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傳旨太監曹化淳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禦原城外,數十匹快馬正在狂奔。
仔細一看為首的赫然是一名身著大紅袍的大太監。其身後也皆錦衣衛緹騎。
要知道,太監與錦衣衛向來合不到一起,兩撥人能在一起行動,那便說明有聖旨抵達。
自征伐倭國以來,崇禎幾乎都是任由前方將領便宜行事,很少下旨幹預將領領兵。
隻不過在得到確切消息,十二國組成聯軍要增援倭國之時,為了避免明軍在倭國境內陷入泥潭,崇禎這才下旨給白起。
同時崇禎對於前往倭國傳旨的人也思考良久。
突然想起了還鄉許久的大太監曹化淳。有人說曆史上是曹化淳開了京師城門放李自成入了北京。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人們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認為是子虛烏有,因為有史記載城陷之時,曹化淳正在家鄉養老,怎麽可能突然跑到京師開門獻降。
至於曹化淳到底是忠是奸,現在崇禎已經無法考究。因為不管是流寇還是建奴都已經被完全平定。
當崇禎的聖旨到達曹化淳手中時,已經年近六旬的曹化淳欣喜若狂,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皇爺竟然還記得自己。
於是連忙奉旨,跨過山海來到異國他鄉。
“聖旨到!快開城門!”禦原城下,錦衣衛緹騎大喝道。
守城的校尉核實身份後不敢大意,連忙打開城門放天使入城。
而白起得知有聖旨到達連忙率領一眾武將出門迎接。
“聖旨到!行軍道大總管、大將軍白起接旨!!”手舉聖旨的曹化淳看著一眾武將,聲音尖銳的說道。
“詔曰:西洋十國夥同建奴餘孽以及倭寇組成聯軍意圖犯我大明本土,著大將軍白起火速進兵,攻破京都,伐滅倭國,欽此!!”曹化淳一字一句的說道。
“末將白起,領旨!!”白起聽後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大將軍,如今局勢可是很不妙啊。各地的密探接連送迴消息。多爾袞已從北方的沙俄領兵南下。”
“而那西洋十國聯軍動向不明,恐怕會增兵倭國,以此達到拖住朝廷大軍的想法。陛下雖然已經下旨令九邊及各省時刻注意他國動向。”
“可是朝廷超過半數的精銳都在倭國境內不是長久之計。”曹化淳緩緩說道,雖然這些事並不是崇禎親口所言,可是身為近臣這麽多年的曹化淳卻能想到陛下心中的意思。
之所以崇禎不明說,隻是為了不給前線大軍施加壓力罷了。
“末將明白!”白起心中一凜連忙迴道。
“皇爺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派遣了章邯率領陝西秦軍、山東刑徒軍共計五萬大軍繼續增援。”曹化淳眯著眼提醒白起道,這已經是朝廷所能調動的最後兵馬了。
即使有土豆和地瓜這種高產作物,朝廷要補給這麽多兵馬,戶部尚書蕭何已經愁的滋生白發了。
倭國之戰,需要盡快解決。
“請陛下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白起沉聲說道。
“好,那咱家便在京師等著大將軍凱旋而歸的消息!!”曹化淳開口道,隨後便準備返迴京師複命。
等曹化淳離開之後,白起看著倭國的地圖久久未言。
如今大軍一路在在長島城下,一路在劄幌城下。
按照之前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的命令,明軍伐倭,以穩紮穩打,用最少的傷亡殲滅倭國的有生力量為主。
自從入倭以來,大軍也是按照這一命令執行,並且取得了豐厚的戰果。
倭國全國的兵馬已經折損半。剩下的隻能依靠城池苟延殘喘。如果繼續執行這一策略,明軍步步蠶食,不出兩年便可以全取倭國。
隻不過德川家光也並未坐以待斃,竟然想到了出使他國尋求援軍進攻大明本土。這不得不讓崇禎改變主意。
“大將軍,水師急報!”就在這時親兵連忙喊道。
浙江水師提督鄭森送來消息,水師發現在爪哇的西洋聯合艦隊已經秘密啟航,並未北上倭國而是向西而行。
白起得到消息,再根據曹化淳帶來西洋各國聯軍意圖增兵倭國的意圖,一下子便想明白了。
西洋聯合艦隊的很明顯,要麽是護送大軍登陸倭國增援,要麽攻擊大明本土。
如此一來,正好給了白起機會。
白起看著地圖,最終將目光放在了距離京都百裏的神戶城。
如今倭國境內已經空虛到了極點,除了京都內還有德川家光的本部十萬兵馬外,其餘各地的守軍全都被調走了。
而且西洋聯合艦隊的離開正好給了白起機會。
大軍繞過廣島、劄幌二城,直接使用水師運送至神戶城,直逼倭國京都。
想到這裏白起心中主意大定。
隨即召見水師將領鄭森、宋江、李俊、鄭鴻逵等人。
“我意派遣精銳從神戶登陸直取倭國京都!”白起指著地圖上的神戶城開口道。
聽到此話水師諸將也不得不為白起大膽的想法而震驚。
“釜山港章邯將軍的五萬兵馬已經蓄勢待發,由登萊、浙江兩地水師運送直抵神戶城。”
“而東江鎮水師負責運送英國公所部高順之陷陣營,福建、廣東水師則負責從江浦運送蘇定方與高仙芝所部。”白起沉聲說道。
十幾萬兵馬神兵天降登陸神戶城,到時候德川家光必然會調動廣島、劄幌的倭軍迴援京都。
而南北兩路大軍便可以趁勢合圍。
而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便是水師能否安全的將大軍運送到神戶城。
“末將定不辱使命!”鄭森為白起的計劃所折服,當即站起來表態道。
接著宋江、李俊、鄭鴻逵紛紛立下軍令狀,無論如何都會將大軍安全運抵神戶。
崇禎二十年八月,接到命令的各營明軍秘密撤離前線分別在釜山、江浦以及北海道的川下港集結待命。
隨後大明集全國水師之力,運送數路大軍到神戶城登陸。
其中東江鎮水師所運送高順部一萬兵馬選擇直接橫渡渡邊半島海峽。
而此時京都內,德川家光心情大好,因為岸雄板正已經迴到京都,將十二國聯軍伐明的消息帶了迴來。
“沒想到建奴竟然還未被完全剿滅,多爾袞真乃神人也!”德川家光興奮道,這一次各國伐明多虧了多爾袞出謀劃策。
仔細一看為首的赫然是一名身著大紅袍的大太監。其身後也皆錦衣衛緹騎。
要知道,太監與錦衣衛向來合不到一起,兩撥人能在一起行動,那便說明有聖旨抵達。
自征伐倭國以來,崇禎幾乎都是任由前方將領便宜行事,很少下旨幹預將領領兵。
隻不過在得到確切消息,十二國組成聯軍要增援倭國之時,為了避免明軍在倭國境內陷入泥潭,崇禎這才下旨給白起。
同時崇禎對於前往倭國傳旨的人也思考良久。
突然想起了還鄉許久的大太監曹化淳。有人說曆史上是曹化淳開了京師城門放李自成入了北京。
不過對於這一說法人們分成了兩派,其中一派認為是子虛烏有,因為有史記載城陷之時,曹化淳正在家鄉養老,怎麽可能突然跑到京師開門獻降。
至於曹化淳到底是忠是奸,現在崇禎已經無法考究。因為不管是流寇還是建奴都已經被完全平定。
當崇禎的聖旨到達曹化淳手中時,已經年近六旬的曹化淳欣喜若狂,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皇爺竟然還記得自己。
於是連忙奉旨,跨過山海來到異國他鄉。
“聖旨到!快開城門!”禦原城下,錦衣衛緹騎大喝道。
守城的校尉核實身份後不敢大意,連忙打開城門放天使入城。
而白起得知有聖旨到達連忙率領一眾武將出門迎接。
“聖旨到!行軍道大總管、大將軍白起接旨!!”手舉聖旨的曹化淳看著一眾武將,聲音尖銳的說道。
“詔曰:西洋十國夥同建奴餘孽以及倭寇組成聯軍意圖犯我大明本土,著大將軍白起火速進兵,攻破京都,伐滅倭國,欽此!!”曹化淳一字一句的說道。
“末將白起,領旨!!”白起聽後心中也是震驚不已。
“大將軍,如今局勢可是很不妙啊。各地的密探接連送迴消息。多爾袞已從北方的沙俄領兵南下。”
“而那西洋十國聯軍動向不明,恐怕會增兵倭國,以此達到拖住朝廷大軍的想法。陛下雖然已經下旨令九邊及各省時刻注意他國動向。”
“可是朝廷超過半數的精銳都在倭國境內不是長久之計。”曹化淳緩緩說道,雖然這些事並不是崇禎親口所言,可是身為近臣這麽多年的曹化淳卻能想到陛下心中的意思。
之所以崇禎不明說,隻是為了不給前線大軍施加壓力罷了。
“末將明白!”白起心中一凜連忙迴道。
“皇爺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派遣了章邯率領陝西秦軍、山東刑徒軍共計五萬大軍繼續增援。”曹化淳眯著眼提醒白起道,這已經是朝廷所能調動的最後兵馬了。
即使有土豆和地瓜這種高產作物,朝廷要補給這麽多兵馬,戶部尚書蕭何已經愁的滋生白發了。
倭國之戰,需要盡快解決。
“請陛下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白起沉聲說道。
“好,那咱家便在京師等著大將軍凱旋而歸的消息!!”曹化淳開口道,隨後便準備返迴京師複命。
等曹化淳離開之後,白起看著倭國的地圖久久未言。
如今大軍一路在在長島城下,一路在劄幌城下。
按照之前兵部與五軍都督府的命令,明軍伐倭,以穩紮穩打,用最少的傷亡殲滅倭國的有生力量為主。
自從入倭以來,大軍也是按照這一命令執行,並且取得了豐厚的戰果。
倭國全國的兵馬已經折損半。剩下的隻能依靠城池苟延殘喘。如果繼續執行這一策略,明軍步步蠶食,不出兩年便可以全取倭國。
隻不過德川家光也並未坐以待斃,竟然想到了出使他國尋求援軍進攻大明本土。這不得不讓崇禎改變主意。
“大將軍,水師急報!”就在這時親兵連忙喊道。
浙江水師提督鄭森送來消息,水師發現在爪哇的西洋聯合艦隊已經秘密啟航,並未北上倭國而是向西而行。
白起得到消息,再根據曹化淳帶來西洋各國聯軍意圖增兵倭國的意圖,一下子便想明白了。
西洋聯合艦隊的很明顯,要麽是護送大軍登陸倭國增援,要麽攻擊大明本土。
如此一來,正好給了白起機會。
白起看著地圖,最終將目光放在了距離京都百裏的神戶城。
如今倭國境內已經空虛到了極點,除了京都內還有德川家光的本部十萬兵馬外,其餘各地的守軍全都被調走了。
而且西洋聯合艦隊的離開正好給了白起機會。
大軍繞過廣島、劄幌二城,直接使用水師運送至神戶城,直逼倭國京都。
想到這裏白起心中主意大定。
隨即召見水師將領鄭森、宋江、李俊、鄭鴻逵等人。
“我意派遣精銳從神戶登陸直取倭國京都!”白起指著地圖上的神戶城開口道。
聽到此話水師諸將也不得不為白起大膽的想法而震驚。
“釜山港章邯將軍的五萬兵馬已經蓄勢待發,由登萊、浙江兩地水師運送直抵神戶城。”
“而東江鎮水師負責運送英國公所部高順之陷陣營,福建、廣東水師則負責從江浦運送蘇定方與高仙芝所部。”白起沉聲說道。
十幾萬兵馬神兵天降登陸神戶城,到時候德川家光必然會調動廣島、劄幌的倭軍迴援京都。
而南北兩路大軍便可以趁勢合圍。
而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便是水師能否安全的將大軍運送到神戶城。
“末將定不辱使命!”鄭森為白起的計劃所折服,當即站起來表態道。
接著宋江、李俊、鄭鴻逵紛紛立下軍令狀,無論如何都會將大軍安全運抵神戶。
崇禎二十年八月,接到命令的各營明軍秘密撤離前線分別在釜山、江浦以及北海道的川下港集結待命。
隨後大明集全國水師之力,運送數路大軍到神戶城登陸。
其中東江鎮水師所運送高順部一萬兵馬選擇直接橫渡渡邊半島海峽。
而此時京都內,德川家光心情大好,因為岸雄板正已經迴到京都,將十二國聯軍伐明的消息帶了迴來。
“沒想到建奴竟然還未被完全剿滅,多爾袞真乃神人也!”德川家光興奮道,這一次各國伐明多虧了多爾袞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