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再加上隨手就是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樣一句足以封神的詩句。


    不斷蹦出的經典語錄,讓現場的眾人,終於知道薑聖為什麽會被稱為玄聖先師了,聽他講話似乎每一句都能帶給人啟迪。


    冉雍主修法家聖道,又是司寇府的大司寇,負責洛邑的穩定和治安,親眼看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因為法家聖道而引動了聖道長河。


    然後又看到這位少年掌控局勢,輕鬆的化解了一場民眾的騷亂,心中忽然生起一股酸澀、沮喪和無力感。


    他終於有些理解,為什麽玉板上那麽多人,會說自己讀書讀了那麽多年,都讀到狗身上去了。


    在這樣的人麵前,你真的很難不產生沮喪,甚至羨慕嫉妒的情緒。


    而對於景清來說,或者說對於國子監和大虞朝來說,薑逸越優秀越好,最好能夠成為半聖、亞聖,甚至像孔聖那樣的至聖。


    一旦薑逸達到這樣的成就,那大虞朝就會安然平穩的繼續發展下去,天下就不會亂,妖族的恥辱也會得以洗涮。


    順便自己收藏的那些藏品,也會隨之升值。


    美哉~~


    隻可惜的是,薑聖這首新詩,題在了牆壁上。


    人群的中馬陵和芸娘,則是一臉欣喜和激動的看著薑逸,恨不得拍著胸脯跟人家說,那是我兄弟,那是我的小郎!


    唯有祁航又嫉又恨,惱怒萬分。


    “我等拜謝薑聖!”


    “婢下拜謝鳳南伯!”


    浩然正氣入體,反應過來的民眾紛紛向薑逸行禮。


    見到如此情形,薑逸心中也是不由的鬆了口氣,知道事情總算是圓滿解決了。


    正在他剛想要揮揮手,讓大家都各迴各家時,人群中突然有個年輕人站了出來,隻是不等他靠近,就被司隸校尉攔了下來。


    那人也不硬衝,擱著司隸校尉,對薑逸喊道:“薑聖,大虞朝封國燕地樂衎,意向薑聖問道,還望薑聖成全!”


    問道?


    薑逸腦筋飛速旋轉,一段記憶也隨之浮現。


    所謂的問道,是這個世界一種常見的求學方式,起源於當年孔聖未成聖時,曾三次問道於道家天尊,道祖老子。


    與問道相對應的,還有一種叫做論道。


    如果說問道是進學請益,以一種較低的姿態,向上求學的話,那論道就是兩種不同的聖道,為了各自的理念而進行爭執和對抗。


    儒道諸子百家,各種理念和思想層出不窮,在各自的領域內都各有建樹,但是相互之間理念不同,相互爭執也是難免。


    不同儒學分支,甚至是同一分支內,也往往會發生各種爭論。


    就像是那殷述的雜家聖道,就是於亂局中錘煉聖道,而這種聖道與薑逸的理念不合,於是為了自保破掉了他的布局。


    這其實也算是一種聖道之爭。


    現在這位燕地樂衎,說是問道,當是為了求學而來。


    向自己求學?


    薑逸本能的就想要拒絕,但是瞬間就明白這不合適。


    自己是玄聖先師啊,無論對方要請教什麽,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但是至少也要聽聽對方的內容才行。


    否則這麽多人看著,自己直接拒絕,那剛剛努力營造的偶像形象,就要塌房了啊!


    哎,沒辦法,有了流量之後,就會有偶像包袱,這是必然啊!


    薑逸揮了揮手,讓司隸校尉將那樂衎放了過來。


    這人也就二十多歲,長相頗有些儒雅的氣質,就是皮膚略黑了些。


    身上的衣服是低劣的麻衣,而且已經磨損的厲害,顯然非勳貴世家出身,是平民身份。


    在他的背後,還背著一個鼓鼓囊囊的東西,也不知道是什麽玩意。


    不過此人眾人圍觀,卻絲毫沒有局促之感,反而舉手投足之間自有風範,讓人倍增好感。


    “學生樂衎,見過薑聖!”


    走上前來後,樂衎再次行禮,然後說道:“薑聖才華、胸襟,衎敬服之,然剛才薑聖之言論,衎尚有不解之處,還請薑聖解惑!”


    “請講,本聖試解之!”


    “薑聖言,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此當為一國律法之基礎,方可不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


    然我們都知道,社會分有不同的階層,公卿王侯天然就高於平民一等,我們又如何保證您說的這些,能夠實施呢?”


    這個問題就有些尖銳了啊,其本質是直接對準了當前的社會製度,階級的不平等性。


    簡單來說,有些類似於陳涉喊出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這種一種民眾自我意識的覺醒!


    薑逸也不由的嚴肅了起來。


    如何迴答這個問題,已經不是能否為樂衎解惑的問題,而是關係到當今社會製度的問題。


    自己今天所說的話,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也會成為統治者忌憚的目標,很可能會為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推動社會進步薑逸並不反對,但是因為推動社會進步,就讓他舍生取義,薑逸還沒有這個思想覺悟。


    薑逸沉思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上古之時,巫妖兩族稱霸大陸,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族不過是奴隸和圈養的食物,及《洛書》天降,人族秉承天運,開啟民智,由三皇五帝引領人族於逆境中崛起,那個時候人類隨茹毛飲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但是古人依舊認為那是最好的時代。”


    “後夏商周三代,人族逐步驅逐巫妖兩族,建立了禮樂製度,萬邦來朝,人類遂由蒙昧狀態,走向了文明盛世,禮儀之邦。及至三聖立教,我大虞朝立國,人類禮樂之盛,已然有輝煌氣象。數萬年來,每個時代的人類都有局限性和不足,但是人類卻一直在進步,文明一直在發展,大虞朝也不例外,也有不足但也一直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由古及今,先承認問題,再肯定發展,這是套路,薑逸順手拈來,之後這才引入正題,談及關鍵 。


    “你問問的問題,無非是律法如何能夠跨越階層,保證公正和公平的實施的問題。我現在要告訴你的是,想要完全的公平和公正,是難以實現的,因為再好的律法,也是由人來實施的,是人就有感情就有傾向。


    就像是方寒的父母,他們明知道自己的兒子,並非是無辜慘死,可那是他們的兒子,他們依舊會心疼和惋惜,想要為自己的兒子報仇,這不是階層的問題,而是人性的問題!”


    樂衎疑惑問道:“那您的意思是,律法永遠用法保證公平嗎?那法家聖道豈不是永遠無法趨於完美,達到至聖的狀態?”


    這個問題肯定不能點頭,否則修法家聖道的人,都要打上門來了。


    法家聖道可不是名家那些人可比 ,這是真正的顯學,儒生眾多,實力強橫,甚至是在秦國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


    那要怎麽迴答,才不至於得罪法家,又不至於讓世人失望,同時還要體現自己的水平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法通百家,獨尊儒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道爺慈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道爺慈悲並收藏法通百家,獨尊儒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