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使團抵達,駐軍之事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數日之後,高文采率領大隊人馬迴到京師之中,隊伍裏押送著數輛馬車的土豆,錦衣衛將洋人手中的土豆全都收購而來。
土豆與地瓜不同的一處便是,土豆本身便是種子。
錦衣衛還從廣東帶迴來幾個農戶,他們已經種了好幾年的地瓜,擁有不小的經驗。
當蕭何帶領著戶部的一眾官員看到地瓜和土豆這兩種作物之後,更是驚為天人。
“蕭何,朕已經將地瓜和土豆給你找到了。希望戶部不要讓朕失望啊!”崇禎期望的說道。
“臣等定不負聖上所托!”蕭何與戶部的一眾官員迴道。
隨後便不再耽擱,時間緊迫,蕭何讓人取出半數的種子種在京郊周圍和皇帝的皇莊之內。
一開始百姓們對這外來之物很是抵觸,擔心顆粒無收,所以不願種植,在蕭何這個戶部尚書的擔保之下,承諾若是虧損或者顆粒無收,朝廷都進給予農戶補償後,百姓們才紛紛開始種植。
地瓜在夏季的生長周期在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左右,大約四個月便會成熟一批。
而土豆則是更快,早熟的土豆兩到三個月便可以成熟。
就算初次種植,這一年時間也足夠戶部收獲兩次。等第一次小規模種植成功之後,便可以大規模推廣到適合種植的全國各省份。
朝鮮王國,平襄城外,
方正化率領的大明使團曆經近兩個月行程終於抵達。
此時還是朝鮮國王的李倧,率領昭顯世子和朝鮮的文武大臣,已經在城外等候多時。
“大王,快看,明使來了!!”一名大臣指著遠處逐漸浮現的大明旗幟興奮的說道。
隻不過他並未注意到國王李倧的臉色有些難看,因為大明使團的到達便意味著他這個王做到頭了。
李倧不動聲色的看向周圍興奮的文武大臣,心中隻能暗歎,大事去矣。
隨著方正化抵達城門處後,在李時白的提醒下,李倧連忙上前行禮。
“番邦朝鮮國王見過天使!”李倧很是卑微的說道。
“大王客氣了,這可折煞咱家了!”方正化見狀從馬匹上一躍而下,連忙將李倧扶起來說道。
“天使,能來我等小國,實在是蓬蓽生輝,大明皇帝陛下是本王最為敬仰的存在。”李倧繼續開口說道。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方正化見李倧這麽識趣,在城門處直接宣讀聖旨的想法便打消了。
“大王,我等進城吧!”方正化淡淡的說道打算給李倧留一個麵子,畢竟現在城外百姓眾多。
“是是是,是本王怠慢了,天使請!本王已經備好了酒席,給天使接風洗塵!!”李倧引路道。
隨後使團在盛情的接待之下進入城內,王宮之中。
宴會之上,眾人都喝的很是盡興。隻不過此時的昭顯世子已經開始有些心急。
“李大人,天使怎麽還不宣讀聖旨?”昭顯看著身旁的李時白問道。
“世子大人,莫要心急,既然天使已經抵達那麽這件事便不會再有變故,你是未來的王,要沉住氣!”李時白指點道。
他已經暗中知會世子,大明皇帝要在朝鮮王國駐軍一事。
而昭顯為了能順利繼承王位,對此並無意義,在他看來,國內的主力已經被殲滅,朝鮮現在虛弱無比,無法抵禦外敵,若是大明願意出兵保護那麽再好不過了。
至於這駐軍的弊端,昭顯並不在意,隻要王位還在便可以了,再說就算拒絕難道就能阻止的了大明駐軍嗎。
那邊境之外,數萬大明軍隊已經抵達,整個朝廷王公大臣全都知道,據說那可是大明的精銳之師,崇禎皇帝的親軍。讓現在的他們如何抵擋?
“唿,多謝李大人指點,本世子知道了!”昭顯說完此話之後,便挺直胸膛向著不遠處大明的官員敬酒。
酒過三巡,方正化緩緩起身,身為禦馬監大太監的他可不會誤事。
方正化站起來之後,剛剛還熱鬧非凡的宮殿瞬間鴉雀無聲。
“聖旨到!朝鮮王李倧接旨!”方正化恭敬的將聖旨取出後喊道。
李倧聽後立刻變得愁眉苦臉起來,終究還是躲不過去,而旁邊的昭顯世子則是高興不已。
“詔曰:朝鮮國王李倧,助紂為虐,任建奴肆虐,致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體弱多病、年老力竭,難以堪當大任,特遷為山陽公。”
“昭顯世子,宅心仁厚,嚴於律己,待子民和善有禮,特敕封為朝鮮新王,欽此!”
方正化高昂的聲音不斷的迴蕩在這大殿之內。
“謝大明皇帝陛下聖恩!”殿內跪拜的文武眾臣連忙齊聲大喝,隻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
“大王,莫要讓皇爺失望啊!”方正化和顏悅色的將聖旨遞交給新王昭顯。
“天使放心,我國定以大明馬首是瞻!聽聞皇帝陛下要在我朝駐軍,此事本王絕無異議!!”新王昭顯立刻表忠心的說道。
“哈哈哈哈!好,大王果然忠心耿耿!”方正化聽到此話朗聲大笑,沒想到這新王如此上道。
“待咱家迴京之後,將此事匯報,朝廷便會派遣一員大將進抵平襄,大王放心,有我大明王師在此,定保朝鮮安全無憂!”方正化肯定的說道,他與其他的太監不同,崇禎之所以讓他掌禦馬監,便是因為方正化知曉兵事。
“多謝天使!!”新王昭顯高興的說道。
“大王還有一事,本使率領的使團有一些人才,需要在境內勘測礦物,繪製詳細的地圖等等,還請大王允準!”方正化抱拳說道。並未細說兵部、工部等具體要做什麽。
“這....天使盡管放手去做,我朝境內任使團馳騁!!”昭顯在略微遲疑之後,咬了咬牙迴答道。
“多謝大王!!”方正化聽後更是高興。
而一旁的李倧雖然庸碌卻也知道方正化口中的使團肯定沒好事,自己這個傻兒子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宴會散去之後,昭顯便召見了李時白,讓其安排盡快登基為王,免得夜長夢多。
數日之後,平襄城內一場浩大的登基儀式在明使的見證下舉行,先王李倧,親手將王位交給了昭顯。
隨後被貶為山陽公的李倧便率領隨從離開了平襄向著漢城封地而去。
昭顯為了表現自己的仁義特將漢城作為了山陽公的封地,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監視李倧免得他惹出事非。
土豆與地瓜不同的一處便是,土豆本身便是種子。
錦衣衛還從廣東帶迴來幾個農戶,他們已經種了好幾年的地瓜,擁有不小的經驗。
當蕭何帶領著戶部的一眾官員看到地瓜和土豆這兩種作物之後,更是驚為天人。
“蕭何,朕已經將地瓜和土豆給你找到了。希望戶部不要讓朕失望啊!”崇禎期望的說道。
“臣等定不負聖上所托!”蕭何與戶部的一眾官員迴道。
隨後便不再耽擱,時間緊迫,蕭何讓人取出半數的種子種在京郊周圍和皇帝的皇莊之內。
一開始百姓們對這外來之物很是抵觸,擔心顆粒無收,所以不願種植,在蕭何這個戶部尚書的擔保之下,承諾若是虧損或者顆粒無收,朝廷都進給予農戶補償後,百姓們才紛紛開始種植。
地瓜在夏季的生長周期在一百天到一百二十天左右,大約四個月便會成熟一批。
而土豆則是更快,早熟的土豆兩到三個月便可以成熟。
就算初次種植,這一年時間也足夠戶部收獲兩次。等第一次小規模種植成功之後,便可以大規模推廣到適合種植的全國各省份。
朝鮮王國,平襄城外,
方正化率領的大明使團曆經近兩個月行程終於抵達。
此時還是朝鮮國王的李倧,率領昭顯世子和朝鮮的文武大臣,已經在城外等候多時。
“大王,快看,明使來了!!”一名大臣指著遠處逐漸浮現的大明旗幟興奮的說道。
隻不過他並未注意到國王李倧的臉色有些難看,因為大明使團的到達便意味著他這個王做到頭了。
李倧不動聲色的看向周圍興奮的文武大臣,心中隻能暗歎,大事去矣。
隨著方正化抵達城門處後,在李時白的提醒下,李倧連忙上前行禮。
“番邦朝鮮國王見過天使!”李倧很是卑微的說道。
“大王客氣了,這可折煞咱家了!”方正化見狀從馬匹上一躍而下,連忙將李倧扶起來說道。
“天使,能來我等小國,實在是蓬蓽生輝,大明皇帝陛下是本王最為敬仰的存在。”李倧繼續開口說道。
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方正化見李倧這麽識趣,在城門處直接宣讀聖旨的想法便打消了。
“大王,我等進城吧!”方正化淡淡的說道打算給李倧留一個麵子,畢竟現在城外百姓眾多。
“是是是,是本王怠慢了,天使請!本王已經備好了酒席,給天使接風洗塵!!”李倧引路道。
隨後使團在盛情的接待之下進入城內,王宮之中。
宴會之上,眾人都喝的很是盡興。隻不過此時的昭顯世子已經開始有些心急。
“李大人,天使怎麽還不宣讀聖旨?”昭顯看著身旁的李時白問道。
“世子大人,莫要心急,既然天使已經抵達那麽這件事便不會再有變故,你是未來的王,要沉住氣!”李時白指點道。
他已經暗中知會世子,大明皇帝要在朝鮮王國駐軍一事。
而昭顯為了能順利繼承王位,對此並無意義,在他看來,國內的主力已經被殲滅,朝鮮現在虛弱無比,無法抵禦外敵,若是大明願意出兵保護那麽再好不過了。
至於這駐軍的弊端,昭顯並不在意,隻要王位還在便可以了,再說就算拒絕難道就能阻止的了大明駐軍嗎。
那邊境之外,數萬大明軍隊已經抵達,整個朝廷王公大臣全都知道,據說那可是大明的精銳之師,崇禎皇帝的親軍。讓現在的他們如何抵擋?
“唿,多謝李大人指點,本世子知道了!”昭顯說完此話之後,便挺直胸膛向著不遠處大明的官員敬酒。
酒過三巡,方正化緩緩起身,身為禦馬監大太監的他可不會誤事。
方正化站起來之後,剛剛還熱鬧非凡的宮殿瞬間鴉雀無聲。
“聖旨到!朝鮮王李倧接旨!”方正化恭敬的將聖旨取出後喊道。
李倧聽後立刻變得愁眉苦臉起來,終究還是躲不過去,而旁邊的昭顯世子則是高興不已。
“詔曰:朝鮮國王李倧,助紂為虐,任建奴肆虐,致百姓苦不堪言,如今體弱多病、年老力竭,難以堪當大任,特遷為山陽公。”
“昭顯世子,宅心仁厚,嚴於律己,待子民和善有禮,特敕封為朝鮮新王,欽此!”
方正化高昂的聲音不斷的迴蕩在這大殿之內。
“謝大明皇帝陛下聖恩!”殿內跪拜的文武眾臣連忙齊聲大喝,隻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
“大王,莫要讓皇爺失望啊!”方正化和顏悅色的將聖旨遞交給新王昭顯。
“天使放心,我國定以大明馬首是瞻!聽聞皇帝陛下要在我朝駐軍,此事本王絕無異議!!”新王昭顯立刻表忠心的說道。
“哈哈哈哈!好,大王果然忠心耿耿!”方正化聽到此話朗聲大笑,沒想到這新王如此上道。
“待咱家迴京之後,將此事匯報,朝廷便會派遣一員大將進抵平襄,大王放心,有我大明王師在此,定保朝鮮安全無憂!”方正化肯定的說道,他與其他的太監不同,崇禎之所以讓他掌禦馬監,便是因為方正化知曉兵事。
“多謝天使!!”新王昭顯高興的說道。
“大王還有一事,本使率領的使團有一些人才,需要在境內勘測礦物,繪製詳細的地圖等等,還請大王允準!”方正化抱拳說道。並未細說兵部、工部等具體要做什麽。
“這....天使盡管放手去做,我朝境內任使團馳騁!!”昭顯在略微遲疑之後,咬了咬牙迴答道。
“多謝大王!!”方正化聽後更是高興。
而一旁的李倧雖然庸碌卻也知道方正化口中的使團肯定沒好事,自己這個傻兒子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宴會散去之後,昭顯便召見了李時白,讓其安排盡快登基為王,免得夜長夢多。
數日之後,平襄城內一場浩大的登基儀式在明使的見證下舉行,先王李倧,親手將王位交給了昭顯。
隨後被貶為山陽公的李倧便率領隨從離開了平襄向著漢城封地而去。
昭顯為了表現自己的仁義特將漢城作為了山陽公的封地,同時也是為了更好的監視李倧免得他惹出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