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嫡係與雜牌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 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學忠真以為自己當了司令就能指揮我們?”
“呸,得到鄭三發子任命啥姓都不記得了。”
“讓我們再攻宿遷縣,以攻代守,打亂鬼子掃蕩我軍的部署?哼,分明是想借刀殺人,讓鬼子把我們手中的兵都消滅掉,他就能以司令之職,吞並我們的軍隊。”
韓德勤一想起手下兩個軍當中有一個是原東北軍的第57軍,忽然覺得有點不妙,雖說這個原東北軍的軍高級軍官已經被大換血了,但是中下級部分軍官和不少士兵仍然是東北人,而另有一些則是山東人,考慮到於學忠的東北軍身份和山東籍貫,韓德勤忽然有點慌——這幫人別不會跟著於學忠一塊架空自己吧?
再想想自從全麵抗戰以來自己為了徹底消化這個原東北軍的軍,可是沒少往裏頭摻沙子,把原來的軍官往外調,加上仗著老上司顧祝同的權力,韓德勤沒少對原東北軍官兵進行欺壓,這下子讓韓德勤頗有些心慌。
隻是沈鴻烈一席話讓他安心不少。
“發他的清秋大夢,我們的部隊前兩個月在守睢寧和宿遷時剛損失慘重,前陣子反攻宿遷又折了不少人馬,要去他自己去。”
不過韓德勤很快又想起一件事。
“等等,聽說攻下青島的八路被鬼子追擊到了煙台和威海,於司令不會想讓我們給八路擋槍吧?”
“想讓我們給他們擋槍?做夢!我們可是嫡係。”
韓德勤掃了沈鴻烈兩眼,嫡係?!我們?你也配!問過我沒有?
沈鴻烈原是歸屬於北洋軍的旁係海軍,被分到黑吉江防艦隊當司令;後來轉而投靠張作霖成為東北海軍第一人。
在“918事變”後帶東北海軍殘部撤退到山東諸港口,而此時山東為西北軍叛出的韓複榘所管轄,為了牽製韓複榘,鄭三發子幹脆將青島作為特別市單獨從山東劃出給沈鴻烈作為市長,同時管理原東北軍海軍殘部。
這東北軍海軍殘部後來便被編為華夏第三艦隊。
沈鴻烈為此隻聽鄭三發子的命令,不聽韓複榘的命令,儼然成為山東這片大地上的獨立王國,讓韓複榘很是不爽,而沈鴻烈也越發認為自己已經“中央化”。
但是韓德勤是什麽人?
他可是保定軍校出來的正經軍事畢業生!
而且還在北伐軍尚未北伐前韓德勤就已經投奔廣州,經顧祝同保薦任國民革命軍新編21師司令部中校副官處長,參與了北伐的全程,可以說是正牌的顧祝同親信,別人說嫡係也就罷了,你沈鴻烈也配在這說嫡係?
但是此刻正是要聯合沈鴻烈搞倒於學忠的時候,韓德勤決定先忍了,畢竟沈鴻烈平日裏還是諸多照顧自己的感受,不像李明揚這些名義上的手下,為了不給自己吞並他的部隊,居然去找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做了靠山,實在是太可惡了。
“但是我們完全硬頂著不聽於學忠的命令也不行,我們派點人在宿遷放放槍,就當完成他交給的任務了。”
“好,就這麽辦!”
……
“總部和延安都已經同意了,並且強調這次是又一次國共合作的大仗,一定要打好。”
“我們這邊倒是沒問題,但是第51軍那邊會保密麽?”
“於司令說他們已經以進攻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的名義進行集結了,半道上會突然改變進軍方向,鬼子就算有漢奸通報情報,應該也來不及。”
“既然如此,我們就好好給鬼子來一下,這次我115師要克服連續作戰的苦難,不畏艱難,繼續作戰。”
確實,從青島撤出後,115師雖然能將機床和其他後勤輜重放在坦克支隊的【特4式內火艇】內運輸,但是基本上還是靠鐵腳板走山路避開鬼子從鐵路線沿線發動的進攻和搜剿的。
從青島趕迴魯中山區,這可是250多公裏的行程,大家花了不過8天時間便走完了這麽長的山路,身體的疲勞可想而知。
隻是沒想到才迴到魯中根據地休息了不過4天,就又接到命令要南下作戰了,部隊中出現情緒那是正常的。
“從這兒到徐州有200公裏出頭,雖然脫離魯中山區後很快便進入丘陵和平原地區,路是好走了,但是鬼子也能依托鐵路線快速機動了,所以我們的動作要快,進入平原地區後,直插徐州城下,無論東北軍第51軍是否能如期趕到,我們都要立即發起進攻,不能等了。”
“我們在離開魯中山地,進入魯南蘇北平原區之前會再進行一次休整,隨後,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突擊南下,絕不能拖泥帶水。”
“徐州是鬼子第12軍司令部所在地,鬼子有大量通信、醫院等後方單位在此,雖然戰鬥力弱,但是也能臨時發槍抵擋一陣,我們不可大意。”
“請總部和延安協調山東縱隊,務必將鬼子主力繼續往威海引;希望能再堅持3天。”
雖然3天時間不足以讓115師各部抵達徐州城下,但是抵達魯南的山亭縣山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不過是120多公裏的山路罷了。
而從山亭縣再往南走100公裏出頭,那可就是徐州了,這一段可是以平原為主,行軍速度可就快多了。
隻是當高級將領擴大會議召開時,大家卻得到一個可喜的消息。
“【特4式內火艇】又弄來了36輛,加上原先的84輛,也就是說光這120輛車就能拉4800人?”
頓時會場一陣寂靜。
畢竟唐亮在青島之戰中連打帶撈,可是賺了不少,哪怕將“朝日號”修理船和“神威號”水上飛機母艦都保留沒有賣掉,手頭積攢的大洋仍然達到了.2大洋。
所以唐亮決定奢侈一把,多買點【特4式內火艇】來。
如果不是無法保證公路在八路軍手中,唐亮甚至想用將蘭封之戰後繳獲的逆向測繪的美製和德製卡車也買出來,而係統中則是按1輛坦克能換10輛卡車計算的,換句話說,在開啟坦克係統、戰艦係統和戰機係統後,唐亮不管是購買美係還是德係卡車,那都可以買上幾百輛。
隻可惜走爛路還是得優先考慮買全履帶式車輛,不過即便如此,能拉的裝甲化步兵還是很可觀。
“如果再加上其他坦克搭載的‘裝甲騎兵’,豈不是能拉近6000人?”
“呸,得到鄭三發子任命啥姓都不記得了。”
“讓我們再攻宿遷縣,以攻代守,打亂鬼子掃蕩我軍的部署?哼,分明是想借刀殺人,讓鬼子把我們手中的兵都消滅掉,他就能以司令之職,吞並我們的軍隊。”
韓德勤一想起手下兩個軍當中有一個是原東北軍的第57軍,忽然覺得有點不妙,雖說這個原東北軍的軍高級軍官已經被大換血了,但是中下級部分軍官和不少士兵仍然是東北人,而另有一些則是山東人,考慮到於學忠的東北軍身份和山東籍貫,韓德勤忽然有點慌——這幫人別不會跟著於學忠一塊架空自己吧?
再想想自從全麵抗戰以來自己為了徹底消化這個原東北軍的軍,可是沒少往裏頭摻沙子,把原來的軍官往外調,加上仗著老上司顧祝同的權力,韓德勤沒少對原東北軍官兵進行欺壓,這下子讓韓德勤頗有些心慌。
隻是沈鴻烈一席話讓他安心不少。
“發他的清秋大夢,我們的部隊前兩個月在守睢寧和宿遷時剛損失慘重,前陣子反攻宿遷又折了不少人馬,要去他自己去。”
不過韓德勤很快又想起一件事。
“等等,聽說攻下青島的八路被鬼子追擊到了煙台和威海,於司令不會想讓我們給八路擋槍吧?”
“想讓我們給他們擋槍?做夢!我們可是嫡係。”
韓德勤掃了沈鴻烈兩眼,嫡係?!我們?你也配!問過我沒有?
沈鴻烈原是歸屬於北洋軍的旁係海軍,被分到黑吉江防艦隊當司令;後來轉而投靠張作霖成為東北海軍第一人。
在“918事變”後帶東北海軍殘部撤退到山東諸港口,而此時山東為西北軍叛出的韓複榘所管轄,為了牽製韓複榘,鄭三發子幹脆將青島作為特別市單獨從山東劃出給沈鴻烈作為市長,同時管理原東北軍海軍殘部。
這東北軍海軍殘部後來便被編為華夏第三艦隊。
沈鴻烈為此隻聽鄭三發子的命令,不聽韓複榘的命令,儼然成為山東這片大地上的獨立王國,讓韓複榘很是不爽,而沈鴻烈也越發認為自己已經“中央化”。
但是韓德勤是什麽人?
他可是保定軍校出來的正經軍事畢業生!
而且還在北伐軍尚未北伐前韓德勤就已經投奔廣州,經顧祝同保薦任國民革命軍新編21師司令部中校副官處長,參與了北伐的全程,可以說是正牌的顧祝同親信,別人說嫡係也就罷了,你沈鴻烈也配在這說嫡係?
但是此刻正是要聯合沈鴻烈搞倒於學忠的時候,韓德勤決定先忍了,畢竟沈鴻烈平日裏還是諸多照顧自己的感受,不像李明揚這些名義上的手下,為了不給自己吞並他的部隊,居然去找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做了靠山,實在是太可惡了。
“但是我們完全硬頂著不聽於學忠的命令也不行,我們派點人在宿遷放放槍,就當完成他交給的任務了。”
“好,就這麽辦!”
……
“總部和延安都已經同意了,並且強調這次是又一次國共合作的大仗,一定要打好。”
“我們這邊倒是沒問題,但是第51軍那邊會保密麽?”
“於司令說他們已經以進攻海州(今江蘇連雲港)的名義進行集結了,半道上會突然改變進軍方向,鬼子就算有漢奸通報情報,應該也來不及。”
“既然如此,我們就好好給鬼子來一下,這次我115師要克服連續作戰的苦難,不畏艱難,繼續作戰。”
確實,從青島撤出後,115師雖然能將機床和其他後勤輜重放在坦克支隊的【特4式內火艇】內運輸,但是基本上還是靠鐵腳板走山路避開鬼子從鐵路線沿線發動的進攻和搜剿的。
從青島趕迴魯中山區,這可是250多公裏的行程,大家花了不過8天時間便走完了這麽長的山路,身體的疲勞可想而知。
隻是沒想到才迴到魯中根據地休息了不過4天,就又接到命令要南下作戰了,部隊中出現情緒那是正常的。
“從這兒到徐州有200公裏出頭,雖然脫離魯中山區後很快便進入丘陵和平原地區,路是好走了,但是鬼子也能依托鐵路線快速機動了,所以我們的動作要快,進入平原地區後,直插徐州城下,無論東北軍第51軍是否能如期趕到,我們都要立即發起進攻,不能等了。”
“我們在離開魯中山地,進入魯南蘇北平原區之前會再進行一次休整,隨後,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突擊南下,絕不能拖泥帶水。”
“徐州是鬼子第12軍司令部所在地,鬼子有大量通信、醫院等後方單位在此,雖然戰鬥力弱,但是也能臨時發槍抵擋一陣,我們不可大意。”
“請總部和延安協調山東縱隊,務必將鬼子主力繼續往威海引;希望能再堅持3天。”
雖然3天時間不足以讓115師各部抵達徐州城下,但是抵達魯南的山亭縣山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畢竟這不過是120多公裏的山路罷了。
而從山亭縣再往南走100公裏出頭,那可就是徐州了,這一段可是以平原為主,行軍速度可就快多了。
隻是當高級將領擴大會議召開時,大家卻得到一個可喜的消息。
“【特4式內火艇】又弄來了36輛,加上原先的84輛,也就是說光這120輛車就能拉4800人?”
頓時會場一陣寂靜。
畢竟唐亮在青島之戰中連打帶撈,可是賺了不少,哪怕將“朝日號”修理船和“神威號”水上飛機母艦都保留沒有賣掉,手頭積攢的大洋仍然達到了.2大洋。
所以唐亮決定奢侈一把,多買點【特4式內火艇】來。
如果不是無法保證公路在八路軍手中,唐亮甚至想用將蘭封之戰後繳獲的逆向測繪的美製和德製卡車也買出來,而係統中則是按1輛坦克能換10輛卡車計算的,換句話說,在開啟坦克係統、戰艦係統和戰機係統後,唐亮不管是購買美係還是德係卡車,那都可以買上幾百輛。
隻可惜走爛路還是得優先考慮買全履帶式車輛,不過即便如此,能拉的裝甲化步兵還是很可觀。
“如果再加上其他坦克搭載的‘裝甲騎兵’,豈不是能拉近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