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東林黨人史可法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清晨,崇禎首先召見了南京吏部尚書史可法、兵部尚書文天祥二人。
“朕此番召見爾,是想聽聽你們兩位的意見,如今大明行政係統繁雜,朕欲裁撤南京六部官員,調往他用。如何?”崇禎問道,他需要了解南京六部官員的真實想法。
果然此話一出,文天祥倒還正常,對他來說南京六部並無多少感情,陛下需要他去哪裏,他就去哪。
隻不過史可法的臉色就難看了許多。
“陛下,茲事體大。南京六部存在兩百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果輕易裁撤恐怕難以服眾啊。”史可法委婉的說道。
忠心這方麵,史可法自不必多說。隻不過對於祖製的維護史可法也不會輕易同意。
“史愛卿,南京六部是什麽樣子,你常在江南,想必心中也清楚。朝廷需要的是明事理有能力的人才,而百姓所需要的是能為他們伸張正義的好官。”
“這兩樣,南京的官員又有多少能做到的,你身為南京吏部尚書,難道就一點不知曉?”崇禎冷冽的說道。
“陛下,南京六部自成祖起,便存在了。兩京拱衛大明。即使官員們有些許違法,可陛下隻需要派遣錦衣衛嚴加懲處,臣相信南京六部還是有可用之處的。”史可法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苦心勸諫。
“你!!”崇禎一時被氣的不輕,史可法都不同意,可想而知南京六部的文武百官反對會多麽激烈。
“史尚書,本官以為你是誤會陛下的意思了,陛下並不是要裁掉南京六部,隻是覺得六部官員太過龐大,需要精簡。”文天祥從崇禎的話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於是說道。
“文愛卿所言不錯,朕差點被你氣糊塗了!”崇禎心中長舒一口氣,暗道不愧是文天祥,一下子就抓到重點。
跪在地上的史可法一愣,沒想到是這個意思。
如若是精簡官員的話,史可法倒也同意,畢竟身為南京吏部尚書的他也知道實情。
“好了,堂堂朝廷大員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起來議事。”平複下來的崇禎說道。
“陛下,若是朝廷要精簡南京六部,臣絕無異議。不知陛下打算裁撤幾成?”史可法小心翼翼的問道。
看著史可法崇禎緩緩伸出一根手指。
“一成?陛下,臣以為南京六部官員係統可以裁撤三成,那樣的話辦事效率會提升不少。”史可法誤會的低著頭說道,同時心中計算著。
“愛卿,朕的意思是保留一成官員足矣。”崇禎有些不忍心的說道,怕史可法接受不了。
“一成的話應該我還在接受範圍內...一成?陛下!?”一開始史可法沒有反應過來。
“朕決定保留南京六部的最低行政係統人數,其餘的分別調任京師和地方。”崇禎說道。
“可,陛下,隻留一成,那是一下子要裁撤上百名官員,如今天下經過科舉,哪有如此之多的地方行政官員需要填補。”史可法是萬萬不信。
“有些人可用,至於另外一些人,朕不殺他們的頭就不錯了。哼!”崇禎嗬斥道。
南京的清廉官員恐怕百裏挑不出幾個一來。錦衣衛已經初步掌握了那些大臣的部分罪證。
在這之前南京錦衣衛一直由魏國公徐文爵把持,他與南京士族勾結甚深,自然不願查他們。
崇禎裁撤了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後,派遣鎮撫使高文采來到南京,便著手對這些官員查證。
“可是陛下,如此的話江南士子定然不會答應的。”史可法提示道,畢竟這裏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裁撤的大多數官員都與東林黨有關。
聽到此處,崇禎心中一沉。倒不是為別的,隻是想起後世很多人討論明亡的原因。
有很多人說大明亡於東林黨爭,其實不然,確切的說應該是南明小朝廷亡於東林黨爭。
而在京師中,崇禎時期,東林黨隨然龐大但是卻無法動搖崇禎的統治。崇禎在位的十七年裏,一言便可更換首輔,斬殺袁崇煥這種朝廷重臣。權力可謂是鼎盛。
而到了崇禎身死,南明朝廷新立,那才是禍事,真正的亡於黨爭。
“史愛卿,朕聽說你也是東林黨人....”崇禎幽幽開口道,此話甚是誅心。
東林黨的官員雖然私下裏稱自己為東林黨人,但是如同楚黨、浙黨一般。然而黨爭曆朝曆代皇帝都容不得的東西。
“陛下,臣不敢!”史可法大驚,這要是坐實東林黨一事,恐怕天子雷霆震怒,血流滾滾。
“史卿是當朕久居大內,以為朕耳聾眼瞎什麽都不知道嗎?還是認為東林黨勢大,有江南士子撐腰,就算朕知道也隻能當做不知。”此時崇禎說話的語氣已經相當冰冷。
而史可法趴在地上汗流浹背,大氣不敢喘息,也不敢狡辯。
“南京六部精簡官員暫時保留三成,半年之後交接完畢縮編至一成。除此之外,朕會在太廟外放一個功德箱,希望官員們自行投書申請調離,當然那些肮髒之輩便自覺投下請辭表吧。”崇禎效仿太祖朱元璋收迴丹書鐵券一事。
半年之內留三成,已經是崇禎最大的讓步了,若是東林黨人還不依不饒,那麽崇禎但是要看看是天子劍不鋒利了嗎。
“東林黨人就由史愛卿去勸說吧,朕隻給你三天時間。”
“微臣領旨。”知道皇帝心意已決,史可法也無可奈何,心中暗歎東林黨人的好日子啥是到頭了。
“文愛卿,南京京營整頓的如何了?可有阻力?”處理完六部之事,崇禎又轉頭詢問文天祥。
隨後得到的答案不出所料。文天祥整肅京營遭到魏國公徐文爵的各種阻撓,至今進展緩慢。
“魏國公啊.....”崇禎歎息道,隨後將二人打發。
“傳朕旨意,調忠武營封常清率部進駐南京京營,調福建總兵衛青立刻趕往南京,替朕整頓京營。若有不從者即可彈壓。”崇禎下旨道。
亂世當用重典,衛青已經在福建任職一年有餘,如此大將之才,屈居總兵,暴殄天物。
現在將衛青推出來,到時候征討建奴,才可以讓他獨自統領一路大軍。
本章完
“朕此番召見爾,是想聽聽你們兩位的意見,如今大明行政係統繁雜,朕欲裁撤南京六部官員,調往他用。如何?”崇禎問道,他需要了解南京六部官員的真實想法。
果然此話一出,文天祥倒還正常,對他來說南京六部並無多少感情,陛下需要他去哪裏,他就去哪。
隻不過史可法的臉色就難看了許多。
“陛下,茲事體大。南京六部存在兩百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果輕易裁撤恐怕難以服眾啊。”史可法委婉的說道。
忠心這方麵,史可法自不必多說。隻不過對於祖製的維護史可法也不會輕易同意。
“史愛卿,南京六部是什麽樣子,你常在江南,想必心中也清楚。朝廷需要的是明事理有能力的人才,而百姓所需要的是能為他們伸張正義的好官。”
“這兩樣,南京的官員又有多少能做到的,你身為南京吏部尚書,難道就一點不知曉?”崇禎冷冽的說道。
“陛下,南京六部自成祖起,便存在了。兩京拱衛大明。即使官員們有些許違法,可陛下隻需要派遣錦衣衛嚴加懲處,臣相信南京六部還是有可用之處的。”史可法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苦心勸諫。
“你!!”崇禎一時被氣的不輕,史可法都不同意,可想而知南京六部的文武百官反對會多麽激烈。
“史尚書,本官以為你是誤會陛下的意思了,陛下並不是要裁掉南京六部,隻是覺得六部官員太過龐大,需要精簡。”文天祥從崇禎的話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於是說道。
“文愛卿所言不錯,朕差點被你氣糊塗了!”崇禎心中長舒一口氣,暗道不愧是文天祥,一下子就抓到重點。
跪在地上的史可法一愣,沒想到是這個意思。
如若是精簡官員的話,史可法倒也同意,畢竟身為南京吏部尚書的他也知道實情。
“好了,堂堂朝廷大員哭哭啼啼成何體統!起來議事。”平複下來的崇禎說道。
“陛下,若是朝廷要精簡南京六部,臣絕無異議。不知陛下打算裁撤幾成?”史可法小心翼翼的問道。
看著史可法崇禎緩緩伸出一根手指。
“一成?陛下,臣以為南京六部官員係統可以裁撤三成,那樣的話辦事效率會提升不少。”史可法誤會的低著頭說道,同時心中計算著。
“愛卿,朕的意思是保留一成官員足矣。”崇禎有些不忍心的說道,怕史可法接受不了。
“一成的話應該我還在接受範圍內...一成?陛下!?”一開始史可法沒有反應過來。
“朕決定保留南京六部的最低行政係統人數,其餘的分別調任京師和地方。”崇禎說道。
“可,陛下,隻留一成,那是一下子要裁撤上百名官員,如今天下經過科舉,哪有如此之多的地方行政官員需要填補。”史可法是萬萬不信。
“有些人可用,至於另外一些人,朕不殺他們的頭就不錯了。哼!”崇禎嗬斥道。
南京的清廉官員恐怕百裏挑不出幾個一來。錦衣衛已經初步掌握了那些大臣的部分罪證。
在這之前南京錦衣衛一直由魏國公徐文爵把持,他與南京士族勾結甚深,自然不願查他們。
崇禎裁撤了南京錦衣衛指揮使後,派遣鎮撫使高文采來到南京,便著手對這些官員查證。
“可是陛下,如此的話江南士子定然不會答應的。”史可法提示道,畢竟這裏可是東林黨的大本營,裁撤的大多數官員都與東林黨有關。
聽到此處,崇禎心中一沉。倒不是為別的,隻是想起後世很多人討論明亡的原因。
有很多人說大明亡於東林黨爭,其實不然,確切的說應該是南明小朝廷亡於東林黨爭。
而在京師中,崇禎時期,東林黨隨然龐大但是卻無法動搖崇禎的統治。崇禎在位的十七年裏,一言便可更換首輔,斬殺袁崇煥這種朝廷重臣。權力可謂是鼎盛。
而到了崇禎身死,南明朝廷新立,那才是禍事,真正的亡於黨爭。
“史愛卿,朕聽說你也是東林黨人....”崇禎幽幽開口道,此話甚是誅心。
東林黨的官員雖然私下裏稱自己為東林黨人,但是如同楚黨、浙黨一般。然而黨爭曆朝曆代皇帝都容不得的東西。
“陛下,臣不敢!”史可法大驚,這要是坐實東林黨一事,恐怕天子雷霆震怒,血流滾滾。
“史卿是當朕久居大內,以為朕耳聾眼瞎什麽都不知道嗎?還是認為東林黨勢大,有江南士子撐腰,就算朕知道也隻能當做不知。”此時崇禎說話的語氣已經相當冰冷。
而史可法趴在地上汗流浹背,大氣不敢喘息,也不敢狡辯。
“南京六部精簡官員暫時保留三成,半年之後交接完畢縮編至一成。除此之外,朕會在太廟外放一個功德箱,希望官員們自行投書申請調離,當然那些肮髒之輩便自覺投下請辭表吧。”崇禎效仿太祖朱元璋收迴丹書鐵券一事。
半年之內留三成,已經是崇禎最大的讓步了,若是東林黨人還不依不饒,那麽崇禎但是要看看是天子劍不鋒利了嗎。
“東林黨人就由史愛卿去勸說吧,朕隻給你三天時間。”
“微臣領旨。”知道皇帝心意已決,史可法也無可奈何,心中暗歎東林黨人的好日子啥是到頭了。
“文愛卿,南京京營整頓的如何了?可有阻力?”處理完六部之事,崇禎又轉頭詢問文天祥。
隨後得到的答案不出所料。文天祥整肅京營遭到魏國公徐文爵的各種阻撓,至今進展緩慢。
“魏國公啊.....”崇禎歎息道,隨後將二人打發。
“傳朕旨意,調忠武營封常清率部進駐南京京營,調福建總兵衛青立刻趕往南京,替朕整頓京營。若有不從者即可彈壓。”崇禎下旨道。
亂世當用重典,衛青已經在福建任職一年有餘,如此大將之才,屈居總兵,暴殄天物。
現在將衛青推出來,到時候征討建奴,才可以讓他獨自統領一路大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