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弓已沒有迴頭箭,太子深唿吸一口氣,凜然道:「父皇,此冤案太大,大過竇娥之冤,恐怕小小的大理寺沒有能力查辦此案。能查此案的隻有父皇一人,因為這樁冤案牽扯到數萬無辜性命,就是當年沈家……」
「放肆!」
景昭帝驟然變色,厲聲大喝,雙頰劇烈顫抖,猛地揮袖掃落桌上杯盞,雙目陡然大瞪,近乎於牙呲目裂,目光兇狠地盯著太子,如吃人一般。
群臣也頓時嚇得失了語言。
沈家?哪個沈家?是當年那個定國將軍府沈家?
年長的官吏皆知當年沈家謀逆之事,年輕入仕的官吏雖不知內情,卻也被景昭帝可怖的表情嚇壞了。
王宥端著金樽杯的手不自覺抖了抖,臉色變得發白,但總歸比景昭帝表現的鎮定些,見最不願意提及沈家的正是景昭帝,王宥的心稍稍寬了一分,可卻因想到了什麽,剛落下的心又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不對。
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太子何至於當著眾人的麵如此頂撞景昭帝,這根本就不是太子的作風。
他猛地抬頭,看向風輕雲淡的樓君炎……
第126章 舊案
年長的臣子對這樁慘烈的血案記憶猶新,當時為了鎮壓沈家餘孽幾乎都耗費了半年之久,民間屢屢有沈家被冤枉構陷的言論,但這些言論皆不能抵達天聽,因為景昭帝已然判了沈家的罪,於景昭帝心中,一切與沈家有關的人和事都是在挑戰他的權威,沈家定罪後,景昭帝嚴禁朝堂上下談及此事,否則一樣視同沈家同黨。
那是一段極其黑暗的日子,朝臣皆是人心惶惶,根本不敢暢所欲言,生怕莫名其妙成了沈家餘黨。
世人心中精忠報國的沈家軍終成了亂臣賊子!
這一樁被塵封的秘辛往事就這麽被太子毫不留情地撕開,血淋淋地擺在景昭帝麵前,擺在滿朝文武百官之前。
霍時貶聽到此處,膽戰心驚地看了一眼王宥,兩眼一黑,立時暈了過去。
「趙幹,你可真行!」這麽深的秘密都能挖掘出來,以前真是小看了這個無能太子,景昭帝麵無表情地盯著太子,直唿其名,說出的話帶著咬牙切齒的意味。
沈家舊案中雖未提及景昭帝的所作所為,但當年威名赫赫的沈家能夠如此迅速沒落,稍微一經查證,便會知道景昭帝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這不僅是要翻沈家的案,更是挑釁景昭帝的皇權和威嚴。
沈家若是被冤枉,那誰錯了,霍時貶,王宥,還有其他還有更多做了推手的人,抑或是景昭帝錯了?
太子以額觸地,一字一頓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言。臣這次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煒,不惜觸怒龍顏,實在是因為沈家一案實乃大晉第一冤案!臣希望陛下能順應天理,下旨重審沈家一族的冤案,還沈家滿門百餘人一個清白,懲治真兇,慰藉所有深受此案牽連無辜枉死的亡魂,以安忠魂民心,還世間一個公道,更是還天下一個清明盛世!」
「清明盛世?」景昭帝冷笑,直唿其名,「趙幹,你是在締造你的清明盛世,可朕告訴你,朕還沒死,朕要廢了你!」
「父皇,若你能重審沈家舊案,兒臣願意被廢!」太子眼眸含淚,忽地摘下頭上發冠,言辭懇切道。
「你!」景昭帝抬手指著太子,氣的直發顫。
眼見景昭帝如此氣怒,如此忌諱沈家一案重提,王宥甚至有閑心喝了一杯清茶,靜觀其變。
樓君炎卻有些訝異太子竟能做到如此地步,目光中除了多了一絲讚許,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他若無其事地看了一個方向,刑部尚書吳瑞忽然出列,跪在地上,說道:
「陛下,臣當年審理沈家謀逆案時曾發現疑點重重,但卻苦於無任何證據,便偷偷留下了當年的卷宗,其間所涉及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皆有處可尋。若太子殿下所言非虛,此案自得重見天日,還原當年事的真相,還沈家一個公道!」
沈家戰功赫赫,忠肝義膽,可隨著沈家出事,史官甚至抹殺了沈家以及沈家軍所有的功績,隻餘寥寥片語,這隻言片語還隻是將沈家定在曆史恥辱架上的罪書。
而當年關於沈家的全部卷宗是保留在大理寺,可大理寺卻突生大火,所有卷宗焚毀,沒想到吳瑞這裏卻留著。
陸宗兼想到沈翠竹,心口驀地一疼,毅然決然地跪了出來:「陛下,沈家案子的卷宗曾保管於大理寺,卻莫名被焚毀,其中必有蹊蹺,明顯是有人想徹底掩蓋真相,臣也認為沈家之案需重新審理,該還清白的還清白,該重新定罪的就重新定罪。遂,臣覺得太子殿下和吳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海雲帆亦跪了出來,凜然道:「陛下,臣雖不知當年的沈家舊案內情如何,但太子殿下所言皆觸目驚心,五萬北營軍無辜慘死啊,若陛下不能徹查此案,恐朝堂不穩,民心渙散。臣懇請陛下重審此案查清真相,以彰陛下賢明之臣!至於沈家冤與不冤,查過之後方知,可若陛下連查都不敢查,天下人該如何妄議陛下?「
最後一言說出,景昭帝眼眸登時放大:「大膽!」
他話音剛落,戶部、禮部、中書令、都察院,兵部等人均紛紛出列:「臣等皆附議!冤案自當立案重審!」
「臣附議!」
</br>
「放肆!」
景昭帝驟然變色,厲聲大喝,雙頰劇烈顫抖,猛地揮袖掃落桌上杯盞,雙目陡然大瞪,近乎於牙呲目裂,目光兇狠地盯著太子,如吃人一般。
群臣也頓時嚇得失了語言。
沈家?哪個沈家?是當年那個定國將軍府沈家?
年長的官吏皆知當年沈家謀逆之事,年輕入仕的官吏雖不知內情,卻也被景昭帝可怖的表情嚇壞了。
王宥端著金樽杯的手不自覺抖了抖,臉色變得發白,但總歸比景昭帝表現的鎮定些,見最不願意提及沈家的正是景昭帝,王宥的心稍稍寬了一分,可卻因想到了什麽,剛落下的心又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不對。
若沒有十足的把握,太子何至於當著眾人的麵如此頂撞景昭帝,這根本就不是太子的作風。
他猛地抬頭,看向風輕雲淡的樓君炎……
第126章 舊案
年長的臣子對這樁慘烈的血案記憶猶新,當時為了鎮壓沈家餘孽幾乎都耗費了半年之久,民間屢屢有沈家被冤枉構陷的言論,但這些言論皆不能抵達天聽,因為景昭帝已然判了沈家的罪,於景昭帝心中,一切與沈家有關的人和事都是在挑戰他的權威,沈家定罪後,景昭帝嚴禁朝堂上下談及此事,否則一樣視同沈家同黨。
那是一段極其黑暗的日子,朝臣皆是人心惶惶,根本不敢暢所欲言,生怕莫名其妙成了沈家餘黨。
世人心中精忠報國的沈家軍終成了亂臣賊子!
這一樁被塵封的秘辛往事就這麽被太子毫不留情地撕開,血淋淋地擺在景昭帝麵前,擺在滿朝文武百官之前。
霍時貶聽到此處,膽戰心驚地看了一眼王宥,兩眼一黑,立時暈了過去。
「趙幹,你可真行!」這麽深的秘密都能挖掘出來,以前真是小看了這個無能太子,景昭帝麵無表情地盯著太子,直唿其名,說出的話帶著咬牙切齒的意味。
沈家舊案中雖未提及景昭帝的所作所為,但當年威名赫赫的沈家能夠如此迅速沒落,稍微一經查證,便會知道景昭帝在其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這不僅是要翻沈家的案,更是挑釁景昭帝的皇權和威嚴。
沈家若是被冤枉,那誰錯了,霍時貶,王宥,還有其他還有更多做了推手的人,抑或是景昭帝錯了?
太子以額觸地,一字一頓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絕無半點虛言。臣這次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煒,不惜觸怒龍顏,實在是因為沈家一案實乃大晉第一冤案!臣希望陛下能順應天理,下旨重審沈家一族的冤案,還沈家滿門百餘人一個清白,懲治真兇,慰藉所有深受此案牽連無辜枉死的亡魂,以安忠魂民心,還世間一個公道,更是還天下一個清明盛世!」
「清明盛世?」景昭帝冷笑,直唿其名,「趙幹,你是在締造你的清明盛世,可朕告訴你,朕還沒死,朕要廢了你!」
「父皇,若你能重審沈家舊案,兒臣願意被廢!」太子眼眸含淚,忽地摘下頭上發冠,言辭懇切道。
「你!」景昭帝抬手指著太子,氣的直發顫。
眼見景昭帝如此氣怒,如此忌諱沈家一案重提,王宥甚至有閑心喝了一杯清茶,靜觀其變。
樓君炎卻有些訝異太子竟能做到如此地步,目光中除了多了一絲讚許,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他若無其事地看了一個方向,刑部尚書吳瑞忽然出列,跪在地上,說道:
「陛下,臣當年審理沈家謀逆案時曾發現疑點重重,但卻苦於無任何證據,便偷偷留下了當年的卷宗,其間所涉及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皆有處可尋。若太子殿下所言非虛,此案自得重見天日,還原當年事的真相,還沈家一個公道!」
沈家戰功赫赫,忠肝義膽,可隨著沈家出事,史官甚至抹殺了沈家以及沈家軍所有的功績,隻餘寥寥片語,這隻言片語還隻是將沈家定在曆史恥辱架上的罪書。
而當年關於沈家的全部卷宗是保留在大理寺,可大理寺卻突生大火,所有卷宗焚毀,沒想到吳瑞這裏卻留著。
陸宗兼想到沈翠竹,心口驀地一疼,毅然決然地跪了出來:「陛下,沈家案子的卷宗曾保管於大理寺,卻莫名被焚毀,其中必有蹊蹺,明顯是有人想徹底掩蓋真相,臣也認為沈家之案需重新審理,該還清白的還清白,該重新定罪的就重新定罪。遂,臣覺得太子殿下和吳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海雲帆亦跪了出來,凜然道:「陛下,臣雖不知當年的沈家舊案內情如何,但太子殿下所言皆觸目驚心,五萬北營軍無辜慘死啊,若陛下不能徹查此案,恐朝堂不穩,民心渙散。臣懇請陛下重審此案查清真相,以彰陛下賢明之臣!至於沈家冤與不冤,查過之後方知,可若陛下連查都不敢查,天下人該如何妄議陛下?「
最後一言說出,景昭帝眼眸登時放大:「大膽!」
他話音剛落,戶部、禮部、中書令、都察院,兵部等人均紛紛出列:「臣等皆附議!冤案自當立案重審!」
「臣附議!」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