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聊天談話,每隔一段時間大家就聚在一起進行一次,讓老憨覺得很滿意,別人也覺得很滿意,這才是其樂融融的好日子呀。


    家門口的小攤兒還是擺著的,看攤子的卻是蘭蘭和玉蘭兩個大肚婆,家裏最受寵愛的就屬孕婦了,老憨還很貼心的給她們搭上了一個草棚子。


    生意並不是很紅火,來閑聊天的人卻很多,老幹板的女人,十分好說話:“哎呀,瞧瞧你們兩個呀,快到日子生了吧?”


    兩個人笑著點了點頭,蘭蘭摸著肚子說:“我的肚子雖然顯得大,應該會晚生兩個多月呢!但願孩子也會大一些,那樣會好養活一些。”


    二蛋子的女人笑著說:“你們當家的好福氣呀,你們剛來的時候還遮遮掩掩的,跟我們說是來幫忙看孩子的,結果現在好要生孩子了,這種事情瞞得住嗎?”


    老幹板的女人也笑了:“窮瞞不住,富也遮不住的,你們呀,占了一個風水寶地,日子過得就是好,居然能養得起四個女人。”


    二蛋子的女人點頭說:“咱們的宅基呀,都是老憨拿著羅盤給定的方位,老憨再怎麽實在也得給自己選最好的地方呀,真是旺財又旺丁了。”


    蘭蘭和玉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笑了一下,也不和她們爭辯,由著她們自己說去吧,這樣的傳言,聽多了也就習慣了。


    時間過得真快,兩個女人都生了兒子,玉蘭是頭胎,生的艱難了一些。蘭蘭的也是頭胎,生的卻很容易,隻是孩子小了一些。


    蘭蘭就納悶兒了,自己的肚子明明大,為什麽生的孩子反而小呢?初為人母的兩個人,手忙腳亂的,還好,另外兩個女人經驗豐富。大人孩子照顧的都極為周到。


    兩個孩子的滿月酒是放在一起辦的,老憨居然殺了一頭豬,擺上豐盛的酒席,讓周圍的人好好熱鬧一番。一下添了兩個男孩,惹的周圍的人羨慕不已。


    小女人看著她們兩個給孩子喂奶,一副滿足的樣子,調侃的說道:“你們也隻是生了一個呀,怎麽就不知道多努力一下呢?”


    蘭蘭接過話茬說:“哎喲,姐姐你還真能記仇啊,這麽多日子這話還沒忘呢。”


    三個人都笑了起來,小女人歎口氣說:“咱們當家的呀,過日子真沒得說啊,心疼孩子心疼的更沒得說,就是我們女人家不太爭氣,這麽多日子了,我和大姐居然都沒懷上。”


    玉蘭笑著說:“這就夠可以的了,人家都羨慕咱們人丁興旺呢,這種事情急不來的。我們兩個這樣子了,家裏地裏的活,已經夠你們累的了,看著你們忙這忙那的,我們兩個伸不上手,辛苦兩個姐姐了。”


    小女人歎口氣說:“咱家不一樣,當家的盼著孩子越多越好,大姐和我也是這麽認為的,要依著大姐啊,當家的應該再找幾個,也能多生幾個孩子,地裏的活也能有個幫手,今年的棉花長得不錯,過幾天摘棉花了,男人再有力氣也用不上,那可是個麻煩活需要時間的。男人不見得比女人幹的好。”


    玉蘭點頭說:“你和大姐都是大度的,家裏才會過得這麽好,當家的要是再找我也同意的。”


    蘭蘭也說:“提起棉花地,我就頭疼,雖然不喘粗氣,用不上大力氣,可也真磨人呀。我們兩個小腳的可要受了罪了。”


    玉蘭卻微笑的說:“不受罪的,小腳也不怕呀,我們帶好護膝,跪在地裏摘棉花還不累腰呢?”


    蘭蘭瞪大眼睛說:“跪在地裏,這樣好嗎?”


    玉蘭卻理所當然的說:“老爺跪在地裏扒紅薯的時候,也沒見別人說什麽呀?老爺說跪天跪地跪祖宗,給自己產糧食的土地下跪天經地義的,男人能跪,女人就不能跪了嗎?”


    玉蘭想了想,點頭說:“說的倒也是啊,跪在地裏摘棉花,小腳就不受力了,就不會痛了。”


    地裏的棉桃裂開了口,出了潔白的棉絮。今年果然是一個棉花的豐收年,老天爺也真給力,天晴的也很好,一家人歡歡喜喜的來到地裏。望著豐收的棉花,笑得合不攏嘴。


    大家包好了頭臉,穿好長袖,下到地裏摘棉花。小腳的兩個女人先感覺到腳痛了,歎著氣說:“娘那個時候可真狠心呀,硬是把腳纏成了這樣,圖的哪門子的美呢?老爺根本就不覺得好,從來也沒誇過美。”一邊說著一邊綁好了護膝,跪在地上繼續摘棉花。


    大女人是摘棉花的好手,過了一會兒也跪下摘:“跪著摘棉花,還真的不累腰呢,玉蘭,你的速度慢一點,還要記得照顧孩子呀。”


    孩子被放在地頭樹蔭下的大篩子裏,讓最懂事的兩個大孩子看著,哄不下來了,就去喂喂奶,也是沒辦法的事。


    中午也舍不得迴家去吃飯,來迴跑的功夫,還不如多摘點棉花呢,就在地頭上,吃點幹糧窩頭,鹹雞蛋,鹹魚,喝點白開水。


    小女人捶著腰說:“真不容易呀,沒想到蘭蘭和玉蘭能吃得下這份苦。”


    玉蘭笑了笑說:“沒什麽的,家裏以前也年年種棉花的,隻不過那時候隻幹一天而已,現在多幹幾天一樣撐得過去。”


    二蛋子和老幹板家的地離的不遠,兩家的女人過來看熱鬧。


    二蛋子的女人說:“歇著呢?今年的棉花長得這麽好啊,這還需要摘好幾天吧?”


    大女人笑著說:“你們家的棉花長得也不錯的,隻不過是種的少了點兒。”


    二蛋的女人笑著說:“家裏人少,種多了也忙不過來呀,不像你們家人多,這還真是人越多種的越多,種的越多,掙的越多,越能養幾個人呢?我們家要是真有那麽多人,也沒那麽多糧食可以吃啊。”


    大女人笑了笑,不再說什麽了。


    老幹板的女人卻笑著說:“我們當家的說了,今年棉花豐收賣不上價錢的。幸虧種的少,種多了根本不上算的。”


    小女人接茬說:“織成布價錢會好一點兒的。”


    老幹板的女人直搖頭:“一個織布機多少錢呀?多少棉花才能換迴來一個織布機呀,太不劃算了,你們家是因為有人在外麵掙錢,買個織布機,不當迴事兒, 所以才能織布,多賣點錢。這還真是越富了越富,越有了越有啊。”


    幾個女人不說話了,老幹板的女人和二蛋子的女人,扯了幾句別的就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崛起的家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紙上的歲月年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紙上的歲月年華並收藏崛起的家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