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城內,王廷臣拿著一封信跑入督師大帳:“督師,李百戶傳來消息,昨夜豪格兵敗,皇太極震怒,命令三天之後總攻鬆山”。


    “三天之後....與我們突圍的時間有一天的時間差,是我們最後的機會了,城內其他人怎麽樣了。”洪承疇問道。


    其實他對這次能否成功突圍內心也充滿未知,隻不過他是遼東最高軍事指揮官,要是連他都表露出悲觀的態度,手下的士卒就跟沒有活路了。


    “已通知下去加強戒備,隨時備戰。為了避免城內還有其他建奴細作,除了心腹之外還沒有將消息告訴下麵各部。”王廷臣迴答道。


    “恩,待第三天夜裏,突圍之前再告知他們目標。”洪承疇麵朝南方說道,隻能寄希望於塔、杏山的那幾個總兵了。


    “哎........”王廷臣走後大帳之內一聲重重的歎息聲音傳出。


    杏山城內,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兵部主事馬紹愉,五位總兵吳三桂、唐通、白廣恩、李輔明、馬科正聚於沙盤之前。


    “諸位總兵,明日我們便要出杏山,大軍向鬆山靠攏。到時候建奴得到消息必會派主力前來阻擋。


    我們必須在鬆山外圍給予建奴足夠大的壓力,來減少建奴圍城的兵力。給洪督師他們創造可以突圍的條件。”駱養性指著鬆山說道。


    “指揮使大人,俺白廣恩是粗人,就直說了。前番各鎮損失不少,雖然最近一直在收攏殘兵,現在加起來也不過步騎五六萬。要想牽製建奴主力實在有些力不從心啊。”白廣恩大著嘴咧咧道,他本就是賊寇後被詔安,累戰功才當上這個總兵。


    “錦衣衛緹騎和軍中夜不收已經撒出去了盡量拖延我軍行蹤,但是我們一路向鬆山靠攏人數眾多被建奴發現也是早晚的事,雙方一旦接觸恐怕很難脫身。”吳三桂說道。


    “怎麽?諸位總兵怕了?明日之事本欽差親自督軍。”駱養性咬了咬牙說道。


    要麽明天死在鬆山,要不然救不出鬆山內的人,他迴到京師也是一個死。大明雖然風雨飄搖,但現在的駱養性暫時還沒生出二心。


    “怕個球,俺就沒怕過誰,既然欽差大人都豁出去了,那麽俺白廣恩就陪你走上一遭。”一聽駱養性鄙視自己,白廣恩立馬不幹了。


    打定主意的吳三桂也和其他人也一並附和。畢竟自己的關寧鐵騎大部分都是騎兵,實在萬不得已就護著欽差退迴寧遠。


    第三天清晨,決戰之日到來,駱養性帶著一眾總兵,在杏山城下祭告黃天,向南崇禎的方向叩首,揮師北上。而鬆山城內氣氛也愈發緊張。


    隨著五路總兵大軍持續向鬆山靠近,負責緹騎劉忙拍馬趕來;“指揮使,各位總兵大人。再往前便接近鬆山外圍了,建奴的偵騎太多,緹騎和夜不收無法為大軍掩蓋行蹤了。”


    這一天一夜劉忙都沒合過眼,錦衣衛緹騎和大軍僅存的夜不收分成二十多隊清理建奴偵騎。建奴的偵騎也不是吃素,僅僅一天他們就損失過半,不過總算將外圍的偵騎處理幹淨了。


    看著自己的心腹折損駱養性心裏在滴血,但是麵上不能表露出來:“知道了,辛苦了,去休息吧。”


    “緹騎散去,清軍必然察覺,皇太極會調主力前來圍堵,我們沒有必要躲藏了,接下來要苦戰了。”吳三桂解釋道。


    “傳令下去,大軍即刻向鬆山進兵。王千戶,你親率錦衣衛於陣前監察。”


    “聖上口諭:為將貪生者,斬!”…


    “怯敵畏戰者,斬!”...


    “臨陣脫逃者,斬!”...


    “聞鼓不進者,斬!”...


    “令出不遵者,斬!”...


    發了狠的駱養性,將臨出京城時崇禎讓王承恩交給自己的密旨的內容一股腦說了出來。


    “卑職領命。”說著王千戶率領錦衣衛向陣前趕去。


    駱養性將崇禎的口諭傳遍全軍,這五條斬立決聽的五位總兵和各級將官脖子直冒涼氣。


    在錦衣衛明晃晃的刀前,明軍以一個比較完整的軍陣向鬆山推進。


    鬆山城外,皇太極大帳。貝勒阿巴泰急匆匆的趕到:“皇上,探子來報,明廷援軍出現在鬆山外圍,正向鬆山城逼近。”


    正在養傷的皇太極不顧傷勢的站起來說道:“鬆山城外圍,為什麽現在才發現,偵騎幹什麽吃的。”


    “聽迴來的偵騎匯報,明軍從北京調來緹騎非常難纏。皇上現在該怎麽辦,不如讓我率正藍旗去擊潰他們,把那個什麽狗屁欽差捉迴來獻給你。”阿巴泰高傲的說道。


    皇太極聽到在塔山、杏山龜縮不出的明軍竟然向鬆山進兵,看來大明的皇帝給這群貪生怕死的總兵們下了死命令了。隨即命令道


    “正藍旗不動,需要和濟爾哈朗的鑲藍旗繼續圍困鬆山,防備洪承疇突圍。讓多爾袞和多鐸率領正白、鑲白旗去抵擋明軍。”


    多爾袞和多鐸接到命令後不敢停留,立刻帶領兩旗兵馬前往抵擋增援過來的明軍。


    雙方於陣前交戰,明軍一直聚攏緩緩向前推進。多爾袞和多鐸多以騎兵為主,一時也無可奈何,隻能對峙。


    鬆山城內,所有人都以知曉今晚要趁勢突圍。傍晚突然鬆山城內火光四起,原來是洪承疇破釜沉舟,縱火焚燒城池。


    隻見前屯衛總兵王廷臣率部從南門殺出。喊殺聲震天,濟爾哈朗立刻率鑲藍旗阻擋,而洪承疇帶著督師大纛親率標營,與遼東巡撫邱明仰一眾文武官員兵卒近兩萬人緊隨王廷臣其後。


    濟爾哈朗見明軍拚命一時難以抵擋,隨向皇太極求援。皇太極急調阿巴泰、豪格等人增援勢必要活捉洪承疇。


    在南門喊殺聲震天之時,曹變蛟親率騎兵從西門殺出,駐守西門的豪格已被調走,除了一幹漢軍旗之外,隻有皇太極從朝鮮調來助戰的總兵柳琳等人。


    曹變蛟率軍如入無人之境殺出一條血路,隨後拔馬向西南方向移動接應洪承疇等人。


    鬆山外圍,駱養性一看到鬆山城內火光四起,急令大軍向西南方向靠攏。


    前軍在與多爾袞和多鐸交手之時幾乎崩潰,錦衣衛連砍了上百逃兵都止不住潰勢,薊州總兵白廣恩見形勢危急,親率家丁衝入陣中,連番砍殺數名建奴巴牙喇白甲兵才止住明軍潰勢。


    在駱養性的催促之下,唐通、李輔明、馬科也硬著頭皮帶領家丁指揮大軍。吳三桂則率領關寧鐵騎從左翼衝擊多鐸鑲白旗中軍。一時之間多爾袞和多鐸竟不能抵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龍門飛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龍門飛沫並收藏崇禎十五年:召喚猛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