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駐地,吳三桂還是下令調動關寧鐵騎。


    “總兵大人,盛京那邊又來信使了。”一名心腹家丁來報。


    祖大壽懾於多爾袞,再次派人前來勸說吳三桂。


    “吳總兵,近來可好啊。”一襲黑袍的信使說道。


    “哼,見了本總兵還裝神弄鬼!”吳三桂看著眼前的人有些不悅。


    “嗬嗬嗬,總兵大人莫要生氣,下官也不得不小心行事,畢竟大明的錦衣衛神出鬼沒。”來人摘下帽子,赫然是建奴大學士寧完我。


    “竟然是大學士親自前來,有失遠迎。不知來我這裏有何貴幹。”吳三桂看向有過一麵之緣的寧完我說道。


    “總兵大人大難臨頭,下官特來相救。”寧完我誇大其詞的說道。


    “放肆!!我看你大清才是大難臨頭了,你們這些投靠建奴的漢臣死到臨頭還不自知。”吳三桂一聽也不慣著,當即開口嗬斥。


    “多爾袞還妄想與大明議和,癡心妄想,皇帝已經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下旨,大明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議和。建奴不滅誓不罷休!”吳三桂將孫傳庭傳達京師的旨意一句不落的說著。


    果然寧完我聽後臉色一變,他從盛京一路隱藏偷偷入關見吳三桂這方麵的消息還不知道。


    “嗬嗬嗬,那崇禎空有中興大明之誌,卻無雄才偉略。不割地?硬要說的話大明也算是沒有割地,這山海關之外的土地都是我大清勇士打下來的。”寧完我開口嘲諷道。


    “哼,你就不怕本總兵將你押送山海關?你可知杜之秩的下場如何?千刀萬剮,渾身上下連一塊完整的骨頭都沒有。”吳三桂聽後沒有生氣反而淡淡的說道。


    寧完我聽後,並沒有被嚇到反而繼續自顧自說,


    “如今大明雖然平定內患,然而崇禎這十幾年來百姓們沒有過上一天好日子,想要恢複元氣,再對我大清發動戰爭,短則三五載,長則十幾年。”


    “而且我大清八旗勇士帶甲十數萬,個個勇猛無比。就算大明鼎盛時期尚且不懼怕。如今明廷不過憑借山海關天險才能堪堪抵禦我大清。”


    “若是總兵大人與大清內外夾擊,攻下山海關,那大清問鼎中原指日可待!”寧完我侃侃而談。


    “癡心妄想,如今山海關內外大軍雲集,內有當世名將孫傳庭親自坐鎮,關內猛將曹變蛟三萬大軍駐守,外有李自成,孫可望等十數萬大軍協防。建奴有多少人馬可以填的進去。”吳三桂一針見血的指出。


    “嗬嗬,李自成,孫可望等人難道會甘心歸順朝廷?我看未必。”寧完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說道。


    此話一出,吳三桂瞬間眯起雙眼,若是李自成等人再次反叛那麽山海關旦夕之間可下,即使崇禎發九邊精銳相救恐怕也來不及。


    不過吳三桂領兵多年對眼前之人所說之話隻信一半。


    “吳總兵,隻要相助大清,這次攝政王說了即使“平西王”也不吝嗇!”寧完我丟出重磅信息。


    吳三桂聽後震驚的當即站立起來。在這之前之前建奴暗中聯係自己,也不過一直以平西伯來收買自己。


    要知道大明的爵位有多麽難得,即使席卷大半個天下的李自成請降招安,崇禎也隻不過是賜封了一個伯爵。


    如今大清竟然以王爵相待,這讓吳三桂怎麽能不心動。


    寧完我看著吳三桂的動作,一副盡在掌握的樣子。


    “大學士難道不知,大明平定中原之後,如今帶甲之士何止十數萬。即使大清攻入山海關,恐怕要想南下也不容易。”吳三桂幽幽開口道,此時的他還在心中權衡利弊。


    繼續效忠大明,如果有朝一日剿滅建奴,雖然不至於封王拜相,倒也立下赫赫戰功,朝廷定然不會虧待自己。


    而倒向大清,真的能入主中原嗎?


    其實吳三桂也無法確定,以目前的形勢判斷,大明無法剿滅建奴,而建奴能否入主中原也難兩說。


    看出吳三桂心境動搖,寧完我也不逼迫他立刻做出決定,而是繼續開口說道,


    “吳總兵,大可深思熟慮。如今我大清已經徹底攻下朝鮮,蒙古不日也將為我大清所有,到那個時候論國力我大清也不會輸給明廷。”


    “.........”聽到此話吳三桂沉默良久。


    “本總兵就不留大學士了,來人,送客。”不一會兒吳三桂緩緩開口。


    就在寧完我行禮告退之時,吳三桂突然開口說道,


    “來人,速傳督師軍令,點齊鐵騎,隨本總兵出宣府入蒙古抗擊建奴!”


    走到門口的寧完我聽到此話,渾身一顫並未轉身,而是心有領會,大步離開。


    “這吳三桂還是動搖了,竟然將明軍動向偷偷告訴自己。看來這平西王爵的誘惑真的很大。”走在路上的寧完我心想。


    “速速返迴盛京,不,兵分兩路,一路前往蒙古將大明出兵的消息告訴豫親王。”寧完我返迴住處之後立刻下令道。


    明軍既然敢出兵蒙古,想必是小林丹汗的處境危在旦夕了,不得不向大明求助。


    寧完我走後,吳三桂心潮澎湃,剛剛自己將消息透露給寧完我,心中的天平已經向著平西王倒去。


    隻不過商人本質出身的他,還保留著最後一絲理智,沒有十萬分把握,不會將身家性命全都押在一邊。


    隨後,李自成親自挑選原來闖軍之中老營兩萬精騎,帶著劉宗敏與李過直奔大同府。


    而吳三桂也與孫可望、李定國二人會師之後率領騎兵共計一萬五千騎前往宣府。


    大隊騎兵進入草原之內,大明無法提供後勤保障,全靠明軍就地籌糧。


    不過小林丹汗也送來消息,靠近大明幾個部落大部分已經投降建奴,讓明軍不必顧及。


    到了草原之內,小林丹汗可以提供牛羊為大軍糧草。


    並且此次為了配合督師孫傳庭的計劃,大同總兵王廷臣派出副將薑鑲、宣府總兵周遇吉也派出副將薑讓各自領兵五千出兵助戰。


    此番出戰,乃是崇禎下旨,由孫傳庭居中調度。大明共計派出四萬騎兵進入蒙古,襲擾多鐸。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門飛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門飛沫並收藏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