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大誌很快就和柳家的人混熟悉的。雖然柳大誌不太喜歡這些人,但是柳大誌並沒有表現出來,碰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隻是笑一笑,並不願多說什麽。
老憨已經給他置換了一些土地,還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可以再多買一點土地,柳家人也答應了,再給他一些土地。
自己一下子可以當大戶了。
雖然柳家人說了,給他一些土地,但他仍然不喜歡這裏的柳家人。
這裏的女人遭逢變故,按理說挺值得人同情的,可是她們的那種高傲又讓人覺得討厭。
這裏的男人剩下的人數太少了,都是跟著團練,出去曆練了一番又迴來的,按理說更應該有一些見識才對,可惜沒有。
有時候目光短淺,隻追求眼前的利益,有時候又有點好高騖遠,做事情極度不踏實。
澇池都已經淤積成這樣了,為何不早一點清理一下呢?
守著幹涸的澇池,沒有水可以澆,麥穗兒沒等上足糧食,就開始發黃了,柳大誌搓了幾個麥穗兒,看了看手裏幹癟的麥粒兒,苦笑著對身邊的柳家人說道:“好好的麥子,少澆了兩次水,最少要減產三四成!虧大發了!”
跟前的柳家人也歎了口氣說道:“老天爺還真邪性啊!一點兒雨都不給下,澇池都幹了!”
柳大誌心裏不太舒服,你們自己沒提前做好準備,沒清理出澇池來多存一點水。現在卻怪在老天爺身上,還真是的。
但是柳大誌表麵不動聲色,一聲不響的走進了澇池。
澇池已經徹底曬幹了,表皮的一層汙泥幹透了,然後開裂了。被太陽一曬,像小瓦片一樣翹起了邊兒。
柳大誌用鐵鍬鏟了幾鏟子,鏟出來的都是黑色的淤泥,有些像堆發好的肥料。
柳大誌一邊往下挖,一邊想著心事。
旱年在這個地方可不少見,每到旱年的時候水壩或者澇池露出淤泥,人們都會搶著挖迴去當肥料,這些人居然能讓淤泥存這麽厚,還真是夠勁兒了。
看著湊過來的柳家人,柳大誌停下了挖淤泥的動作,笑著說道:“我們可以把這個澇池挖的再深一些,把這些淤泥清出來做肥料。”
柳家的幾個人,有的笑了笑,有的沒吱聲。終於有一個人說道:“大太陽底下挖這東西太費勁了,做肥料也不是太好用,用不好就燒苗,還容易板結土地……”
柳大誌控製臉上的肌肉,盡量讓自己保持微笑。
哪裏都有懶漢,自己何其的幸運,居然一下子碰到好幾個,這應該算是一窩吧。
怪不得子玉不願意搭理他們呢,這都是些什麽玩意兒?這還是莊稼漢子嗎?
憨員外這麽多年一直都喜歡說一句話,無論以後有了多大的能耐,多大的本事,都別忘了怎麽種莊稼。
每年農忙的時候,憨員外還會親自到田裏去幹活,說是不能忘本。一個員外的身份還是一個大夫,寫字開方子的手,照樣拿著鐮刀割麥子,照樣驅趕著老牛耕地。
這些人倒好,還會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隻不過跟著團練出去曆練了一番,迴到家裏連莊稼都不會種了嗎?
這些人真是餓得輕,老天爺應該繼續別下雨,餓死這些敗家玩意兒。
柳大誌在心裏咒罵了他們一番,調整臉上的肌肉,繼續保持微笑,緩緩開口說道:“我們的目的是把這個澇池清理出來,方便以後存更多的水,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多澆兩次水的話,麥子不至於減產,你們說呢?”
這麽簡單的道理誰都懂,柳家的人點了點頭。
柳大誌對年齡最大的一個柳家人說道:“大哥,你讓人傳個話吧!這淤泥誰願意來挖誰就挖,挖出來的淤泥屬於自己的,保證會有人免費幫咱們清理澇池的。”
年齡最大的那個柳家人還有一些號召能力的,點了點頭應承下來:“好的,是這麽個理兒,我這就叫人傳話,先把這澇池清理出來再說!”
柳大誌笑了笑,拿著鐵鍬和大家走出了這澇池,一路上商量著收割麥子的事情。
沒有澆夠水,麥子已經提前黃了梢,做什麽都是徒勞的了,隻能提前準備好打麥場,提前收割了吧,旱地裏的麥子情況更不好,今年減產是一定的了。
幾天之後收完了麥子,可惜老天爺還是不下雨,別的莊稼根本種不成了。
勤快的人開始跑到澇池裏去挖淤泥了,挖了可是屬於自己的。
柳大誌是帶頭的第一個人,緊隨其後的是到這裏定居的其他人。
柳大誌一邊幹著活,一邊在心裏想著,害怕淤泥板結土地?現成的東西就是麥糠,打麥場上多的是,摻到淤泥裏還會板結土地嗎?
用不好會燒地更是個笑話,那麽多貧瘠的莊稼地,有的還是沙土地,明顯就是缺肥料,哪來的燒苗這麽一說呢?
這話要是讓陸老三陸三伯聽見了,一定會把說這話的人揍的滿地找牙,還會理直氣壯的罵他敗家子兒。
自己置換下了土地,也有現成的牛車和老牛,這淤泥可不能便宜了別人,自己先收拾出一些來再說……
跟前也有別人在忙活著,勤勞的人也有的是。
大太陽底下幹這活的確不容易,休息的時候在樹蔭底下納涼。
有個人一邊拿著草帽子扇風,一邊說道:“你和那些柳家的人還真不一樣,居然能吃這樣的苦!”
柳大誌笑了笑說道:“那些柳家人土地太多了,糧食夠吃了,不願意當合格的莊稼人了!”
柳大誌這話有些諷刺柳家人的意思,他更願意和這些窮哥們兒一塊兒聊天兒。
有個窮哥們兒笑著說道:“那些柳家人的確是吃飽了,不願意吃苦了,你還真和他們不一樣!你不是也有不少土地了嗎?”
柳大誌笑著迴應道:“我想吃的更飽一些,甚至再吃的好一點兒,你們不想嗎?”
邊上的窮哥們都笑了:“當然想了,不然到這裏來幹嘛!這裏能趕得上家裏舒服嗎?在摟上個娘們兒,多自在呀!”
周圍幾個人都哄堂大笑,莊稼漢子湊到一塊兒,還真是什麽話都說,慢慢的關係就會近了。
老憨已經給他置換了一些土地,還給了他一些錢,讓他可以再多買一點土地,柳家人也答應了,再給他一些土地。
自己一下子可以當大戶了。
雖然柳家人說了,給他一些土地,但他仍然不喜歡這裏的柳家人。
這裏的女人遭逢變故,按理說挺值得人同情的,可是她們的那種高傲又讓人覺得討厭。
這裏的男人剩下的人數太少了,都是跟著團練,出去曆練了一番又迴來的,按理說更應該有一些見識才對,可惜沒有。
有時候目光短淺,隻追求眼前的利益,有時候又有點好高騖遠,做事情極度不踏實。
澇池都已經淤積成這樣了,為何不早一點清理一下呢?
守著幹涸的澇池,沒有水可以澆,麥穗兒沒等上足糧食,就開始發黃了,柳大誌搓了幾個麥穗兒,看了看手裏幹癟的麥粒兒,苦笑著對身邊的柳家人說道:“好好的麥子,少澆了兩次水,最少要減產三四成!虧大發了!”
跟前的柳家人也歎了口氣說道:“老天爺還真邪性啊!一點兒雨都不給下,澇池都幹了!”
柳大誌心裏不太舒服,你們自己沒提前做好準備,沒清理出澇池來多存一點水。現在卻怪在老天爺身上,還真是的。
但是柳大誌表麵不動聲色,一聲不響的走進了澇池。
澇池已經徹底曬幹了,表皮的一層汙泥幹透了,然後開裂了。被太陽一曬,像小瓦片一樣翹起了邊兒。
柳大誌用鐵鍬鏟了幾鏟子,鏟出來的都是黑色的淤泥,有些像堆發好的肥料。
柳大誌一邊往下挖,一邊想著心事。
旱年在這個地方可不少見,每到旱年的時候水壩或者澇池露出淤泥,人們都會搶著挖迴去當肥料,這些人居然能讓淤泥存這麽厚,還真是夠勁兒了。
看著湊過來的柳家人,柳大誌停下了挖淤泥的動作,笑著說道:“我們可以把這個澇池挖的再深一些,把這些淤泥清出來做肥料。”
柳家的幾個人,有的笑了笑,有的沒吱聲。終於有一個人說道:“大太陽底下挖這東西太費勁了,做肥料也不是太好用,用不好就燒苗,還容易板結土地……”
柳大誌控製臉上的肌肉,盡量讓自己保持微笑。
哪裏都有懶漢,自己何其的幸運,居然一下子碰到好幾個,這應該算是一窩吧。
怪不得子玉不願意搭理他們呢,這都是些什麽玩意兒?這還是莊稼漢子嗎?
憨員外這麽多年一直都喜歡說一句話,無論以後有了多大的能耐,多大的本事,都別忘了怎麽種莊稼。
每年農忙的時候,憨員外還會親自到田裏去幹活,說是不能忘本。一個員外的身份還是一個大夫,寫字開方子的手,照樣拿著鐮刀割麥子,照樣驅趕著老牛耕地。
這些人倒好,還會給自己的懶惰找理由,隻不過跟著團練出去曆練了一番,迴到家裏連莊稼都不會種了嗎?
這些人真是餓得輕,老天爺應該繼續別下雨,餓死這些敗家玩意兒。
柳大誌在心裏咒罵了他們一番,調整臉上的肌肉,繼續保持微笑,緩緩開口說道:“我們的目的是把這個澇池清理出來,方便以後存更多的水,以後遇到這樣的情況,多澆兩次水的話,麥子不至於減產,你們說呢?”
這麽簡單的道理誰都懂,柳家的人點了點頭。
柳大誌對年齡最大的一個柳家人說道:“大哥,你讓人傳個話吧!這淤泥誰願意來挖誰就挖,挖出來的淤泥屬於自己的,保證會有人免費幫咱們清理澇池的。”
年齡最大的那個柳家人還有一些號召能力的,點了點頭應承下來:“好的,是這麽個理兒,我這就叫人傳話,先把這澇池清理出來再說!”
柳大誌笑了笑,拿著鐵鍬和大家走出了這澇池,一路上商量著收割麥子的事情。
沒有澆夠水,麥子已經提前黃了梢,做什麽都是徒勞的了,隻能提前準備好打麥場,提前收割了吧,旱地裏的麥子情況更不好,今年減產是一定的了。
幾天之後收完了麥子,可惜老天爺還是不下雨,別的莊稼根本種不成了。
勤快的人開始跑到澇池裏去挖淤泥了,挖了可是屬於自己的。
柳大誌是帶頭的第一個人,緊隨其後的是到這裏定居的其他人。
柳大誌一邊幹著活,一邊在心裏想著,害怕淤泥板結土地?現成的東西就是麥糠,打麥場上多的是,摻到淤泥裏還會板結土地嗎?
用不好會燒地更是個笑話,那麽多貧瘠的莊稼地,有的還是沙土地,明顯就是缺肥料,哪來的燒苗這麽一說呢?
這話要是讓陸老三陸三伯聽見了,一定會把說這話的人揍的滿地找牙,還會理直氣壯的罵他敗家子兒。
自己置換下了土地,也有現成的牛車和老牛,這淤泥可不能便宜了別人,自己先收拾出一些來再說……
跟前也有別人在忙活著,勤勞的人也有的是。
大太陽底下幹這活的確不容易,休息的時候在樹蔭底下納涼。
有個人一邊拿著草帽子扇風,一邊說道:“你和那些柳家的人還真不一樣,居然能吃這樣的苦!”
柳大誌笑了笑說道:“那些柳家人土地太多了,糧食夠吃了,不願意當合格的莊稼人了!”
柳大誌這話有些諷刺柳家人的意思,他更願意和這些窮哥們兒一塊兒聊天兒。
有個窮哥們兒笑著說道:“那些柳家人的確是吃飽了,不願意吃苦了,你還真和他們不一樣!你不是也有不少土地了嗎?”
柳大誌笑著迴應道:“我想吃的更飽一些,甚至再吃的好一點兒,你們不想嗎?”
邊上的窮哥們都笑了:“當然想了,不然到這裏來幹嘛!這裏能趕得上家裏舒服嗎?在摟上個娘們兒,多自在呀!”
周圍幾個人都哄堂大笑,莊稼漢子湊到一塊兒,還真是什麽話都說,慢慢的關係就會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