈道相對彎曲,但是砸中一發炮彈那是真狠啊。”


    所以這兩個火炮穿甲流派不光在陸軍炮都各有擁躉,就是在海軍乃至是空軍,也都有類似的擁躉。


    美國二戰戰鬥機很長一段時間用全12.7毫米航空機槍作為自身火力,便是受到“輕彈高速”的影響。


    而德國陸軍大力推崇“輕彈高速”更有一個理由則是德國在世界大戰中難以保證海上貿易線,無法從外部尤其是華夏弄到穿甲彈所需大量的鎢,用口徑小一點的火炮,除了射速能更高外,每一發炮彈也能耗用更少的原料,這對納粹德國而言非常重要。


    而蘇聯選的“重彈低速”路線,由於炮彈夠重,甚至穿甲彈頭質量差一些,也能靠純動能把對方的“虎豹”等“動物園”重型坦克裝甲車輛給砸廢了,所以也不能算走了岔路;當然代價是射速很慢,在坦克裝甲車輛對射時很吃虧——畢竟這個時代還沒有激光測距和炮瞄雷達裝備上車 ,無法做到首發命中。


    一旦首發炮彈沒打中目標,isu152之類的“大家夥”很可能就會被對方的反製炮彈打爆了。


    話說迴來,百祿這門47毫米反坦克炮跟當時歐洲裝備主力的37毫米反坦克炮相比,也是互為瑜亮。


    以德國的【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為例,炮口初速為每秒762米,穿甲彈重量隻有0.7公斤。


    雖然初速低,【百祿47毫米反坦克炮】憑借著更重的炮彈,100米的穿甲能力相比pak 36並不差;而【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在500米上的穿甲厚度是31毫米,反而不如【百祿47毫米步兵炮\/反坦克炮】的43毫米穿甲厚度。


    而蘇聯的【t-26b坦克】上裝備的【1937型45毫米 坦克炮53-k】的500米穿甲厚度不過略強(45毫米穿甲厚度)。


    【百祿47毫米反坦克炮】的後膛為橫楔式炮閂,射速非常快,理論上可達每分鍾25發。


    “有這門炮,鬼子的炮樓根本扛不住。”


    “是啊,沒想到這麽個‘小身板’居然能這麽猛。”


    不過大家總算沒忘了唐亮介紹過這門炮可不光能打坦克,用來打步兵也是一把好手,於是趕緊讓唐亮給大家“開開眼界”。


    唐亮也不廢話,趕緊讓人準備新的靶子,這次要換用榴彈測試了。


    隨著又是一發發榴彈炮彈的爆炸,充當靶子的草人頓時被炸的東倒西歪。


    “13米乘8米的的覆蓋範圍,這玩意的威力真大,可比【95式輕坦】的37毫米炮的榴彈威力大多了。”


    聽著最後一句話,唐亮撇了撇嘴,鬼子那門37毫米炮的榴彈裝藥量不到50克而已,比起一般的手榴彈裝藥量都不如,彈片殺傷範圍甚至不如手榴彈,怎麽能跟這門炮2.37公斤重且裝填了132克炸藥的榴彈比?就不是一個檔次的好吧?


    這個裝藥量甚至能超過低膛壓,以裝填的炸藥量誇張聞名的60毫米輕型迫擊炮。


    蘇聯仿製【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並擴膛改的【45毫米反坦克炮】(車載化就是【t-26b坦克】那門炮),內部填充也就是100克。


    單純比爆炸威力的話,無論是德國【pak 36型37毫米反坦克炮】還是蘇聯【45毫米反坦克炮】,都差【百祿47毫米反坦克炮】一大截。由於m35的榴彈遠比它自己的穿甲彈重得多,所以在發射時,炮口初速會降到每秒250米,當然作為步兵炮使用時,這個炮彈飛行速度也不是不能接受。


    畢竟鬼子的【92式步兵炮】炮彈初速也就是每秒198米而已,當然它的炮彈畢竟是70毫米級別,榴彈重量達到3.79公斤,裝藥量更是590克。


    “這個……到底是步兵炮還是反坦克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晚的芒果火龍果並收藏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