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當員外是有很多的講究的,隻不過沒有人係統的跟老憨說過,就算是蘭蘭做過官太太也不是特別的明白,就算是玉蘭出身是大家閨秀,對這方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員外是朝廷編外的官員,朝廷沒有一分錢的俸祿發給他,但是有的人還會打破了腦袋去爭取這個員外的名額,因為真的有很多實惠可以撈取的。
皇帝都不差餓兵,就連老百姓也不會白用閑人,找個短工幫忙,也會管飯給工錢的。知縣大人讓你這個編外的官員幹事,卻一分的俸祿都沒有,那自然就會允許你外找了。
幫著朝廷收稅納捐,可以都多加一層,作為自己的收入,當然這一些都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這樣官員就很省事兒了,到時候直接把需要收多少錢的任務派給員外,員外就把這事情給辦了,工作效率極高。
官員能夠收多少稅,也是有指標的,收的多了,那養廉銀也可以多拿一些,若是官員收不到稅,還會受到朝廷的責罰。
朝廷要收一兩銀子的稅,員外可以幫著朝廷去收,到時候讓人去收一兩一錢銀子,剩下的那一錢銀子,自然是員外的合理收入,隻是不在表麵上明說罷了。
但是這一錢銀子員外是不能一個人獨吞的,還要分一部分給上麵,出了事情上麵才會給你兜著,還要分一部分給下麵,這樣下麵才會有人幫你跑腿出力,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別看隻有一錢銀子,還要分給上麵一些,分給下麵一些,但是總數卻是很多的,所以一個員外要想多撈點錢,就要多替官員分擔一些任務,多找幾家老百姓收錢。
老憨有些不明白的說道:“多收老百姓的錢!老百姓不給怎麽辦?”
老鐵匠笑了笑說道:“一畝地是貧瘠還是肥沃?種什麽莊稼能有什麽收成?如果有旱災,土地減產了,朝廷可以給他優惠多少?這些的標準是什麽?這些賬怎麽算怎麽是,你讓老百姓怎麽算?他怎麽知道你多收了錢了?”
老憨無語的笑了笑,老鐵匠繼續說道:“這樣細致而且複雜的工作,數量又是如此巨大,不讓你們這當員外的來做,你覺得派什麽人來做合適?縣衙裏的那幾個小吏嗎?所以知縣大人還是需要員外的。”
老鐵匠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有的員外心裏沒點數,收錢太多,讓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鬧事了,造反了,告狀了!一個魚肉鄉裏,剝削百姓的帽子,就是給這樣的員外定做的,戴在他們的頭上正合適,你對員外的印象不好,正是源自於此!”
老憨點了點頭說道:“魚肉鄉裏這個詞,用在這些員外的身上,真是太貼切了!這個員外不做也罷!”
沒想到老鐵匠搖了搖頭說道:“你也可以做個好員外的,其實老百姓啊,有時候交些錢沒覺得太多委屈的,畢竟種田納糧,天經地義的事情,隻要不過份,老百姓不會說你什麽的,幾千年了都是如此的……”
兩個人的聊天還在繼續著,可能他們兩個人做夢都沒有想到,在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後,收了幾千年的苛捐雜稅,有一天居然能夠消失了,連最基本的田賦,也就是農業稅也消失不見了!
員外這一特殊的存在,這一個是官又不是官的編外官員,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弄得後來的很多人不知道員外到底是什麽了,在曆史上的官員裏找不到員外的位置,在現在的老百姓當中也找不到類似的存在,讓人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了。
天已經很晚了,兩個人簡單吃了一些飯食,又繼續聊天兒,一直到了半夜,老憨才告辭迴家。
這一晚老憨睡得特別的踏實,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見識比自己廣的人,以後的路該怎麽走,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的迷茫了。
這個編製以外的官兒自己已經當上了,開弓沒有迴頭箭,那就好好的做事情吧!有老鐵匠的存在,自己還是能把這事情做好的。
在老鐵匠的指導下,老憨沒有像別的員外那樣幫著官府收稅,隻是擴大了自己的糧食生意,賺到的錢,四成用來打點上麵,把好一些的糧食直接賣給了官倉,三成給了幫忙的甲長保長,三成留給了自家的隊伍。
這樣一來,老憨拿的已經是最少的了,但這樣卻是最穩妥的,上麵不會為難自己,還會幫著自己,下麵的甲長保長更是不遺餘力的做事。
有的人直接給現錢讓老憨幫著納稅,那事情就更簡單了,老憨統一的收上來的銅錢,折算成銀兩,一次就交上去了,這樣都都省事了,老憨的地下錢莊,規模一下子擴大了不少。
有的老百姓家裏貧困,沒錢沒糧,老憨就讓他們服勞役,或者給他們找點活幹,結算些工錢,用來應付朝廷的苛捐雜稅。
人們都不是傻瓜,人們很快就發現了,讓老憨幫著交糧納稅,反而省事太多了。甚至不用忍受那些官差的淋尖踢斛了,就算是用銅錢直接納稅,老憨這裏的也沒有多交,都是交一樣多的錢。
而且在這個鄉土社會裏,熟悉的人辦事情總是放心一些,而且也不會因為自己不識字,算不明白賬,遭受那些官差的白眼和謾罵了。
早就仔細對比過了,賣糧食給老憨,老憨也沒特別的壓價,別處也是一樣的價格。繳納銅板,也沒有多收一個銅板。
漸漸的來找老憨幫忙納稅的人越來越多了。隻是人們不明白,老憨一家人忙前忙後的,到底圖的是什麽呢?
有人曾經拐彎抹角的問過老憨,老憨就像往日一樣憨笑著說:“鄉裏鄉親的,住在一起這麽多年了,給大家幫幫忙,沒什麽的,當上個員外,總不能啥事情都不幫著大家幹吧!”
有人不禁感歎道:“好人哪!這樣的人就應該當員外的!”
也有人意見不太一樣:“他這是這幾年混的不錯,想撈個好名聲了。”
馬上就有人和他對罵起來:“你咋就不想著落個好名聲呢!你不是不想,你是沒那個命……”
在人們的不解和議論聲中,老憨家的收入卻越來越多了。
員外是朝廷編外的官員,朝廷沒有一分錢的俸祿發給他,但是有的人還會打破了腦袋去爭取這個員外的名額,因為真的有很多實惠可以撈取的。
皇帝都不差餓兵,就連老百姓也不會白用閑人,找個短工幫忙,也會管飯給工錢的。知縣大人讓你這個編外的官員幹事,卻一分的俸祿都沒有,那自然就會允許你外找了。
幫著朝廷收稅納捐,可以都多加一層,作為自己的收入,當然這一些都需要技巧和方法的。
這樣官員就很省事兒了,到時候直接把需要收多少錢的任務派給員外,員外就把這事情給辦了,工作效率極高。
官員能夠收多少稅,也是有指標的,收的多了,那養廉銀也可以多拿一些,若是官員收不到稅,還會受到朝廷的責罰。
朝廷要收一兩銀子的稅,員外可以幫著朝廷去收,到時候讓人去收一兩一錢銀子,剩下的那一錢銀子,自然是員外的合理收入,隻是不在表麵上明說罷了。
但是這一錢銀子員外是不能一個人獨吞的,還要分一部分給上麵,出了事情上麵才會給你兜著,還要分一部分給下麵,這樣下麵才會有人幫你跑腿出力,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別看隻有一錢銀子,還要分給上麵一些,分給下麵一些,但是總數卻是很多的,所以一個員外要想多撈點錢,就要多替官員分擔一些任務,多找幾家老百姓收錢。
老憨有些不明白的說道:“多收老百姓的錢!老百姓不給怎麽辦?”
老鐵匠笑了笑說道:“一畝地是貧瘠還是肥沃?種什麽莊稼能有什麽收成?如果有旱災,土地減產了,朝廷可以給他優惠多少?這些的標準是什麽?這些賬怎麽算怎麽是,你讓老百姓怎麽算?他怎麽知道你多收了錢了?”
老憨無語的笑了笑,老鐵匠繼續說道:“這樣細致而且複雜的工作,數量又是如此巨大,不讓你們這當員外的來做,你覺得派什麽人來做合適?縣衙裏的那幾個小吏嗎?所以知縣大人還是需要員外的。”
老鐵匠歎了一口氣,接著說道:“有的員外心裏沒點數,收錢太多,讓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鬧事了,造反了,告狀了!一個魚肉鄉裏,剝削百姓的帽子,就是給這樣的員外定做的,戴在他們的頭上正合適,你對員外的印象不好,正是源自於此!”
老憨點了點頭說道:“魚肉鄉裏這個詞,用在這些員外的身上,真是太貼切了!這個員外不做也罷!”
沒想到老鐵匠搖了搖頭說道:“你也可以做個好員外的,其實老百姓啊,有時候交些錢沒覺得太多委屈的,畢竟種田納糧,天經地義的事情,隻要不過份,老百姓不會說你什麽的,幾千年了都是如此的……”
兩個人的聊天還在繼續著,可能他們兩個人做夢都沒有想到,在很多很多很多年以後,收了幾千年的苛捐雜稅,有一天居然能夠消失了,連最基本的田賦,也就是農業稅也消失不見了!
員外這一特殊的存在,這一個是官又不是官的編外官員,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間,消失在了曆史的長河中。弄得後來的很多人不知道員外到底是什麽了,在曆史上的官員裏找不到員外的位置,在現在的老百姓當中也找不到類似的存在,讓人感覺有些莫名其妙了。
天已經很晚了,兩個人簡單吃了一些飯食,又繼續聊天兒,一直到了半夜,老憨才告辭迴家。
這一晚老憨睡得特別的踏實,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見識比自己廣的人,以後的路該怎麽走,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的迷茫了。
這個編製以外的官兒自己已經當上了,開弓沒有迴頭箭,那就好好的做事情吧!有老鐵匠的存在,自己還是能把這事情做好的。
在老鐵匠的指導下,老憨沒有像別的員外那樣幫著官府收稅,隻是擴大了自己的糧食生意,賺到的錢,四成用來打點上麵,把好一些的糧食直接賣給了官倉,三成給了幫忙的甲長保長,三成留給了自家的隊伍。
這樣一來,老憨拿的已經是最少的了,但這樣卻是最穩妥的,上麵不會為難自己,還會幫著自己,下麵的甲長保長更是不遺餘力的做事。
有的人直接給現錢讓老憨幫著納稅,那事情就更簡單了,老憨統一的收上來的銅錢,折算成銀兩,一次就交上去了,這樣都都省事了,老憨的地下錢莊,規模一下子擴大了不少。
有的老百姓家裏貧困,沒錢沒糧,老憨就讓他們服勞役,或者給他們找點活幹,結算些工錢,用來應付朝廷的苛捐雜稅。
人們都不是傻瓜,人們很快就發現了,讓老憨幫著交糧納稅,反而省事太多了。甚至不用忍受那些官差的淋尖踢斛了,就算是用銅錢直接納稅,老憨這裏的也沒有多交,都是交一樣多的錢。
而且在這個鄉土社會裏,熟悉的人辦事情總是放心一些,而且也不會因為自己不識字,算不明白賬,遭受那些官差的白眼和謾罵了。
早就仔細對比過了,賣糧食給老憨,老憨也沒特別的壓價,別處也是一樣的價格。繳納銅板,也沒有多收一個銅板。
漸漸的來找老憨幫忙納稅的人越來越多了。隻是人們不明白,老憨一家人忙前忙後的,到底圖的是什麽呢?
有人曾經拐彎抹角的問過老憨,老憨就像往日一樣憨笑著說:“鄉裏鄉親的,住在一起這麽多年了,給大家幫幫忙,沒什麽的,當上個員外,總不能啥事情都不幫著大家幹吧!”
有人不禁感歎道:“好人哪!這樣的人就應該當員外的!”
也有人意見不太一樣:“他這是這幾年混的不錯,想撈個好名聲了。”
馬上就有人和他對罵起來:“你咋就不想著落個好名聲呢!你不是不想,你是沒那個命……”
在人們的不解和議論聲中,老憨家的收入卻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