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這趟被攢攏著,稍微帶著點趕鴨子上架的西花廳之行,主要目的是讓幾位執拗的老爺子,聽一聽來自底層的,最真實聲音。


    畢竟不論下基層走訪,還是看報告,亦或者從身邊人口中聽到的,都是大而化之的,或是經過修飾,甚至是被編排過,比較向好的,比較賞心悅目的內容。


    以至於部分人始終堅定的認為,依著國人百姓堅韌、樸實的優良品質,還能再挺一挺,再忍一忍,再扛一扛。


    而且,民心依舊可用,依舊眾誌成城不畏艱難一往無前。就算有壞分子、壞情況,也是個例,不影響大局。


    為了完成任務,曲卓準備和很多“故事”,


    比如,讓幾位老爺子知道,農村百姓們從知青口中聽說,在他們眼中還是稀奇物件的電視,對部分人來說,已經是家用電器了,而且還是彩色。


    他們聽到這件事,再想想隻“見多識廣”的京城知青,就散出去了三十多萬……他們自己就會揣摩,這種情況會不會具有普遍性。


    百姓們知情後,會是個什麽心態。


    畢竟,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是人性使然!


    再比如,那些貌似正確的,幫助別人“花錢”的行為,會造成什麽樣的後果。


    繼而引出城市人口從“人均”層麵看,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存款。但除了兒女結婚這種不得不花錢的情況,人們根本沒有消費意願。


    市場供給單一、不足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人們不敢花錢。


    人們越不敢花錢,民生類工廠就越發展不起來,市場供給就越發的單一、不足,國家也會越來越窮,經濟就會徹底走進死胡同……


    如果機會合適的話,曲卓還像通過一些“故事”,點出農民們已經開始對節衣縮食支援工人老大哥這件事,產生了不小的怨言。


    而工人們自認為高人一等,看不起農村人的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這種情況下,還抱著以前那種為大局一心保工業,把風險和壓力往農村轉嫁想法,早晚是要出大問題的。


    還有其它一些不好的,甚至是危險的苗頭。曲卓都想通過一些“故事”,引導著幾位老爺子去了解,繼而引發思考……


    但是,他這趟狗拿耗子,不是來給人家上課的,而是被喊來“挨訓”的,談話的主動權不在他手裏。


    他能順勢而為,話題到哪裏,順勢說點什麽。


    如果話頭兒不到,卻硬拐,一旦被幾位老強種看出端倪,那可就壞菜了,再有道理的話,對他們來說也是別有用心。


    所以,準備的一肚子“故事”,基本都因為時機不對而浪費了。


    但也還算可以,起碼已經在幾位老爺子堅定的認知上,撕開了一道口子。


    隻要他們願意放下固執,開始客觀理性的了解和分析基層的真實情況,曲卓這趟閑著蛋疼的多管閑事,就不算白來。


    比較意外的是,曹老為了調節氣氛把話題引到港島後,獲得了不小的意外收獲。


    重金融輕實業的情況,其實不重要。對現在的內陸來說,那些事情還離得太遠。


    重要的是,在今天之前,包括曹老和梅宣寧的老子在內,都過於樂觀的估計了港島的情況。


    認為以英資為首的歐美資本正在節節敗退,港島本土大商人正在迅速崛起。


    聽了曲卓的話,他們才意識到。真實情況和他們了解的情況,可能存在很大的偏差。


    部分英美資本確實在敗退,逐漸撤離港島。


    但是,另一部分紮根於港島的英資,和陸續滲透進來的美日資本,正在不斷吸血中越來越強。


    隻是他們沒有站在前台,而是隱身於幕後。


    不要以為上麵的人掌握著各種資源,還有無數專業人才輔佐,就耳聰目靈無所不知了。


    真實情況是,我們在外的綜合情報采集能力,遠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強大。


    至於那些給領導提供專業意見的人才,受時代和眼界的限製,認知並不見得有多高明。


    再加上供給他們分析的情報較為匱乏和片麵,得出的結論……也就那麽迴事兒吧。


    而且,很多經濟人才都有小日子和歐美的教育背景。


    額……說多了可能麻煩。有閑心的話,翻翻網上解密的東西,正式的文件哈,就會發現當時一些人的一些建議,用後世的眼光看,明顯有傾向性的嫌疑。


    迷惑不敢講,說是誘導,應該不算過分。


    隻是當時的我們受限於認知,察覺不到罷了。


    所以,在兩眼一抹黑,磕磕絆絆,不斷吃虧上當中硬生生的摸出一條路來,真心是偉大的。


    除了讓老幾位意識到,外資依舊在強力把持和主導著港島的經濟外。曲卓所說的,關於小日子的情況,算是敲了一記震耳欲聾的警鍾!


    小日子以汽車為代表的產品,正在快速占領老美市場。而且老美正府要求小日子主動加以控製的情報,上麵是知道的。


    但是,老美資本有聲音,試圖用調整貨幣幣值的方式平衡貿易差。以及小日子擔心事情成真,意圖通過對外投資和貸款找補損失的事,所有人都是頭迴聽說。


    甚至,一時間還無法理解其中的關竅。


    但例子很生動易懂,原本一萬斤大米能還上的債,到時候兩萬斤都不一定能夠。


    其實曲卓還能解釋的更清楚一些,但他要扮演好人設,隻能點到為止。


    而且,有些事不是你敲一敲鍾就能改變的。有些學費,也是必須要交的。


    治理國家也不是做生意,有些時候明知是前麵是坑,但為了達到經濟賬以外的目標,依舊要往裏麵跳。


    那些東西曲卓不懂,也不想摻和。


    反正有毛熊在那戳著,小日子還能蹦躂兩年。一直到81年小裏子接替小卡子,老美那邊才開始發力給予小日子實際上的壓力。


    再到85年毛子的哀宗上台,開始擁抱自由世界,小日子的價值大打折扣,老美才真正動手。


    時間還早, 打一打預防針盡盡國人的義務,自己心安就行。


    小日子的事兒說完,曲卓這趟的任務就已經完事了。首要目的完成的略有不足,同時也算超額完成任務。


    既然曹老把話題引到了“置氣”上,他稍一權衡,決定趁機給某些人上上眼藥,穿穿小鞋。


    甚至……說點“小瞎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