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老憨問這個事情,姚員外笑了起來,把他所知道的事情細細說了出來。
山東這個地方有一個特殊的地理環境,有一大片地方伸進了海裏,有人說這個地方叫山東半島。
這種叫法也沒有錯,四麵環海那是島,還有一麵和大地連著,那就叫做半島,在這個半島的南麵有一個膠州灣,半島的北麵有一個萊州灣。
元朝的時候修了一條運河,把膠州灣和萊州灣連接了起來,這就是膠萊運河了。
這條運河非常的特殊,連接了兩個海灣,打通了渤海和黃海。
這條運河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他的河水是往兩頭流的。在平度縣姚家分水,南流之水入膠州灣,北流之水入萊州灣。
姚員外說到這裏笑了笑說道:“我們姚家祖上曾經也闊氣過,發展了很多的人口,但是祖上覺得,在一個地方發展的太大,會樹大招風的,如果出了什麽事情,還有可能被一鍋端了,於是祖上決定開枝散葉,在別處購買土地,建了一些家族的分支,也不知道這麽做對不對!”
老憨笑著說道:“這麽做沒錯的,我覺得很好啊!”
其實這些話,姚員外以前就對老憨說過一些,隻不過平時提起個三言兩語,沒有今天說的這麽係統全麵。
老憨把自己的家族搞成那樣,也是考慮再三,綜合了各方麵的利弊,最後才決定那麽做的。
這麽多年了,老憨也體會到了這樣做的好處,不用費心費力的和周圍人爭奪資源土地,哪裏有又便宜又好的土地,就多買一些,很容易悄無聲息的做大了,實力增加了,周圍的人也不一定能注意到。
這些年培養了一些可靠的人手,順著長途的商路,發展了一些大車店,又通過大車店,購買了一些土地。
到時候讓自家的孩子接手過這些土地來,一定會發展的很好的。
如果有的孩子不夠聰明,沒多少能耐,可是有這些土地在手,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如果有的孩子足夠聰明伶俐,他也可以用這些土地為基礎,繼續發展自己的實力,讓家族更興盛一些。
就算是幾代之後,真的出了敗家子兒,他敗他自己的家就行了,別的孩子也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老憨當年做這樣的決定,多少也參考了姚家的做法。像姚員外家這樣發展的,也有很多的。
姚員外並沒有說什麽,苦笑了一下,繼續說四大家族的事情。
膠萊運河連通了膠州灣和萊州灣,把山東的那塊半島隔開了,所以很多人把膠萊運河以東的那一片地區叫做膠東半島。
在膠東半島上有些人的發展思路卻不一樣,他們選了另外的一條道路。
最後居然形成了4個大的名門望族。其中屬棲霞的牟家勢力最大。
牟家的勢力有多大呢?他家建了一個莊園,比山西喬家的大院大了5倍,5500多間房子,一天住一間,需要住15年才能住一遍。
鼎盛時期有土地6萬畝,山地12萬畝,每年收租660萬斤……
姚員外講到這裏,滿臉羨慕的表情,老憨終於知道了,姚員外為什麽疑惑祖上選擇的道路對不對了?這麽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個莊園裏,凝聚力絕對的強,這麽多的土地和房產怎麽能不讓人羨慕呢?
姚員外接著又說起了牟家的當家人,名叫牟墨林,此人長得五大三粗,皮膚黝黑,腦袋好像不是很靈光的樣子,別人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牟二黑子。
姚員外笑了笑,接著說道:“和你挺像的,都是那種看著老實憨厚,做事有時候也願意吃點虧的人,但其實大事上從來不糊塗,說他腦袋不靈光的人可以去死了……”
老憨苦笑著說道:“這是什麽話呀!我可沒本事創那麽大的家業,你和我說說他是怎麽掙下這麽份家業的吧!”
姚員外就繼續說了下去。
牟二黑子這個人,還是非常低調的,就算是家財萬貫了,收莊稼的時候也會穿上破衣裳,和別人一起下地幹活。
有時候早上醒早了,還會穿上破棉襖,背上糞簍子,出去拾糞,傳說有一次碰上了來綁票的土匪,土匪居然沒認出他來,還向他打聽,牟二黑子到底住在哪間屋裏……
說到這裏,兩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老憨笑完了又問道:“他家是怎麽擁有這麽多房產土地的?總會有過人之處的吧!”
姚員外點頭說道:“是啊,是有過人之處,他家借助了地理優勢,做大了糧食生意……”
所謂的地理優勢,當然是因為那裏靠海了,可以用大海船往那裏運糧食。
每當有饑荒發生的時候,牟二黑子就組織人到外地去買糧食,用大船運迴來購買土地,有一次遇見了三年的大饑荒,連樹皮草根都沒得吃了,牟二黑子卻從海上販賣迴了大批的糧食。
開始的時候有人願意用兩畝地換一鬥糧,隨著換糧的人越來越多,糧價越來越高,到最後成了八畝地換一鬥糧。
傳說那一次,牟二黑子就買到了2萬多畝糧田,有一個鎮上的18個村子,土地都被他給買盡了,這18個村子成了牟家的佃戶村。
老憨聽到這裏,驚訝的說道:“發展的這麽快!他不怕被當成肥羊嗎?”
姚員外點了點頭說道:“怕,當然怕了!牟二黑子想了另外的辦法,那就是捐官兒,花錢買一個六品官,雖然是虛的官銜,七品知縣也不敢輕易動他了,後來又引起了高層的注意,牟二黑子便繼續買更大的官兒,後來花重金買了一個三品大員,他的後代買的官更大,甚至買了一個紅色的蟒袍,這基本上已經是封疆大吏的品級了,但是他家不敢穿出去,隻能在家裏穿了過過癮……”
說到這裏兩個人都苦笑了起來,有一利就有一弊,選不同的道路會有不同的好處,也一定有不同的壞處。
這牟家把自家人聚在一起,勢力大是大了,壞處照樣也是有的。
山東這個地方有一個特殊的地理環境,有一大片地方伸進了海裏,有人說這個地方叫山東半島。
這種叫法也沒有錯,四麵環海那是島,還有一麵和大地連著,那就叫做半島,在這個半島的南麵有一個膠州灣,半島的北麵有一個萊州灣。
元朝的時候修了一條運河,把膠州灣和萊州灣連接了起來,這就是膠萊運河了。
這條運河非常的特殊,連接了兩個海灣,打通了渤海和黃海。
這條運河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他的河水是往兩頭流的。在平度縣姚家分水,南流之水入膠州灣,北流之水入萊州灣。
姚員外說到這裏笑了笑說道:“我們姚家祖上曾經也闊氣過,發展了很多的人口,但是祖上覺得,在一個地方發展的太大,會樹大招風的,如果出了什麽事情,還有可能被一鍋端了,於是祖上決定開枝散葉,在別處購買土地,建了一些家族的分支,也不知道這麽做對不對!”
老憨笑著說道:“這麽做沒錯的,我覺得很好啊!”
其實這些話,姚員外以前就對老憨說過一些,隻不過平時提起個三言兩語,沒有今天說的這麽係統全麵。
老憨把自己的家族搞成那樣,也是考慮再三,綜合了各方麵的利弊,最後才決定那麽做的。
這麽多年了,老憨也體會到了這樣做的好處,不用費心費力的和周圍人爭奪資源土地,哪裏有又便宜又好的土地,就多買一些,很容易悄無聲息的做大了,實力增加了,周圍的人也不一定能注意到。
這些年培養了一些可靠的人手,順著長途的商路,發展了一些大車店,又通過大車店,購買了一些土地。
到時候讓自家的孩子接手過這些土地來,一定會發展的很好的。
如果有的孩子不夠聰明,沒多少能耐,可是有這些土地在手,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如果有的孩子足夠聰明伶俐,他也可以用這些土地為基礎,繼續發展自己的實力,讓家族更興盛一些。
就算是幾代之後,真的出了敗家子兒,他敗他自己的家就行了,別的孩子也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老憨當年做這樣的決定,多少也參考了姚家的做法。像姚員外家這樣發展的,也有很多的。
姚員外並沒有說什麽,苦笑了一下,繼續說四大家族的事情。
膠萊運河連通了膠州灣和萊州灣,把山東的那塊半島隔開了,所以很多人把膠萊運河以東的那一片地區叫做膠東半島。
在膠東半島上有些人的發展思路卻不一樣,他們選了另外的一條道路。
最後居然形成了4個大的名門望族。其中屬棲霞的牟家勢力最大。
牟家的勢力有多大呢?他家建了一個莊園,比山西喬家的大院大了5倍,5500多間房子,一天住一間,需要住15年才能住一遍。
鼎盛時期有土地6萬畝,山地12萬畝,每年收租660萬斤……
姚員外講到這裏,滿臉羨慕的表情,老憨終於知道了,姚員外為什麽疑惑祖上選擇的道路對不對了?這麽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個莊園裏,凝聚力絕對的強,這麽多的土地和房產怎麽能不讓人羨慕呢?
姚員外接著又說起了牟家的當家人,名叫牟墨林,此人長得五大三粗,皮膚黝黑,腦袋好像不是很靈光的樣子,別人給他取了一個外號,叫牟二黑子。
姚員外笑了笑,接著說道:“和你挺像的,都是那種看著老實憨厚,做事有時候也願意吃點虧的人,但其實大事上從來不糊塗,說他腦袋不靈光的人可以去死了……”
老憨苦笑著說道:“這是什麽話呀!我可沒本事創那麽大的家業,你和我說說他是怎麽掙下這麽份家業的吧!”
姚員外就繼續說了下去。
牟二黑子這個人,還是非常低調的,就算是家財萬貫了,收莊稼的時候也會穿上破衣裳,和別人一起下地幹活。
有時候早上醒早了,還會穿上破棉襖,背上糞簍子,出去拾糞,傳說有一次碰上了來綁票的土匪,土匪居然沒認出他來,還向他打聽,牟二黑子到底住在哪間屋裏……
說到這裏,兩個人都哈哈大笑起來。老憨笑完了又問道:“他家是怎麽擁有這麽多房產土地的?總會有過人之處的吧!”
姚員外點頭說道:“是啊,是有過人之處,他家借助了地理優勢,做大了糧食生意……”
所謂的地理優勢,當然是因為那裏靠海了,可以用大海船往那裏運糧食。
每當有饑荒發生的時候,牟二黑子就組織人到外地去買糧食,用大船運迴來購買土地,有一次遇見了三年的大饑荒,連樹皮草根都沒得吃了,牟二黑子卻從海上販賣迴了大批的糧食。
開始的時候有人願意用兩畝地換一鬥糧,隨著換糧的人越來越多,糧價越來越高,到最後成了八畝地換一鬥糧。
傳說那一次,牟二黑子就買到了2萬多畝糧田,有一個鎮上的18個村子,土地都被他給買盡了,這18個村子成了牟家的佃戶村。
老憨聽到這裏,驚訝的說道:“發展的這麽快!他不怕被當成肥羊嗎?”
姚員外點了點頭說道:“怕,當然怕了!牟二黑子想了另外的辦法,那就是捐官兒,花錢買一個六品官,雖然是虛的官銜,七品知縣也不敢輕易動他了,後來又引起了高層的注意,牟二黑子便繼續買更大的官兒,後來花重金買了一個三品大員,他的後代買的官更大,甚至買了一個紅色的蟒袍,這基本上已經是封疆大吏的品級了,但是他家不敢穿出去,隻能在家裏穿了過過癮……”
說到這裏兩個人都苦笑了起來,有一利就有一弊,選不同的道路會有不同的好處,也一定有不同的壞處。
這牟家把自家人聚在一起,勢力大是大了,壞處照樣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