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結束又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對於軍功核定也是極為認真。


    最後經過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三方合議將各級將領的軍功基本定下。


    內閣首輔孫傳庭看著眼前未確定的兩個人名有些頭痛。


    “諸位大將軍白起該如何封賞?”


    “討滅倭國,自入倭以來,破福岡、攻長崎、取長府,再戰常平山。在白起將軍的指揮下,大軍先後擊敗倭國百萬大軍。”


    “當居首功!”兵部尚書李靖與五軍都督府的勳貴們異口同聲的說道。


    孫傳庭聽後心中一歎,他曾為督師當然知道白起所立之功如何。


    隻是外麵的朝臣隻看到白起如何殘暴。


    “不能寒了在外征戰將士們的心,白起當為首功。”孫傳庭沉思片刻後開口道。


    “首輔大人英明!”


    在場的眾人對孫傳庭的舉動很是欽佩,他們知道孫傳庭做出這個決定是麵對何等的壓力。


    “在下以為當效仿先賢,成白起將軍武安君之名!”


    首功確認,便是如何封賞,閣臣兼戶部尚書的蕭何提議道。


    “這....武安君為何等爵位?”一名內閣重臣詢問道。


    “等同於侯爵吧。”


    這個時候孫傳庭接過話定下基調。


    “那這位怎麽辦?”新樂侯劉文炳眉頭皺成了麻花。


    這最後一人,便是神機營主將朱聿鍵。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朱聿鍵如今屬於武將行列,此戰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有權核定他的戰功對其封賞。


    然而朱聿鍵卻又有一重特殊的身份。


    皇室血脈,曾是親王之尊,廢唐王。


    “此事就由陛下聖心獨裁吧。”孫傳庭說道。


    周圍的大臣們聽罷,立刻點頭表示同意。


    畢竟牽扯到皇家,大家不如識趣點,讓他們老朱家自己看著辦吧,隻要別太過分就行了。


    很快崇禎的龍案前就擺放了關於倭國封賞的奏折。


    “武安君白起?不錯不錯。”


    奏折的第一列上便赫然寫著關於白起的封賞,崇禎很是滿意。


    接下來便是勇衛營孫應元、忠武營封常清,冠軍侯霍去病、章邯、三千營馬超,備倭軍蘇定方,這幾人在上次平定建奴之中便授封了爵位。


    所以這一次並無爵位上的賞賜,隻是進了二人的武散階和金銀賞賜。


    而浙江總兵黃得功,湖廣總兵高仙芝則因為接連參與援助朝鮮王國抗倭和倭國境內的幾乎所有大戰。


    這一次二人成功被封為伯爵。


    “李定國與李過?”崇禎喃喃自語道。


    因為礙於李自成伯爵麵子的緣故,所以即使李定國參與遼東大戰立下赫赫戰功朝廷當初也並未進行大封賞。


    這一次,兵部終於決定任命李定國為北海總兵,李過長崎總兵。二人一南一北駐守倭國。


    冉閔因其勇猛表現兵部本欲將其調任總兵,可是這家夥在蘇定方手下待慣了,不願去做什麽鳥總兵。


    無奈之下,五軍都督府決定晉升他的武散階。


    “宣武將軍?不好。”


    崇禎看到後提起禦筆,將冉閔的封賞改為武悼將軍。


    武悼天王,冉閔暫時是當不成了。這武悼將軍也是崇禎特批的。在大明也是絕無僅有。


    在看完所有人的封賞之後,崇禎將目光放在了朱聿鍵的名字上。


    朱聿鍵執掌神機營在倭國戰場上也立下了赫赫戰功。


    讓崇禎記憶深刻的便是刺刀。


    沒想到竟然被朱聿鍵發明出來。崇禎已經下旨工部,在新造的“大明寶製燧發槍”上加上可以固定刺刀的位置。


    沉吟片刻之後,崇禎靈光一閃。


    隨後便在奏折上寫下了四個大字,“東京郡王。”


    留下五軍營五萬兵馬,由東京郡王朱聿鍵率領,永鎮倭國。


    同時為了防止山高皇帝遠,武將文臣滋生野心。


    崇禎同時任命史可法為督師經略倭國。與朱聿鍵共同為大明看守倭國。


    對此,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的眾臣並無異議。


    皇帝沒有直接封朱聿鍵為東京王,而是郡王就不錯了。由朱姓子弟為大明守護疆土再合適不過了。


    隨後聖旨發出,舉國歡騰。


    遠在倭國的武將、士卒們也高興不已。畢竟大丈夫生於天地間。本就是為了建功立業!


    滿屋的將領不住的向著白起道喜。


    “恭喜武安君!!”


    “諸位同喜!”白起麵露笑容的迴道。


    “郡王殿下,我等不日就要班師迴朝了,這倭國就交給你了!”白起囑托道。


    大明折損了不少將士好不容易才一統倭國,來之不易。


    “武安君放心,諸位同僚放心!朱聿鍵隻要在一日,倭國就休要妄想其他!”東京郡王朱聿鍵凝重的迴道。


    他從來沒想過這一次滅倭之戰,受益最大的人竟然是他。


    隨著各軍先後拔營。


    五軍營、勇衛營、忠武營、三千營、霍去病率領的驃騎營經朝鮮王國陸路上,撤迴大明境內。


    而備倭軍,神機營、浙江軍、湖廣兵、秦兵、刑徒軍則是由水路返迴登萊、浙江兩地港口。


    最後各自返迴駐地補充兵員休整。


    對於朝鮮王國境內,大軍幾乎悉數撤走,隻留了禦馬監掌印太監方正化駐守在漢城內。


    畢竟朝鮮一旦有什麽異動,大明不論是從遼東發兵還是倭國發兵短時間內都可抵達。


    數日之後,一道聖旨再次傳出。


    大明廢除了東江鎮水師,將其改編為釜山水師,同時組建京都水師。


    之所以這麽做也是因為自從平定遼東建奴之後,東江鎮的戰略地位便開始急劇下降。


    這一次征倭之戰後,崇禎索性將東江鎮改編。當然東江鎮上的百姓並不受任何影響。


    渡口依然保留,可以往來於大明、朝鮮王國、倭國各地。


    所有水師官兵職位全都保留,此後便以釜山港口為水師營寨。


    攻滅倭國之後,崇禎的夙願達到。對於大明今後的戰略一時間有些迷茫起來。


    隻不過突然想起還有所謂的聯軍便開口詢問:


    “大伴,十二國聯軍動向如何?”


    一旁的王承的聽後立刻尋找最近關於聯軍動向的奏報,隻是並未找到什麽有用的信息。


    “皇爺,距離太遠了,暫時還沒有消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門飛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門飛沫並收藏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