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收拾了一下,拿上一個小包袱就離開了家。


    想要再找亦廣不那麽容易了,亦廣已經有了新家了。


    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亦廣,亦廣問她:“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在這個男人麵前,她再也沒有什麽可以驕傲的了,想了想小心的說道:“那個房契雖然在我母親手裏,可是房契上卻寫的你的名字,母親想把房子給我弟弟,你把房子收迴來吧!我不想便宜了他們。”


    亦廣在心裏歎息一聲,他們還真的因為那房子鬧起來了,很顯然,媳婦根本占不到便宜的。


    亦廣皺了皺眉頭說道:“房子收迴來很容易的,賣掉更加的容易,可是這樣一來,你和你娘家就撕破臉兒了,你怎麽辦呢?”


    媳婦小心的說道:“我們就不可能了嗎?”


    亦廣搖了搖頭:“我已經又娶妻了,現在這個家,也是在嶽父母的村莊裏,你叫我怎麽辦呢?”


    媳婦立刻慌亂起來:“我給你做妾!不不不,你把我養在外麵也行啊! 我……”


    媳婦走近了亦廣,小聲說道:“你肯留房子給我,就不是那麽無情無義的人,就算是看在兒子的麵子上,你別讓他娘太慘了好不好?兒子也是你親生的,你總該考慮一下他的感受吧!”


    亦廣似乎動心了,但還是說道:“我必須問一下我媳婦的意見……”


    他還是那樣疼媳婦,還是那樣尊重媳婦的意見,可惜那個媳婦已經不是自己了。


    見到了亦廣的新媳婦,比自己年齡小,見到自己的時候,微皺著眉頭,一臉的冰霜。


    人家這樣對自己也是對的,人家才結婚不到半年,自己就找上門來了,沒把自己轟出去,已經算是好的了。


    小心的叫了一聲:“大娘子”,人家沒有應聲,趕緊改口,叫了一聲:“大夫人”。


    那女人才對自己說道:“妹妹不必太客氣了,老爺的心眼兒太多了,這種難題交給我,真留下你做小,我在娘家門上不好看,再怎麽說也應該便宜了娘家的姐妹,可你又給老爺生過孩子,這該怎麽安排呢?”


    老爺?這樣稱唿合適嗎?亦廣才多大年紀呀?20多歲被稱唿為老爺合適嗎?


    那位夫人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微笑的解釋道:“我雖然出嫁了,卻住在娘家的村子上,我叫老爺是給自家長長臉兒,再怎麽年輕,也已經成家立業了,叫老爺是應該的……”


    自己輸的一塌糊塗是應該的了,自己可沒有這些見識,也沒有人家的氣度。


    自己那時候連個姥姥奶奶都不給分清楚,亦廣說自己的時候,自己還覺得無所謂,最後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位夫人最後把自己安排在一個宅院裏,領著一群女人軋棉花,紡線織布,應該算是個外室吧。


    自然沒有了名分,也沒有了土地,但是已經顧不上了,好歹算是有一條活路吧,自己已經沒有辦法計較了。


    亦廣對這個結果還是很滿意的,不給這個女人一條活路,將來孩子長大了,也不好交代。


    不過丈母娘家就不用顧忌了,義廣很輕鬆的把那房子賣給了一個很橫的富戶,那個富戶可不會對丈母娘家客氣,很輕鬆就把房子給收走了。


    至於他們以後的日子怎麽過,和自己也沒有什麽關係了,連問都沒有問過。


    亦廣在新媳婦的扶持下,發展的非常快,讓老憨非常的滿意。


    老憨對孩子們說:“選對個好媳婦很重要的,但也沒那麽重要,選錯了可以再選的,隻不過麻煩一點!”


    這話主要是說給亦傑聽的,挺好的一個孩子,怎麽還不著急呢?這孩子的姻緣還沒到嗎?


    這一天老憨卻迎來了一個不速之客,應該是子玉的不速之客才對。


    那個黃三爺登門兒了!


    老憨他們這才知道,黃家完了,敗落了,而且還是很徹底的那一種。


    有一個捐官,做了黃家那個縣城的知縣,捐官沒有什麽好說的,上任的第1件事就是要撈錢,花了那麽多錢,捐了個官兒,自然要有所得才行啊。


    老憨領教過這些捐官的厲害,大災之年變著花樣收稅,被打死的那個知縣就是個捐官!


    可是聽完黃三爺仔細的訴說,老憨才知道,這一位捐官,聰明的多,手段也高明的多,可惜就是因為太聰明了,把自己給玩死了,還把黃家和一眾富戶員外都坑慘了!


    這位知縣大人上任之後,也收老百姓的苛捐雜稅,但是收的不是太多,他想到了另外一個發財的門路,那就是朝廷的賑災款項。


    本來這也是個老套路了,什麽地方受了災,上報給朝廷,朝廷自然會撥款救災,但是那些救災的款項之類的,卻會被層層剝皮,一直到了地方上,也就所剩不多了。


    可這位知縣大人是個捐官,他非常熟悉朝廷捐官的套路,沒有向上麵請求過多款項物資之類的東西,隻是請求上麵給幾個捐官的名額,他自己想辦法讓富戶員外之類的掏錢賑災。


    朝廷一想,這個主意不錯呀,於是就撥給了他一些名額。


    本來這樣挺好的,那些名額可沒有辦法被半路截留,而且地方上能夠自我救災,也省去了朝廷很多的麻煩。


    可是這位知縣大人,這樣玩了一次之後上癮了,賣官的錢來的太容易了,這樣的錢留一半給自己,本來就是規則之一,而且貪汙起來也沒有太大的心理負擔。


    而且朝廷查的也不嚴,本來就是以虛職為多,對朝廷的體係也沒有太多的影響。


    於是沒有災荒的時候,知縣大人也一個勁兒的上報受災了,讓朝廷繼續給他一些名額。


    這自然會引起上麵的懷疑,知縣大人很聰明的,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應對方法,那就是,把所有的員外富戶都綁在一條船上,讓大家一起應付上級的檢查。


    怎麽才能綁到一條船上呢?知縣大人想到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放高利貸!


    知縣大人親自出麵,借大家的錢用一用,不白借,給高額的利息,20%的利息。


    這些利息當然趕不上9出13歸的高利貸利息高,可這是知縣大人借錢呀!這代表的可是朝廷,沒有不還的道理,能給20%的利息,那就相當不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的家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上的歲月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上的歲月年華並收藏崛起的家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