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戰局一觸即發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莫臥兒舊地將再無戰事!!”
封常清有感而發道。
誰都沒想到,定西軍和備倭軍還未完全登陸。
憑借李岩的兩萬兵馬和戚虎的一萬將士便能達到如此戰果。
“李存孝將軍孤注一擲的增援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仙芝在一旁說道,他對李存孝愈發喜愛。
如此果斷的選擇孤軍深入,這可不僅僅是勇氣那麽簡單。
“哈哈哈,為時尚早,先將各地的波斯殘軍掃蕩完畢。”章邯沉聲說道,
“不過,萬利城西便是坎大鉿了,不知道兩位將軍,誰願意先行前往?”
為了防止波斯人反撲萬利城,章邯看著封常清高仙芝二人說道。
“就讓高總兵暫時歇一歇,讓我前往吧。”封常清站出來笑著說道。
聞言高仙芝笑而不語,並沒有與封常清爭奪。
隨後幾人再次商量一番。
決定由封常清率領忠武營進抵萬利城。
而他們兵分數路,掃蕩波斯殘兵。
最後大軍匯聚在萬利城下。
很快,萬利城被明軍攻下,能達伯爵被陣斬的消息傳遍各地。
還留在萬利城以東的波斯殘兵紛紛選擇棄城而逃,不惜繞道,向著北部蠻荒之地而去。
各路明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肅清了整個莫臥兒帝國。
捷報發出,緊急送往京師。
二十多天後萬利城下,
封常清率領忠武營抵達與定西軍合兵一處。
使得萬利城固若金湯。
另一邊,坎大鉿境內。
並未得到萬利城失陷的第一消息。
在能達率部攻擊萬利城的第三天,坎大鉿才得知此事。
波斯人匆忙集結大軍,向著萬利城進發。
想要配合能達東西夾擊,解萬利城之圍。
結果大軍剛剛行進到距離萬利城五十餘裏的地方,波斯人便收到噩耗。
明軍增援抵達,能達伯爵被斬殺。
十萬波斯大軍四散而逃。
這讓坎大鉿方向來的波斯援軍愣在原地,不知道是進是退。
最後一道來自波斯都城的命令讓波斯大軍退迴坎大鉿。
“固守坎大鉿。”
這是波斯王的命令。
同時各路援軍正在向坎大鉿匯聚。
西洋聯軍的火槍隊已經進駐。
除了三萬多人的火槍隊,還有三百多門的神機炮。
全都架設在坎大鉿境內的城池。
波斯王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絕不能讓戰火燒到本土,坎大鉿不過剛剛收複幾年,就算被戰火摧毀,波斯王也沒那麽心痛。
而且這一戰,波斯王信心十足。
不光是因為西洋人的火槍隊和神機炮。
最主要還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二十萬先鋒大軍已經在開進的路上。
這才是波斯王的倚仗。
整個歐洲和奧斯曼帝國如此大的動靜,自然逃脫不了大明的眼線。
一道道消息不斷地傳迴大明軍中和京師之內。
海麵上,由東吳水師運輸的第三批大軍已經抵達。
武悼將軍冉閔的一萬精騎、戰馬成功登陸達曼港。
章邯率領的二十萬安西軍也在路上。
坎大鉿,將是東西兩大帝國的一處決戰地點。
大明京師內,
此時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大明皇家情報司袁天罡、內行廠提督王承恩、東廠提督方正化、西昌提督曹化淳,全都站在崇禎的禦書房內。
禦書房外數百步,空無一人,已經被林衝嚴加把守,連一隻蚊子都飛不進去。
若是被大臣們知道,皇帝竟然同時召見了這五人。
恐怕不光是朝堂之上,甚至是整個大明都會掀起腥風血浪。
在崇禎皇帝三十年間。
最多隻同時召見過其中三人。
五人齊至,必然是有大事發生。
崇禎看著王承恩、李若鏈、袁天罡他們五人,眉頭微蹙。
“都看一看吧。”
崇禎將手中整理好的奏報扔給五人。
還作為司禮秉筆大太監的王承恩最先上前,拿起奏報觀看。
隻是一眼,王承恩瞳孔驟縮。
緊著五人逐一傳遞觀看。
無不表情凝重。
“這份奏報的內容,全都是爾等匯報上來的。”
“朕將你們五人全都叫來,不為其他。”
“波斯一戰,事關存亡。”
“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情報司,東廠、西廠、內行廠,一定要通力協作。”
“關於情報,不要互相掣肘。及時分享。
“為朕前方的大軍提供先機!”
崇禎凝重的說道。
各個情報組織送來的消息,全都表明,不管是歐洲各國還是波斯、奧斯曼、沙俄,他們已經坐立不住。
與大明全麵開戰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臣等領旨!!”
五人立刻恭敬的迴答道。
能讓陛下說出事關存亡的話來,說明這一次大戰,將是空前絕後的。
“這一戰,恐怕要席卷整個天下,不光是朕的大明,包括歐洲各國,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廠衛要時刻緊密關注遼東、東海省、東吳省、交趾、草原、朝鮮王國以及安西都護各地的情況。”
“一旦大戰開始,想必會有許多人按不住寂寞。”
“起兵反抗朝廷。”崇禎冷冷的說道。
大明的領土現在實在是太大了。
那些舊土之上還有很多舊人在隱藏,積蓄力量,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大明無暇他顧,他們好趁機起兵複國。
別的不說,東海省內,原來的倭國,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的叛亂。
雖然被京東郡王以武力強勢鎮壓,可並未趕盡殺絕。
那些曾經德康幕府的藩主們,有一些雖然頭像大明,可是暗中還是懷念他們的江戶時代。
這一次,要將這幾個地方的蛀蟲全部連根挖起。
李若鏈聞言立刻稱是。
不管是東廠還是西廠,包括王承恩的內行廠,其勢力範圍基本隻是在大明內。
隻有錦衣衛對遼東、東海、東吳這些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滲透。
包括建立錦衣衛衛所,傳遞消息的驛站。
所以這個重任就落在了李若鏈身上。
“皇家情報司,嚴密監視各國的動向,讓我們的人全都隱蔽起來。”崇禎看著袁天罡說道。
等到真的大戰起來,歐洲各國免不了無差別對大明中原人下手。
屆時隻能依靠情報司內他國的人來搜集情報。
封常清有感而發道。
誰都沒想到,定西軍和備倭軍還未完全登陸。
憑借李岩的兩萬兵馬和戚虎的一萬將士便能達到如此戰果。
“李存孝將軍孤注一擲的增援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高仙芝在一旁說道,他對李存孝愈發喜愛。
如此果斷的選擇孤軍深入,這可不僅僅是勇氣那麽簡單。
“哈哈哈,為時尚早,先將各地的波斯殘軍掃蕩完畢。”章邯沉聲說道,
“不過,萬利城西便是坎大鉿了,不知道兩位將軍,誰願意先行前往?”
為了防止波斯人反撲萬利城,章邯看著封常清高仙芝二人說道。
“就讓高總兵暫時歇一歇,讓我前往吧。”封常清站出來笑著說道。
聞言高仙芝笑而不語,並沒有與封常清爭奪。
隨後幾人再次商量一番。
決定由封常清率領忠武營進抵萬利城。
而他們兵分數路,掃蕩波斯殘兵。
最後大軍匯聚在萬利城下。
很快,萬利城被明軍攻下,能達伯爵被陣斬的消息傳遍各地。
還留在萬利城以東的波斯殘兵紛紛選擇棄城而逃,不惜繞道,向著北部蠻荒之地而去。
各路明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肅清了整個莫臥兒帝國。
捷報發出,緊急送往京師。
二十多天後萬利城下,
封常清率領忠武營抵達與定西軍合兵一處。
使得萬利城固若金湯。
另一邊,坎大鉿境內。
並未得到萬利城失陷的第一消息。
在能達率部攻擊萬利城的第三天,坎大鉿才得知此事。
波斯人匆忙集結大軍,向著萬利城進發。
想要配合能達東西夾擊,解萬利城之圍。
結果大軍剛剛行進到距離萬利城五十餘裏的地方,波斯人便收到噩耗。
明軍增援抵達,能達伯爵被斬殺。
十萬波斯大軍四散而逃。
這讓坎大鉿方向來的波斯援軍愣在原地,不知道是進是退。
最後一道來自波斯都城的命令讓波斯大軍退迴坎大鉿。
“固守坎大鉿。”
這是波斯王的命令。
同時各路援軍正在向坎大鉿匯聚。
西洋聯軍的火槍隊已經進駐。
除了三萬多人的火槍隊,還有三百多門的神機炮。
全都架設在坎大鉿境內的城池。
波斯王的想法很簡單。
就是絕不能讓戰火燒到本土,坎大鉿不過剛剛收複幾年,就算被戰火摧毀,波斯王也沒那麽心痛。
而且這一戰,波斯王信心十足。
不光是因為西洋人的火槍隊和神機炮。
最主要還是因為,奧斯曼帝國的二十萬先鋒大軍已經在開進的路上。
這才是波斯王的倚仗。
整個歐洲和奧斯曼帝國如此大的動靜,自然逃脫不了大明的眼線。
一道道消息不斷地傳迴大明軍中和京師之內。
海麵上,由東吳水師運輸的第三批大軍已經抵達。
武悼將軍冉閔的一萬精騎、戰馬成功登陸達曼港。
章邯率領的二十萬安西軍也在路上。
坎大鉿,將是東西兩大帝國的一處決戰地點。
大明京師內,
此時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大明皇家情報司袁天罡、內行廠提督王承恩、東廠提督方正化、西昌提督曹化淳,全都站在崇禎的禦書房內。
禦書房外數百步,空無一人,已經被林衝嚴加把守,連一隻蚊子都飛不進去。
若是被大臣們知道,皇帝竟然同時召見了這五人。
恐怕不光是朝堂之上,甚至是整個大明都會掀起腥風血浪。
在崇禎皇帝三十年間。
最多隻同時召見過其中三人。
五人齊至,必然是有大事發生。
崇禎看著王承恩、李若鏈、袁天罡他們五人,眉頭微蹙。
“都看一看吧。”
崇禎將手中整理好的奏報扔給五人。
還作為司禮秉筆大太監的王承恩最先上前,拿起奏報觀看。
隻是一眼,王承恩瞳孔驟縮。
緊著五人逐一傳遞觀看。
無不表情凝重。
“這份奏報的內容,全都是爾等匯報上來的。”
“朕將你們五人全都叫來,不為其他。”
“波斯一戰,事關存亡。”
“不論是錦衣衛。還是情報司,東廠、西廠、內行廠,一定要通力協作。”
“關於情報,不要互相掣肘。及時分享。
“為朕前方的大軍提供先機!”
崇禎凝重的說道。
各個情報組織送來的消息,全都表明,不管是歐洲各國還是波斯、奧斯曼、沙俄,他們已經坐立不住。
與大明全麵開戰的時間,已經不遠了。
“臣等領旨!!”
五人立刻恭敬的迴答道。
能讓陛下說出事關存亡的話來,說明這一次大戰,將是空前絕後的。
“這一戰,恐怕要席卷整個天下,不光是朕的大明,包括歐洲各國,波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廠衛要時刻緊密關注遼東、東海省、東吳省、交趾、草原、朝鮮王國以及安西都護各地的情況。”
“一旦大戰開始,想必會有許多人按不住寂寞。”
“起兵反抗朝廷。”崇禎冷冷的說道。
大明的領土現在實在是太大了。
那些舊土之上還有很多舊人在隱藏,積蓄力量,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大明無暇他顧,他們好趁機起兵複國。
別的不說,東海省內,原來的倭國,已經發生過不止一次的叛亂。
雖然被京東郡王以武力強勢鎮壓,可並未趕盡殺絕。
那些曾經德康幕府的藩主們,有一些雖然頭像大明,可是暗中還是懷念他們的江戶時代。
這一次,要將這幾個地方的蛀蟲全部連根挖起。
李若鏈聞言立刻稱是。
不管是東廠還是西廠,包括王承恩的內行廠,其勢力範圍基本隻是在大明內。
隻有錦衣衛對遼東、東海、東吳這些地方進行了大規模的滲透。
包括建立錦衣衛衛所,傳遞消息的驛站。
所以這個重任就落在了李若鏈身上。
“皇家情報司,嚴密監視各國的動向,讓我們的人全都隱蔽起來。”崇禎看著袁天罡說道。
等到真的大戰起來,歐洲各國免不了無差別對大明中原人下手。
屆時隻能依靠情報司內他國的人來搜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