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恨之入骨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天皇萬萬不可啊!!封號沿用千年豈可輕易廢棄。”
“大膽使臣,竟然侮辱主君,我殺了你!!”這時一名大臣突然拔出佩刀衝向張騫。
“宮城君不可!!”周圍的藩主連忙勸說。
“快攔住他!”保科正之大駭連忙說道,可是為時已晚。
張騫看到此人手舉武士刀向自己衝來,麵不改色。
“我若傷了,整個江戶城都要為之陪葬!”張騫將手中的使節在地上重重的敲打一下說道。
衝到眼前的大臣聞言慢慢止住腳步,怒視張騫,手中的刀卻不敢真的揮下。趁此時機兩名藩主連忙上前將其駕走,剩下的人敢怒不敢言。
“恥辱啊,恥辱。在下無言麵對先皇!!”這時傳出一道聲音,眾人連忙望去。
隻見一名武士當場切腹自盡。
“三上君!”正保高唿道。此人乃是保皇派的幾位首領之一,他此時自盡,正保無異於斷一臂膀。
一旁的德川家光雖然也是驚訝,不過內心確是驚喜不已,沒想到還有這麽個意外收獲,這個三上君仗著德高望重,德川家光不能奈何於他,數次出言不遜。
“貴使,可滿意了?如今我王自降封號,沿海倭寇一事本將軍也給了你交代。這更名日本一事還請貴使早日轉告大明皇帝陛下,下旨敕封。”德川家光眼神冰冷,怒火中燒的說道。
而周圍的大臣、藩主、大名則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全都恨不得將張騫碎屍萬段。甚至隻要現在德川家光一道命令,倭國便會對大明開戰。
看著血濺宮廷,張騫強壓著內心,淡淡說道:“此間事了,本使這便迴京複命,大王、將軍,在下告辭!”
離開二條城之後,張騫快速返迴江戶城內使團的驛站,此時張騫的後背都已經濕透,這麽大的場麵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大人,你迴來了!!”阮小二發現張騫迴來之後,連忙迎接上去。
“快,收拾行李,我等立刻趕往港口。”張騫焦急的說道。
“不..不不不....一切照舊,先別離開,我等在這江戶城內再待三日!”話音剛落,張騫又突然說道,這讓阮小二有些迷糊,隻能照做。
張騫並未解釋,他知道如果此時立刻返迴港口離開,那德川家光必然不會讓自己安然離開,隻有裝作毫無畏懼,底氣十足,那樣倭國才會投鼠忌器。
接下來的三天,使團在驛站該吃吃,該喝喝,跟沒有發生任何事一樣。
隻不過這三天裏,張騫嗬斥天皇,貶斥爵位,逼死大臣一事傳遍了整個江戶城,而且正以極快的速度傳往整個倭國。
倭國自上而下所有人都對張騫恨之入骨,甚至發生有浪人襲擊驛站的事情,不過皆被德川家光派來保護的武士擊退。
不過這阻止不了倭國人的恨意,第三天傍晚,張騫向德川家光與正保大王遞交了辭呈。
在第四日清晨,張騫的使團緩緩離開驛站向著京都港口而去。
“大人,這些百姓的眼神恨不得將咱們生吃活剝啊。”使團行駛在京都的大街上,沒想到天還未大亮便有這麽些倭國百姓聚集在道路兩旁。
“嗬嗬,這是有人在給咱們舉行歡送儀式呢。”張騫不為所動的打趣道。
在大明使團緩緩離開京都之時,江戶城內德川家光眺望遠方。
“大兄,沒想到這個張騫真能沉得住氣。”保科正之說道,按照計劃若是當日張騫迴到驛站立刻出城,那麽他便會派武士伏擊張騫,將此人永遠留在日本。
“張騫此人絕不容小覷!我很好奇,能上這等人才為其賣命的大明崇禎皇帝又是什麽樣子。”德川家光感歎道。
“罷了,經過此事之後,那些頑固派和保皇派再也不會當絆腳石了。吩咐下去,加大征召訓練武士!”德川家光背過身去殺氣騰騰的說道。
“嗨”,保科正之連忙稱是。
而離開京都的大明使團也並未高枕無憂,在距離京都港口數十裏遠的一處密林裏遭到了浪人的襲擊。
“八嘎,給我將這群漢人全都殺光!!”一個蒙麵的浪人首領大聲喊道。
密林之中瞬間湧出近千名浪人武士向著使團殺去。
“保護大人!!”阮小二大喝道,三百精銳將張騫的馬車團團圍住。
“殺!!殺殺!!”浪人們蜂擁而上,與使團護衛戰在一起。
“大人,有敵襲,難道是德川家光要殺我們嗎?”鄭芝虎有些害怕的問道。
“不,不是德川家光,是別人。”張騫隻是看了一眼便篤定的說道,因為若是德川家光要殺自己不會讓使團走出京都的。
不過眼前的浪人武士也明顯不是泛泛之輩,有組織,武器裝備也非常精良,加上人數眾多,一時間將使團圍在密林裏無法動彈。
“放箭!!”阮小二看著人群命令道。使團的護衛皆是精銳,很快便組成軍陣防禦。
“咦,倭國的浪人難道全都是使用武士刀的嗎?”錦衣衛趙百戶看著周圍的敵人疑問道。
大明的步卒,刀、長槍、盾、火銃再加上向戚家軍使用的武器等等各類都有,而眼前的浪人們除了攜帶部分盾牌之外幾乎全是武士刀。
“少主!使團的護衛太難纏了,武士們攻不進去!!”一名武士向著領頭的人匯報道。
“混蛋!!要你們何用!給我殺了光他們為我父親報仇!!”少年氣急敗壞的說道,此人正是自盡三上君的長孫。
久攻不下,還死傷不少,讓這位少年煩躁不已。他不明白明明己方人數占優為什麽殺不了張騫。
“三上君!!速速離開,京都的護衛被驚動了,正向著這裏趕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這時又一名少年騎馬趕來通知道。
聞言,三上君恨恨的看了一眼張騫的馬車。
“撤!”
一聲令下,正在圍攻的浪人如釋重負向著北邊撤退。密林之中隻留下了數百具屍首,大明護衛折損了一些,不過大部分都是浪人武士的。
“大膽使臣,竟然侮辱主君,我殺了你!!”這時一名大臣突然拔出佩刀衝向張騫。
“宮城君不可!!”周圍的藩主連忙勸說。
“快攔住他!”保科正之大駭連忙說道,可是為時已晚。
張騫看到此人手舉武士刀向自己衝來,麵不改色。
“我若傷了,整個江戶城都要為之陪葬!”張騫將手中的使節在地上重重的敲打一下說道。
衝到眼前的大臣聞言慢慢止住腳步,怒視張騫,手中的刀卻不敢真的揮下。趁此時機兩名藩主連忙上前將其駕走,剩下的人敢怒不敢言。
“恥辱啊,恥辱。在下無言麵對先皇!!”這時傳出一道聲音,眾人連忙望去。
隻見一名武士當場切腹自盡。
“三上君!”正保高唿道。此人乃是保皇派的幾位首領之一,他此時自盡,正保無異於斷一臂膀。
一旁的德川家光雖然也是驚訝,不過內心確是驚喜不已,沒想到還有這麽個意外收獲,這個三上君仗著德高望重,德川家光不能奈何於他,數次出言不遜。
“貴使,可滿意了?如今我王自降封號,沿海倭寇一事本將軍也給了你交代。這更名日本一事還請貴使早日轉告大明皇帝陛下,下旨敕封。”德川家光眼神冰冷,怒火中燒的說道。
而周圍的大臣、藩主、大名則有一個算一個幾乎全都恨不得將張騫碎屍萬段。甚至隻要現在德川家光一道命令,倭國便會對大明開戰。
看著血濺宮廷,張騫強壓著內心,淡淡說道:“此間事了,本使這便迴京複命,大王、將軍,在下告辭!”
離開二條城之後,張騫快速返迴江戶城內使團的驛站,此時張騫的後背都已經濕透,這麽大的場麵要說不緊張那是不可能的,
“大人,你迴來了!!”阮小二發現張騫迴來之後,連忙迎接上去。
“快,收拾行李,我等立刻趕往港口。”張騫焦急的說道。
“不..不不不....一切照舊,先別離開,我等在這江戶城內再待三日!”話音剛落,張騫又突然說道,這讓阮小二有些迷糊,隻能照做。
張騫並未解釋,他知道如果此時立刻返迴港口離開,那德川家光必然不會讓自己安然離開,隻有裝作毫無畏懼,底氣十足,那樣倭國才會投鼠忌器。
接下來的三天,使團在驛站該吃吃,該喝喝,跟沒有發生任何事一樣。
隻不過這三天裏,張騫嗬斥天皇,貶斥爵位,逼死大臣一事傳遍了整個江戶城,而且正以極快的速度傳往整個倭國。
倭國自上而下所有人都對張騫恨之入骨,甚至發生有浪人襲擊驛站的事情,不過皆被德川家光派來保護的武士擊退。
不過這阻止不了倭國人的恨意,第三天傍晚,張騫向德川家光與正保大王遞交了辭呈。
在第四日清晨,張騫的使團緩緩離開驛站向著京都港口而去。
“大人,這些百姓的眼神恨不得將咱們生吃活剝啊。”使團行駛在京都的大街上,沒想到天還未大亮便有這麽些倭國百姓聚集在道路兩旁。
“嗬嗬,這是有人在給咱們舉行歡送儀式呢。”張騫不為所動的打趣道。
在大明使團緩緩離開京都之時,江戶城內德川家光眺望遠方。
“大兄,沒想到這個張騫真能沉得住氣。”保科正之說道,按照計劃若是當日張騫迴到驛站立刻出城,那麽他便會派武士伏擊張騫,將此人永遠留在日本。
“張騫此人絕不容小覷!我很好奇,能上這等人才為其賣命的大明崇禎皇帝又是什麽樣子。”德川家光感歎道。
“罷了,經過此事之後,那些頑固派和保皇派再也不會當絆腳石了。吩咐下去,加大征召訓練武士!”德川家光背過身去殺氣騰騰的說道。
“嗨”,保科正之連忙稱是。
而離開京都的大明使團也並未高枕無憂,在距離京都港口數十裏遠的一處密林裏遭到了浪人的襲擊。
“八嘎,給我將這群漢人全都殺光!!”一個蒙麵的浪人首領大聲喊道。
密林之中瞬間湧出近千名浪人武士向著使團殺去。
“保護大人!!”阮小二大喝道,三百精銳將張騫的馬車團團圍住。
“殺!!殺殺!!”浪人們蜂擁而上,與使團護衛戰在一起。
“大人,有敵襲,難道是德川家光要殺我們嗎?”鄭芝虎有些害怕的問道。
“不,不是德川家光,是別人。”張騫隻是看了一眼便篤定的說道,因為若是德川家光要殺自己不會讓使團走出京都的。
不過眼前的浪人武士也明顯不是泛泛之輩,有組織,武器裝備也非常精良,加上人數眾多,一時間將使團圍在密林裏無法動彈。
“放箭!!”阮小二看著人群命令道。使團的護衛皆是精銳,很快便組成軍陣防禦。
“咦,倭國的浪人難道全都是使用武士刀的嗎?”錦衣衛趙百戶看著周圍的敵人疑問道。
大明的步卒,刀、長槍、盾、火銃再加上向戚家軍使用的武器等等各類都有,而眼前的浪人們除了攜帶部分盾牌之外幾乎全是武士刀。
“少主!使團的護衛太難纏了,武士們攻不進去!!”一名武士向著領頭的人匯報道。
“混蛋!!要你們何用!給我殺了光他們為我父親報仇!!”少年氣急敗壞的說道,此人正是自盡三上君的長孫。
久攻不下,還死傷不少,讓這位少年煩躁不已。他不明白明明己方人數占優為什麽殺不了張騫。
“三上君!!速速離開,京都的護衛被驚動了,正向著這裏趕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這時又一名少年騎馬趕來通知道。
聞言,三上君恨恨的看了一眼張騫的馬車。
“撤!”
一聲令下,正在圍攻的浪人如釋重負向著北邊撤退。密林之中隻留下了數百具屍首,大明護衛折損了一些,不過大部分都是浪人武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