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陳圓圓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草原之上,小林丹汗苟延殘喘,隻能依附大明才能生存。
而建奴此番雖然奪取了草原大片土地,不過,所得人口並未達到期望。
而且草原諸部,土默特、永紹不、察哈爾皆與大明有很長的邊境線。
在以往草原強盛中原王朝弱小時,這是天大的優勢。
如今,土默特已經被打殘廢了,僅靠其餘兩個部落要想防守大明和小林丹汗是絕不可能的,建奴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至於薑氏一門,已經被錦衣衛緝拿,隻要確認薑鑲投降建奴,那麽崇禎的屠刀便可揮下。
最讓崇禎難辦的還是,關寧鐵騎吳三桂。
此人雖然還並未投靠建奴,然而現在已經開始陽奉陰違。此次進入草原若不是李定國驍勇善戰,恐怕小林丹汗早已死在多鐸手中。
關寧鐵騎在關鍵時刻卻總是掉鏈子,這讓崇禎很是不爽。
看了眼手中從山海關傳來的奏報,吳三桂向孫傳庭的解釋。
吳三桂言,一進入草原,孫可望便以與李定國不和為由,將自己支開。
哪知孫可望狼子野心,早就暗通建奴,將關寧鐵騎引至埋伏圈。吳三桂“奮勇作戰”,率領關寧鐵騎殺出一條血路。
以至於來不及按照計劃前往沙井會師,隻能奇襲歸順建奴的草原部落。
而此話若是被孫可望知道,絕對會崩潰。明明自己才是被坑的那個。
不過崇禎對於吳三桂的解釋並不相信,
“這個吳三桂啊,狼子野心,朝廷養了一個白眼狼。”崇禎幽幽開口說道。
身旁的王承恩聽後凜然。
“皇爺,吳府已經在東廠得監視之下了,這些日子吳三桂與其父吳襄往來書信頻繁。”王承恩低頭細語道。
“嚴加監視,朕總覺得吳三桂最近會有所動作。”崇禎猜測的說道。
“是,皇爺。奴婢這就下去吩咐下麵的人”。王承恩立刻應道。
吳三桂率部返迴駐地之後,雖然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但還是受到了孫傳庭的嚴厲訓斥。
而關寧鐵騎的糧餉在兵部和戶部的合議之下,恢複到正常的騎兵所需糧餉。
“欺人太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今我關寧鐵騎勢微。誰都來踩上兩腳。”吳三桂怒道。
祖吳兩家在遼東十幾年的經營,才將這支關寧鐵騎發展成了吳三桂的私兵。
以往朝廷每年幾百萬的遼餉,喂飽了這群家丁。現在響銀削減到普通水平,令一眾關寧鐵騎心懷不滿。
在吳三桂的刻意放縱之下,更是愈演愈烈。
“家主,派往京師的人已經動身了,隻是想從廠衛的眼皮底下將老爺接出來實在是不可能。”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副將吳刀說道。
聽到此話,吳三桂麵露難色,雖然自己常年領兵在外,但是與祖大壽一家全身在遼東不同。
吳三桂的父親家小大部分都在京師。
“想辦法,避開廠衛耳目,將家小和夫人接出來。”內心糾結良久,吳三桂還是開口說道。
父親吳襄是絕無可能悄無聲息來到遼東,至於其他人,吳三桂最為在意的就是妻妾陳圓圓了。
秦淮八豔之一,多少男人為其掙得頭破血流,最後被吳三桂抱得美人歸。
據不確定的曆史記載,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便去搶奪陳圓圓,吳三桂更是以此為理由投降大清,最後更是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名義,引狼入室。
此事被李自成知曉,滅了吳三桂在京師的滿門,唯獨放過了陳圓圓。
正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在個別的解釋中指的也是吳三桂和陳圓圓。
“是,家主,屬下這就去安排。”吳刀說道。
隨著吳刀退下,吳三桂沉思良久,還是執筆寫下一封書信。
“舅舅親啟,外甥.............”,在這明廷,吳三桂想要的東西非但得不到,照著這個局勢下去,自己也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這讓有野心的吳三桂絕不能容忍,隻要京師當中的事辦的順利,那麽說不得自己要清君側了。
此時李自成與李定國還在大同休整。而薊州總兵張遼也未離開宣府。三千營馬超正在返迴京師。
山海關的兵力空虛,關外隻有自己的關寧鐵騎和李岩率領的五萬步卒。關內則隻有曹變蛟三萬兵馬。
對於這些吳三桂都寫在了剛才的書信裏。
“來人,將這封書信送往遼東。”吳三桂將信封密封好之後,剛要交給下屬。
手中頓時遲疑,這種事情他誰也信不過。
“罷了,前往遼東傳我的口信給舅舅。讓他們派一個信得過的人來。”吳三桂邊說邊將剛才的書信點燃。
自己所謀之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萬劫不複。
“是!”
下屬不明所已,不過還是照辦。
京師,吳府。
因為吳三桂常年領兵在外,即使親人也不能經常見麵。
“夫人,總兵大人還真是疼惜你呢,你看這是剛剛派人送迴府上的,一對玉如意。”吳府的丫鬟羨慕的說道。
麵前之人正是風華絕代的陳圓圓,歌舞技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雖然是秦淮八豔,出身歌妓,然而色藝雙絕,名動江南。每次演出頗有名士大家風範。
“知道了,放在那裏吧。”陳圓圓聲音悅耳動聽,未曾看一眼,輕聲說道。
自己幽居吳府,每日隻有丫鬟和琴瑟相伴,吳三桂雖然時常派人送一些新奇的東西,可難解相思之愁。
遼東盛京,
多鐸兵敗草原的消息傳迴,這令多爾袞和豪格同時大怒。
豪格怒的是八旗勇士竟然在草原上被明軍阻擋,有辱威名。
多爾袞怒的是沒想到明廷再發援軍,大清未能達成占領整個草原的戰略規劃。
而且此次出征竟然折損了漢軍旗將領的佼佼者孔有德。
不過這些還都是其次,最讓大清貴族不能接受的是,阿濟禮竟然死在了滿達海的手裏。
“逆子!!!”
“愛新覺羅家族怎麽會出這麽一個喪盡天良,親手殘殺同族的東西。”禮親王府,代善的咆哮聲傳遍整個府邸。
所有下人嚇得瑟瑟發抖,生怕一不小心惹火上身。
本章完
而建奴此番雖然奪取了草原大片土地,不過,所得人口並未達到期望。
而且草原諸部,土默特、永紹不、察哈爾皆與大明有很長的邊境線。
在以往草原強盛中原王朝弱小時,這是天大的優勢。
如今,土默特已經被打殘廢了,僅靠其餘兩個部落要想防守大明和小林丹汗是絕不可能的,建奴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至於薑氏一門,已經被錦衣衛緝拿,隻要確認薑鑲投降建奴,那麽崇禎的屠刀便可揮下。
最讓崇禎難辦的還是,關寧鐵騎吳三桂。
此人雖然還並未投靠建奴,然而現在已經開始陽奉陰違。此次進入草原若不是李定國驍勇善戰,恐怕小林丹汗早已死在多鐸手中。
關寧鐵騎在關鍵時刻卻總是掉鏈子,這讓崇禎很是不爽。
看了眼手中從山海關傳來的奏報,吳三桂向孫傳庭的解釋。
吳三桂言,一進入草原,孫可望便以與李定國不和為由,將自己支開。
哪知孫可望狼子野心,早就暗通建奴,將關寧鐵騎引至埋伏圈。吳三桂“奮勇作戰”,率領關寧鐵騎殺出一條血路。
以至於來不及按照計劃前往沙井會師,隻能奇襲歸順建奴的草原部落。
而此話若是被孫可望知道,絕對會崩潰。明明自己才是被坑的那個。
不過崇禎對於吳三桂的解釋並不相信,
“這個吳三桂啊,狼子野心,朝廷養了一個白眼狼。”崇禎幽幽開口說道。
身旁的王承恩聽後凜然。
“皇爺,吳府已經在東廠得監視之下了,這些日子吳三桂與其父吳襄往來書信頻繁。”王承恩低頭細語道。
“嚴加監視,朕總覺得吳三桂最近會有所動作。”崇禎猜測的說道。
“是,皇爺。奴婢這就下去吩咐下麵的人”。王承恩立刻應道。
吳三桂率部返迴駐地之後,雖然將責任推得一幹二淨,但還是受到了孫傳庭的嚴厲訓斥。
而關寧鐵騎的糧餉在兵部和戶部的合議之下,恢複到正常的騎兵所需糧餉。
“欺人太甚!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如今我關寧鐵騎勢微。誰都來踩上兩腳。”吳三桂怒道。
祖吳兩家在遼東十幾年的經營,才將這支關寧鐵騎發展成了吳三桂的私兵。
以往朝廷每年幾百萬的遼餉,喂飽了這群家丁。現在響銀削減到普通水平,令一眾關寧鐵騎心懷不滿。
在吳三桂的刻意放縱之下,更是愈演愈烈。
“家主,派往京師的人已經動身了,隻是想從廠衛的眼皮底下將老爺接出來實在是不可能。”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副將吳刀說道。
聽到此話,吳三桂麵露難色,雖然自己常年領兵在外,但是與祖大壽一家全身在遼東不同。
吳三桂的父親家小大部分都在京師。
“想辦法,避開廠衛耳目,將家小和夫人接出來。”內心糾結良久,吳三桂還是開口說道。
父親吳襄是絕無可能悄無聲息來到遼東,至於其他人,吳三桂最為在意的就是妻妾陳圓圓了。
秦淮八豔之一,多少男人為其掙得頭破血流,最後被吳三桂抱得美人歸。
據不確定的曆史記載,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後,便去搶奪陳圓圓,吳三桂更是以此為理由投降大清,最後更是打著為崇禎報仇的名義,引狼入室。
此事被李自成知曉,滅了吳三桂在京師的滿門,唯獨放過了陳圓圓。
正所謂衝冠一怒為紅顏,在個別的解釋中指的也是吳三桂和陳圓圓。
“是,家主,屬下這就去安排。”吳刀說道。
隨著吳刀退下,吳三桂沉思良久,還是執筆寫下一封書信。
“舅舅親啟,外甥.............”,在這明廷,吳三桂想要的東西非但得不到,照著這個局勢下去,自己也很快就會被邊緣化。
這讓有野心的吳三桂絕不能容忍,隻要京師當中的事辦的順利,那麽說不得自己要清君側了。
此時李自成與李定國還在大同休整。而薊州總兵張遼也未離開宣府。三千營馬超正在返迴京師。
山海關的兵力空虛,關外隻有自己的關寧鐵騎和李岩率領的五萬步卒。關內則隻有曹變蛟三萬兵馬。
對於這些吳三桂都寫在了剛才的書信裏。
“來人,將這封書信送往遼東。”吳三桂將信封密封好之後,剛要交給下屬。
手中頓時遲疑,這種事情他誰也信不過。
“罷了,前往遼東傳我的口信給舅舅。讓他們派一個信得過的人來。”吳三桂邊說邊將剛才的書信點燃。
自己所謀之事,如履薄冰,稍有不慎萬劫不複。
“是!”
下屬不明所已,不過還是照辦。
京師,吳府。
因為吳三桂常年領兵在外,即使親人也不能經常見麵。
“夫人,總兵大人還真是疼惜你呢,你看這是剛剛派人送迴府上的,一對玉如意。”吳府的丫鬟羨慕的說道。
麵前之人正是風華絕代的陳圓圓,歌舞技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雖然是秦淮八豔,出身歌妓,然而色藝雙絕,名動江南。每次演出頗有名士大家風範。
“知道了,放在那裏吧。”陳圓圓聲音悅耳動聽,未曾看一眼,輕聲說道。
自己幽居吳府,每日隻有丫鬟和琴瑟相伴,吳三桂雖然時常派人送一些新奇的東西,可難解相思之愁。
遼東盛京,
多鐸兵敗草原的消息傳迴,這令多爾袞和豪格同時大怒。
豪格怒的是八旗勇士竟然在草原上被明軍阻擋,有辱威名。
多爾袞怒的是沒想到明廷再發援軍,大清未能達成占領整個草原的戰略規劃。
而且此次出征竟然折損了漢軍旗將領的佼佼者孔有德。
不過這些還都是其次,最讓大清貴族不能接受的是,阿濟禮竟然死在了滿達海的手裏。
“逆子!!!”
“愛新覺羅家族怎麽會出這麽一個喪盡天良,親手殘殺同族的東西。”禮親王府,代善的咆哮聲傳遍整個府邸。
所有下人嚇得瑟瑟發抖,生怕一不小心惹火上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