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郡在北儒國十一座郡城中,算不上有多麽富裕,不過城池占地頗大,方圓近三十多裏,這在北儒國諸多郡城中並不多見。
此時,一條由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有位少女蹦跳前行。
“宋公子,你看這塊玉佩怎麽樣,戴在我身上會不會很好看?”
街道十分寬敞,可以並排行走四輛馬車,就算有小商販在街旁擺攤,也不會影響行人和馬車行進。
少女在一個賣玉器首飾的小攤前停下來,拿起一塊玉佩打量著,有些愛不釋手。
在她身邊,站著一名身穿儒衫,模樣十分俊朗的年輕人。
這位年輕人,正是少女口中的宋公子。
隻見宋公子悄悄摸了摸幹癟的錢袋,麵色有些尷尬地說道:“南宮姑娘,這塊玉佩確實不錯,隻是在下這趟出遠門,並未……”
還沒等他說完話,少女早已將玉佩買下。
“諾,送給你的,就當是定情信物。”
少女將玉佩放在年輕人手中,朝他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姓宋的年輕人明顯臉皮太薄,拿著那塊玉佩,有些不知所措地說道:“南宮姑娘,這……這樣不太好吧……”
“哎呀,你一個大男人怎麽比我還扭捏,既然送給你了,你就老老實實收著。”
“可是……”
“可是什麽?”
少女瞪著眼睛,故意一副兇巴巴的樣子。
“呃,沒……沒什麽。”
年輕人早就熟悉了她的脾氣,終究還是沒有把剩下那句話講出來。
其實他想說的是,他已經結婚了,妻子跟他一樣是南道國人士,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大戶人家。
雖然他也不想結婚這麽早,可是既然家裏已經幫他裏裏外外打點好了,他總不能學那浪蕩子,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逃婚。
不過還好,結婚沒多久,他就不得不出一趟遠門。
這樣就不用整日麵對,那位脾氣和姿色都還算不錯的新婚妻子了,這讓他不禁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實在不懂得如何跟女子相處,就算自己結了婚,不得不跟妻子同房而睡,他也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他甚至由衷覺得,跟女子打交道,遠不如跟書打交道來的有意思。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和文人墨客,都被記在了書中,能與他們這些前輩神交,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年輕人名叫宋知書。
人如其名。
見對方收下了玉佩,少女開心地彎起了眉毛。
宋知書看著少女微笑的側臉,心中一動,感覺這是自己見過的最美的景色。
“小姐,這是找給您的銀錢。”
剛才少女並未詢問價格,直接丟給了攤主一塊足足十兩重的銀子。
說實話,這個攤子上的玉器首飾,都算不得上佳做工,玉器材質也有許多瑕疵。
攤主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並沒有昧著良心把十兩銀子全都收下,而是按正常價格,將多餘的錢找給了少女。
“免啦,就當是給你的辛苦錢。”
少女說完,拉著宋知書的胳膊繼續逛街。
攤主頓時喜笑顏開,在兩人身後說了句好聽的話:“祝兩位早日結為連理,白頭到老。”
他在心裏由衷地羨慕那位年輕公子,雖然自己沒錢,卻有富家千金如此喜歡,簡直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哪像他,三十多歲才討到婆娘。
而且自家那位婆娘的身材和樣貌,跟剛才那位少女比起來……哎還是不比了,傷自尊。
兩人在街上逛了半天,少女買了好多胭脂水粉,都是自己最喜歡的品類,價格卻比巨鹿郡那邊便宜許多。
若不是少女見宋公子手裏實在拿不下了,肯定還會買更多瓶瓶罐罐。
宋知書抬頭看了看日頭,無奈道:“南宮姑娘,伯父伯母說過,中午之前必須迴去,現在時候不早了,咱們還是……”
“嗯?”少女扭過頭,嘟起了嘴巴。
宋知書便知趣的不再說話。
“燕兒!”
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名叫南宮燕的少女轉身望去,眼中先是喜悅,然後便開始懊惱。
什麽嘛,不是說好了讓我陪宋公子逛街,怎麽現在這麽著急趕路?
隻見一輛極為寬敞舒適的馬車,緩緩停在了南宮燕和宋知書的身邊。
一位中年婦人撩開車廂門簾,一臉嚴肅道:“燕兒,趕緊上車,咱們這就趕路去鎮龍山。”
中年婦人名叫南宮羽,是巨鹿郡紫薇宗的宗主。
頭戴鬥笠,負責駕馭馬車的年邁車夫,是紫薇宗的執事長老。
馬車後麵,還跟著兩匹棗紅大馬,其中一匹馬上坐著一位中年漢子,另一匹馬則是空著。
連同南宮燕和宋知書在內,uu看書ww.uukanhu 一行五人千裏迢迢從巨鹿郡趕來,目的地正是那處極為偏僻的鎮龍山。
原本南宮燕並不在行程計劃內,可是這位向來被寵大的宗主千金,非要跟著出來開開眼界,南宮宗主拿她沒有辦法,隻好點頭答應下來。
南宮羽對這次鎮龍山之行,並不著急,本想在雲中郡城多待幾天,可剛才她突然收到一封密信,這才臨時改變了主意。
南宮燕終究隻是個十六歲的少女,玩心頗大。
隻見她嘟嘴說道:“娘,我還沒玩夠呢,雲中郡城這麽大,還有好多坊市我沒有去過。”
“不許胡鬧,趕緊上車!”
“我不,我就不……”
宋知書看著旁邊這位少女撒潑耍賴,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倒不是覺得南宮燕胡攪蠻纏,隻是覺得少女非常可愛,就像是還沒長大的鄰家小妹妹。
南宮羽實在沒有辦法,一揮衣袖,將女兒強行拘押進了車廂中。
“宋公子,讓您見笑了,咱們這就開始趕路吧。”
南宮羽貴為紫薇宗一宗之主,卻對一個連玉佩都買不起的窮書生,畢恭畢敬。
察覺到宗主已經放下門簾,執事長老抽了一下馬鞭,馬車開始緩緩前行。
中年漢子騎馬來到宋知書身邊,並未說話,將另一匹馬的韁繩遞給了他。
宋知書翻身上馬,動作十分瀟灑,一點都不像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郭叔叔,一路上承蒙您照顧了,十分感謝。”
郭洵目視前方,麵無表情道:“應該的,殿下。”
此時,一條由青石板鋪就的街道上,有位少女蹦跳前行。
“宋公子,你看這塊玉佩怎麽樣,戴在我身上會不會很好看?”
街道十分寬敞,可以並排行走四輛馬車,就算有小商販在街旁擺攤,也不會影響行人和馬車行進。
少女在一個賣玉器首飾的小攤前停下來,拿起一塊玉佩打量著,有些愛不釋手。
在她身邊,站著一名身穿儒衫,模樣十分俊朗的年輕人。
這位年輕人,正是少女口中的宋公子。
隻見宋公子悄悄摸了摸幹癟的錢袋,麵色有些尷尬地說道:“南宮姑娘,這塊玉佩確實不錯,隻是在下這趟出遠門,並未……”
還沒等他說完話,少女早已將玉佩買下。
“諾,送給你的,就當是定情信物。”
少女將玉佩放在年輕人手中,朝他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姓宋的年輕人明顯臉皮太薄,拿著那塊玉佩,有些不知所措地說道:“南宮姑娘,這……這樣不太好吧……”
“哎呀,你一個大男人怎麽比我還扭捏,既然送給你了,你就老老實實收著。”
“可是……”
“可是什麽?”
少女瞪著眼睛,故意一副兇巴巴的樣子。
“呃,沒……沒什麽。”
年輕人早就熟悉了她的脾氣,終究還是沒有把剩下那句話講出來。
其實他想說的是,他已經結婚了,妻子跟他一樣是南道國人士,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大戶人家。
雖然他也不想結婚這麽早,可是既然家裏已經幫他裏裏外外打點好了,他總不能學那浪蕩子,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逃婚。
不過還好,結婚沒多久,他就不得不出一趟遠門。
這樣就不用整日麵對,那位脾氣和姿色都還算不錯的新婚妻子了,這讓他不禁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實在不懂得如何跟女子相處,就算自己結了婚,不得不跟妻子同房而睡,他也是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他甚至由衷覺得,跟女子打交道,遠不如跟書打交道來的有意思。
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英雄豪傑和文人墨客,都被記在了書中,能與他們這些前輩神交,實乃人生一大快事。
年輕人名叫宋知書。
人如其名。
見對方收下了玉佩,少女開心地彎起了眉毛。
宋知書看著少女微笑的側臉,心中一動,感覺這是自己見過的最美的景色。
“小姐,這是找給您的銀錢。”
剛才少女並未詢問價格,直接丟給了攤主一塊足足十兩重的銀子。
說實話,這個攤子上的玉器首飾,都算不得上佳做工,玉器材質也有許多瑕疵。
攤主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並沒有昧著良心把十兩銀子全都收下,而是按正常價格,將多餘的錢找給了少女。
“免啦,就當是給你的辛苦錢。”
少女說完,拉著宋知書的胳膊繼續逛街。
攤主頓時喜笑顏開,在兩人身後說了句好聽的話:“祝兩位早日結為連理,白頭到老。”
他在心裏由衷地羨慕那位年輕公子,雖然自己沒錢,卻有富家千金如此喜歡,簡直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
哪像他,三十多歲才討到婆娘。
而且自家那位婆娘的身材和樣貌,跟剛才那位少女比起來……哎還是不比了,傷自尊。
兩人在街上逛了半天,少女買了好多胭脂水粉,都是自己最喜歡的品類,價格卻比巨鹿郡那邊便宜許多。
若不是少女見宋公子手裏實在拿不下了,肯定還會買更多瓶瓶罐罐。
宋知書抬頭看了看日頭,無奈道:“南宮姑娘,伯父伯母說過,中午之前必須迴去,現在時候不早了,咱們還是……”
“嗯?”少女扭過頭,嘟起了嘴巴。
宋知書便知趣的不再說話。
“燕兒!”
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名叫南宮燕的少女轉身望去,眼中先是喜悅,然後便開始懊惱。
什麽嘛,不是說好了讓我陪宋公子逛街,怎麽現在這麽著急趕路?
隻見一輛極為寬敞舒適的馬車,緩緩停在了南宮燕和宋知書的身邊。
一位中年婦人撩開車廂門簾,一臉嚴肅道:“燕兒,趕緊上車,咱們這就趕路去鎮龍山。”
中年婦人名叫南宮羽,是巨鹿郡紫薇宗的宗主。
頭戴鬥笠,負責駕馭馬車的年邁車夫,是紫薇宗的執事長老。
馬車後麵,還跟著兩匹棗紅大馬,其中一匹馬上坐著一位中年漢子,另一匹馬則是空著。
連同南宮燕和宋知書在內,uu看書ww.uukanhu 一行五人千裏迢迢從巨鹿郡趕來,目的地正是那處極為偏僻的鎮龍山。
原本南宮燕並不在行程計劃內,可是這位向來被寵大的宗主千金,非要跟著出來開開眼界,南宮宗主拿她沒有辦法,隻好點頭答應下來。
南宮羽對這次鎮龍山之行,並不著急,本想在雲中郡城多待幾天,可剛才她突然收到一封密信,這才臨時改變了主意。
南宮燕終究隻是個十六歲的少女,玩心頗大。
隻見她嘟嘴說道:“娘,我還沒玩夠呢,雲中郡城這麽大,還有好多坊市我沒有去過。”
“不許胡鬧,趕緊上車!”
“我不,我就不……”
宋知書看著旁邊這位少女撒潑耍賴,不由得微微一笑。
他倒不是覺得南宮燕胡攪蠻纏,隻是覺得少女非常可愛,就像是還沒長大的鄰家小妹妹。
南宮羽實在沒有辦法,一揮衣袖,將女兒強行拘押進了車廂中。
“宋公子,讓您見笑了,咱們這就開始趕路吧。”
南宮羽貴為紫薇宗一宗之主,卻對一個連玉佩都買不起的窮書生,畢恭畢敬。
察覺到宗主已經放下門簾,執事長老抽了一下馬鞭,馬車開始緩緩前行。
中年漢子騎馬來到宋知書身邊,並未說話,將另一匹馬的韁繩遞給了他。
宋知書翻身上馬,動作十分瀟灑,一點都不像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郭叔叔,一路上承蒙您照顧了,十分感謝。”
郭洵目視前方,麵無表情道:“應該的,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