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虛驚一場徐文爵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罪在臣一人,求陛下看在先祖微薄的功勞份上,饒了罪臣一家啊。”
徐文爵痛哭流涕,他雖然混賬。
可是中山王一脈斷然不能毀在他的手中。
崇禎不語。
徐文爵更是驚懼。
“律法森嚴,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
禦書房內傳出崇禎幽幽的聲音。
此時跪在地上的徐文爵仿佛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壓在地上,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聽到皇帝的話後,雙眼一黑。
身形變得搖晃起來。
“魏國公禦下不嚴,當以懲處。”
“罰俸半年,閉門思過。”
“若是再犯,決不輕饒!!”
崇禎看著徐文爵的樣子搖了搖頭,這心態屬實太差了。
“陛下..陛下!!”
“求陛下饒命啊!!!”
“臣...臣,嘎?罰俸半年,閉門思過?”
徐文爵哭著哭著突然戛然而止。
當他抬起頭看見崇禎似笑非笑的樣子後,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失態了。
沒想到這一次,皇帝竟然是高高的拿起,輕輕地放下。
徐文爵以為就算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弄不好國公的爵位都沒了。
他那個好大兒要提前上位了。
“怎麽?魏國公對朕的處罰不太滿意?”崇禎皺著眉頭問道。
聲音愈發冰冷。
“滿意,滿意,臣絕無異議。”
“臣知道朝廷正在修繕官道,國庫空虛。”
“臣願意自罰三年俸祿填充國庫,為朝廷盡杯水之力。”
徐文爵連忙說道,同時心中樂開了花。
幾年的俸祿比起小命來說,誰輕誰重,徐文爵還是分得清的。
“準了。”
“魏國公實乃百官表率。”崇禎笑著道。
徐文爵虛驚一場,連忙告退。
走出禦書房外的時候如獲新生,官服之下盡是冷汗。
害怕崇禎反悔,不敢停留,離開皇城之後迴到國公府。
想到今日之事全都是因為自己那個小舅子,徐文爵氣就不打一處來。
“錢金銀怎麽樣了,死了沒有?”
徐文爵招來管家詢問道。
“迴老爺,命大送到醫館的時候還有一口氣,被救過來了,隻不過腿殘了。”
管家低聲說道。
“算他命大,陛下聖明,並未深究此事,否則我非扒了錢金銀的皮不行。”
徐文爵罵罵咧咧的說道。
越想越氣,突然想到錢金銀的姐姐,徐文爵便拉著臉來到關錢金花的屋內。
不等小妾哭哭啼啼,一個大嘴巴子甩了過去。
緊接著粗暴的上前,也不管不顧。
隨著屋內傳出陣陣慘叫聲。
徐文爵今天在禦前的擔驚受怕,全都轉嫁到小妾身上了。
也就在片刻之後,
禦書房內,崇禎便收到了徐文爵迴到府上的所作所為。
“這個家夥,一迴到府上,就這麽迫不及待。”
崇禎看著手上的密報搖了搖頭道,這小妾今天恐怕要遭不少罪了。
而魏國公徐文爵是萬萬想不到,他剛迴到府上做的事,竟然絲毫不差的全都傳到了皇帝的手中。
若是得知,恐怕會嚇的晚上覺都睡不著。
錦衣衛如今的能力,幾乎恢複到了太祖時期。
監察百官。
甚至就連朝廷大員在自己府上的密話都會一字不差的被記錄在案。
好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宵小之輩在曆經一波又一波的大清洗下,已經少了許多。
崇禎也並沒有因為錦衣衛報上來的一些小事而問罪官員。
畢竟大明如果朝廷各部人心惶惶,那麽很多差事也會辦的拖拖拉拉,畏手畏腳。
這是崇禎不想看到的。
數日之後,
跟隨範增巡查江南的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返迴京師。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範增的名聲在江南各地官員的眼中是一個十足的魔頭。
看著李若鏈送上來的奏報,崇禎笑了。
“哈哈啊哈,這個範增,他是要自絕於文官之列啊。”
崇禎沒想到,範增為了杜絕各地官府的官吏們對修繕官道一事弄虛作假,偷工減料。
在每段官道上都豎起了石碑,上麵雕刻的第一個名字就是他範增。
其下便是各地的知府、縣官。
從上往下一個不落。
而且範增實行的是“連坐”,隻要哪一段官道出現了問題,不光犯事的官員要死。其頂頭上司和下屬們也會因為監督不力被一同問罪。
“陛下,這個範增,臣感覺比錦衣衛還狠。”
“到了江南先拿著各州知府開刀。”
“那殺的是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啊。”李若鏈低聲說道。
“朕知道,你看看,江南各省官員們遞上來彈劾範增濫用職權的奏折朕這裏都快裝不下了。”
崇禎指著旁邊快堆成小山一般的筐子說道。
“貪官汙吏,就該有如此下場。”
“這個範增做的好,還要加大力度!!”
“告訴繼續做,不僅要連坐懲罰,對於那些貪汙團體,還要分而化之。”
“對於那些檢舉的行為,要鼓勵。”
“可以所犯之事視情節嚴重,予以獎賞。”
“汙點證人,可以減刑。”
“此如本來要抄家滅族的,隻要檢舉有功,朕允許他,隻砍主謀。”
崇禎淡淡的說道。
一旁的王承恩和李若璉心中凜然,皇帝這一招太狠了。
這是讓那群貪官內部分裂。
現在朝廷對貪官汙吏的刑罰很是嚴酷。
有些人為了保存家族,免不了自我犧牲。
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
死道友,不死貧道。
“陛下聖明!!”
王承恩與李若璉連忙恭維道。
崇禎則是突然想起現世的一句話。
“降旨,告訴天下的官員們。”
“朝廷對犯事的人,向來都是坦白從寬”
“抗拒從嚴!”
隨著這道旨意傳遍天下。
再加上範增在江南大殺四方。
很多貪官汙吏都被殺破了膽。
其中有一些本不願同流合汙,被當地官吏拉下水的官員們。
紛紛醒目。
各地錦衣衛衛所,都接到了大量檢舉。
一時間整個大明,進入了查處貪官汙吏的小高潮。
各地官府和大獄的牆上,都粉刷上了那八個大字。
這一下子讓範增忙得不可開交。
有一些貪汙的官吏為了搶檢舉的頭功,竟然內部大打出手。
徐文爵痛哭流涕,他雖然混賬。
可是中山王一脈斷然不能毀在他的手中。
崇禎不語。
徐文爵更是驚懼。
“律法森嚴,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
禦書房內傳出崇禎幽幽的聲音。
此時跪在地上的徐文爵仿佛被一雙無形的大手壓在地上,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聽到皇帝的話後,雙眼一黑。
身形變得搖晃起來。
“魏國公禦下不嚴,當以懲處。”
“罰俸半年,閉門思過。”
“若是再犯,決不輕饒!!”
崇禎看著徐文爵的樣子搖了搖頭,這心態屬實太差了。
“陛下..陛下!!”
“求陛下饒命啊!!!”
“臣...臣,嘎?罰俸半年,閉門思過?”
徐文爵哭著哭著突然戛然而止。
當他抬起頭看見崇禎似笑非笑的樣子後,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失態了。
沒想到這一次,皇帝竟然是高高的拿起,輕輕地放下。
徐文爵以為就算自己不死也要脫層皮,弄不好國公的爵位都沒了。
他那個好大兒要提前上位了。
“怎麽?魏國公對朕的處罰不太滿意?”崇禎皺著眉頭問道。
聲音愈發冰冷。
“滿意,滿意,臣絕無異議。”
“臣知道朝廷正在修繕官道,國庫空虛。”
“臣願意自罰三年俸祿填充國庫,為朝廷盡杯水之力。”
徐文爵連忙說道,同時心中樂開了花。
幾年的俸祿比起小命來說,誰輕誰重,徐文爵還是分得清的。
“準了。”
“魏國公實乃百官表率。”崇禎笑著道。
徐文爵虛驚一場,連忙告退。
走出禦書房外的時候如獲新生,官服之下盡是冷汗。
害怕崇禎反悔,不敢停留,離開皇城之後迴到國公府。
想到今日之事全都是因為自己那個小舅子,徐文爵氣就不打一處來。
“錢金銀怎麽樣了,死了沒有?”
徐文爵招來管家詢問道。
“迴老爺,命大送到醫館的時候還有一口氣,被救過來了,隻不過腿殘了。”
管家低聲說道。
“算他命大,陛下聖明,並未深究此事,否則我非扒了錢金銀的皮不行。”
徐文爵罵罵咧咧的說道。
越想越氣,突然想到錢金銀的姐姐,徐文爵便拉著臉來到關錢金花的屋內。
不等小妾哭哭啼啼,一個大嘴巴子甩了過去。
緊接著粗暴的上前,也不管不顧。
隨著屋內傳出陣陣慘叫聲。
徐文爵今天在禦前的擔驚受怕,全都轉嫁到小妾身上了。
也就在片刻之後,
禦書房內,崇禎便收到了徐文爵迴到府上的所作所為。
“這個家夥,一迴到府上,就這麽迫不及待。”
崇禎看著手上的密報搖了搖頭道,這小妾今天恐怕要遭不少罪了。
而魏國公徐文爵是萬萬想不到,他剛迴到府上做的事,竟然絲毫不差的全都傳到了皇帝的手中。
若是得知,恐怕會嚇的晚上覺都睡不著。
錦衣衛如今的能力,幾乎恢複到了太祖時期。
監察百官。
甚至就連朝廷大員在自己府上的密話都會一字不差的被記錄在案。
好在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宵小之輩在曆經一波又一波的大清洗下,已經少了許多。
崇禎也並沒有因為錦衣衛報上來的一些小事而問罪官員。
畢竟大明如果朝廷各部人心惶惶,那麽很多差事也會辦的拖拖拉拉,畏手畏腳。
這是崇禎不想看到的。
數日之後,
跟隨範增巡查江南的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返迴京師。
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裏,範增的名聲在江南各地官員的眼中是一個十足的魔頭。
看著李若鏈送上來的奏報,崇禎笑了。
“哈哈啊哈,這個範增,他是要自絕於文官之列啊。”
崇禎沒想到,範增為了杜絕各地官府的官吏們對修繕官道一事弄虛作假,偷工減料。
在每段官道上都豎起了石碑,上麵雕刻的第一個名字就是他範增。
其下便是各地的知府、縣官。
從上往下一個不落。
而且範增實行的是“連坐”,隻要哪一段官道出現了問題,不光犯事的官員要死。其頂頭上司和下屬們也會因為監督不力被一同問罪。
“陛下,這個範增,臣感覺比錦衣衛還狠。”
“到了江南先拿著各州知府開刀。”
“那殺的是一個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啊。”李若鏈低聲說道。
“朕知道,你看看,江南各省官員們遞上來彈劾範增濫用職權的奏折朕這裏都快裝不下了。”
崇禎指著旁邊快堆成小山一般的筐子說道。
“貪官汙吏,就該有如此下場。”
“這個範增做的好,還要加大力度!!”
“告訴繼續做,不僅要連坐懲罰,對於那些貪汙團體,還要分而化之。”
“對於那些檢舉的行為,要鼓勵。”
“可以所犯之事視情節嚴重,予以獎賞。”
“汙點證人,可以減刑。”
“此如本來要抄家滅族的,隻要檢舉有功,朕允許他,隻砍主謀。”
崇禎淡淡的說道。
一旁的王承恩和李若璉心中凜然,皇帝這一招太狠了。
這是讓那群貪官內部分裂。
現在朝廷對貪官汙吏的刑罰很是嚴酷。
有些人為了保存家族,免不了自我犧牲。
畢竟,有一句話說得好。
死道友,不死貧道。
“陛下聖明!!”
王承恩與李若璉連忙恭維道。
崇禎則是突然想起現世的一句話。
“降旨,告訴天下的官員們。”
“朝廷對犯事的人,向來都是坦白從寬”
“抗拒從嚴!”
隨著這道旨意傳遍天下。
再加上範增在江南大殺四方。
很多貪官汙吏都被殺破了膽。
其中有一些本不願同流合汙,被當地官吏拉下水的官員們。
紛紛醒目。
各地錦衣衛衛所,都接到了大量檢舉。
一時間整個大明,進入了查處貪官汙吏的小高潮。
各地官府和大獄的牆上,都粉刷上了那八個大字。
這一下子讓範增忙得不可開交。
有一些貪汙的官吏為了搶檢舉的頭功,竟然內部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