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讓曲卓幫忙指點和修正。


    實際上彎省方麵為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相關教育增補的教材,是從老美普渡大學引進的。


    普渡大學於62年就設立了計算機科學學院,是全美第一個設置計算機學科的大學。


    教材在隨後的十餘年裏,進行了幾次增補修訂,不論結構還是內容,都已經非常全麵和完善了。


    彎省教育口將教材引進迴來,一直在進行翻譯工作。


    這個翻譯,不止是內容的翻譯,還涉及到大量專業詞匯及術語的中文定義,眼下已經完成了大半……


    某些人不知道曲卓去年通過港島幾所大學,采購了大量西方理工科文獻和教學資料,其中就有普渡大學的教材。


    也不知道內陸開始新版教材編撰工作後,曲某人的主要工作,是根據最新的學術進展,對教材中不完善、被淘汰,甚至是已經被推翻的部分進行修訂。


    畢竟集成電路和計算機近十年的發展與迭代,實在太快了。


    而教材上的內容,從收集整理到校對,再到印刷出版直至進到課堂裏,是需要時間的。


    也不可能每年都進行增補修訂。


    所以,哪怕是最新版教材,也是幾年前的產物了,不可避免的存在滯後……


    轉過天曲卓被哼哈二將帶到彎大。


    負責計算機專業教育籌備的那位,矜持的拿出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程序語言設計、電子計算機導論,計算機程序構造及解釋和離散數學及應用等七本共十二冊教材。


    洋洋得意的說:這些是他們自己編纂的。


    曲卓以“瞻仰”的態度拿起一本《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隨便翻了幾頁,心裏就有數了。


    作勢又翻了幾頁,眉頭稍稍有些打蹙。又往後很隨意的翻了翻……動作很輕,但十分明顯的笑了一下。


    那位被曲卓的表情搞得有點心虛,維持著臉上的笑容說:“這些對小曲先生來說,這些自然是很基礎的東西了。”


    “……”曲卓一手捧書,另一隻手住了抓頭,似乎想說什麽,又不大好意思說的模樣。


    “小曲先生……有什麽指教的嗎?”那位謹慎且狐疑的問。


    “額~”曲卓遲疑了一下,將書放在桌上,客氣的說:“麻煩給我找紙和筆。”


    “哦~哦,好,請稍等。”那位臉上的表情更怪異,轉身指示工作人員:“快去。”


    轉迴頭看著曲卓,臉上掛著假笑想問什麽……又不好意思開口問。


    “不用緊張。”曲卓很隨意的壓了下手,那副架勢完全是對待課間來請教問題的靦腆學生。


    翹起二郎腿稍稍側身,手指輕輕點了點桌上的書:“這本書上的內容,是沒有大問題的。隻不過……並不完善。”


    “哦?是…是嗎?”那位不知不覺間被曲卓貌似隨和,但充滿了強勢與自信的氣場影響,背下意識的躬下去一些,請教道:“具體,哪裏不完善呢?”


    “有些多……大致歸為兩類。:類是概念的闡述,措詞有問題,容易產生歧義。


    我們的漢文字,多音多義,及引申含義是非常豐富的。”


    曲卓說話間指尖稍稍加力的敲了兩下桌麵:“我們是做理工科學的,編纂教材時所用文字的首要目的,是清晰、明了、精確的向學生們傳授知識。


    如果表述時缺字省字,或是去追求所謂的語言之美,很容易產生歧義。這一點,絕對不能受文科的影響。


    他們三五個人可以因為文學著作中一段話的某個字眼,摳出七八種解讀,但我們不行。


    試想一下,一條名詞解釋別說七八種解讀,即便是兩種解讀,也是要出大問題的。”


    “呃~”那位稍一細品,神色凝重的點頭:“是,確實是這樣的。”


    “……”


    一旁無所事事的哼哈二將下意識對視,倆人見多了某人沒什麽正形的狀態。忽然見到他另一副麵孔,一時間都有些無法適應。


    “這本教材中另一類問題,是滯後。”曲卓繼續說:“這本書作者的知識結構,以及對技術和工藝的認知,基本停留在三年前。


    如果是一門發展了幾十年,發展進入成熟期的學科,三年的時間變化可能不大。


    一些小的技術迭代,對整體技術發展影響和改變也比較有限。


    但集成電路出現至今,滿打滿算才二十年。在相關配套產業和技術的共同推動下,發展是日新月異的。


    其他的不談,隻材料學和製備工藝,在過去的三年裏就發生了顛覆式的進步。


    等這本教材真正到學生手中的時候,他們所學的東西,實踐技術可以又再次迭代了。


    試想一下,學生們學了一肚子如何造火銃的知識,等總想社會進入工作崗位時,發現已經是加特林和衝鋒槍的天下了,會是什麽場景。


    我們開設學科的目的,是培養需要的專科人才。教材可以落後於實際,但絕不能落後太多。


    花費幾年時間,教出一批考過工作者,不成笑話了嘛。”


    那位莫名其妙的被……站在製高點上的類官言官語半輕不重的點撥了一番,額角居然隱隱的有些冒虛汗。


    等手下拿著紙和筆迴來才醒過神……嚓嘞~我這……這是挨訓了嗎?


    心裏有點莫名其妙,有點搓火,有點不服氣,還特喵的說不出反駁的話。


    隻能壓著火氣接過紙筆,臉上硬擠出點僵笑遞給曲卓:“那…就辛苦小曲先生,幫助我們指點一下啦。”


    “多拿些紙,再給我泡杯濃茶。”曲卓吩咐秘書似的交代一句。放下二郎腿,端正坐姿,麵沉似水的從教材第一頁開始快速翻看。


    僅僅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將正文足有三百四十六頁的教材,從頭到尾的看了一遍。


    隨後將書推到一邊,把一小摞白紙擺正,拔掉鋼筆帽開始書寫……


    從第一章概述涉及到的名詞解釋開始,一行行的文字不間斷的落到紙上。


    那位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神情從微微皺眉的審視,逐漸變成凝重。


    等看到某人開始引入教材中沒有的知識點,並詳細標注出引用的文獻,發布時間、作者和內容摘要時,神色已經不是凝重了。


    而是驚訝,甚至是震驚……並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震驚


    聚精會神的站著一動不動,眼看著緊扣教材章節內容書寫出的文字逐漸變多,五頁、十頁…二十頁……五十頁……


    等接近七十頁時,才在一旁工作人員的提醒下,發現已經中午了。


    意識到已經中午時,腦子裏首先想到的不是該吃午飯了。而是在想:“這家夥居然全程沒有停頓,沒有思考,更沒有查閱資料。太不可思議啦!


    那七十多頁的內容中,隻引用不同國家,不同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文獻就有三四十條了吧?


    這得多大的知識儲備量……等等!他隻是快速翻看了一遍教材。就將所有的章節內容全都記進腦子裏了?


    不對,三百多頁內容,即便是傳說中的過目不忘,可不可能全部記下。


    唯一的解釋是,上麵的內容他實在太熟了。隻掃一眼,就對闡述的內容了然於胸。


    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