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闖王驚人的話語,宋獻策最先反應過來,連忙奉承說道,


    “大王英明,此時官軍占盡優勢,我義軍可暫避鋒芒徐徐圖之。”


    而牛金星見宋獻策拔得頭籌也連忙附和恭維。


    隻有李岩看著李自成說不出話來,平心而論,李岩本是縣城鄉紳,與走投無路被逼而反的李自成等人不同。


    他胸懷天下,彼時明廷朝政混亂,外有強敵建奴,內有天災不斷。流民四起,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


    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此時李自成異軍突起,雖然起伏不斷,在義軍當中名聲顯赫。李岩甘心拋下富貴生活,投入義軍這滾滾大勢之中。


    再往後,隨著朝廷一係列失敗的舉措,進一步驗證了李岩的想法,“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任誰都能看出這天下改朝換代就在眼前了。


    而作為中原大地最大的一股義軍李自成,是最有可能取明代之。


    然而好景不長,義軍擊潰平賊將軍左良玉之後本以為將拉響大明王朝的葬禮,誰又能想到朱仙鎮之戰成為義軍絕響。


    隨著開封大戰,義軍一敗開封、二敗湖廣、三敗四川。闖、獻二人雖趁著官軍疏漏,一舉攻下成都、重慶二府。


    可稱王之事,徹底激怒了明皇和一眾朝臣武將。


    數十萬大軍傾力來剿,此時關外建奴正因皇太極突然暴斃,爭權奪位,無暇他顧。


    沒有了建奴的意外配合,官軍與義軍大戰蜀中。


    一戰順慶,再戰重慶。如今義軍不得不退守成都。


    連番大戰,羅侯羅汝才順慶敗逃,身負重傷,部卒為李自成所吞。


    大西王張獻忠,重慶兵敗,自刎以謝天下。其義子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率領餘部投降朝廷,如今兵臨成都,成為了對抗義軍的急先鋒。


    可笑,可悲,可恥,可歎。


    看著再無最初相見之時意氣風發,氣吞天下精神的闖王李自成,不,退入蜀中之時,闖王便不複從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隻想割據一方,榮華富貴的李自成。


    李岩目光空洞,嘴角苦澀,緩緩吐出兩個字,


    “...闖....王.......”。


    李自成聽到李岩的稱唿,心頭一顫,不敢麵對李岩,隻得別過頭去。開口說道,


    “李岩,與我等不同。我等舉大義,最初也不過是為了生存,想要在這亂世之中活下去。”


    “而你,本就富貴之人,為了心中那份天下大義,投身於亂軍之中,時至今日想必你也看出來了吧....本王.....給不了....你想要的....”。


    “記得初次見麵之時,李先生曾經問我一句話。”李自成迴想起最初之時聲音沙啞的說道。


    “你說,為什麽要造反,為何不報官啊?當時我並未迴答你。”


    “今日我便告訴你,為何造反,因為活不下去了啊,他朱重八當年為何不報官。”說著說著李自成麵目有些猙獰。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


    最後一句話,便是當年李自成反問李岩所說的。


    聽到此話,李岩再也控製不住,雙目熱淚滾滾,連忙站起,對著李自成說道,


    “闖王,闖王!我等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如今成都府內可戰之兵仍然有十五萬之之眾。”


    “大不了我們率部南下,去雲南,再不行去貴州,去兩廣!”


    看著有些癲狂的李岩,李自成閉上雙眼,說出一句話,讓李岩如遭雷擊。


    “天下之大,哪裏還有我等容身之所。。”


    “此事,不必再議,我意已決。既然紅娘子為官軍所俘,未曾受辱且被善待,那麽李岩你便帶著我的條件去吧。”


    “想必,朝廷當中早就有人在等你了。”說完李自成拂袖離去,隻留下呆若木雞的李岩,和一旁的吃瓜群眾二人組。


    見牢門未關,也無看守。


    牛金星和宋獻策二人連忙追出去,


    “大王,大王等等我們。我等願隨大王招安。”


    走在前麵的李自成,聽到身後的聲音,心中一陣厭惡,要不是留此二人還有用,恨不得當即將兩人處斬。隨即加快腳步拜托兩人。


    渾渾噩噩的李岩走出暗無天日的大佬,看著數日未見的陽光,心中微定。


    他以明白李自成的想法,這巍巍皇明,已斷無取代的可能。據城死守,用不了多久便會人心渙散。


    畢竟張獻忠身死的消息,對於義軍而言衝擊力太大。要知道那可是天下數十股甚是數百支義軍僅次於闖王李自成的。


    連他都為官軍所破,那麽自己這些人又能支撐多久。一年半載?甚至是三五個月年?這都是一個未知數。


    迴到府邸的李岩沉思片刻,拿出紙筆寫下一封書信,交給親信,送往官軍大營。


    其實早在義軍退往湖廣之時,他就收到官軍暗中的招降,隻不過被李岩嚴詞拒絕。


    後來,自己的妻子紅娘子更是寄來親筆書信,信中言稱,當今陛下以撥亂反正,勵精圖治,再興大明,正是李岩一直向往的明主。讓他脫離李自成效忠朝廷。


    這讓對李自成抱有希望的李岩大怒,當即寫下一封休書讓來人帶給紅娘子。從此不再來往。收到休書的紅娘子整日以淚洗麵,將休書焚燒不做算數。


    現在,李岩自己竟然要寫書信請和。


    隨著信使出城一路之上暢通無阻,闖軍麾下的高級將領皆以聞到風聲,放在平時,劉宗敏、李過之流是斷然不會同意求和。


    隻是數次的交手中敗多勝少,讓一眾將領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


    “叔父,李岩的信使已經出城了。”王府之中,李過在一旁說道。


    聽到此話李自成目無表情,點頭示意。


    看到自己叔父的樣子,李過心中歎氣,隻能告退。


    官軍大帳,闖賊求和的消息傳開,一眾高級將領瞬間炸鍋,七嘴八舌的發表意見。


    “侯爺,不可輕信,賊寇言而無信,降而複叛的情況還少嗎!”率先說話的便是一直在剿前沿的勇衛營副將黃得功,這些年來他見過太多了。


    黃得功此話一出孫應元與勇衛營一眾將領都表示反對,而河南督師楊文嶽也覺得天賜良機正是一舉消滅流寇的好時機,不應答應賊寇的請求。


    另一邊表示可以招安之事可以嚐試一下,畢竟城內還有近十五萬大軍,強攻下來,官軍損失定然不少。


    就這樣兩夥人吵吵鬧鬧,劉文斌一時之間拿不定主意。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門飛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門飛沫並收藏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