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同歸 ()”


    章府


    此時,宰相章惇正獨自一人站立在書案內側,看著麵前一份比一份豐厚的大紅禮單神色發怔。


    “申王,簡王,莘王,端王……還真是看得起本相。”


    在所有的禮單之上一一掃過,然而待得看到端王之時,卻是忽然停了一下。


    對於端王趙佶,他再是了解不過,論詩詞歌賦,琴棋書畫,自是天賦卓絕。不止如此,這一位對於聲色犬馬,安逸享樂更是擅長,簡直就是昔日後主李煜的翻版。


    “如此輕浮浪蕩之輩若是禦極登頂,豈不是大害江山?”


    其眼中透出毫不掩飾的嘲諷,身為宰相,自然什麽都看得清楚,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帝王,需要的可不是那些沒用的東西。


    冷哼一聲,看都沒有看那禮單一眼,徑直將其丟棄到一旁。此時,其目光轉迴,卻是在剩下的禮單中左右徘徊。


    然而,沉思良久,卻在申王趙佖與簡王趙似之間猶豫不決。至於剩下的其他幾位皇子,無論哪個方麵都有所不足,自然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當然,此事也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做的了主,還需要和各位執政,以及宮中向太後商議過後方才能夠決定。


    “哎……”


    驀地,其忽然歎了口氣,若非官家沒有子嗣,又突然暴斃,連遺詔都來不及留下,如何會有這般麻煩之事?


    “噠噠噠……”


    卻在此時,一陣腳步聲忽然從外麵傳來,頓時打斷了他的沉思,抬頭看去,來的正是其府中管家。


    “老爺,申王府的劉管家前來拜見。”


    “申王?不是已經來過一次嗎?”章惇有些愕然,頓了頓,接著道,


    “你去迴複於他,本相身為一朝宰輔,有些事情自會秉公而論,斷無徇私的可能。也讓他安心等待,不必活動頻頻,途惹非議。”


    “是”


    那管家應了一聲,隨即轉身離去。


    相府門外,劉管家有些無奈的歎了口氣。王爺是讓他特意過來表明一下態度,結果,連麵都沒有見到便被‘請’了出來,這可如何是好?


    正發愁之時,驀地,忽然看到前方不遠處,一道熟悉的身影走了過來。其神色一凝,那人他再熟悉不過,不是簡王府的人又是誰?


    劉管家皺了皺眉,這人昨日不也已經來過一次嗎?不知怎的,總覺得那裏不對勁。沒有再逗留下去,轉而向著自家王府極速折返而去。


    ……


    “拜見太後。”


    “眾位卿家請起。”


    寶慈宮中,向太後將東西二府中的重臣盡都召來,顯然是要商議重要的事情。至於是什麽,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官家突然崩逝,舉國同悲。然國不可一日無君,否則必生大亂。”說到這裏,向太後頓了一下,目光眾臣身上掃視了一遍,接著道,


    “新君為誰,哀家一個婦道人家也是拿不定主意,這才倉促將大家召來。”


    此刻站在下方的眾位臣工,無一不是大宋權力的最高執掌者,一言一行,決定著天下命運。


    “啟稟太後,老臣認為,當在九皇子和十三皇子之間選擇其一。”章惇率先開口,將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


    “若以長幼論,自應該是申王,其為官家皇長弟,亦或者是選擇簡王,其為官家同母胞弟,合乎禮律。”


    殿中驟然變得安靜下來,所有人盡都有些異樣的看向章惇,神情各不相同,也不知是在佩服,還是在嘲諷。


    “章相此言,未免太過草率了吧?端王,莘王以及睦王盡都是官家親弟,何以被直接排除掉,如此,豈不有失公平?”


    “端王輕佻,豈可為天下之君,再則,莘睦二王既非長弟,又無才華,自是不必考慮。”


    “端王才華橫溢,倜儻君子,何來輕佻之說?”


    “你……”


    “好了,都是當朝宰執,如此爭吵,成何體統?”


    卻在此時,向太後忽然開口,打斷了兩人的爭論。其目光看向另一人,正是知樞密院事曾布。向其微微點頭,這才幽幽說道,


    “哀家膝下無子,故而,就沒什麽嫡庶之別了。皇子們盡為庶出,禮律之上,自是都有承繼大位的資格。”


    “太後所言甚是,章相禮律之說屬實有些偏頗。聽聞昨日之時,各位王爺盡都送厚禮與相府,難道是其他人送的禮物單薄了些,所以才引得章相厚此薄彼?”


    “曾布,你敢汙蔑本相!”


    章惇麵色難看,死死盯著對方。


    “章相慎言,本官也是實話實說罷了,得罪之處,還望海涵。”曾布拱了拱手,神色中卻沒有絲毫道歉之意。


    “各位王爺並非完人,自是各有優缺點。所謂君王垂拱而治,即便有些許不周之處也無傷大雅,瑕疵疏漏自有我等朝臣輔佐查補。”


    “詭辯。”


    章惇神色陰沉,如何聽不出對方話中的隱意,無非就是在為端王粉飾罷了。隻是,那趙佶何止是不妥,其性格種種盡都是為君者大忌。


    “我等各有己見,這般爭論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妨聽聽太後的意見。如此,隻要大家沒有異議,便以此決定如何?”


    此時,一道身影忽然走出,正是尚書左丞蔡卞。其位高權重,自然頗有影響力,話音落下,眾人大都沉默,顯然是認可了他的建議。


    章惇欲言又止,不知為何,總有些不好的預感。然而,見得眾人盡都沒有言語,他也不好觸犯眾怒。


    “本是讓你們決定,結果,還是將這為難之事推脫給哀家。”向太後似是有些無奈,想了想,繼續道,


    “哀家一個婦道人家也沒什麽見地,不過,昔日先帝神宗在位之時曾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故而,哀家覺得當可立為君,眾位卿家覺得如何?”


    “太後……”聽到向太後的話,章惇頓時臉色微變,正要駁斥,卻瞬間被曾布打斷,


    “既是先帝所言,那便是聖意。端王福壽仁孝,更兼才華斐然,若為帝,必成一代聖賢明君,臣附議。”


    “先帝遠見卓識,定然不是我等可以企及,如此,老臣附議。”蔡卞同樣躬身一禮,附和道。


    “臣也附議”


    “……”


    轉瞬之間,形勢突變,當場之中幾位執政仿佛早已商議過一般,盡都選擇同意,頓時令的章惇麵色再變。


    如此,豈不是自己被徹底孤立了?想要反駁,然而,看著眾人隱約間似笑非笑的目光,頓時心中一凜,沒有了開口的勇氣。


    見到此情此景,向太後似是終於鬆了口氣,罕見的露出笑容道:


    “既然眾卿沒有意見,那便就此定下。事不宜遲,章相,此事便交於你負責,其他卿家從旁輔助,萬不可出現紕漏引起動蕩。”


    “老臣遵旨。”事已至此,章惇心知反對無望,不由得暗自歎了口氣,躬身應道。


    ……


    人皇更迭,氣運變換,稍有變化便會引得天下震動。


    淮南,茅山。


    此時,正於山巔盤膝打坐的老道突然睜開雙眼,其目光向著西方望去,隻見的天際盡頭金氣翻湧,異象頻頻,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良久,也不知是想到了什麽,忽然歎了口氣道:


    “天數已變,卻仍舊走上了原本的命途,也不知這樣的選擇是對是錯?”


    恰在此時,隻見的一道身影驟然浮現,如飄渺清風,變幻不定,不到片刻已經縱躍到山巔之處。


    “劉師兄,別來無恙。”


    來者同樣是一位道人,不過,其年紀略小,氣質超凡脫塵。


    “原來是掌門師弟,貧道有禮了。”劉道人打個稽首,遂問道,


    “師弟此來,可是為了那帝位更迭之事?”


    “正是如此。”掌門點點頭,


    “新皇即位,茅山不能不有所表示。更何況,劫數將出,那件事情也該處理了。此事幹係重大,非師兄親自走一趟不可。”


    聽到此話,劉道人神色變得凝重起來,頓了頓,方才迴道:


    “也罷,待貧道稍作整理,即日便啟程。”


    “還有一事。”掌門忽然再次說道,


    “師兄此去汴京,須得注意一人。”


    “你說的是那位飛雲子?”


    “原來師兄早已知曉,卻是師弟多慮了。”掌門頓時點點頭,接著道,


    “月前石道友托人送來一封書信,其中特意提到了這位飛雲子,稱其為當今之世修為境界至高者,便是其師紫陽真人都難以企及。”


    “翠軒道友向來行事謹慎,他既然有此判斷,定然不會有錯。”劉道人皺了皺眉,接著道,


    “既如此,那便必須和此人見上一麵,否則那件事情會有波折。”


    ……


    宮中之議雖然隱秘,但是,卻不可能真的保密。不到幾個時辰,立端王為君的消息便如同冬日寒風,瞬間席卷了整座汴京城。


    然而,之後發生的事情,卻令的朝野內外,各方勢力詫異至極。帝位何其誘人,本以為接下來會有一番龍爭虎鬥,卻沒想到,事情異常順遂,沒有引起半點波瀾。


    時間便在這異常詭異的形勢下緩緩流逝,轉眼數日過去。


    楚府。


    此時的楚峰正端坐在後園某處石亭之中,一邊飲茶,一邊觀察著皇城的方向,沉思不語。小翠靜靜站立在不遠處,看著自家公子怔怔出神。


    “主人,我迴來了。”


    驀地,隻見的天際處飛來一道紫光,瞬間飛落至其肩膀處,不是小紫又會是誰?還未等楚峰有所迴應,一旁的小翠早已雙目放光,盯著對方打量不停。


    “你先下去吧。”


    “婢子告退。”


    小翠有些戀戀不舍,但也知道公子定然有重要的事情,隨即乖巧離去。


    “怎麽樣,有收獲嗎?”見得小翠走遠,楚峰這才開口詢問道。


    “那是當然,我已經將他們的老巢盡都找到了。”小紫拍了拍胸脯,很是驕傲。頓了頓,接著又道,


    “主人有所不知,那些大蟲子和尚不隻有四個,而是七個。守護的蜉蝣寺同樣有七座,盡都分布在不同的地方。”


    “七座!”


    楚峰不禁有些詫異。數日前去往北方激活龍脈的四僧已經返迴,他便在第一時間派小紫出發,目的便是將剩餘一僧的老巢找到,卻沒想到竟還有如此驚喜。


    “是啊,都是和蜈蚣和尚一樣的大蟲子。”小紫有些迫不及待的解釋著,一副想要邀功的模樣,似是想到了什麽,忽然又道,


    “對了,我將那些蜉蝣寺所在的位置盡都留下了子火監視,主人要看嗎?”


    “哦,小紫這麽厲害啊,竟能想的這麽周全。”楚峰適時誇獎了一句,頓時引得對方眉開眼笑,有些靦腆的迴道,


    “還好啦,主人請看。”


    說著,其小手輕輕一揮,霎時間五道紫色光團激射而出,轉眼化作一幅幅紫色光幕,懸浮在半空之中。


    楚峰不禁眼前一亮,小紫還有這種奇特的能力,竟將這五處的蜉蝣寺全景盡都實時在現,和現場直播沒什麽區別。uu看書 .uukan


    五處蜉蝣寺盡管地點不同,但是,整體情景大同小異,盡都是有些年頭,破敗不堪的寺院。寺中除了一位妖僧鎮守,沒有任何其他人。


    “這麽說,那裏的地下也有同樣的鎖龍井存在?”


    “嗯,和之前的兩處都是一樣的。”小紫很是確定的點點頭。


    楚峰沉默不語,腦海中仔細思索著。驀地,其手掌緩緩浮動,一張同樣的虛幻光幕浮現而出,正是宋,遼與西夏等等諸國的詳細地圖。


    “將這些寺院的位置點出來。”


    “啊……”小紫怔了一下,似是之前沒有考慮到這些,不自覺的抓著自己的頭發迴憶起來。良久,方才迴道,


    “好像是這裏,這裏……還有這裏。”


    隨著小紫的點指,一點點微光在地圖中陸續亮起,再加上原本的兩處共有七處位置。


    “北方會寧府,燕京,太原,汴京,杭州,潭州,川蜀。”


    “咦!”


    驀地,楚峰似是發現了什麽,忍不住驚疑出聲。


    “主人可是看出了什麽?”小紫有些好奇的問道。


    楚峰沒有迴答,而是抬手一劃,瞬間,一道光線將所有的蜉蝣寺地點盡都相連起來,頓時組成了一個奇異的形狀。


    “你且看看,這像是什麽?”


    “像……好像是一個勺子。”小紫猛然反應過來,


    “是北鬥七星!”


    “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匯聚,還有那每一處蜉蝣寺地下的鎖龍井,這究竟是巧合,還是特意為之?”


    楚峰似是盯著光幕,沉思良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同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逍塵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逍塵子並收藏諸天同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