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背鍋俠多爾袞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封府內,崇禎的聖駕已至河南開封。
開封周王更是要讓出王府當做皇帝的行宮。不過被崇禎婉言拒絕。
“周王的好意,朕心領了。不過這次出巡朕就是要瞧瞧各地百姓的生活狀況,就不去你的王府居住了。朕隨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便可。”崇禎看著周王和氣的說道。
目前來說周王已經全是天下藩王裏最上道的了,開封大戰捐糧餉,後又貢獻出封地良田。再後麵便是最先讚同崇禎的宗親改製。
見崇禎婉拒,周王也不好再堅持,隻是擔心皇帝吃不慣行軍餐,便將王府的廚子送入城外大帳給崇禎準備膳食。
曲阜事件發生三日之後,
滿達海在山東溜達一圈之後,找到一個四處無人之地,換迴常服迴到濟南府。並一把火將建奴正白旗的服飾燒個精光。
隨後滿達海內心忐忑孤身一人隨李若璉、王承恩等人趕往河南。
傍晚時分,崇禎的大帳內燈火通明。李若璉和王承恩全都外出辦差事之後。禁軍教頭林衝便日夜不斷的在皇帝帳外站崗。
而周圍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禁軍日夜巡邏保衛崇禎的安全。
為了安全起見,聖駕從兗州府時,東廠的番子就密切監視隨駕的文臣武將勳貴們。
特別是是次輔魏藻德,廠衛尤其重視。
“皇爺,奴婢迴來了。”大帳之內王承恩說道。
“大伴迴來了,差事辦的如何了?”崇禎看著從京師送來的奏折,頭也不抬的說道。
氣氛一時沉悶。
“迴皇爺,全都辦妥了,所有知情者已經由廠衛護送全部發往雲南沐王爺那裏了。”王承恩說道。
在孔府內,見證此事的除了自己和李若璉外,還有滿達海、施邦耀、顧炎武以及數十名廠衛番役。
在離開曲阜之時,這些人已經派往雲南配合沐王爺剿滅土司了,他們的家人都將得到朝廷厚待。
至於施邦耀與顧炎武二人,王承恩與李若璉拿不定主意,隻能向崇禎請示。
“陛下,施禦史和顧知府正在帳外.....”李若璉開口說道。
“哦?宣他們進來。”這時崇禎才緩緩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頭來說道。
施邦耀一進入大帳,直接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臣死罪!!”
顧炎武也跪在一旁不敢言語。
“施愛卿何罪之有?”崇禎明知故問。
“臣,親手殺了衍聖公,此乃死罪!”施邦耀心如死灰,不是因為自己殺了衍聖公,而是無法麵對其無恥的行徑。
之前皇帝召見自己,暗示衍聖公有裏通外敵的嫌疑,那時自己還為其開脫。現在想想,施邦耀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臣,無顏麵對陛下,無顏麵對天下士子!!”說到此處,跪在地上的施邦耀突然站起來,就要一頭撞向支撐大帳的木柱。
這一舉動可把在場的諸人嚇了一跳。
“快攔住施愛卿!”
砰的一聲,施邦耀摔倒在地。好在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手疾眼快,在最後時刻拉了一下施邦耀,這才沒鬧出人命。
“施愛卿,這又是何必呢,既然你已經知曉,朕又豈能怪你。”
“天下世子皆知衍聖公一門乃是被建奴攝政王多爾袞所殺,與你何關。待朕迴到京師之後會征討建奴。”崇禎淡淡的說道。
“臣實在無顏麵對陛下啊。”施邦耀痛哭流涕的說道。
“唉,既然如此朕也不為難你了。如今曲阜被建奴焚燒,新任衍聖公又是幼子孤苦伶仃。施愛卿便做其老師,帶迴京師,好生教導吧。”
“教教他如何忠君愛國,仁義禮信。朕可以保證,大明在他便在。大明若是不在了......哼...”崇禎語氣冰冷的說道。
“臣,領旨!”施邦耀如負釋重的說道,這對他來說可能才是最好的歸宿。定要窮盡一生教導衍聖公。
“至於,顧愛卿。曲阜失陷,你難辭其咎。雖然事後率軍驅逐建奴有功,然而也不過是戴罪立功罷了。”
“沐國公去年來信,雲南土司多有異心。你便前往雲南擔任王府長史吧。”崇禎開口說道,顧炎武必須離開中原,暫時躲避風波。
“臣領旨!”對於此事顧炎武毫無怨言,他明白皇帝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至於,女真汗.....”崇禎看著滿達海若有所思的說道。
“陛下在上,奴才在。”聽到崇禎點自己的名字滿達海立刻跪在地上,上前說道。
“陛下放心,跟隨奴才進入孔府之內的勇士,已經被奴才親手解決了。”滿達海戰戰兢兢的說道。
眾人一出孔府,廠衛的人便被廠衛自己控製住,而跟隨他進入府內的十幾名正紅旗勇士被其當場格殺,以絕後患。
“哦,女真汗這又是何必呢。你一直在京師中怎麽會折損部下呢。”崇禎看向一旁的王承恩二人,見其點頭確認後說道。
“奴才...奴才是在京師郊外打獵,不幸遇到猛獸,親信為了保護奴才陣亡的。”滿達海一頭大汗,連忙迴答道,他明白若是不能讓皇帝滿意,那麽下一刻就是他腦袋搬家時。
“嗬,建奴多爾袞欺人太甚,破大明城池,殺害衍聖公滿門上下。傳檄天下,命建奴交出多爾袞,否則朕大明鐵騎定當踏平遼東。”崇禎沒有再去理會滿達海,而是站起來厲聲嗬斥道。
“臣,領旨!”王承恩與李若璉立刻附和道,心中知道此事到此為止了。
隻不過消息傳到遼東,
盛京之內,一片愕然,甚至有八旗貴族前去質問多爾袞為何偷偷入關不告訴眾人。
“混賬!本王何曾入關過,無稽之談,全都是明廷的陰謀詭計!”多爾袞氣急敗壞的說道,為自己人的智商感到堪憂。
同時心中,對明皇崇禎的手段感到不寒而栗。
“鄭親王,到底是哪裏走漏了消息,明皇為什麽會知道衍聖公已經暗中投靠了我們。”多爾袞咆哮道。
“這...我也不知。恐怕是被錦衣衛探到風聲了吧。”濟爾哈朗也很鬱悶。當時在場的全是八旗的勇士,都是靠得住的。
”現如今說什麽也沒用了,大明的士子將這一切怪罪到我們的頭上,大清在想入關難上加難。”多爾袞頭痛的說道,大明的讀書人已經快將自己的脊梁骨戳爛了。
本章完
開封周王更是要讓出王府當做皇帝的行宮。不過被崇禎婉言拒絕。
“周王的好意,朕心領了。不過這次出巡朕就是要瞧瞧各地百姓的生活狀況,就不去你的王府居住了。朕隨大軍在城外安營紮寨便可。”崇禎看著周王和氣的說道。
目前來說周王已經全是天下藩王裏最上道的了,開封大戰捐糧餉,後又貢獻出封地良田。再後麵便是最先讚同崇禎的宗親改製。
見崇禎婉拒,周王也不好再堅持,隻是擔心皇帝吃不慣行軍餐,便將王府的廚子送入城外大帳給崇禎準備膳食。
曲阜事件發生三日之後,
滿達海在山東溜達一圈之後,找到一個四處無人之地,換迴常服迴到濟南府。並一把火將建奴正白旗的服飾燒個精光。
隨後滿達海內心忐忑孤身一人隨李若璉、王承恩等人趕往河南。
傍晚時分,崇禎的大帳內燈火通明。李若璉和王承恩全都外出辦差事之後。禁軍教頭林衝便日夜不斷的在皇帝帳外站崗。
而周圍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禁軍日夜巡邏保衛崇禎的安全。
為了安全起見,聖駕從兗州府時,東廠的番子就密切監視隨駕的文臣武將勳貴們。
特別是是次輔魏藻德,廠衛尤其重視。
“皇爺,奴婢迴來了。”大帳之內王承恩說道。
“大伴迴來了,差事辦的如何了?”崇禎看著從京師送來的奏折,頭也不抬的說道。
氣氛一時沉悶。
“迴皇爺,全都辦妥了,所有知情者已經由廠衛護送全部發往雲南沐王爺那裏了。”王承恩說道。
在孔府內,見證此事的除了自己和李若璉外,還有滿達海、施邦耀、顧炎武以及數十名廠衛番役。
在離開曲阜之時,這些人已經派往雲南配合沐王爺剿滅土司了,他們的家人都將得到朝廷厚待。
至於施邦耀與顧炎武二人,王承恩與李若璉拿不定主意,隻能向崇禎請示。
“陛下,施禦史和顧知府正在帳外.....”李若璉開口說道。
“哦?宣他們進來。”這時崇禎才緩緩放下手中的奏折,抬起頭來說道。
施邦耀一進入大帳,直接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臣死罪!!”
顧炎武也跪在一旁不敢言語。
“施愛卿何罪之有?”崇禎明知故問。
“臣,親手殺了衍聖公,此乃死罪!”施邦耀心如死灰,不是因為自己殺了衍聖公,而是無法麵對其無恥的行徑。
之前皇帝召見自己,暗示衍聖公有裏通外敵的嫌疑,那時自己還為其開脫。現在想想,施邦耀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臣,無顏麵對陛下,無顏麵對天下士子!!”說到此處,跪在地上的施邦耀突然站起來,就要一頭撞向支撐大帳的木柱。
這一舉動可把在場的諸人嚇了一跳。
“快攔住施愛卿!”
砰的一聲,施邦耀摔倒在地。好在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手疾眼快,在最後時刻拉了一下施邦耀,這才沒鬧出人命。
“施愛卿,這又是何必呢,既然你已經知曉,朕又豈能怪你。”
“天下世子皆知衍聖公一門乃是被建奴攝政王多爾袞所殺,與你何關。待朕迴到京師之後會征討建奴。”崇禎淡淡的說道。
“臣實在無顏麵對陛下啊。”施邦耀痛哭流涕的說道。
“唉,既然如此朕也不為難你了。如今曲阜被建奴焚燒,新任衍聖公又是幼子孤苦伶仃。施愛卿便做其老師,帶迴京師,好生教導吧。”
“教教他如何忠君愛國,仁義禮信。朕可以保證,大明在他便在。大明若是不在了......哼...”崇禎語氣冰冷的說道。
“臣,領旨!”施邦耀如負釋重的說道,這對他來說可能才是最好的歸宿。定要窮盡一生教導衍聖公。
“至於,顧愛卿。曲阜失陷,你難辭其咎。雖然事後率軍驅逐建奴有功,然而也不過是戴罪立功罷了。”
“沐國公去年來信,雲南土司多有異心。你便前往雲南擔任王府長史吧。”崇禎開口說道,顧炎武必須離開中原,暫時躲避風波。
“臣領旨!”對於此事顧炎武毫無怨言,他明白皇帝要承受多大的壓力。
“至於,女真汗.....”崇禎看著滿達海若有所思的說道。
“陛下在上,奴才在。”聽到崇禎點自己的名字滿達海立刻跪在地上,上前說道。
“陛下放心,跟隨奴才進入孔府之內的勇士,已經被奴才親手解決了。”滿達海戰戰兢兢的說道。
眾人一出孔府,廠衛的人便被廠衛自己控製住,而跟隨他進入府內的十幾名正紅旗勇士被其當場格殺,以絕後患。
“哦,女真汗這又是何必呢。你一直在京師中怎麽會折損部下呢。”崇禎看向一旁的王承恩二人,見其點頭確認後說道。
“奴才...奴才是在京師郊外打獵,不幸遇到猛獸,親信為了保護奴才陣亡的。”滿達海一頭大汗,連忙迴答道,他明白若是不能讓皇帝滿意,那麽下一刻就是他腦袋搬家時。
“嗬,建奴多爾袞欺人太甚,破大明城池,殺害衍聖公滿門上下。傳檄天下,命建奴交出多爾袞,否則朕大明鐵騎定當踏平遼東。”崇禎沒有再去理會滿達海,而是站起來厲聲嗬斥道。
“臣,領旨!”王承恩與李若璉立刻附和道,心中知道此事到此為止了。
隻不過消息傳到遼東,
盛京之內,一片愕然,甚至有八旗貴族前去質問多爾袞為何偷偷入關不告訴眾人。
“混賬!本王何曾入關過,無稽之談,全都是明廷的陰謀詭計!”多爾袞氣急敗壞的說道,為自己人的智商感到堪憂。
同時心中,對明皇崇禎的手段感到不寒而栗。
“鄭親王,到底是哪裏走漏了消息,明皇為什麽會知道衍聖公已經暗中投靠了我們。”多爾袞咆哮道。
“這...我也不知。恐怕是被錦衣衛探到風聲了吧。”濟爾哈朗也很鬱悶。當時在場的全是八旗的勇士,都是靠得住的。
”現如今說什麽也沒用了,大明的士子將這一切怪罪到我們的頭上,大清在想入關難上加難。”多爾袞頭痛的說道,大明的讀書人已經快將自己的脊梁骨戳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