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敲詐鄭芝龍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崇禎大肆動用廠衛之時,遠在浙江的駱養性眼皮忍不住的跳動。
這讓駱養性心中甚是不安。
年前,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派其弟鄭鴻逵進去浙江以犒軍名義,私授了駱養性白銀三十萬兩。
這讓遠離京師,掌握水師的駱養性心動不已,在糾結了很長時間,又在鄭鴻逵煽動下。駱養性將這筆錢財偷偷留下。
同時傳信給京師錦衣衛當中的心腹,時刻注意動向。雖然錦衣衛遭到皇帝的大清洗。
不過駱養性掌管錦衣衛這麽多年,擁有著即使李若璉也不曾知曉的心腹。
隻不過令駱養性沒想到的是,鄭鴻逵不光找到自己,還找過備倭軍蘇定方。
更沒有想到的是,蘇定方竟然將此事悉數上報。本以為鄭家勢力在海上,鄭鴻逵此番前來是想交好自己這個新任浙江水師提督的。
而鄭家此番前來也並未提什麽要求,隻是想從駱養性嘴裏裏探聽聖上的意圖。
而且當時福建總兵空缺,隻有代總兵衛青主持軍務。鄭芝龍透露出想為朝廷力所能及的捐贈軍餉糧草,並且圖謀福建總兵的位置。
駱養性一聽這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崇禎讓自己整頓浙江水師也並未多說,在他的認知裏,這不過是崇禎將他外調,為李若璉騰位置罷了。
再後來,駱養性心安理得的收下了三十萬兩白銀。同時打算年關之後寫上一封奏折,將鄭芝龍捐餉求官的想法旁敲側擊的透露給當今聖上。
哪知道,局勢變換的如此之快,新年剛過,一紙調令傳遍了江南各省。
除了南京之中各部尚書的任免,崇禎更是將福建代總兵衛青扶正,而且把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江陰閻應元調任福建巡撫。
連番的調動,即使駱養性是傻子也看出來,崇禎的一舉一動並不是心血來潮。
浙江水師、備倭軍再到福建總兵、巡撫。這明顯是皇帝對浙江、福建有些不放心啊。
這兩省又無什麽山賊、流寇。所防之人隻剩下海上獨大的鄭芝龍了。
現在自己手中私吞的三十萬兩白銀就成了燙手的山芋了。
駱養性在安撫住福建鄭家之後,迫不得已,寫了一封奏折。
言稱浙江水師糜爛已久,無論是戰船還是士卒早已十不存一,毫無戰力。而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力保大明沿海不受外邦侵犯,更是力戰紅毛鬼子。
如今鄭芝龍又願意以糧餉犒軍,不如以鄭家海上的勢力擴充水師,如此的話。浙江水師很快便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奏折呈到京師,
“皇爺,這是浙江水師提督駱養性遞上來的奏報。”王承恩將奏折呈上。
“哦?給朕瞧一瞧。這駱養性到底想做什麽?”崇禎看著奏折說道。
“有意思,這個鄭鴻逵果然不止見過蘇定方,不過咱們這位駱提督,可是絕口不提鄭家送給他的禮物之事。”
“不過,鄭芝龍竟然想主動為朝廷捐獻糧餉,這是朕沒想到的。看來鄭芝龍也不是無腦之輩。”崇禎一邊看著一邊自語道。
浙江水師糜爛,崇禎早有耳聞。重新打造戰船,訓練士卒所需的時間太長了。
隻不過讓鄭芝龍的船隻充入水師,那麽浙江水師是姓明還是姓鄭就不好說了。
目前崇禎雖然圍繞福建正在布局,不過也不能將鄭芝龍逼急了,否則放棄陸地逃往海上,那就麻煩了。
現在的崇禎又不可能大規模實行海禁,不海禁無法徹底對付鄭芝龍的船隊。
既然鄭芝龍現在願意出錢出糧,那麽便可以暫時取一個折中之法,穩住鄭家。
就在崇禎閉目思考之時,一旁的王承恩見狀連忙說道,
“皇爺,老奴聽聞鄭芝龍的兒子鄭森,目前正在南京國子監讀書學習,師從錢謙益。”此時的王承恩還以為在野的東林黨魁首錢謙益是一個良才。
“鄭森?!!鄭成功!”聽到鄭森二字的崇禎瞬間睜大雙眼。
“皇爺,是鄭森。”王承恩確認的說道,同時心中好似鄭成功是誰。
“對了,對了,朕差點涼他忘記了。”崇禎一邊說著一邊笑了起來。
鄭芝龍確實是個二五仔,但是他有一個好兒子啊,曆史上,被南明隆武帝賜國姓。
在其父頭像建奴的情況下,堅持抗清,最後更是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奪迴了台灣。
被後人稱為國姓爺,鄭成功,鄭森。
想到此處。崇禎豁然開朗,
“海防遊擊鄭芝龍,忠心為國,得知朝廷為艱,竟然舉家捐獻白銀三百萬兩,糧草五十萬石,朕心甚慰。”
“傳朕旨意調任鄭芝龍之子鄭森為浙江水師副提督,協助駱養性整頓水師。鄭芝龍升任泉州總兵。”
大伴,你親自帶人前往福建傳旨。與福建總兵衛青、巡撫閻應元配合,將朕的銀子和糧草押運迴來。
為了敲詐鄭芝龍,崇禎也下了血本。將從未離開京師的王承恩派了出去。
要知道王承恩的身份現在可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皇爺放心,老奴定當將事情辦好。”王承恩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隨著王承恩帶著大批東廠番子離開京師,崇禎望著東南方向。
心中思考鄭芝龍如何會如何抉擇。其實三百萬兩對於鄭家海上一年的利潤來說都算不了什麽。
不過崇禎並不知道鄭芝龍的底線。隻是開出了自己價碼。至於泉州總兵這隻是一個名頭,如今泉州就在他鄭芝龍的控製之下,那裏全都是他私人武裝。
就算不用崇禎賜封,鄭家的勢力也不止這些。
鄭森的忠心世人皆知,由他擔任浙江水師副提督再合適不過了。鄭芝龍不可能不幫襯自己的兒子重整水師。
而且萬一駱養性有什麽二心,崇禎毫不懷疑,鄭森都不會饒了他。
“古有隆武帝賜封國姓,如今朕這個大明正統皇帝也可以賜封。”崇禎心中想道,過些日子便召見這位民族英雄。
而在這時,南京當中也非常不平靜。
崇禎的一道聖旨,打亂了南京六部現有的格局。
本章完
這讓駱養性心中甚是不安。
年前,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派其弟鄭鴻逵進去浙江以犒軍名義,私授了駱養性白銀三十萬兩。
這讓遠離京師,掌握水師的駱養性心動不已,在糾結了很長時間,又在鄭鴻逵煽動下。駱養性將這筆錢財偷偷留下。
同時傳信給京師錦衣衛當中的心腹,時刻注意動向。雖然錦衣衛遭到皇帝的大清洗。
不過駱養性掌管錦衣衛這麽多年,擁有著即使李若璉也不曾知曉的心腹。
隻不過令駱養性沒想到的是,鄭鴻逵不光找到自己,還找過備倭軍蘇定方。
更沒有想到的是,蘇定方竟然將此事悉數上報。本以為鄭家勢力在海上,鄭鴻逵此番前來是想交好自己這個新任浙江水師提督的。
而鄭家此番前來也並未提什麽要求,隻是想從駱養性嘴裏裏探聽聖上的意圖。
而且當時福建總兵空缺,隻有代總兵衛青主持軍務。鄭芝龍透露出想為朝廷力所能及的捐贈軍餉糧草,並且圖謀福建總兵的位置。
駱養性一聽這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崇禎讓自己整頓浙江水師也並未多說,在他的認知裏,這不過是崇禎將他外調,為李若璉騰位置罷了。
再後來,駱養性心安理得的收下了三十萬兩白銀。同時打算年關之後寫上一封奏折,將鄭芝龍捐餉求官的想法旁敲側擊的透露給當今聖上。
哪知道,局勢變換的如此之快,新年剛過,一紙調令傳遍了江南各省。
除了南京之中各部尚書的任免,崇禎更是將福建代總兵衛青扶正,而且把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江陰閻應元調任福建巡撫。
連番的調動,即使駱養性是傻子也看出來,崇禎的一舉一動並不是心血來潮。
浙江水師、備倭軍再到福建總兵、巡撫。這明顯是皇帝對浙江、福建有些不放心啊。
這兩省又無什麽山賊、流寇。所防之人隻剩下海上獨大的鄭芝龍了。
現在自己手中私吞的三十萬兩白銀就成了燙手的山芋了。
駱養性在安撫住福建鄭家之後,迫不得已,寫了一封奏折。
言稱浙江水師糜爛已久,無論是戰船還是士卒早已十不存一,毫無戰力。而福建海防遊擊鄭芝龍,力保大明沿海不受外邦侵犯,更是力戰紅毛鬼子。
如今鄭芝龍又願意以糧餉犒軍,不如以鄭家海上的勢力擴充水師,如此的話。浙江水師很快便能形成有效的戰鬥力。
奏折呈到京師,
“皇爺,這是浙江水師提督駱養性遞上來的奏報。”王承恩將奏折呈上。
“哦?給朕瞧一瞧。這駱養性到底想做什麽?”崇禎看著奏折說道。
“有意思,這個鄭鴻逵果然不止見過蘇定方,不過咱們這位駱提督,可是絕口不提鄭家送給他的禮物之事。”
“不過,鄭芝龍竟然想主動為朝廷捐獻糧餉,這是朕沒想到的。看來鄭芝龍也不是無腦之輩。”崇禎一邊看著一邊自語道。
浙江水師糜爛,崇禎早有耳聞。重新打造戰船,訓練士卒所需的時間太長了。
隻不過讓鄭芝龍的船隻充入水師,那麽浙江水師是姓明還是姓鄭就不好說了。
目前崇禎雖然圍繞福建正在布局,不過也不能將鄭芝龍逼急了,否則放棄陸地逃往海上,那就麻煩了。
現在的崇禎又不可能大規模實行海禁,不海禁無法徹底對付鄭芝龍的船隊。
既然鄭芝龍現在願意出錢出糧,那麽便可以暫時取一個折中之法,穩住鄭家。
就在崇禎閉目思考之時,一旁的王承恩見狀連忙說道,
“皇爺,老奴聽聞鄭芝龍的兒子鄭森,目前正在南京國子監讀書學習,師從錢謙益。”此時的王承恩還以為在野的東林黨魁首錢謙益是一個良才。
“鄭森?!!鄭成功!”聽到鄭森二字的崇禎瞬間睜大雙眼。
“皇爺,是鄭森。”王承恩確認的說道,同時心中好似鄭成功是誰。
“對了,對了,朕差點涼他忘記了。”崇禎一邊說著一邊笑了起來。
鄭芝龍確實是個二五仔,但是他有一個好兒子啊,曆史上,被南明隆武帝賜國姓。
在其父頭像建奴的情況下,堅持抗清,最後更是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奪迴了台灣。
被後人稱為國姓爺,鄭成功,鄭森。
想到此處。崇禎豁然開朗,
“海防遊擊鄭芝龍,忠心為國,得知朝廷為艱,竟然舉家捐獻白銀三百萬兩,糧草五十萬石,朕心甚慰。”
“傳朕旨意調任鄭芝龍之子鄭森為浙江水師副提督,協助駱養性整頓水師。鄭芝龍升任泉州總兵。”
大伴,你親自帶人前往福建傳旨。與福建總兵衛青、巡撫閻應元配合,將朕的銀子和糧草押運迴來。
為了敲詐鄭芝龍,崇禎也下了血本。將從未離開京師的王承恩派了出去。
要知道王承恩的身份現在可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提督東廠。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皇爺放心,老奴定當將事情辦好。”王承恩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隨著王承恩帶著大批東廠番子離開京師,崇禎望著東南方向。
心中思考鄭芝龍如何會如何抉擇。其實三百萬兩對於鄭家海上一年的利潤來說都算不了什麽。
不過崇禎並不知道鄭芝龍的底線。隻是開出了自己價碼。至於泉州總兵這隻是一個名頭,如今泉州就在他鄭芝龍的控製之下,那裏全都是他私人武裝。
就算不用崇禎賜封,鄭家的勢力也不止這些。
鄭森的忠心世人皆知,由他擔任浙江水師副提督再合適不過了。鄭芝龍不可能不幫襯自己的兒子重整水師。
而且萬一駱養性有什麽二心,崇禎毫不懷疑,鄭森都不會饒了他。
“古有隆武帝賜封國姓,如今朕這個大明正統皇帝也可以賜封。”崇禎心中想道,過些日子便召見這位民族英雄。
而在這時,南京當中也非常不平靜。
崇禎的一道聖旨,打亂了南京六部現有的格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