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密謀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哼說的輕巧?放眼天下,誰能勝的了大明?”
“你們荷蘭人?還是西洋人。”
“如果你們能勝的了,當初倭國也就不會落得如此地步了。”長穀崎有些發怒道。
當年說好了諸國聯盟,同時從三個方向進攻大明。
倭國舉全國之力在本土拖住大明的主力大軍。
沙俄夥同建奴殘黨霍去病,從草原入侵進攻大明遼東收服建奴舊部後,大軍南下直接威逼大明京師。
而西洋各國聯軍從大明南邊登陸,火速攻占交趾後進入雲南和兩廣境內,與沙俄大軍南北唿應。
屆時,大明京師震動,倭國之圍自解除。
各國聯軍再聯手殺入大明兩京之內。
結果內,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倭國是牽扯住了大明幾十萬的主力。
可是並不是全部,明廷擁兵百萬。北方沙俄人進入草原後成功攻入遼東,連克數城。
有時間建奴響應者雲集。
就在沙俄人和多爾袞想要進一步拿下遼東州府時,卻吃了敗仗。
明軍很快反應過來,最後沙俄人別說南下京師了,反而被霍去病一路追擊到了本土。
十幾萬大軍折戟沉沙。
而另一邊,西洋各國聯軍就更差勁了,突襲大明交趾布政司,占了先手可是很快便被鎮壓。
結果不帶沒有北上與沙俄人遙相唿應。
還被大明順道一塊把金邊、大城、瀾滄三個王朝一塊滅了。
至於倭國下場最慘,直接被大明滅國。
這第一次合作,可以說慘敗。
荷蘭商人聽著長穀崎如數家珍一般的訴說著上次大戰,不由的臉紅起來。
上一次聯合的結果確實是不太讓人滿意。
“這一次不同了,我們有了強大的外援,而且明軍出兵在外,在波斯要同時麵對世界諸國。”
“就連奧斯曼帝國都看不下去大明不斷的侵略各國,仗義出兵波斯抵抗大明。”
“歐洲各國也聯合起來,加上沙俄。”
“隻要你們能在後方搗亂,待世界各國擊潰大明之時,就是倭國複國之日。”
“到那時,長穀藩主也不用在這種破地方了。”
荷蘭商人緩緩說道,他知道長穀崎定然無法拒絕。
畢竟問鼎京都,對長穀崎有著致命的誘惑。
“明廷對我們這些舊藩主時刻防備監視。”
“而且極大的削弱了我們的家將兵馬。”
“就算我同意此事,可是單憑我長穀藩恐怕剛剛起兵,轉眼間就會被鎮壓。”
長穀崎歎息道。
當年大明進攻倭國,為了抵抗明軍進攻,德川家康就不止一次的從各個藩主手中抽調兵馬。
最後各個藩主手中的兵馬已經到了一個極低的地步。
到後來大明徹底占領倭國。大明雖然沒有完全廢除藩主們的私兵製,可也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兵權。
導致他們手中的兵力已經難以威脅到大明朝廷了。
“此事當然不會隻有長穀藩了,除了你之外還有數十位大藩主已經同意起兵一事。”
“屆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會給與各位支持。”
“新式火槍會在最近運到長崎港口。”荷蘭商人淡淡的說道。
“在這期間長穀藩主便暗中聯係舊部準備起事吧。”
長穀崎聞言心中意動,若是真如西洋人所言。明軍在萬裏之遙的波斯與西洋人血戰,那麽對他們這些地方得掌控力會急劇下降。
到那時,便是他們的機會。
畢竟波斯不是倭國。有奧斯曼帝國和西洋各國的暗中支持,足以把大明拖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
“如此,為了倭國,我會盡最大努力的。”長穀崎沉聲說道。
“不過西洋的火槍運到長崎港真的沒問題嗎?”
“大明對於違禁物品查得可是很嚴格。”長穀崎擔心的說道。
若是事情敗露,追查起來他們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放心,已經有萬全之策。”
“這個世界上貪財之人很多。”荷蘭商人淡淡的說道。
其實不光是大明情報司收買、賄賂、滲透西洋各國。
西洋人也同樣如此。
看著荷蘭人如此自信,長穀崎稍微安心下來。
隻不過還是忍不住開口提醒道,“還是要小心大明的錦衣衛。”
“這群人神出鬼沒,到處監視我等藩主。”
從大明設立東海省開始,錦衣衛迅速覆蓋了整個倭國,在各地設立衛所。
可以說錦衣衛已經滲透到了倭國各個角落。一有風吹草動,很難逃得過這群人的眼線。
其中有不知道多少個藩主意圖不軌被錦衣衛查出,被明廷派兵鎮壓,最後落得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聽到錦衣衛三個字,荷蘭人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自然明白錦衣衛的能力,而且行事起來也格外小心。
打著經商的名義見長穀崎。
隻不過,兩人再怎麽小心,卻不知道他們還是被錦衣衛盯上了。
雖然還不了解荷蘭商人的真實身份。也不清楚長穀崎與荷蘭商人在密謀什麽。
但是錦衣衛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給我盯死他們。”
暗中,一名錦衣衛百戶看著荷蘭商人從長穀崎的府上出來後沉聲吩咐道。
“是,百戶大人!”
兩名錦衣衛立刻迴答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都開始忍不住露出馬腳了。
京都城內,督師史可法與東海郡王秘密見麵。
朝廷的密旨已經傳到。
“郡王殿下怎麽看?”史可法詢問道。
“督師,這些年咱們雖然鎮壓了不少叛亂,可是你我都清楚,那隻不過是一些小蝦米罷了。”
“真正想要光複德川家族的人一直隱藏在暗處。”
“這些人不除,東海省很難迎來真正的和平。”
“這一次機會難得。”
東海郡王沉聲說道。
“郡王的意思是推波助瀾?”史可法有些吃驚的說道。
“沒錯,讓他們鬧,讓那些人看到希望,這個全都跳出來,最後再一網打盡。”
“秘密吩咐下去,對他們所行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以為一切進行的都非常順利。”東海郡王冷笑道。
“這...是否有些太冒險了,稍有不慎很容易出岔子。”史可法是一個求穩的人,對有風險的事並不是很讚成。
“你們荷蘭人?還是西洋人。”
“如果你們能勝的了,當初倭國也就不會落得如此地步了。”長穀崎有些發怒道。
當年說好了諸國聯盟,同時從三個方向進攻大明。
倭國舉全國之力在本土拖住大明的主力大軍。
沙俄夥同建奴殘黨霍去病,從草原入侵進攻大明遼東收服建奴舊部後,大軍南下直接威逼大明京師。
而西洋各國聯軍從大明南邊登陸,火速攻占交趾後進入雲南和兩廣境內,與沙俄大軍南北唿應。
屆時,大明京師震動,倭國之圍自解除。
各國聯軍再聯手殺入大明兩京之內。
結果內,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
倭國是牽扯住了大明幾十萬的主力。
可是並不是全部,明廷擁兵百萬。北方沙俄人進入草原後成功攻入遼東,連克數城。
有時間建奴響應者雲集。
就在沙俄人和多爾袞想要進一步拿下遼東州府時,卻吃了敗仗。
明軍很快反應過來,最後沙俄人別說南下京師了,反而被霍去病一路追擊到了本土。
十幾萬大軍折戟沉沙。
而另一邊,西洋各國聯軍就更差勁了,突襲大明交趾布政司,占了先手可是很快便被鎮壓。
結果不帶沒有北上與沙俄人遙相唿應。
還被大明順道一塊把金邊、大城、瀾滄三個王朝一塊滅了。
至於倭國下場最慘,直接被大明滅國。
這第一次合作,可以說慘敗。
荷蘭商人聽著長穀崎如數家珍一般的訴說著上次大戰,不由的臉紅起來。
上一次聯合的結果確實是不太讓人滿意。
“這一次不同了,我們有了強大的外援,而且明軍出兵在外,在波斯要同時麵對世界諸國。”
“就連奧斯曼帝國都看不下去大明不斷的侵略各國,仗義出兵波斯抵抗大明。”
“歐洲各國也聯合起來,加上沙俄。”
“隻要你們能在後方搗亂,待世界各國擊潰大明之時,就是倭國複國之日。”
“到那時,長穀藩主也不用在這種破地方了。”
荷蘭商人緩緩說道,他知道長穀崎定然無法拒絕。
畢竟問鼎京都,對長穀崎有著致命的誘惑。
“明廷對我們這些舊藩主時刻防備監視。”
“而且極大的削弱了我們的家將兵馬。”
“就算我同意此事,可是單憑我長穀藩恐怕剛剛起兵,轉眼間就會被鎮壓。”
長穀崎歎息道。
當年大明進攻倭國,為了抵抗明軍進攻,德川家康就不止一次的從各個藩主手中抽調兵馬。
最後各個藩主手中的兵馬已經到了一個極低的地步。
到後來大明徹底占領倭國。大明雖然沒有完全廢除藩主們的私兵製,可也進一步削弱他們的兵權。
導致他們手中的兵力已經難以威脅到大明朝廷了。
“此事當然不會隻有長穀藩了,除了你之外還有數十位大藩主已經同意起兵一事。”
“屆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也會給與各位支持。”
“新式火槍會在最近運到長崎港口。”荷蘭商人淡淡的說道。
“在這期間長穀藩主便暗中聯係舊部準備起事吧。”
長穀崎聞言心中意動,若是真如西洋人所言。明軍在萬裏之遙的波斯與西洋人血戰,那麽對他們這些地方得掌控力會急劇下降。
到那時,便是他們的機會。
畢竟波斯不是倭國。有奧斯曼帝國和西洋各國的暗中支持,足以把大明拖入戰爭的泥潭無法自拔。
“如此,為了倭國,我會盡最大努力的。”長穀崎沉聲說道。
“不過西洋的火槍運到長崎港真的沒問題嗎?”
“大明對於違禁物品查得可是很嚴格。”長穀崎擔心的說道。
若是事情敗露,追查起來他們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放心,已經有萬全之策。”
“這個世界上貪財之人很多。”荷蘭商人淡淡的說道。
其實不光是大明情報司收買、賄賂、滲透西洋各國。
西洋人也同樣如此。
看著荷蘭人如此自信,長穀崎稍微安心下來。
隻不過還是忍不住開口提醒道,“還是要小心大明的錦衣衛。”
“這群人神出鬼沒,到處監視我等藩主。”
從大明設立東海省開始,錦衣衛迅速覆蓋了整個倭國,在各地設立衛所。
可以說錦衣衛已經滲透到了倭國各個角落。一有風吹草動,很難逃得過這群人的眼線。
其中有不知道多少個藩主意圖不軌被錦衣衛查出,被明廷派兵鎮壓,最後落得一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聽到錦衣衛三個字,荷蘭人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自然明白錦衣衛的能力,而且行事起來也格外小心。
打著經商的名義見長穀崎。
隻不過,兩人再怎麽小心,卻不知道他們還是被錦衣衛盯上了。
雖然還不了解荷蘭商人的真實身份。也不清楚長穀崎與荷蘭商人在密謀什麽。
但是錦衣衛憑借著敏銳的洞察力,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給我盯死他們。”
暗中,一名錦衣衛百戶看著荷蘭商人從長穀崎的府上出來後沉聲吩咐道。
“是,百戶大人!”
兩名錦衣衛立刻迴答道。
山雨欲來...風滿樓,很多人都開始忍不住露出馬腳了。
京都城內,督師史可法與東海郡王秘密見麵。
朝廷的密旨已經傳到。
“郡王殿下怎麽看?”史可法詢問道。
“督師,這些年咱們雖然鎮壓了不少叛亂,可是你我都清楚,那隻不過是一些小蝦米罷了。”
“真正想要光複德川家族的人一直隱藏在暗處。”
“這些人不除,東海省很難迎來真正的和平。”
“這一次機會難得。”
東海郡王沉聲說道。
“郡王的意思是推波助瀾?”史可法有些吃驚的說道。
“沒錯,讓他們鬧,讓那些人看到希望,這個全都跳出來,最後再一網打盡。”
“秘密吩咐下去,對他們所行之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他們以為一切進行的都非常順利。”東海郡王冷笑道。
“這...是否有些太冒險了,稍有不慎很容易出岔子。”史可法是一個求穩的人,對有風險的事並不是很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