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過後,李驚鴻已經累得精疲力盡。
隻見周圍的地麵上,斷成兩截的花蛇早已堆積如山。
不過李驚鴻身上的衣服和手中的長劍,並未沾染半點血跡。
這跟他有沒有用巧勁兒沒有半點關係,隻因為他手中的長劍是太白仙劍,身上的衣服是聖人法袍,僅此而已。
太白仙劍和聖人法袍都是仙品裝備,先天克製妖邪和汙穢,所以就算李驚鴻廝殺了半天,長劍和法袍始終如新。
聖人法袍是李驚鴻後來換上的,隻要他心念一動,原本在儲物界麵裏的聖人法袍就自行穿在了他身上,既方便又快捷。
經過半天的練手,李驚鴻已經掌握了一劍將花蛇斃命的技巧。
其實很簡單,隻要找準花蛇的七寸,然後將其一劍刺穿,花蛇必死無疑。
其實這個方法,以前小師兄也曾告訴過他,隻是想要找準每一條蛇的七寸並不容易。
李驚鴻也是殺了成百上千條花蛇以後,才能像現在這樣遊刃有餘。
當初李驚鴻問過小師兄,為什麽會有打蛇打七寸的說法,小師兄故意賣了個關子沒有告訴他。
現在李驚鴻明白了,七寸是蛇的心髒所在,一劍將花蛇的心髒刺穿,它還怎麽活?
隻是砍殺這麽久,李驚鴻胳膊酸痛無比,於是找了個空檔,轉身迴到了庭院中。
這處庭院有陳太白設下的靈氣護陣,別說這些花蛇,就算是金丹境的妖物,想要破開此陣都需要花費不小的代價。
當然,白猿天生與李驚鴻親近,所以並不會被靈陣阻礙。
這也是陳太白設下這個靈陣的時候,隨手而為的一件小事。
但是對於那條金丹境巔峰的巨蟒來說,靈陣就像是一道堅固的屏障,隻能用蠻力才能破開。
不過在這之前,它要打得過那頭天生金丹境的搬山巨猿才行。
“哎嘿,這下有吃的了,絕對大補。”
進入庭院的時候,李驚鴻專門挑了幾條粗壯的花蛇,一劍削去蛇頭,將其拎了迴來。
小師兄下山之前,除了隔三差五給李驚鴻講鬼故事,還經常帶著他去後山探險。
說是探險,無非就是上樹掏鳥蛋,下水捉魚蝦,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抓到幾隻野雞和野兔。
小師兄對於練武修行從來都不上心,可是做野味的手藝卻首屈一指。
師父陳太白原本極力反對小師兄如此不務正業,還怕他帶壞了李驚鴻,可當師父嚐過了小師兄做的野味之後,就對這件事情默許了,不過前提是,必須要把做好的野味帶一半迴來。
這些年,李驚鴻從小師兄那裏學到了不少做野味的手藝,其中就有煮蛇羹,燉蛇肉的技巧。
李驚鴻很快就將這幾條花蛇掐頭去尾,剝皮抽筋,然後用水衝洗幹淨。
小師兄說過,毒蛇隻有頭部兩側才有毒囊,其餘地方都沒有毒,雞肉味,嘎嘣脆,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小師兄的話,李驚鴻自然深信不疑。
而且他跟小師兄在後山闖蕩那麽多年,吃過的野味不計其數,從來都沒有中過毒。
就算現在小師兄不在山上了,李驚鴻也覺得非常有必要,將小師兄製作野味的手藝發揚光大。
一炷香的功夫過後,庭院裏飄出了一陣香味。
李驚鴻端著一碗鮮美的蛇羹,坐在平時打坐修煉的蒲團上,一邊品嚐美味,一邊眺望著庭院外麵的景象。
數百丈以外的茂密森林裏,兩隻小山一般的巨獸還在搏鬥。
就算隔了這麽遠,庭院這邊仍舊能感受到大地在微微顫動。
隻是那邊的戰場被一團白霧籠罩著,李驚鴻境界低微,看不真切。
不過,他根據白霧的聚散輪廓,大致能腦補出兩隻巨獸打鬥的過程。
“……這一下真給力,大白,揍他丫的!”
“噫,狗日的黑蟒可真夠陰的……大白,戳它眼睛,對,幹得漂亮!”
李驚鴻就連吃飯的時候都不消停,端著碗筷,在庭院裏指點江山。
————
更遠處,有個鬼鬼祟祟的人影,也在關注著搬山巨猿和巨蟒的一舉一動。
此人約莫二十三四歲,身穿一件品質極低的仙家法袍,模樣還算過得去,勉強算得上玉樹臨風。
隻見他盤腿坐在一柄懸在半空的長劍上,視線片刻都不曾離開白猿和巨蟒打鬥的地方。
說來也怪,若是換作別人在此處禦劍飛行,早就牽引鎮龍山的護山劍陣,被劍陣戳成馬蜂窩了,可偏偏此人卻安然無恙。
這也是為什麽他會被師父派到這裏來,監視那兩頭巨獸的原因所在。
師父並未告訴他原因,可年輕人心裏卻非常明白,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百年難遇的先天劍胚。
所以他在駕馭飛劍的時候,並不會產生氣機漣漪,觸發鎮龍山的護山劍陣。
隻要他心念一動,身上佩劍就能如臂使指,輕鬆被自己駕馭。
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uu看書ww.uknshu 就已經展現了這方麵的天賦,那時候他才十二歲,家境尚可,父母做些小生意,供他在學塾讀書,有一次讀完書迴家,親眼看見父母倒在一夥山賊的利劍下,當時他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但是看見父母死不瞑目的慘狀,少年心中殺念驟起,下一刻,山賊手中的利劍就像不聽使喚似的,掙脫束縛,在院落上空盤旋一圈,然後下了一場劍雨,六七名山賊無一例外,全都被利劍貫穿心髒,這一幕剛好被一名路過的中年修士看到,於是在官差趕到之前,中年修士將他帶離家鄉,收做了嫡傳弟子。
隻是年輕人雖然是先天劍胚,修行速度卻非常緩慢,十幾年的時間,才到第三境的凝神境。
那些比他入門晚了好幾年的師弟們,就算資質比他差的,如今都是第四境築基境了,而他卻絲毫沒有破鏡的苗頭,一直在原地踏步。
年輕人因此被同門師弟嘲笑萬年吊車尾。
不過讓他驚訝地是,這次師父出門辦事專程叫上了他,連大師兄都沒有這個待遇。
所以師父吩咐他禦劍去鎮龍山附近的山頭,監視兩頭巨獸打鬥的時候,年輕人不敢有絲毫怠慢。
隻是不知道,如果年輕人得知師父這次帶他出行的真正用意,還會不會如此死心塌地為他辦事。
“砰!”
鎮龍山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年輕人迴過神來,在懸停半空的佩劍上站起身,舉目遠眺。
百丈之外,搬山巨猿和黑蟒傾力一擊之後,仍未分出勝負,隻好各自散去,療傷修養。
隻見周圍的地麵上,斷成兩截的花蛇早已堆積如山。
不過李驚鴻身上的衣服和手中的長劍,並未沾染半點血跡。
這跟他有沒有用巧勁兒沒有半點關係,隻因為他手中的長劍是太白仙劍,身上的衣服是聖人法袍,僅此而已。
太白仙劍和聖人法袍都是仙品裝備,先天克製妖邪和汙穢,所以就算李驚鴻廝殺了半天,長劍和法袍始終如新。
聖人法袍是李驚鴻後來換上的,隻要他心念一動,原本在儲物界麵裏的聖人法袍就自行穿在了他身上,既方便又快捷。
經過半天的練手,李驚鴻已經掌握了一劍將花蛇斃命的技巧。
其實很簡單,隻要找準花蛇的七寸,然後將其一劍刺穿,花蛇必死無疑。
其實這個方法,以前小師兄也曾告訴過他,隻是想要找準每一條蛇的七寸並不容易。
李驚鴻也是殺了成百上千條花蛇以後,才能像現在這樣遊刃有餘。
當初李驚鴻問過小師兄,為什麽會有打蛇打七寸的說法,小師兄故意賣了個關子沒有告訴他。
現在李驚鴻明白了,七寸是蛇的心髒所在,一劍將花蛇的心髒刺穿,它還怎麽活?
隻是砍殺這麽久,李驚鴻胳膊酸痛無比,於是找了個空檔,轉身迴到了庭院中。
這處庭院有陳太白設下的靈氣護陣,別說這些花蛇,就算是金丹境的妖物,想要破開此陣都需要花費不小的代價。
當然,白猿天生與李驚鴻親近,所以並不會被靈陣阻礙。
這也是陳太白設下這個靈陣的時候,隨手而為的一件小事。
但是對於那條金丹境巔峰的巨蟒來說,靈陣就像是一道堅固的屏障,隻能用蠻力才能破開。
不過在這之前,它要打得過那頭天生金丹境的搬山巨猿才行。
“哎嘿,這下有吃的了,絕對大補。”
進入庭院的時候,李驚鴻專門挑了幾條粗壯的花蛇,一劍削去蛇頭,將其拎了迴來。
小師兄下山之前,除了隔三差五給李驚鴻講鬼故事,還經常帶著他去後山探險。
說是探險,無非就是上樹掏鳥蛋,下水捉魚蝦,運氣好的時候,還能抓到幾隻野雞和野兔。
小師兄對於練武修行從來都不上心,可是做野味的手藝卻首屈一指。
師父陳太白原本極力反對小師兄如此不務正業,還怕他帶壞了李驚鴻,可當師父嚐過了小師兄做的野味之後,就對這件事情默許了,不過前提是,必須要把做好的野味帶一半迴來。
這些年,李驚鴻從小師兄那裏學到了不少做野味的手藝,其中就有煮蛇羹,燉蛇肉的技巧。
李驚鴻很快就將這幾條花蛇掐頭去尾,剝皮抽筋,然後用水衝洗幹淨。
小師兄說過,毒蛇隻有頭部兩側才有毒囊,其餘地方都沒有毒,雞肉味,嘎嘣脆,可以放心食用。
對於小師兄的話,李驚鴻自然深信不疑。
而且他跟小師兄在後山闖蕩那麽多年,吃過的野味不計其數,從來都沒有中過毒。
就算現在小師兄不在山上了,李驚鴻也覺得非常有必要,將小師兄製作野味的手藝發揚光大。
一炷香的功夫過後,庭院裏飄出了一陣香味。
李驚鴻端著一碗鮮美的蛇羹,坐在平時打坐修煉的蒲團上,一邊品嚐美味,一邊眺望著庭院外麵的景象。
數百丈以外的茂密森林裏,兩隻小山一般的巨獸還在搏鬥。
就算隔了這麽遠,庭院這邊仍舊能感受到大地在微微顫動。
隻是那邊的戰場被一團白霧籠罩著,李驚鴻境界低微,看不真切。
不過,他根據白霧的聚散輪廓,大致能腦補出兩隻巨獸打鬥的過程。
“……這一下真給力,大白,揍他丫的!”
“噫,狗日的黑蟒可真夠陰的……大白,戳它眼睛,對,幹得漂亮!”
李驚鴻就連吃飯的時候都不消停,端著碗筷,在庭院裏指點江山。
————
更遠處,有個鬼鬼祟祟的人影,也在關注著搬山巨猿和巨蟒的一舉一動。
此人約莫二十三四歲,身穿一件品質極低的仙家法袍,模樣還算過得去,勉強算得上玉樹臨風。
隻見他盤腿坐在一柄懸在半空的長劍上,視線片刻都不曾離開白猿和巨蟒打鬥的地方。
說來也怪,若是換作別人在此處禦劍飛行,早就牽引鎮龍山的護山劍陣,被劍陣戳成馬蜂窩了,可偏偏此人卻安然無恙。
這也是為什麽他會被師父派到這裏來,監視那兩頭巨獸的原因所在。
師父並未告訴他原因,可年輕人心裏卻非常明白,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他是百年難遇的先天劍胚。
所以他在駕馭飛劍的時候,並不會產生氣機漣漪,觸發鎮龍山的護山劍陣。
隻要他心念一動,身上佩劍就能如臂使指,輕鬆被自己駕馭。
年輕人從很小的時候,uu看書ww.uknshu 就已經展現了這方麵的天賦,那時候他才十二歲,家境尚可,父母做些小生意,供他在學塾讀書,有一次讀完書迴家,親眼看見父母倒在一夥山賊的利劍下,當時他嚇得臉色蒼白,渾身顫抖,但是看見父母死不瞑目的慘狀,少年心中殺念驟起,下一刻,山賊手中的利劍就像不聽使喚似的,掙脫束縛,在院落上空盤旋一圈,然後下了一場劍雨,六七名山賊無一例外,全都被利劍貫穿心髒,這一幕剛好被一名路過的中年修士看到,於是在官差趕到之前,中年修士將他帶離家鄉,收做了嫡傳弟子。
隻是年輕人雖然是先天劍胚,修行速度卻非常緩慢,十幾年的時間,才到第三境的凝神境。
那些比他入門晚了好幾年的師弟們,就算資質比他差的,如今都是第四境築基境了,而他卻絲毫沒有破鏡的苗頭,一直在原地踏步。
年輕人因此被同門師弟嘲笑萬年吊車尾。
不過讓他驚訝地是,這次師父出門辦事專程叫上了他,連大師兄都沒有這個待遇。
所以師父吩咐他禦劍去鎮龍山附近的山頭,監視兩頭巨獸打鬥的時候,年輕人不敢有絲毫怠慢。
隻是不知道,如果年輕人得知師父這次帶他出行的真正用意,還會不會如此死心塌地為他辦事。
“砰!”
鎮龍山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
年輕人迴過神來,在懸停半空的佩劍上站起身,舉目遠眺。
百丈之外,搬山巨猿和黑蟒傾力一擊之後,仍未分出勝負,隻好各自散去,療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