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為漢家江山而戰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 作者:龍門飛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大內,這臘月寒冬天氣驟冷,崇禎走出暖閣看著陰霾的天氣一時愣神。
“陛下莫要著涼了!”這時被封為婕妤的趙飛燕上前為崇禎披上大衣。
“朕無妨,倒是愛妃這種天氣早些迴宮吧。”崇禎心係蜀中戰事心不在焉的說道。
打完有趙飛燕之後,崇禎又對著身旁的王承恩說道,
“大伴,天氣寒冷,前線作戰的將士們禦寒物資戶部都派撥了嗎?”
“迴稟皇爺,蕭何大人已於月初將戶部籌集的物資悉數發往蜀中了。”王承恩迴答道。
“那就好,將士在前線用命,這些東西萬萬不能短缺。也不知戰事如何了,李自成是戰是降。”
“皇爺再有三天便是新年了,後宮的娘娘們可盼著家宴呢。”
“新年?朕真是忙糊塗了。怪不得皇城之內到處張燈結彩呢。”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先是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已經來到大明馬上就要一年了。
隨著除夕夜到來,大明得百姓難得過了一個比較安穩的新年。
北京城內煙花四起,百姓們其樂融融。
家宴之上,周皇後帶著一眾嬪妃皇子公主給崇禎叩頭請安。
“今日家宴,都不必拘禮。”看著年齡較小的皇子公主板正的模樣,崇禎笑著說道。
“皇嫂,多吃一些。”看著旁邊的懿安張皇後,崇禎夾菜說道。
這讓張皇後有些受寵若驚,不過轉頭看到崇禎又給周皇後和一眾嬪妃每人都夾了菜,這才平複下來。
家宴完畢之後,崇禎留皇嫂聊了一會天才讓她迴去。畢竟張皇後年紀輕輕獨自幽居後宮,崇禎怕她一個人別出什麽事。
“皇上.....”待眾人都離開之後,周皇後含情脈脈的看著崇禎呢喃道。
這些日子,自從崇禎納了婕妤趙飛燕之後,便很少留宿坤寧宮,周皇後雖然嘴上不說,心中還是有氣。
崇禎見狀,哪裏還不明白什麽意思,當即屏退左右。
..........,
燭光搖曳,春光無限。
第二日,神清氣爽,崇禎早早起來,
今日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作為大明天子的崇禎要接受大臣的朝拜。
隨著鍾聲響起,山唿萬歲!今日京師之中大大小小得官員數百人悉數到齊。
“諸位愛卿平身,這新年新氣象還望諸位愛卿與朕共勉。”隨著崇禎話畢,接著便是禮部繁雜的禮節。
數日之後,一道捷報傳入京師。
緊接著消息席卷天下,連遠在遼東的建奴都已得知。
蜀中李自成答應條件,獻城投降,中原之內再無戰事!
“好...好....好!”崇禎收到捷報,激動的隻能說出一個字。
而大殿之上的朝臣也好不到哪去,一些大臣癱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嘴中含著太祖顯靈,祖宗庇佑。
好一陣時間才平複下來。
“這是前線將士送給朕最好的賀禮!!”崇禎高聲說著。
“幸賴陛下聖明,將士用命!!”英國公張世澤恭賀道,隻是心中可惜沒能親赴前線剿賊。
“傳旨,蜀中將士重重有賞,犒賞三軍!”
“命新樂侯劉文炳稍作休整,率三千營、神機營、忠武營、勇衛營班師迴朝。其餘各省大軍皆返迴駐地休整。”
“命李自成覲見,朕要召見他!!”
崇禎一連下了數道命令。
成都府內,錦衣衛緹騎日夜兼程,將京師的旨意傳到蜀中。
命李自成精簡大軍,隻留八萬精銳隨劉文炳班師迴朝。其餘老弱遣散有朝廷縣衙接收。
大軍一路經湖廣,河南、山西返迴京師。
在這期間朝廷整編闖軍,安插大量校尉協助李自成控製大軍。
“定西伯,前麵就要到京師了,皇上他親自召見你!”新樂侯劉文炳對著一旁的李自成說道,這一路上李自成都是跟隨在官軍隊伍裏並未迴到闖軍軍中。
李自成老破不順破,心中了然。
“侯爺說笑,某現在不過一身白衣,進了京師是生是死還難兩說。”
“哈哈哈,定西伯說笑了。聖上既然已答應爾等,必然不會食言。”見李自成悲觀的樣子,劉文炳開導道。
大軍進入京師,闖軍便被安置在京營校場一側,而神機營、三千營、勇衛營、忠武營也相繼返迴駐地。
隻有一眾將領被崇禎召見,
進入北京城內,大軍班師迴朝的消息也被城內百姓知曉,紛紛夾道歡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看著百姓們其樂融融的樣子,李自成深有感觸。
“宣,定西伯李自成覲見!!”進入皇城之內,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李自成並不陌生他在福王、蜀王府內聽到過太監的聲音。
隨著李自成一步步跨過玉階,進入這大殿之中。隻不過與心中所想的不一樣,原以為崇禎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召見自己,以彰顯皇帝的豐功偉績。
沒想到進入大殿之後,周圍空無一人,隻有高高在上的龍椅坐著一人。
想必那就是當今天子崇禎了。
大殿之內,一時寂靜,不知為何李自成並未下跪叩拜。
“為何不拜!”一道威嚴的聲音自崇禎口中傳出。
沉默良久,李自成緩緩開口,
“有死而已!”自投降的那一天,李自成就想到了下場。
“哦?朕已賜封你定西伯,何來生死之說?”崇禎好奇的問道。
見皇帝揣著明白裝糊塗,李自成也來了脾氣當即說道,
“某殺官舉義,崇禎八年與高迎祥,張獻忠攻陷南直隸鳳陽,掘了明皇祖墳。斬了中都守將朱國相。”
“崇禎十四年,攻克洛陽,烹煮福王朱常洵.....”
“崇禎十五年,先後殺三邊總督傅宗龍、汪喬年,破官軍左良玉,害死督師丁啟睿....”
“同年,南下攻破重鎮成都,斬殺蜀王....這一樁樁一件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自成說著看向大殿上方的崇禎,其言不言而喻。這些事裏麵任意一條都足夠淩遲處死的了。
聽到李自成自報家門,崇禎幽幽的開口,
“你的罪責,死一萬次也不足平息朕的憤怒。既然知道難逃一死為何還要求和請降?”
聽到崇禎的詢問,李自成閉上雙眼,久久未語,
“陛下,大舉裁撤驛站,某失業迴家,活不下去便舉大義造反,正直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一唿百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高舉廟堂之上的陛下與朝臣可曾在乎過百姓的生死?天災人禍,而賦稅一加再加,遼餉不夠,再派三餉;百姓怨聲載道,豈能不反?”李自成並未迴答崇禎的問題,反而訴說著自己得遭遇。
聽到此話崇禎無法反駁,因為李自成說的都是事實。
見崇禎並未反駁自己,李自成越說越激動,
“自某舉大義以來,提出均田免賦,無數人爭先恐後相投,天下百姓無不盼望某取大明代之!!”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大明氣數未盡。這一年以來發生了太多事情。陛下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殺奸臣除貪官,賑災接濟流民....”
“百姓有了活路,便不會走上造反之路。不降又能如何,早晚敗亡,徒增傷亡罷了.....”說到這裏,李自成猶如泄了氣的皮球。
“朕不會殺你,朕相信你曾言北上抗擊建奴是出自真心。朕給你這個機會,不為朕,為這漢家江山而戰!!驅逐建奴,複山河!!”說道此處崇禎猛然從龍椅之上站起來看著李自成。
透過微弱的燭光,李自成看到麵前威嚴的崇禎的臉龐,不禁淚流滿麵跪倒在地,
“臣定西伯李自成謝主隆恩!!
言罷,李自成緩緩退出大殿。就在離開之時身後崇禎的聲音傳來。使他渾身一顫。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是啊,誰生下來就會做反賊呢,誰不想為天下蒼生建功立業。
李自成離開之後,一道聖旨傳出,
賜封李自成為定西伯,原闖軍改編為定西軍。兵額八萬,由李自成率領,李岩、劉宗敏為副將。前往一片石駐紮,協防山海關。
原大西軍李定國、孫可望改編鋤奸營,進抵山海關。
定西軍,鋤奸營皆歸薊遼督師孫傳庭統轄。
迴到軍中的李自成並未久待,當即率部北上前往一片石,這片命運之地。
而知道頂頭上司是孫傳庭之後,定西軍的將領也心服口服。
本章完
“陛下莫要著涼了!”這時被封為婕妤的趙飛燕上前為崇禎披上大衣。
“朕無妨,倒是愛妃這種天氣早些迴宮吧。”崇禎心係蜀中戰事心不在焉的說道。
打完有趙飛燕之後,崇禎又對著身旁的王承恩說道,
“大伴,天氣寒冷,前線作戰的將士們禦寒物資戶部都派撥了嗎?”
“迴稟皇爺,蕭何大人已於月初將戶部籌集的物資悉數發往蜀中了。”王承恩迴答道。
“那就好,將士在前線用命,這些東西萬萬不能短缺。也不知戰事如何了,李自成是戰是降。”
“皇爺再有三天便是新年了,後宮的娘娘們可盼著家宴呢。”
“新年?朕真是忙糊塗了。怪不得皇城之內到處張燈結彩呢。”崇禎聽到王承恩的話先是一愣,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已經來到大明馬上就要一年了。
隨著除夕夜到來,大明得百姓難得過了一個比較安穩的新年。
北京城內煙花四起,百姓們其樂融融。
家宴之上,周皇後帶著一眾嬪妃皇子公主給崇禎叩頭請安。
“今日家宴,都不必拘禮。”看著年齡較小的皇子公主板正的模樣,崇禎笑著說道。
“皇嫂,多吃一些。”看著旁邊的懿安張皇後,崇禎夾菜說道。
這讓張皇後有些受寵若驚,不過轉頭看到崇禎又給周皇後和一眾嬪妃每人都夾了菜,這才平複下來。
家宴完畢之後,崇禎留皇嫂聊了一會天才讓她迴去。畢竟張皇後年紀輕輕獨自幽居後宮,崇禎怕她一個人別出什麽事。
“皇上.....”待眾人都離開之後,周皇後含情脈脈的看著崇禎呢喃道。
這些日子,自從崇禎納了婕妤趙飛燕之後,便很少留宿坤寧宮,周皇後雖然嘴上不說,心中還是有氣。
崇禎見狀,哪裏還不明白什麽意思,當即屏退左右。
..........,
燭光搖曳,春光無限。
第二日,神清氣爽,崇禎早早起來,
今日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作為大明天子的崇禎要接受大臣的朝拜。
隨著鍾聲響起,山唿萬歲!今日京師之中大大小小得官員數百人悉數到齊。
“諸位愛卿平身,這新年新氣象還望諸位愛卿與朕共勉。”隨著崇禎話畢,接著便是禮部繁雜的禮節。
數日之後,一道捷報傳入京師。
緊接著消息席卷天下,連遠在遼東的建奴都已得知。
蜀中李自成答應條件,獻城投降,中原之內再無戰事!
“好...好....好!”崇禎收到捷報,激動的隻能說出一個字。
而大殿之上的朝臣也好不到哪去,一些大臣癱坐在地上痛哭流涕,嘴中含著太祖顯靈,祖宗庇佑。
好一陣時間才平複下來。
“這是前線將士送給朕最好的賀禮!!”崇禎高聲說著。
“幸賴陛下聖明,將士用命!!”英國公張世澤恭賀道,隻是心中可惜沒能親赴前線剿賊。
“傳旨,蜀中將士重重有賞,犒賞三軍!”
“命新樂侯劉文炳稍作休整,率三千營、神機營、忠武營、勇衛營班師迴朝。其餘各省大軍皆返迴駐地休整。”
“命李自成覲見,朕要召見他!!”
崇禎一連下了數道命令。
成都府內,錦衣衛緹騎日夜兼程,將京師的旨意傳到蜀中。
命李自成精簡大軍,隻留八萬精銳隨劉文炳班師迴朝。其餘老弱遣散有朝廷縣衙接收。
大軍一路經湖廣,河南、山西返迴京師。
在這期間朝廷整編闖軍,安插大量校尉協助李自成控製大軍。
“定西伯,前麵就要到京師了,皇上他親自召見你!”新樂侯劉文炳對著一旁的李自成說道,這一路上李自成都是跟隨在官軍隊伍裏並未迴到闖軍軍中。
李自成老破不順破,心中了然。
“侯爺說笑,某現在不過一身白衣,進了京師是生是死還難兩說。”
“哈哈哈,定西伯說笑了。聖上既然已答應爾等,必然不會食言。”見李自成悲觀的樣子,劉文炳開導道。
大軍進入京師,闖軍便被安置在京營校場一側,而神機營、三千營、勇衛營、忠武營也相繼返迴駐地。
隻有一眾將領被崇禎召見,
進入北京城內,大軍班師迴朝的消息也被城內百姓知曉,紛紛夾道歡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看著百姓們其樂融融的樣子,李自成深有感觸。
“宣,定西伯李自成覲見!!”進入皇城之內,一道尖銳的聲音響起,李自成並不陌生他在福王、蜀王府內聽到過太監的聲音。
隨著李自成一步步跨過玉階,進入這大殿之中。隻不過與心中所想的不一樣,原以為崇禎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召見自己,以彰顯皇帝的豐功偉績。
沒想到進入大殿之後,周圍空無一人,隻有高高在上的龍椅坐著一人。
想必那就是當今天子崇禎了。
大殿之內,一時寂靜,不知為何李自成並未下跪叩拜。
“為何不拜!”一道威嚴的聲音自崇禎口中傳出。
沉默良久,李自成緩緩開口,
“有死而已!”自投降的那一天,李自成就想到了下場。
“哦?朕已賜封你定西伯,何來生死之說?”崇禎好奇的問道。
見皇帝揣著明白裝糊塗,李自成也來了脾氣當即說道,
“某殺官舉義,崇禎八年與高迎祥,張獻忠攻陷南直隸鳳陽,掘了明皇祖墳。斬了中都守將朱國相。”
“崇禎十四年,攻克洛陽,烹煮福王朱常洵.....”
“崇禎十五年,先後殺三邊總督傅宗龍、汪喬年,破官軍左良玉,害死督師丁啟睿....”
“同年,南下攻破重鎮成都,斬殺蜀王....這一樁樁一件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自成說著看向大殿上方的崇禎,其言不言而喻。這些事裏麵任意一條都足夠淩遲處死的了。
聽到李自成自報家門,崇禎幽幽的開口,
“你的罪責,死一萬次也不足平息朕的憤怒。既然知道難逃一死為何還要求和請降?”
聽到崇禎的詢問,李自成閉上雙眼,久久未語,
“陛下,大舉裁撤驛站,某失業迴家,活不下去便舉大義造反,正直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一唿百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高舉廟堂之上的陛下與朝臣可曾在乎過百姓的生死?天災人禍,而賦稅一加再加,遼餉不夠,再派三餉;百姓怨聲載道,豈能不反?”李自成並未迴答崇禎的問題,反而訴說著自己得遭遇。
聽到此話崇禎無法反駁,因為李自成說的都是事實。
見崇禎並未反駁自己,李自成越說越激動,
“自某舉大義以來,提出均田免賦,無數人爭先恐後相投,天下百姓無不盼望某取大明代之!!”
“隻可惜天不遂人願,大明氣數未盡。這一年以來發生了太多事情。陛下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殺奸臣除貪官,賑災接濟流民....”
“百姓有了活路,便不會走上造反之路。不降又能如何,早晚敗亡,徒增傷亡罷了.....”說到這裏,李自成猶如泄了氣的皮球。
“朕不會殺你,朕相信你曾言北上抗擊建奴是出自真心。朕給你這個機會,不為朕,為這漢家江山而戰!!驅逐建奴,複山河!!”說道此處崇禎猛然從龍椅之上站起來看著李自成。
透過微弱的燭光,李自成看到麵前威嚴的崇禎的臉龐,不禁淚流滿麵跪倒在地,
“臣定西伯李自成謝主隆恩!!
言罷,李自成緩緩退出大殿。就在離開之時身後崇禎的聲音傳來。使他渾身一顫。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是啊,誰生下來就會做反賊呢,誰不想為天下蒼生建功立業。
李自成離開之後,一道聖旨傳出,
賜封李自成為定西伯,原闖軍改編為定西軍。兵額八萬,由李自成率領,李岩、劉宗敏為副將。前往一片石駐紮,協防山海關。
原大西軍李定國、孫可望改編鋤奸營,進抵山海關。
定西軍,鋤奸營皆歸薊遼督師孫傳庭統轄。
迴到軍中的李自成並未久待,當即率部北上前往一片石,這片命運之地。
而知道頂頭上司是孫傳庭之後,定西軍的將領也心服口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