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末到兩千年初的那段時間,電腦速成班滿大街都是。
簡單學一下dos和windows係統基礎操作和office等常用軟件,一個暑假的時間就夠了。
而眼下內陸開發的係統和軟件,與二十多年後的係統和軟件相比,約等於windows自帶記事本和word的差距。
按照之前在各單位搞培訓的經驗,三到五天就能基本掌握。
但到了港島……程控交換機和網絡服務器兩部分的培訓工作符合預期。係統和應用軟件部分,進度十分不理想。
對於這種情況,軟件組的人很尷尬。
好吧,其實港島的三所高校更尷尬……
高校購置計算機,目的是研究算計機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研究。
所以,選派的學員大多是理工、生化、通訊相關的教授和研究人員,四十來個人的平均年齡足有四十歲。
這還是在內陸打過招唿,希望港方盡量保證學員年輕化的前提下。
不然,平均年齡還要更大一些。
年紀越大,對於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就越弱,這是無法避免的。
想讓一幫研究數學、物理、化學、建築、氣候、甚至是生物的“老苗子”,在幾天之內學會操作和使用計算機,屬實有些難為人。
想在這幫人裏挑出一批,進行更高級的編程和軟件開發培訓。恐怕培訓時間得以半年計。
曲卓很幹脆的建議港方對接人員,再選一批數學基礎好的年輕人。
至於現有的這批老苗子……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將四十來號人分成了三個組,從大課改為小課。宋帆、馮川和孫彩雲一人帶一組。
三所高校接受了曲卓的建議,港大和港中文分別從理工科專業挑選了五名符合要求,且有學習意願的研究生。港理工則派出了十二人的年輕團隊。
曲卓懶得從基礎開始教,把林俊業喊過來,給他三天的時間。第一天搞定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第二天搞定係統。第三天上午搞定常用軟件,下午考試。
考試合格的,從第四天開始學習編程和軟件開發……
課表一排出來,林俊業壓力巨大,三所高校也繃緊了。都怕自己派出的學員,考試不通過全軍覆沒。
學不學事小,丟人呀!
港大默默的往名單裏又加了三人,港中文加了四個人,港理工也加了三個人。
高級培訓班的人數,從二十二人變成了三十一人。
林俊業身為港理工畢業的本科生,看著教室裏二十五名在讀研究生,和六名年輕的助教,心裏沒有榮耀隻有忐忑。
同時,非常想念帶隊去惠普受訓的陳嘉誌……
林俊業越級打怪的三天裏,曲卓在準備“教具”,給港理工的五軸機床重新設計個主控板。
原有的主控板被安置在機床操控麵板下方,空間可丁可卯,幾乎沒有餘量。
而重新設計的主控板,因為添加了模塊,理論上完成後麵積一定比原版要大。
想保證尺寸不變,蝕刻更複雜的電路和焊接更多的元器件,並不是縮小蝕刻電路密度那麽簡單,還要考慮限位柱和螺絲孔位的因素。
所以,曲卓準備小小的炫技一下,將原有的單麵板,改為雙麵板。
如果放在二十年後,別說雙麵板,多層板也不是什麽新鮮的東西。
但有兩個前提。
一個是pcd軟件的進步,極大的提高了電路設計的效率,也降低了設計難度。
另一個是,電子元器件體積和封裝技術的進步。
體積還是次要的,主要是眼下的pga封裝,所有元器件都有針腳。需要在基板上透孔,從基板背麵穿入,再將針腳焊接在電路上。
也就是說,設計電路時,要規避限位柱、要規避螺絲柱,還要規避另一側元器件針腳的透孔,並留出加焊的空間。
更專業一些,除了不能出現最基礎的管腳錯誤和布線錯誤,設計電路時還要規避腐蝕陷阱,注意信號線的抗阻匹配,還有去耦電容的位置,以及電噪、熱管理、電磁兼容性等等一係列問題。
所以,想純手工設計一塊看起來並不算太過複雜的雙麵電路板,遠不像看起來那麽簡單。
不然,就不能叫炫技了。
當然了,某人的“炫技”是要加引號的。因為這活兒對他來說,僅僅是看起來不簡單罷了,實際上完全是在玩賴。
更玩賴的是,當著港理工幾位教授的麵,幾乎可以說一鼓作氣的完成設計。
沒有經過任何驗證和測試,直接把唯一的設計圖裁開。貼到覆銅板兩側,開始了手搓流程,雕刻、蝕刻、清洗、保護、台鑽開孔、焊接元器件……
一番操作行雲流水,把港理工上至校長、校董、機工係主任,下至一幫懂電子電器的教職人員,外加一個徐總工給看傻了。
不是說驚歎於某人手工活兒幹的賊溜,而是嚇傻了。
尼瑪,雖然是教學用機床,但也價值不菲的好不好?
機工係鎮係之寶你以為是白叫的?
你丫胡亂畫一通,緊接著就給捅咕出來了,一旦把機器燒了怎麽辦?
壞倆伺服電機也受不了呀!
關鍵是,你管不管修啊?
要不咱先簽個協議吧,說好維修費用怎麽算!
徐總工把港理工一幫人的表情看在眼裏,一顆老心髒七上八下的亂蹦。
但這種時候,就算硬撐也得裝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一直撐到曲卓用小刷子仔細的修補完,為了焊接元器件刮開的電路,才擺出領導的架勢說:“小曲呀,給大家講講你的設計思路。”
“這有什麽好講的?”曲卓納悶的看向徐總工。
“……”徐總工想罵人,心說:“我是讓你講嗎?我是讓你在講的過程中,檢查一下好不好?別上機後把人家設備幹報廢了!你賠還是我賠呀!?”
“有看不懂的地方嗎?”曲卓看向港理工的一幫人。
機工係的吳教授正醞釀著怎樣委婉的勸一下呢,就見曲卓拿起板子正反麵的看了看,冒出一句:“應該……不至於有不懂的地方吧?”
“……”吳教授嗓子眼一陣刺撓,心說:“喵了個咪的,這讓我怎麽接?”
“呀~”曲卓看了眼時間,急匆匆的往外走,扔下一句:“你們自己研究吧,我得趕緊去羅湖口岸接人……”
簡單學一下dos和windows係統基礎操作和office等常用軟件,一個暑假的時間就夠了。
而眼下內陸開發的係統和軟件,與二十多年後的係統和軟件相比,約等於windows自帶記事本和word的差距。
按照之前在各單位搞培訓的經驗,三到五天就能基本掌握。
但到了港島……程控交換機和網絡服務器兩部分的培訓工作符合預期。係統和應用軟件部分,進度十分不理想。
對於這種情況,軟件組的人很尷尬。
好吧,其實港島的三所高校更尷尬……
高校購置計算機,目的是研究算計機和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研究。
所以,選派的學員大多是理工、生化、通訊相關的教授和研究人員,四十來個人的平均年齡足有四十歲。
這還是在內陸打過招唿,希望港方盡量保證學員年輕化的前提下。
不然,平均年齡還要更大一些。
年紀越大,對於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就越弱,這是無法避免的。
想讓一幫研究數學、物理、化學、建築、氣候、甚至是生物的“老苗子”,在幾天之內學會操作和使用計算機,屬實有些難為人。
想在這幫人裏挑出一批,進行更高級的編程和軟件開發培訓。恐怕培訓時間得以半年計。
曲卓很幹脆的建議港方對接人員,再選一批數學基礎好的年輕人。
至於現有的這批老苗子……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將四十來號人分成了三個組,從大課改為小課。宋帆、馮川和孫彩雲一人帶一組。
三所高校接受了曲卓的建議,港大和港中文分別從理工科專業挑選了五名符合要求,且有學習意願的研究生。港理工則派出了十二人的年輕團隊。
曲卓懶得從基礎開始教,把林俊業喊過來,給他三天的時間。第一天搞定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第二天搞定係統。第三天上午搞定常用軟件,下午考試。
考試合格的,從第四天開始學習編程和軟件開發……
課表一排出來,林俊業壓力巨大,三所高校也繃緊了。都怕自己派出的學員,考試不通過全軍覆沒。
學不學事小,丟人呀!
港大默默的往名單裏又加了三人,港中文加了四個人,港理工也加了三個人。
高級培訓班的人數,從二十二人變成了三十一人。
林俊業身為港理工畢業的本科生,看著教室裏二十五名在讀研究生,和六名年輕的助教,心裏沒有榮耀隻有忐忑。
同時,非常想念帶隊去惠普受訓的陳嘉誌……
林俊業越級打怪的三天裏,曲卓在準備“教具”,給港理工的五軸機床重新設計個主控板。
原有的主控板被安置在機床操控麵板下方,空間可丁可卯,幾乎沒有餘量。
而重新設計的主控板,因為添加了模塊,理論上完成後麵積一定比原版要大。
想保證尺寸不變,蝕刻更複雜的電路和焊接更多的元器件,並不是縮小蝕刻電路密度那麽簡單,還要考慮限位柱和螺絲孔位的因素。
所以,曲卓準備小小的炫技一下,將原有的單麵板,改為雙麵板。
如果放在二十年後,別說雙麵板,多層板也不是什麽新鮮的東西。
但有兩個前提。
一個是pcd軟件的進步,極大的提高了電路設計的效率,也降低了設計難度。
另一個是,電子元器件體積和封裝技術的進步。
體積還是次要的,主要是眼下的pga封裝,所有元器件都有針腳。需要在基板上透孔,從基板背麵穿入,再將針腳焊接在電路上。
也就是說,設計電路時,要規避限位柱、要規避螺絲柱,還要規避另一側元器件針腳的透孔,並留出加焊的空間。
更專業一些,除了不能出現最基礎的管腳錯誤和布線錯誤,設計電路時還要規避腐蝕陷阱,注意信號線的抗阻匹配,還有去耦電容的位置,以及電噪、熱管理、電磁兼容性等等一係列問題。
所以,想純手工設計一塊看起來並不算太過複雜的雙麵電路板,遠不像看起來那麽簡單。
不然,就不能叫炫技了。
當然了,某人的“炫技”是要加引號的。因為這活兒對他來說,僅僅是看起來不簡單罷了,實際上完全是在玩賴。
更玩賴的是,當著港理工幾位教授的麵,幾乎可以說一鼓作氣的完成設計。
沒有經過任何驗證和測試,直接把唯一的設計圖裁開。貼到覆銅板兩側,開始了手搓流程,雕刻、蝕刻、清洗、保護、台鑽開孔、焊接元器件……
一番操作行雲流水,把港理工上至校長、校董、機工係主任,下至一幫懂電子電器的教職人員,外加一個徐總工給看傻了。
不是說驚歎於某人手工活兒幹的賊溜,而是嚇傻了。
尼瑪,雖然是教學用機床,但也價值不菲的好不好?
機工係鎮係之寶你以為是白叫的?
你丫胡亂畫一通,緊接著就給捅咕出來了,一旦把機器燒了怎麽辦?
壞倆伺服電機也受不了呀!
關鍵是,你管不管修啊?
要不咱先簽個協議吧,說好維修費用怎麽算!
徐總工把港理工一幫人的表情看在眼裏,一顆老心髒七上八下的亂蹦。
但這種時候,就算硬撐也得裝出一副風輕雲淡的模樣。
一直撐到曲卓用小刷子仔細的修補完,為了焊接元器件刮開的電路,才擺出領導的架勢說:“小曲呀,給大家講講你的設計思路。”
“這有什麽好講的?”曲卓納悶的看向徐總工。
“……”徐總工想罵人,心說:“我是讓你講嗎?我是讓你在講的過程中,檢查一下好不好?別上機後把人家設備幹報廢了!你賠還是我賠呀!?”
“有看不懂的地方嗎?”曲卓看向港理工的一幫人。
機工係的吳教授正醞釀著怎樣委婉的勸一下呢,就見曲卓拿起板子正反麵的看了看,冒出一句:“應該……不至於有不懂的地方吧?”
“……”吳教授嗓子眼一陣刺撓,心說:“喵了個咪的,這讓我怎麽接?”
“呀~”曲卓看了眼時間,急匆匆的往外走,扔下一句:“你們自己研究吧,我得趕緊去羅湖口岸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