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遷都洛陽
我奸臣移情別戀,關你女帝屁事 作者:平平無奇的發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些老臣,實在看不下去,臉色鐵青,指著林明的鼻梁就破口大罵。
駱風看了一眼林明。
見對方沒說話。
立馬聲色俱厲道:
“當眾辱罵本朝攝政王,其罪當誅!念你們是初犯,來人,拖出去,仗打二十大板!”
“等等!”葉清歡一聽,馬上急了。
當著她的麵打人,殺雞給猴看啊!
林明搶先說道:“陛下的意思,他們是老臣,要酌情量刑。王六,你親自動手吧!”
關寧鐵騎瞬間衝出,將反對的人拖走,然後就傳來了殺豬般的尖叫聲。
王六走過來,雙手是血:“大王,才三板,就暈過去了,不過還活著。”
林明似笑非笑道:“王將軍鬆弛有度,當賞。”
“謝大王!無他,唯手熟爾!”王六眉飛色舞道。
舉手投足間,仿佛人家已經是皇帝了!
葉清歡:……
又在演戲!
“攝政王,遷都洛陽之事,可沒這麽簡單。”
葉清歡揚起下巴,柳眉倒豎道,
“你方才也聽見了,如今中原殘破,又沒有精兵駐守,如果將都城遷到洛陽,我們馬上就會麵臨內憂外患。”
“這件事,臣也安排好了,請陛下不用擔心。”
林明淺淺一笑道,
“雖然河豫之前遭了災,可是洛陽臨近洛水,水路四通八達,是漕運的中轉站之一。一旦遷都洛陽,我們就可以依靠江南的財賦,來支撐整個朝堂的運作。”
“至於軍隊嘛。”
林明話鋒一轉道,“東南總督林輝,已率十萬大軍,抵達了中原地區。”
“什麽?”
這番話,立刻讓眾人大吃一驚。
這些天林明在長安兵部的舉動,都被很多人監視著。
東南總督林輝怎麽會突然發兵洛陽?為什麽他們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
林明哂笑著解釋道:
“之前,我給林輝寫信,說想吃魚了,讓他帶些魚產過來。言外之意,就是率大軍前來!”
原來是暗號!
葉清歡一聽,萬念俱灰。
虧自己還自作聰明,原來對方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有了漕運支撐財政,加上林輝的十萬大軍,洛陽城還真具備了作為都城的條件。
她還想找其他的理由搪塞時。
林明已經不打算給對方這個機會了,刻不容緩道,
“恭請聖駕幸洛陽!走!”
關寧鐵騎直接驅趕著百官,朝洛陽進發。
而女帝葉清歡,也隻能氣鼓鼓地坐上車輦,隨波逐流。
這洛陽,看來不去是不行了!
林明也沒閑著,又調了一支軍隊,前往長安,告知遷都消息。
長安日報也開始造勢!
而控製了長安城的,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祥。
聽聞了林明的所作所為,情不自禁感慨道:
“真乃天人啊!本以為,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掌控這座長安城,進而控製女帝。”
“但是咱家沒想到,這個鎮國公,現在應該叫攝政王了。更狠,直接挾持女帝遷都洛陽。這樣一來,長安在我們手裏,可就一點用沒有了!”
魏忠祥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這一局,我們或許小贏,但人家,才是通吃!”
身側的陳洪,氣得那叫一個咬牙切齒:
“林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居然敢脅迫朝廷遷都洛陽!難道滿朝文武,就真的由著他胡來?”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魏忠祥也無可奈何道,
“王俊進長安,殺了三分之一的公卿,支持女帝一派的官員基本死得十之七八。”
“而剩下的人,全都是牆頭草,被關寧鐵騎看著,他們還能怎麽辦?女帝在哪裏,文武百官自然也隻能跟去哪裏了!”
“幹爹,如今朝堂大變,難道我們就要這樣坐以待斃嗎?”
陳洪的拳頭狠狠撞著漢白玉石欄,憤憤不平道,
“司禮監掌控錦衣衛、東廠,合計數千人,還有這麽多太監,難道真的要無所作為嗎?”
“當然不是!”
魏忠祥四十五角仰望天空,“通知下麵的人,準備要有大動作了。”
陳洪一聽,欲罷不能道:“幹爹,你終於想通了!要和林明幹一場?搶迴女帝?兒子願意帶東廠和錦衣衛為先鋒,刺殺攝政王!迎迴聖駕!”
魏忠祥都無語了,用鼻孔注視著對方:“迎個屁!”
“你跟了咱家這麽久?怎麽還是這個豬腦子?”
陳洪錯愕:“不是幹爹你說要通知下麵的人,準備大動作嗎?”
“讓你通知有大動作,是讓你們收拾東西,我們準備搬家!去新的都城——洛陽!”
……
貞明二年五月。
正史記載,在斬殺王俊叛軍後,女帝葉清歡幸洛陽,文武百官隨行。
攝政王林明率關寧鐵騎開路,篳路藍縷,鞠躬盡瘁,堪稱純臣模範。
然而,根據民間某些野史記載。
攝政王林明,利用武力強行逼迫聖駕與百官遷都。
並多次在深更半夜,造訪女帝鑾駕,不顧女帝葉清歡阻攔,強行上車麵聖。
期間,偶聽,帝有推搡謾罵聲,眾皆懣。
史稱這一事件為,貞明東遷。
而遷都洛陽後,女帝下詔改元,建安。
開始在洛陽大興土木,大修宮室。
攝政王林明,被授予生殺大權,直接罷黜了六部,設尚書台,自命為尚書台大行台,隻對自己負責。
女帝聖旨若無尚書台和攝政王印蓋章,無效。
攝政王令,稱敕,效力等同於聖旨。
到了洛陽,很快就入秋了。
攝政王府外麵已經人滿為患,全是來巴結的人。
“大王!剛趕走了一波,又來了一波,怎麽辦?上一波是長安來的門閥世家,這一波全是皇親國戚!”
王府裏。
剛從耶律楚丹房間走出的林明,如沐春風。
自從搬來洛陽後,整個林府隨即搬遷過來。
不過林明還是喜歡往耶律楚丹房裏跑,美其名曰學習一下大秦語。
因此最近風靡一時的洛陽日報,娛樂版塊,將這一行為戲稱為學外語。
洛陽城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了很多打著學外語旗號的青樓。
尤其是大秦國來的女人,最受洛陽士民歡迎,成為了一種時尚!
“對了,大王,女帝親書的大端泰石牌匾,也從宮裏麵送來了。”
駱風看了一眼林明。
見對方沒說話。
立馬聲色俱厲道:
“當眾辱罵本朝攝政王,其罪當誅!念你們是初犯,來人,拖出去,仗打二十大板!”
“等等!”葉清歡一聽,馬上急了。
當著她的麵打人,殺雞給猴看啊!
林明搶先說道:“陛下的意思,他們是老臣,要酌情量刑。王六,你親自動手吧!”
關寧鐵騎瞬間衝出,將反對的人拖走,然後就傳來了殺豬般的尖叫聲。
王六走過來,雙手是血:“大王,才三板,就暈過去了,不過還活著。”
林明似笑非笑道:“王將軍鬆弛有度,當賞。”
“謝大王!無他,唯手熟爾!”王六眉飛色舞道。
舉手投足間,仿佛人家已經是皇帝了!
葉清歡:……
又在演戲!
“攝政王,遷都洛陽之事,可沒這麽簡單。”
葉清歡揚起下巴,柳眉倒豎道,
“你方才也聽見了,如今中原殘破,又沒有精兵駐守,如果將都城遷到洛陽,我們馬上就會麵臨內憂外患。”
“這件事,臣也安排好了,請陛下不用擔心。”
林明淺淺一笑道,
“雖然河豫之前遭了災,可是洛陽臨近洛水,水路四通八達,是漕運的中轉站之一。一旦遷都洛陽,我們就可以依靠江南的財賦,來支撐整個朝堂的運作。”
“至於軍隊嘛。”
林明話鋒一轉道,“東南總督林輝,已率十萬大軍,抵達了中原地區。”
“什麽?”
這番話,立刻讓眾人大吃一驚。
這些天林明在長安兵部的舉動,都被很多人監視著。
東南總督林輝怎麽會突然發兵洛陽?為什麽他們事先一點消息也沒有?
林明哂笑著解釋道:
“之前,我給林輝寫信,說想吃魚了,讓他帶些魚產過來。言外之意,就是率大軍前來!”
原來是暗號!
葉清歡一聽,萬念俱灰。
虧自己還自作聰明,原來對方已經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有了漕運支撐財政,加上林輝的十萬大軍,洛陽城還真具備了作為都城的條件。
她還想找其他的理由搪塞時。
林明已經不打算給對方這個機會了,刻不容緩道,
“恭請聖駕幸洛陽!走!”
關寧鐵騎直接驅趕著百官,朝洛陽進發。
而女帝葉清歡,也隻能氣鼓鼓地坐上車輦,隨波逐流。
這洛陽,看來不去是不行了!
林明也沒閑著,又調了一支軍隊,前往長安,告知遷都消息。
長安日報也開始造勢!
而控製了長安城的,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祥。
聽聞了林明的所作所為,情不自禁感慨道:
“真乃天人啊!本以為,可以坐收漁翁之利,掌控這座長安城,進而控製女帝。”
“但是咱家沒想到,這個鎮國公,現在應該叫攝政王了。更狠,直接挾持女帝遷都洛陽。這樣一來,長安在我們手裏,可就一點用沒有了!”
魏忠祥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這一局,我們或許小贏,但人家,才是通吃!”
身側的陳洪,氣得那叫一個咬牙切齒:
“林明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居然敢脅迫朝廷遷都洛陽!難道滿朝文武,就真的由著他胡來?”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
魏忠祥也無可奈何道,
“王俊進長安,殺了三分之一的公卿,支持女帝一派的官員基本死得十之七八。”
“而剩下的人,全都是牆頭草,被關寧鐵騎看著,他們還能怎麽辦?女帝在哪裏,文武百官自然也隻能跟去哪裏了!”
“幹爹,如今朝堂大變,難道我們就要這樣坐以待斃嗎?”
陳洪的拳頭狠狠撞著漢白玉石欄,憤憤不平道,
“司禮監掌控錦衣衛、東廠,合計數千人,還有這麽多太監,難道真的要無所作為嗎?”
“當然不是!”
魏忠祥四十五角仰望天空,“通知下麵的人,準備要有大動作了。”
陳洪一聽,欲罷不能道:“幹爹,你終於想通了!要和林明幹一場?搶迴女帝?兒子願意帶東廠和錦衣衛為先鋒,刺殺攝政王!迎迴聖駕!”
魏忠祥都無語了,用鼻孔注視著對方:“迎個屁!”
“你跟了咱家這麽久?怎麽還是這個豬腦子?”
陳洪錯愕:“不是幹爹你說要通知下麵的人,準備大動作嗎?”
“讓你通知有大動作,是讓你們收拾東西,我們準備搬家!去新的都城——洛陽!”
……
貞明二年五月。
正史記載,在斬殺王俊叛軍後,女帝葉清歡幸洛陽,文武百官隨行。
攝政王林明率關寧鐵騎開路,篳路藍縷,鞠躬盡瘁,堪稱純臣模範。
然而,根據民間某些野史記載。
攝政王林明,利用武力強行逼迫聖駕與百官遷都。
並多次在深更半夜,造訪女帝鑾駕,不顧女帝葉清歡阻攔,強行上車麵聖。
期間,偶聽,帝有推搡謾罵聲,眾皆懣。
史稱這一事件為,貞明東遷。
而遷都洛陽後,女帝下詔改元,建安。
開始在洛陽大興土木,大修宮室。
攝政王林明,被授予生殺大權,直接罷黜了六部,設尚書台,自命為尚書台大行台,隻對自己負責。
女帝聖旨若無尚書台和攝政王印蓋章,無效。
攝政王令,稱敕,效力等同於聖旨。
到了洛陽,很快就入秋了。
攝政王府外麵已經人滿為患,全是來巴結的人。
“大王!剛趕走了一波,又來了一波,怎麽辦?上一波是長安來的門閥世家,這一波全是皇親國戚!”
王府裏。
剛從耶律楚丹房間走出的林明,如沐春風。
自從搬來洛陽後,整個林府隨即搬遷過來。
不過林明還是喜歡往耶律楚丹房裏跑,美其名曰學習一下大秦語。
因此最近風靡一時的洛陽日報,娛樂版塊,將這一行為戲稱為學外語。
洛陽城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了很多打著學外語旗號的青樓。
尤其是大秦國來的女人,最受洛陽士民歡迎,成為了一種時尚!
“對了,大王,女帝親書的大端泰石牌匾,也從宮裏麵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