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初戰落幕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戰爭還在繼續,雙方的傷亡在不斷的擴大,傷亡率不斷增高,但是明清雙方的大軍都未出現潰敗。
雖有頹勢,士卒都還在盡力廝殺。隨著明軍左右兩路不斷的壓縮蒙、漢八旗軍的生存空間
終於讓王廷臣與高傑找到了合圍尼堪的機會。
大同兵、密雲軍分別調出一員偏將各自領兵八千向尼堪左右合圍而來。
“主子,明軍從左右兩路合圍過來了。”傳令兵此時有些焦急的說道,正麵戰場遲遲打不開局勢。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隨著眼前的明軍搖搖欲墜,但是建奴的攻勢也變得遲緩。
“廢物東西。傳令帥旗前移,全軍掩殺!”尼堪看著左右兩路大軍幫不上忙隻能說道。
“是!!”傳令兵立刻接令。
“嗚...........”隨著戰場中一聲幽長的號角聲響起,正在前方作戰的建奴渾身一顫。
“重組軍陣!!”阿爾津聽到號角聲立刻大唿。四旗護軍開始變動陣型。建奴的盾牌手紛紛向兩側靠攏。
建奴軍陣的異動立刻便被周遇吉得知。
“尼堪要動了。”周遇吉喃喃自語道,打到這個地步,尼堪手握四旗護軍最精銳的步卒,也不得不有所動作。
隨著建奴軍陣中央二十個牛錄,整整六千建奴精銳步卒以逸待勞已久,緩緩出現在明軍的眼前。
而尼堪也赫然出現在軍陣之中。
“兒郎們,讓明軍見識一下什麽才是真正的地獄。”尼堪舉刀高唿道。
“殺,殺,殺殺殺!”隨後六千建奴齊齊暴喝。
“大明必勝,明軍威武,吾皇萬歲!”周遇吉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大明必勝!大明必勝!!”宣府軍同樣喝道。
“殺建奴!”
“殺明人!”
隨著兩道聲音同時響起,這一刻雙方大軍全都抱著必勝的信念向敵人殺去。
血肉橫飛,到處都是斷肢殘臂,無數將士橫死當場。整片草原已經看不到一點綠色,全都鮮血染成紅色。
殺到這一刻,一直在大軍外圍遊曳相互提防的霍去病與碩托也不再躲藏。
“霍去病拿命來!!”碩托喝道,眼前的這名少年將軍,年僅十八卻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碩托與尼堪不同,他明白霍去病能縱橫草原接連擊潰十萬部眾,更是趁夜馬踏聯營,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所以在尼堪率領的步卒陷入苦戰之時,手握一萬鑲紅旗精騎的碩托都未分兵增援,因為眼前的霍去病並未出手。
人的影樹的皮,僅此一戰,霍去病的名字就令大清先鋒的左右兩路大軍畏縮不前。如此大患,絕不能留。
“來的好!等你多時了!”看到建奴精騎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自己撲來,霍去病不退反進。
“將士們隨我殺敵!”霍去病一馬當先,身後的精騎猶如長龍一般殺向建奴。
在霍去病眼中,擊潰草原蒙古,活捉漢軍旗主將又算的了什麽,在這個時代人人都說建奴強,可他霍去病偏偏不信。
“打的就是精銳,殺的就是最強!”這是霍去病出征之前,皇帝陛下崇禎召見自己親口訴說的。
出征之前,
“驃騎將軍,朕將這禁軍當中最精銳的八千將士交到你的手中,莫要讓朕失望。”崇禎看著英姿挺拔的霍去病說道。
“末將定不辱使命,讓將大明鐵騎的名聲響徹天下!”霍去病意氣風發的迴答道。
這八千禁軍精騎乃是崇禎從九邊、三千營、忠武營、勇衛營等整個大明的兵馬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其馬匹皆有小林丹汗進獻腳力持久的戰馬。人人披甲執銳,裝備之奢侈。讓兵部、工部數次上奏,言按照崇禎的標準,武裝此八千精騎所需銀兩足以支撐一支三萬人的大軍。
戰場上,雙方精騎撞在一起。
一交手,碩托就感受到了無邊的壓力。自己選擇盯緊霍去病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至此明清雙方的先鋒大軍全部投入到了戰場。再也沒有一絲謀略,剩下的就看敵我雙方誰的戰鬥力強悍,誰能堅持住。
偵騎不斷偵查先鋒的戰況匯報給後方的主力大軍。
“啟稟攝政王,尼堪親王已率大軍傾巢出動,正在與明軍血戰。碩托郡王也逼近明軍精騎。”建奴偵騎說道。
“沒想到明軍現在如此難纏。”濟爾哈朗臉色不好的說道。
“這個霍去病,難道真的如此神勇嗎,碩托那一萬鑲紅旗的勇士竟然被他纏住。”多鐸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
“傳令大軍準備接應尼堪。肅親王、多鐸你二人各自領一萬精騎前往接應,主力大軍隨後就到。”多爾袞吩咐道。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周遇吉不是之前的明軍將領,若是放任尼堪與周遇吉血戰到底,那恐怕便是兩敗俱傷。
這樣的結果,多爾袞接受不了。同樣衛青也接受不了。
“傳令周亞夫、馬超速速領兵接應先鋒大軍。”衛青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果衛青絕不能接受。
隨著傳令兵將命令傳達,大軍立刻開拔。敵我雙方數十萬大軍向著戰場挺進。
“主子,攝政王已令鄭親王、豫親王率部來援,讓主子見機行事!!”
“太好了,待援軍一到,我必報此仇。”尼堪大喜道。因為左翼的蒙八旗已經潰敗,土默特大相拔馬北逃,而永紹不大相則率領殘兵向尼堪靠攏過來。
騰出手來的大同總兵王廷臣也傾力圍剿尼堪。這讓本來占據上風的尼堪陷入苦戰。好在右路的孟喬芳實施龜甲陣在這個時候頗有用處。
高傑率部數次進攻都不能奈何漢軍旗幾分,如此情況下,高傑不敢傾力合圍尼堪,免得被孟喬芳偷了屁股。
隨著馬超、周亞夫,濟爾哈朗、多鐸相繼趕到現場,見己方的意圖都被敵人知曉。
萬般無奈之下,明清大軍開始脫離接觸緩緩向後撤退,隻留下遍地屍首。
畢竟這數十萬大軍的決戰,衛青和多爾袞都不敢馬虎大意,不能給敵人一絲可乘之機。
本章完
雖有頹勢,士卒都還在盡力廝殺。隨著明軍左右兩路不斷的壓縮蒙、漢八旗軍的生存空間
終於讓王廷臣與高傑找到了合圍尼堪的機會。
大同兵、密雲軍分別調出一員偏將各自領兵八千向尼堪左右合圍而來。
“主子,明軍從左右兩路合圍過來了。”傳令兵此時有些焦急的說道,正麵戰場遲遲打不開局勢。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隨著眼前的明軍搖搖欲墜,但是建奴的攻勢也變得遲緩。
“廢物東西。傳令帥旗前移,全軍掩殺!”尼堪看著左右兩路大軍幫不上忙隻能說道。
“是!!”傳令兵立刻接令。
“嗚...........”隨著戰場中一聲幽長的號角聲響起,正在前方作戰的建奴渾身一顫。
“重組軍陣!!”阿爾津聽到號角聲立刻大唿。四旗護軍開始變動陣型。建奴的盾牌手紛紛向兩側靠攏。
建奴軍陣的異動立刻便被周遇吉得知。
“尼堪要動了。”周遇吉喃喃自語道,打到這個地步,尼堪手握四旗護軍最精銳的步卒,也不得不有所動作。
隨著建奴軍陣中央二十個牛錄,整整六千建奴精銳步卒以逸待勞已久,緩緩出現在明軍的眼前。
而尼堪也赫然出現在軍陣之中。
“兒郎們,讓明軍見識一下什麽才是真正的地獄。”尼堪舉刀高唿道。
“殺,殺,殺殺殺!”隨後六千建奴齊齊暴喝。
“大明必勝,明軍威武,吾皇萬歲!”周遇吉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大明必勝!大明必勝!!”宣府軍同樣喝道。
“殺建奴!”
“殺明人!”
隨著兩道聲音同時響起,這一刻雙方大軍全都抱著必勝的信念向敵人殺去。
血肉橫飛,到處都是斷肢殘臂,無數將士橫死當場。整片草原已經看不到一點綠色,全都鮮血染成紅色。
殺到這一刻,一直在大軍外圍遊曳相互提防的霍去病與碩托也不再躲藏。
“霍去病拿命來!!”碩托喝道,眼前的這名少年將軍,年僅十八卻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碩托與尼堪不同,他明白霍去病能縱橫草原接連擊潰十萬部眾,更是趁夜馬踏聯營,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所以在尼堪率領的步卒陷入苦戰之時,手握一萬鑲紅旗精騎的碩托都未分兵增援,因為眼前的霍去病並未出手。
人的影樹的皮,僅此一戰,霍去病的名字就令大清先鋒的左右兩路大軍畏縮不前。如此大患,絕不能留。
“來的好!等你多時了!”看到建奴精騎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自己撲來,霍去病不退反進。
“將士們隨我殺敵!”霍去病一馬當先,身後的精騎猶如長龍一般殺向建奴。
在霍去病眼中,擊潰草原蒙古,活捉漢軍旗主將又算的了什麽,在這個時代人人都說建奴強,可他霍去病偏偏不信。
“打的就是精銳,殺的就是最強!”這是霍去病出征之前,皇帝陛下崇禎召見自己親口訴說的。
出征之前,
“驃騎將軍,朕將這禁軍當中最精銳的八千將士交到你的手中,莫要讓朕失望。”崇禎看著英姿挺拔的霍去病說道。
“末將定不辱使命,讓將大明鐵騎的名聲響徹天下!”霍去病意氣風發的迴答道。
這八千禁軍精騎乃是崇禎從九邊、三千營、忠武營、勇衛營等整個大明的兵馬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其馬匹皆有小林丹汗進獻腳力持久的戰馬。人人披甲執銳,裝備之奢侈。讓兵部、工部數次上奏,言按照崇禎的標準,武裝此八千精騎所需銀兩足以支撐一支三萬人的大軍。
戰場上,雙方精騎撞在一起。
一交手,碩托就感受到了無邊的壓力。自己選擇盯緊霍去病果然是正確的選擇。
至此明清雙方的先鋒大軍全部投入到了戰場。再也沒有一絲謀略,剩下的就看敵我雙方誰的戰鬥力強悍,誰能堅持住。
偵騎不斷偵查先鋒的戰況匯報給後方的主力大軍。
“啟稟攝政王,尼堪親王已率大軍傾巢出動,正在與明軍血戰。碩托郡王也逼近明軍精騎。”建奴偵騎說道。
“沒想到明軍現在如此難纏。”濟爾哈朗臉色不好的說道。
“這個霍去病,難道真的如此神勇嗎,碩托那一萬鑲紅旗的勇士竟然被他纏住。”多鐸有些不可置信的說道。
“傳令大軍準備接應尼堪。肅親王、多鐸你二人各自領一萬精騎前往接應,主力大軍隨後就到。”多爾袞吩咐道。
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周遇吉不是之前的明軍將領,若是放任尼堪與周遇吉血戰到底,那恐怕便是兩敗俱傷。
這樣的結果,多爾袞接受不了。同樣衛青也接受不了。
“傳令周亞夫、馬超速速領兵接應先鋒大軍。”衛青做出了同樣的選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果衛青絕不能接受。
隨著傳令兵將命令傳達,大軍立刻開拔。敵我雙方數十萬大軍向著戰場挺進。
“主子,攝政王已令鄭親王、豫親王率部來援,讓主子見機行事!!”
“太好了,待援軍一到,我必報此仇。”尼堪大喜道。因為左翼的蒙八旗已經潰敗,土默特大相拔馬北逃,而永紹不大相則率領殘兵向尼堪靠攏過來。
騰出手來的大同總兵王廷臣也傾力圍剿尼堪。這讓本來占據上風的尼堪陷入苦戰。好在右路的孟喬芳實施龜甲陣在這個時候頗有用處。
高傑率部數次進攻都不能奈何漢軍旗幾分,如此情況下,高傑不敢傾力合圍尼堪,免得被孟喬芳偷了屁股。
隨著馬超、周亞夫,濟爾哈朗、多鐸相繼趕到現場,見己方的意圖都被敵人知曉。
萬般無奈之下,明清大軍開始脫離接觸緩緩向後撤退,隻留下遍地屍首。
畢竟這數十萬大軍的決戰,衛青和多爾袞都不敢馬虎大意,不能給敵人一絲可乘之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