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小雨知道曲卓大爺爺那邊有不少親戚,但屬實沒想到會有那麽多人。


    聽說四十多口的一大家子,有一天會組團到京城來玩……腦袋瓜裏一片茫然無措的,完全不知道該怎麽招待。


    傻傻愣愣的消化了半晌,憋出一句:“好多人啊。”


    “是呀,好多人呢。”曲卓笑嗬嗬的附和,示意前邊:“別看這四進的院子好像挺大,但一進倒座房不好安排人住。


    二三四進,除去大堂、餐廳、客廳,洗手間、廚房什麽的,能住人的屋子並不多。


    人家大老遠來的,總不能三五個人擠一個屋吧?大人小孩分散開來,也就勉強能住得下。”


    “那可園……也是……”喬小雨似乎理解了。


    “可園?不是……”曲卓搖頭:“可園是咱家,一會兒我帶你去溜達一圈兒。”


    “咱家?”


    “嗯呐。”


    “可園那麽老大,兩個院子呢。”喬小雨小嘴喔喔著,整個人都震驚了。


    “七號院前麵是一片假山池子,中間是大客廳、大書房和大餐廳,後院是泳池……”


    “泳池?”喬小雨眼睛瞪的更大。


    “本來是一溜房子和一個大花園,大閨女不是想要個遊泳池嘛,就給她修一個。”


    “……”喬小雨覺得自己會的語言有些過於貧乏。


    她能想到的,最貼切的詞是“敗家”。可敗家倆字,完全不夠形容的。簡直敗家敗到沒邊了都。


    曲卓不理會傻媳婦呆掉的小模樣,自顧自的說:“九號院前麵是跟七號院連成一片的假山池子,中院是咱倆的起居室、小書房、小餐廳和咱倆的臥室。


    後院是個大花園和給孩子們準備的房間。”


    “那咱現在的家呢?”喬小雨已經有點麻了。


    “等兒子閨女長大,都給趕過去,省得礙眼。”


    “……”喬小雨不知不覺間停下來腳步,站那死機了半晌,憋出一句非常實際的問題:“那麽大的地方,怎麽打掃衛生呀?”


    “對哈~”曲卓憋笑,皺起眉頭一本正經的附和:“那麽老大的地方,收拾衛生不得累死呀。”


    “嗯~”喬小雨都有點眼淚含眼圈的意思了。


    眼下的家,倆小院拚在一起的大小。每次全家總動員,裏裏外外收拾一遍得大半天。


    七號院有多大,小雨妹妹沒概念,隻知道之前住了幾十戶人家呢。還有九號院,比七號院還大出一截呢。


    倆院兒加一起……我地媽媽耶……有拔不完的草,擦不完的灰……天呀~都想一想都迷糊……


    “沒事兒~”曲卓憋著笑,拉著媳婦繼續往前走:“實在不行,讓老喬早點退休。閑著沒事掃掃院子修修花花草草,全當鍛煉身體了。”


    “呃~~~~”喬小雨站那用吭嘰表達抗議。


    “哈哈哈哈哈~”曲卓大笑:“是不是傻?雇幾個人不就完事了嘛,你還真打算自己收拾呀。”


    “雇人?”喬小雨先鬆了口氣,又開始擔心:“不合適吧,傳出去影響多不好呀。”


    “沒事呀,找個什麽名目。比如……”曲卓停住腳看了看左右:“五號院名義上不是招待所嘛。既然是招待所,雇幾個服務員打掃衛生,不很正常嘛。順便把咱家也打掃了。”


    “能行嗎?”喬小雨依舊有些擔心。


    傻丫頭並沒有意識到,如果放在以前,她會先擔心雇人能不能開得起工資。


    可現在,不知不覺間她已經不再考慮錢的問題了。隻是擔心合不合法,還有影響好不好……


    倆人進中堂,欣賞了一陣棚頂的雕花和彩繪,後門出去穿過抄手遊廊奔三進。


    不等進院,就聞到了一股大漆味兒。


    進院一看……好家夥,院裏擺著十多件桌椅家具。全都是剛刷過漆,看著簇新。


    曲卓稍一打量,就知道是北新倉院裏搬過來的那些。


    這就完事兒啦?


    早著呢。


    院子裏擺出來的,隻是修複好的一部分。至少三遍漆,完事還要打磨拋光,鑲嵌玳瑁螺鈿。


    眼下有的才上第一遍漆,有的是第二遍。


    三進正房裏,有十幾件正在修複當中。更多的放在左右廂房裏等修複。


    另外,四進院裏也堆的滿滿當當,都是王世襄從博物院庫房裏買出來的殘破貨。


    有些能修複,就是得費些功夫。有的隻能拆料,當補丁用……


    “你倆……找人?”一個穿著灰褂子,戴著藍套袖,用細砂紙蹭抽屜內襯板的學徒工,打量忽然冒出來的倆年輕人。


    “我來找王世襄王老先生。”曲卓客氣的答話。


    “找王師傅呀。”學徒工抬手指向西麵:“他跟隔壁院呢。這邊過不去,你得出去,從外邊大門走。”


    “得嘞,謝謝您。”曲卓謝過對方,拉著媳婦走迴頭路。


    出了五號院,拍了半天七號院的門環,一光著膀子的工人從裏麵開門。


    工人之前在五號院幹活,認識曲卓。忙讓開身位,一副想套近乎,又不知道怎麽開口的憨厚模樣。


    “王世襄王老爺子在這邊吧?”曲卓問話的功夫,拉著媳婦跨過腐朽的門檻。


    “在呢,我給你喊去。”工人一溜跑著往院裏去……


    七號院裏的殘垣舊房已經全部拆空了,放眼看去,隻院子中段還剩下座灰突突,有點歪斜的八角亭。


    多少年前被填平了的沼池,被重新挖開了。一起被挖出來的,還有當年工人圖省事,砸碎了填坑的太湖石。


    可惜了,當年耗費無數人力物力從蘇杭運進京城的巨大觀賞石,變成了大大小小的碎塊鋪的滿地都是。


    曲卓正琢磨這些碎石頭怎麽廢物利用一下,王世襄從九號院那邊過來,樂嗬嗬的打招唿:“迴來啦?”


    “誒,昨個迴來的。歇了一天,今兒過來瞅瞅。”曲卓腳步迎上去。


    離得近了,壓低些聲音說:“帶了不少玩意迴來,迴頭給您包一份。”


    “那感情好,卻之不恭啦。”王世襄賊有範兒的抱了抱拳,拉著曲卓往旁邊走了兩步:“正好你迴來了,上次訂的鼻煙兒,前兩天剛送過來一小匣子。”


    “製好啦?”曲卓眼睛一亮。


    “哪有那麽快。用餘料製了點溫香,先讓你個大財主嚐嚐鹹淡……”


    之前曲卓好奇鼻煙兒是個什麽玩意,跟老爺子跑了趟天津衛,結果沒買成。


    不是人家不賣,也不是沒貨。是王世襄的朋友見曲某人是個不差錢兒的金貴人,表示手頭隻有普通貨。


    底料不行,發酵的不到時候,磨的也不夠精細。屬於……窮人樂。


    真正好的鼻煙兒,甭管黑白,用料都十分講究。想淘弄齊備,正經得花點銀子呢。


    料備齊了,還得發酵陳化,打底兒就得一年。


    真正的好貨要反複發酵七次,再封存泄勁,製一批精品要四年的時間。


    王世襄的朋友不認識啥有錢的主顧,也沒那經濟實力淘弄好料。


    被煙廠開除後,偷摸在家對付著製些,賺點零錢貼補家用。


    曲卓聽了情況,直接甩了一千塊給對方,訂了半斤黑煙(含煙葉的)和半斤白煙(不含煙葉的)。


    一千塊錢買一斤煙?


    鼻煙兒不是煙卷兒。分裝成小瓶,一瓶裏也就十幾克。半斤能裝三十多瓶,合下來一瓶十五塊錢。


    多種名貴藥料,四年時間製出來的一小瓶,十五塊錢,還覺得貴嗎?


    曲卓和王世襄嘮了兩句,正準備研究下暖氣管路該怎麽走,謝楠從院門那邊探頭往裏看。


    瞅見曲卓後快步跑過來,著急忙慌的說:“理事長,有您電話。”


    “誰呀?”曲卓問。


    謝楠不著痕跡的掃了下王世襄,含糊的說:“您快著點吧,重要電話。”


    “告訴打電話的人,我今兒休息。有事等我上班了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