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要炸黃河大壩?核實一下情報真實性,這可不能開玩笑!”


    無論是八路軍總部還是延安,還沒來得及祝賀386旅和新385旅攻下新鄉,就被這條消息驚呆了。


    “386旅已經看到黃河南岸有不少於一個營的國軍在堤壩上了,隻怕唐亮的消息不是空穴來風。”


    “就算鬼子切斷了平漢路,國軍主力退入洛陽,依托豫西山地抵抗不就成了嘛,難道還能比主力撤入中條山的衛立煌還難?”


    “而且鬼子目標必定是武漢,隻要豫西山地的國軍能多拖幾個月,則第五戰區退入大別山區的部隊得到整補,肯定能在武漢東北方向構築有力防線,為守衛武漢爭取更多的準備和時間。”


    “國軍根本就來不及通知下遊居民轉移,一旦決堤,至少要影響數百萬百姓,死傷更是不計其數。”


    “他們什麽時候在乎過老百姓。”


    “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要勸一勸。”


    ……


    “混蛋,誰泄露了決堤的消息?”


    第一戰區諸位將領沒一個吭聲,先不說這事不是自己泄露的,更重要的是,就算是自己幹的也不能承認。


    “八路建議我們視情況放棄鄭縣,退入洛陽,依托洛陽八關的有利地形防禦,至少可以拖住鬼子大軍2個月以上。”


    “沒了鐵路,我們怎麽堅持?從四川運物資到陝西再水運嘛?難道鬼子會眼睜睜看著我們利用黃河水路?”


    “隻要鞏縣兵工廠重新運作起來……”


    鞏縣兵工廠正是製造“中正式步槍”的兵工廠,問題是黃金十年裏這個兵工廠元氣大傷,很多重武器已經不能生產了,連原先能造的150毫米迫擊炮都生產不了,那還怎麽就近給大軍補充武器彈藥?


    全麵抗戰打了近一年,國府仍然以購買成品軍火為主,還沒怎麽考慮恢複軍火自造能力。


    從淞滬地區拆走西運至重慶的上海江南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都沒完全複工,更別提鞏縣兵工廠了。


    “沒了平漢路的鐵路運輸,我第一戰區兵員和彈藥補給皆無以為繼,此事不必多議,一切按原定方案執行。”


    ……


    “386旅已經看到國軍以火炮轟擊黃河大堤了。”


    “看來國軍鐵了心要炸大堤殺民保軍了。”


    “這可是浩劫啊。”


    6日盡管第14師團已經遭受了遠比曆史嚴重的傷亡,步兵死傷了多人,是曆史2倍多的數量,配屬加強的炮兵更是損失了大半個旅團,但是其第27旅團及師團直屬的騎兵聯隊仍然在第16師團配合下,輕鬆擊潰已無戰心的河南省會開封守軍,拿下開封;並在6月7日進占開封至鄭州間的唯一一座縣城中牟,8日又將前鋒推進到鄭州東邊不到50裏的白沙鎮。中原重鎮鄭縣告急。


    鄭州縣地處平漢、隴海兩大交通線要衝,同時扼守黃河天塹,是中原地區南下西進的門戶和必經之地,也是當時國軍在北部平原地區所能控製的最後一座軍事重鎮。途經鄭縣的平漢線作為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於抗戰全局更是具有重大的意義。它不僅是軍事物資、部隊運輸的重要南北通道,還是中原地區進出戰時首都武漢的唯一現代化路徑,而且,鄭州至武漢之間的路段也是當時華夏軍隊在北方所能控製的唯一一條南北交通要道。從鄭州往西便進入山地地區,軍事價值易守難攻,是華夏抗日戰爭的大後方。


    國軍選定的第一個決堤位置趙口因大堤過於堅固,隨後便在2日後的6月9日在花園口決堤,決堤的黃河水瞬間吞沒附近的民居,牲口門更是直接在洪水中沉沉浮浮。


    黃河之水天上來,下瀉的河水碰到躲閃不及的人,直接就卷走,根本不等人抓住身旁的一切東西,甚至不少樹木也被河水連根拔起一塊衝走;黃河西邊的水一路經賈魯河注入潁河匯入淮河,東邊的水一路沿渦河進入淮河,然後湧入洪澤湖,直接導致豫、皖、蘇3省44縣被淹,受災麵積高達平方公裏。


    一個多月後,這些注入淮河的黃河水讓淮河水量大增,居然連安徽蚌埠跨越淮河,原本為阻擋鬼子北上兵鋒而在1938年2月炸斷,此時正在被鬼子維修的津浦路鐵路橋也一塊衝斷。


    當然這是後話。


    ……


    “偵察機發現武漢軍在黃河南岸大堤上實施爆破作業。”


    “八噶,他們連本國的民眾都不顧了嗎?”


    “親王殿下,當務之急是盡快通知第14師團先頭部隊躲避洪水。”


    “命令第14師團立即收縮兵力,搶占高處。”


    “其餘各個師團位置在何處?也通知他們準備躲避洪水。”


    “第16師團先頭部隊正在向新鄭逼近……”


    “命令第16師團盡快炸斷新鄭東南鐵路橋,隻要切斷平漢路鐵路,武漢軍無法使用鐵路,想必武漢軍決堤便沒什麽用了!”


    於是6月12日,在黃河決堤兩天後新鄭南麵的平漢線鐵路橋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塌,平漢鐵路線被徹底切斷,鄭縣如同孤立無援的孤島,陷入了危急的境地。


    而奔湧的黃河水很快將中牟縣城圍了起來,隻是得到偵察機預警的鬼子第14師團一個大隊已經提前撤入縣城並封堵漏水口,隻是眼睜睜看著城牆外的洪水快速上漲,離城牆頂端越來越近,不免心中惴惴不安。


    第16師團炸毀新鄭鐵路橋的先頭部隊同樣被洪水切斷後路,很快就被趕來痛打落水狗的國軍大部隊團團圍住。


    盡管鬼子第14師團和第16師團試圖救援這些先頭部隊,但尚未退卻的黃河水已經將豫東大地泡軟,而“一碗水半碗沙”的黃河水帶來的泥沙更是讓地麵出現了深達數十厘米的淤泥,讓鬼子卡車和火炮都動彈不得,隻能由靠著自身攜帶槍支和擲彈筒彈藥糧食的鬼子步兵趕去增援,結果很快就被兵力和火力優勢的國軍擊退,而被圍的鬼子先頭部隊也盡數被消滅。


    “武漢軍決堤後,豫東地區已不適合大軍作戰,黃河河水形成了一條10-80公裏寬的黃泛區,我後勤車輛均無法通行。”


    “而且黃河水也衝斷了隴海線,即便洪水退卻後,我們仍需要修複隴海線才能保證後勤物資送往前線,以供應部隊進攻豫西山區。”


    “我們的目標是武漢軍老巢武漢,進攻豫西是浪費時間,既然自河南南下湖北武漢的進攻路線已不可取,我們當奏明禦前。”


    ……


    數日後,黃泛區照片發迴了東京,參謀本部研判(爭吵)數日後,最終決定戰略進行調整。


    “原華北派遣軍第二軍劃歸華中派遣軍序列,由華中派遣軍指揮向武漢進攻。”


    “原第二軍濟南駐軍改駐地為徐州,稱第十二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晚的芒果火龍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晚的芒果火龍果並收藏抗戰:我們的59在前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