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禦書房議事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鄭芝虎不遠萬裏將荊軻的情報送到京師兵部之時,就連向來泰山崩於麵前而不改顏色的李靖都變了臉色。
“沒想到,事態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鄭將軍辛苦了,情報和話我會一字不落的轉呈給陛下,你且休息一番。”
李靖看著鄭芝虎說道。
安頓好了鄭芝虎,李靖則是馬不停蹄的入宮麵聖。
即使大明已經很重視這一次的大戰了,可是恐怕仍然小覷了這場戰爭的規模。
禦書房內,
“陛下,這是鄭芝豹率領的商隊剛剛從意大利帶迴來的情報。”李靖凝重的說道。
崇禎從王承恩手中接過已經翻譯過來的密報。
久久未語。
兵部尚書李靖在大朝會之上所說的奧斯曼帝國會出兵的消息依然成真。
“五十萬?”
“這奧斯曼帝國真是好大的手筆。”
崇禎冷冷的說道。
奧斯曼出兵五十萬,並且僅僅是先鋒大軍便有二十萬。
如果奧斯曼帝國的兵馬全都抵達波斯帝國,再加上波斯第三帝國本土的大軍還有歐洲各國定然會在與大明徹底撕破臉皮之後繼續增兵波斯。
到那時,
波斯帝國的戰場內,恐怕各國聯軍恐怕會到了一個恐怖的兵力。
“就算保守估計,到了全麵開戰之時,兵部合計推算,波斯境內的敵人將會達到百萬兵力。”李靖沉聲說道。
此話一出,禦書房內被召見而來的內閣閣老和六部尚書和勳貴國公皆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數字,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麽,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
百萬大軍。
是真真實實的百萬兵力。
縱觀整個曆史,翻閱各朝各代的典籍,中原大地上也未曾有過單方麵百萬兵馬的戰爭。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曹操也隻不過是號稱水陸並進“八十萬”。
實際上的兵力有說十幾萬有說幾萬的。
後來的夷陵之戰,劉備盡起蜀地兵馬七十萬伐吳報仇,實際上隻有幾萬兵馬而已。
因為當時的蜀漢總人口不過二十多萬戶,九十多萬人罷了,上哪裏籌集七十萬大軍。
而大明方麵,加上還沒有出發的白起在金陵操練的九萬兵馬,也不過是三十萬朝廷大軍,二十萬安西軍。
兵力對比上,
大明也明顯落於下風,五十萬對近百萬。
“百萬大軍,敵人的後勤吃得消嗎?”
“朝廷先後增兵三十萬,加上二十萬安西軍的人馬用度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若不是當年陛下下旨在各省各州府建造大型糧倉,囤積糧食,我們都很難支撐數十萬大軍遠征波斯。”最先發話的是戶部尚書蕭何。
他首先質疑敵人百萬大軍的真實性。
畢竟蕭何切身體會給幾十萬兵馬的供給都很難。
“波斯帝國距離我大明萬裏之遙,糧草運送要橫跨十數省。”
“然而敵人卻不同,那奧斯曼帝國與波斯帝國咫尺之遙,再加上後麵有著西洋人的支撐,也可以從海上運送糧草。”
“如此一來,他們即使是百萬大軍補給的困難程度恐怕也不比我們難上多少。”
刑部尚書兼閣臣的房玄齡沉聲分析道。
“不可能!絕不可能!!”蕭何開口反駁道。
即使如同房玄齡所說一般,百萬大軍的糧草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臣讚同房尚書所言,敵人恐怕真的會在波斯國內聚集百萬兵馬。”
“蕭大人之所以不相信,臣認為蕭大人是用我大明的思維來思考的。”
“可是西洋人向來善於掠奪,臣擔任吏部尚書,偶爾聽聞西洋各國的所作所為。”
“耗一國之力,來滿足一人所私。”
“西洋各國侵占很多小國,小國的民眾在西洋人眼中根本不被當成人,隻不過是他們搜刮財富的奴隸罷了。”
“對於這些奴隸打罵已經是最輕的了,動輒以殺戮來震懾。”
“西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開口的正是吏部尚書杜如晦。
他讚同房玄齡的意見。
百萬兵馬所需的糧草雖然多,可是並非不可能,敵人完全可以就地取糧。
為了戰勝大明,波斯的百姓恐怕要遭殃了。
而且有一些奴隸軍,所需的糧草極少。
“杜尚書言之有理。”
禦書房內眾人聽到杜如晦鏗鏘有力的話語皆點頭不已。
他說的沒錯。
大明講究仁義,仁義之師從來不會劫掠當地百姓。
向安西軍一路攻城掠地所劫掠的財富也都是當地豪紳、貴族、王室的,對普通的百姓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而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西洋聯軍。
他們在波斯第三帝國境內就不會有這麽好心了。
一旦糧食短缺,恐怕會直接洗劫當地百姓。
對此,波斯王室估計也隻會當做沒看見。
因為他國兵力畢竟是來助戰抵抗大明帝國的。
百姓的生死,並沒有國家的存續重要。
隻要能保住波斯第三帝國,保住波斯王的位置,那麽其他的都會重新擁有。
戰勝大明,才是西洋各國聯軍的頭號目標。
聽到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的先後發言,蕭何不再翁聲說話。
因為他明白,兩人說的沒錯。
就拿大明來說,當年流寇肆虐,還是闖王的李自成,攻下一座成都府,所劫掠的糧草財富就夠幾十萬大軍吃喝用度加賞賜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了。
百姓們雖然清貧,可是要是不管他們的死活將糧食全都掠奪走,足夠喂飽大軍的了。
這一點,明軍與西洋各國完全不同。
明軍的補給從來都不是搶奪百姓的。
都是他蕭何一粒粒從大明的國庫中摳出來的。
這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波斯帝國內,敵人聚集起百萬大軍的真實性幾乎可以完全確定。
隻不過除此之外,還有鄭芝虎送迴來的還有另一則消息。
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西洋各國要對波蘭立陶宛王國動手了,瑞典雖然沒有撤迴兵馬,可是恐怕也要作壁上觀。”
“冠軍侯霍去病和他麾下的三十萬騎兵聯軍恐怕要麵對多國圍剿了。”
崇禎略帶擔憂的說道。
形勢的發展有些超出計劃。
“沒想到,事態已經到了這個地步。”
“鄭將軍辛苦了,情報和話我會一字不落的轉呈給陛下,你且休息一番。”
李靖看著鄭芝虎說道。
安頓好了鄭芝虎,李靖則是馬不停蹄的入宮麵聖。
即使大明已經很重視這一次的大戰了,可是恐怕仍然小覷了這場戰爭的規模。
禦書房內,
“陛下,這是鄭芝豹率領的商隊剛剛從意大利帶迴來的情報。”李靖凝重的說道。
崇禎從王承恩手中接過已經翻譯過來的密報。
久久未語。
兵部尚書李靖在大朝會之上所說的奧斯曼帝國會出兵的消息依然成真。
“五十萬?”
“這奧斯曼帝國真是好大的手筆。”
崇禎冷冷的說道。
奧斯曼出兵五十萬,並且僅僅是先鋒大軍便有二十萬。
如果奧斯曼帝國的兵馬全都抵達波斯帝國,再加上波斯第三帝國本土的大軍還有歐洲各國定然會在與大明徹底撕破臉皮之後繼續增兵波斯。
到那時,
波斯帝國的戰場內,恐怕各國聯軍恐怕會到了一個恐怖的兵力。
“就算保守估計,到了全麵開戰之時,兵部合計推算,波斯境內的敵人將會達到百萬兵力。”李靖沉聲說道。
此話一出,禦書房內被召見而來的內閣閣老和六部尚書和勳貴國公皆倒吸一口冷氣。
這個數字,在這個時代意味著什麽,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
百萬大軍。
是真真實實的百萬兵力。
縱觀整個曆史,翻閱各朝各代的典籍,中原大地上也未曾有過單方麵百萬兵馬的戰爭。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曹操也隻不過是號稱水陸並進“八十萬”。
實際上的兵力有說十幾萬有說幾萬的。
後來的夷陵之戰,劉備盡起蜀地兵馬七十萬伐吳報仇,實際上隻有幾萬兵馬而已。
因為當時的蜀漢總人口不過二十多萬戶,九十多萬人罷了,上哪裏籌集七十萬大軍。
而大明方麵,加上還沒有出發的白起在金陵操練的九萬兵馬,也不過是三十萬朝廷大軍,二十萬安西軍。
兵力對比上,
大明也明顯落於下風,五十萬對近百萬。
“百萬大軍,敵人的後勤吃得消嗎?”
“朝廷先後增兵三十萬,加上二十萬安西軍的人馬用度這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若不是當年陛下下旨在各省各州府建造大型糧倉,囤積糧食,我們都很難支撐數十萬大軍遠征波斯。”最先發話的是戶部尚書蕭何。
他首先質疑敵人百萬大軍的真實性。
畢竟蕭何切身體會給幾十萬兵馬的供給都很難。
“波斯帝國距離我大明萬裏之遙,糧草運送要橫跨十數省。”
“然而敵人卻不同,那奧斯曼帝國與波斯帝國咫尺之遙,再加上後麵有著西洋人的支撐,也可以從海上運送糧草。”
“如此一來,他們即使是百萬大軍補給的困難程度恐怕也不比我們難上多少。”
刑部尚書兼閣臣的房玄齡沉聲分析道。
“不可能!絕不可能!!”蕭何開口反駁道。
即使如同房玄齡所說一般,百萬大軍的糧草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臣讚同房尚書所言,敵人恐怕真的會在波斯國內聚集百萬兵馬。”
“蕭大人之所以不相信,臣認為蕭大人是用我大明的思維來思考的。”
“可是西洋人向來善於掠奪,臣擔任吏部尚書,偶爾聽聞西洋各國的所作所為。”
“耗一國之力,來滿足一人所私。”
“西洋各國侵占很多小國,小國的民眾在西洋人眼中根本不被當成人,隻不過是他們搜刮財富的奴隸罷了。”
“對於這些奴隸打罵已經是最輕的了,動輒以殺戮來震懾。”
“西洋人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開口的正是吏部尚書杜如晦。
他讚同房玄齡的意見。
百萬兵馬所需的糧草雖然多,可是並非不可能,敵人完全可以就地取糧。
為了戰勝大明,波斯的百姓恐怕要遭殃了。
而且有一些奴隸軍,所需的糧草極少。
“杜尚書言之有理。”
禦書房內眾人聽到杜如晦鏗鏘有力的話語皆點頭不已。
他說的沒錯。
大明講究仁義,仁義之師從來不會劫掠當地百姓。
向安西軍一路攻城掠地所劫掠的財富也都是當地豪紳、貴族、王室的,對普通的百姓可以說是秋毫無犯。
而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西洋聯軍。
他們在波斯第三帝國境內就不會有這麽好心了。
一旦糧食短缺,恐怕會直接洗劫當地百姓。
對此,波斯王室估計也隻會當做沒看見。
因為他國兵力畢竟是來助戰抵抗大明帝國的。
百姓的生死,並沒有國家的存續重要。
隻要能保住波斯第三帝國,保住波斯王的位置,那麽其他的都會重新擁有。
戰勝大明,才是西洋各國聯軍的頭號目標。
聽到房玄齡與杜如晦兩人的先後發言,蕭何不再翁聲說話。
因為他明白,兩人說的沒錯。
就拿大明來說,當年流寇肆虐,還是闖王的李自成,攻下一座成都府,所劫掠的糧草財富就夠幾十萬大軍吃喝用度加賞賜好幾個月甚至一年的了。
百姓們雖然清貧,可是要是不管他們的死活將糧食全都掠奪走,足夠喂飽大軍的了。
這一點,明軍與西洋各國完全不同。
明軍的補給從來都不是搶奪百姓的。
都是他蕭何一粒粒從大明的國庫中摳出來的。
這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波斯帝國內,敵人聚集起百萬大軍的真實性幾乎可以完全確定。
隻不過除此之外,還有鄭芝虎送迴來的還有另一則消息。
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西洋各國要對波蘭立陶宛王國動手了,瑞典雖然沒有撤迴兵馬,可是恐怕也要作壁上觀。”
“冠軍侯霍去病和他麾下的三十萬騎兵聯軍恐怕要麵對多國圍剿了。”
崇禎略帶擔憂的說道。
形勢的發展有些超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