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剛剛過去,說實話,經濟形勢和大環境都非常的不好。
正式文件中,甚至用到了“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這樣的措詞。
其實,如果低著頭隻看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情況也沒那麽糟糕。
但凡事就怕比!
在大浪潮的這些年裏,小日子和四小龍加入了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係,搭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安南戰事的快車,經濟上取得了堪稱“飛速”的跨越式發展。
而我們的經濟,從紙麵數據上看,其實是有所增長的,甚至可以用“快”來形容。但我們在跑別人在飛,以至於我們gdp排名一直在往下掉。
悶在家裏閉眼過日子,還不覺得怎麽樣。那些因為考察、采購,或者交流等原因,有機會出去的人,看著人家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霓虹閃爍,說是驚掉了下巴都不為過。
這種衝擊,是非常致命的!
南方沿海地區,早就出現了婦女村和老幼大隊。大批青壯,甚至是基幹,都在想盡辦法的往外跑。
而且,隨著消息的傳播,受影響的地區越來越大,動心思的人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惡劣。
這種情況一味地堵,早晚是會出大問題的。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們自己發展起來。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向好的希望!
而且,客觀上來說,我們正處於發展經濟的黃金時期。
因為,72年至今,隨著我們和老美及西方進入蜜月期,巴統相關禁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鬆動。
太多以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技術和設備,現在都對我們開放了。
這無疑是絕佳的,奮起直追的大好機會。
但問題是,人家的技術和設備不會白給我們,是要錢的。
不但沒有折扣,甚至連正常價都是奢望。要加價,加大價。對我們來說越先進越急需的東西,他們加的就越多,就越離譜!
畢竟,西方之所以會鬆開口子,是指望我們去牽扯和消耗北方的毛熊,替他們分擔壓力。並不是真的發善心,想我們變好。
於是,問題出現了。
好多東西我們雖然能買了,但是買不起。或者說太多東西都是我們急需的,卻拿不出錢。
買不起又需要,怎麽辦?
想辦法唄!
其中非常有效的一條途徑,向海外華人尋求幫助。
可尷尬的是,過去十年嚇壞了太多人,也傷到了太多人。以至於現在我們和海外華人的緊密程度,幾乎陷入了抗戰以來的最低點。
我們自己知道,那段波蕩的歲月已經過去了,但外麵的人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那麽容易信。
即便信了,恐懼和傷害也不那麽容易抹平。
怎麽辦?
兩條路,一條路是,讓駐在外麵的同誌多走動、多宣傳、多撫慰、多答疑解惑,以誠意打動心向同胞的愛國人士。
這方麵的工作其實一直在做。但說實話,效果並不好。
畢竟人家又不是傻子,你說的再天花亂墜,事實上已經發生的事……屬實一言難盡。
另一條路,發動和鼓勵國內有境外關係的人,與外麵的親友多聯絡多敘親情,順勢說一說家裏的情況和困難。
比如:“祖墳該修了……你三叔你二大爺,你四大娘家的房子快塌了……大人吃點苦沒什麽,但孩子要上學……你看,手頭如果方便的話……”
然後,急需的外匯進來了,被換成國內貨幣發下去。
幾百幾千的外匯積少成多,再去找有更大能力的愛國人士,讓他們幫忙代為采購一些廉價的,我們需要的設備和技術。
人窮誌短,馬瘦毛長……丟人,但沒辦法!
走親情的路子,無疑是個好辦法。但在人員選擇上,要費很大的功夫。
比如,部分人要往後壓一壓,部分人要往前提一提。
要往後“壓一壓”的那部分,主要是過去一些年裏,過得比較……咳~
那些人心裏現在指不定多……是吧~
指望他們……寫封信倒不是不行,但不可能讓兩邊永遠都沒有實際接觸。
一旦接觸上了,真實情況曝光,很可能會招來更大的誤解,甚至是的仇視,這與初衷不符。
所以,後麵還需要多多的做工作。
至於往前“提一提”的那部分,主要是過去一些年裏,受衝擊較小的那部分人。
再就是,之前與外麵聯係比較密切,已經給我們帶來支援和支持的人。
這不,丁巳年春節眼瞅著就要到了嘛,正是華夏子孫聯絡感情,互訴衷腸的好時候。
一番核對和篩查後,“曲紅旗”這個名字,進入了“提一提”的那部分名單。
而且,他不但進入了名單,還被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上。
原因有三:
第一,這小子在過去的十年中,相對來說受到的衝擊很小。基本可以說,沒遭什麽罪。
第二,曲久平的大伯曲忠禹,一直以來都對內陸表現出了很深的感情。不是嘴上說說的那種,是有切實表現的。
“曲紅旗”一直以為他爹從外麵搞迴來的那些資料,來自於大不列顛的故舊好友。
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是曲忠禹幫忙收集,再通過港島的渠道轉迴內陸。
第三,曲忠禹退休後開始從商,憑借著從正時期打下的人脈,發展的還不錯。
先是做零售供應和農機、隨後又涉足了石化原料加工,現在又趁著電子產業的興起,準備試水電器行業。
要知道,老美對我們和彎省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對我們,是支持中不忘打壓和防備,對彎省是控製加扶持。
相比之下,同樣是進口一條生產線,我們需要加價,甚至會遭遇漫天要價。而彎省,則是優惠。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曲忠禹家族企業的采購,得到一些相對廉價的且急需的設備。
而且,曲家在港島有投資和產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東西運到港島,再通過港島的特殊渠道弄迴來。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曲久平去世,兩邊的聯係已經中斷了多年。想重新建立起來,“曲紅旗”這個曲家血脈,就成了關鍵的媒介。
其實曲良傑也可以。
不過,有關部門做過了解。那小子太過內向,腦袋瓜似乎也…不是很有靈性。想靠他去做工作,除非身邊一直有人輔助,不然肯定無法勝任。
————
周二早晨醒來時,曲卓左腿的大筋還是很疼。不過起床後洗漱、熱飯的活動了一會,緩解了不少。
正準備穿上大衣去上班,門鈴聲響了。出去開門一看,昨天的那輛m151停在外麵。
娃娃臉司機樂嗬嗬的說:“張主任讓我送你去上班。”
“張主任?”曲卓納悶。
“哦,丁部長的愛人。”
曲卓明白了,娃娃臉司機提到的倆人,應該是丁芳華的父母。忙說:“不用麻煩了,您迴去跟張阿姨說,我已經沒事兒了。”
“嗨~別客氣來,上車!”娃娃臉司機轉身打開副駕駛門,招唿曲卓:“來都來了,你不能讓我白跑一趟呀。”
曲卓一琢磨也是,車都來了,不坐白不坐……
別說,坐車是真的快。
平時連走路帶公交,到單位一個半點兒都打不住。這會跟司機閑扯了兩句的功夫,就到地方了。
沒讓人家一直送到單位,在清華東路路口下車,給司機扔下兩盒煙步行行走了一段。
路上節省了不少時間,到單位時辦公室裏才來了倆人。然後,來個人關心一下他的腿傷,來個人又關心一下。
車軲轆話說了一早晨,上班後沒一會兒,江所長的助理通知他去樓上的小會議室。
曲卓以為又來什麽活兒了,沒當迴事兒。
上樓的時候,江所長助理小聲提點:“來的人很有份量,你別耍脾氣。”
“誰呀?”曲卓問。
“別問,我也不知道。但你得心裏有數,態度一定要好,撿好聽的說。”
“哦~”曲卓點點頭,心裏暗暗合計:“何方神聖啊?還得撿好聽的說……”
正式文件中,甚至用到了“國民經濟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這樣的措詞。
其實,如果低著頭隻看自家的一畝三分地,情況也沒那麽糟糕。
但凡事就怕比!
在大浪潮的這些年裏,小日子和四小龍加入了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係,搭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和安南戰事的快車,經濟上取得了堪稱“飛速”的跨越式發展。
而我們的經濟,從紙麵數據上看,其實是有所增長的,甚至可以用“快”來形容。但我們在跑別人在飛,以至於我們gdp排名一直在往下掉。
悶在家裏閉眼過日子,還不覺得怎麽樣。那些因為考察、采購,或者交流等原因,有機會出去的人,看著人家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車水馬龍霓虹閃爍,說是驚掉了下巴都不為過。
這種衝擊,是非常致命的!
南方沿海地區,早就出現了婦女村和老幼大隊。大批青壯,甚至是基幹,都在想盡辦法的往外跑。
而且,隨著消息的傳播,受影響的地區越來越大,動心思的人越來越多,影響也越來越惡劣。
這種情況一味地堵,早晚是會出大問題的。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我們自己發展起來。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讓所有人都能看到向好的希望!
而且,客觀上來說,我們正處於發展經濟的黃金時期。
因為,72年至今,隨著我們和老美及西方進入蜜月期,巴統相關禁令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鬆動。
太多以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技術和設備,現在都對我們開放了。
這無疑是絕佳的,奮起直追的大好機會。
但問題是,人家的技術和設備不會白給我們,是要錢的。
不但沒有折扣,甚至連正常價都是奢望。要加價,加大價。對我們來說越先進越急需的東西,他們加的就越多,就越離譜!
畢竟,西方之所以會鬆開口子,是指望我們去牽扯和消耗北方的毛熊,替他們分擔壓力。並不是真的發善心,想我們變好。
於是,問題出現了。
好多東西我們雖然能買了,但是買不起。或者說太多東西都是我們急需的,卻拿不出錢。
買不起又需要,怎麽辦?
想辦法唄!
其中非常有效的一條途徑,向海外華人尋求幫助。
可尷尬的是,過去十年嚇壞了太多人,也傷到了太多人。以至於現在我們和海外華人的緊密程度,幾乎陷入了抗戰以來的最低點。
我們自己知道,那段波蕩的歲月已經過去了,但外麵的人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那麽容易信。
即便信了,恐懼和傷害也不那麽容易抹平。
怎麽辦?
兩條路,一條路是,讓駐在外麵的同誌多走動、多宣傳、多撫慰、多答疑解惑,以誠意打動心向同胞的愛國人士。
這方麵的工作其實一直在做。但說實話,效果並不好。
畢竟人家又不是傻子,你說的再天花亂墜,事實上已經發生的事……屬實一言難盡。
另一條路,發動和鼓勵國內有境外關係的人,與外麵的親友多聯絡多敘親情,順勢說一說家裏的情況和困難。
比如:“祖墳該修了……你三叔你二大爺,你四大娘家的房子快塌了……大人吃點苦沒什麽,但孩子要上學……你看,手頭如果方便的話……”
然後,急需的外匯進來了,被換成國內貨幣發下去。
幾百幾千的外匯積少成多,再去找有更大能力的愛國人士,讓他們幫忙代為采購一些廉價的,我們需要的設備和技術。
人窮誌短,馬瘦毛長……丟人,但沒辦法!
走親情的路子,無疑是個好辦法。但在人員選擇上,要費很大的功夫。
比如,部分人要往後壓一壓,部分人要往前提一提。
要往後“壓一壓”的那部分,主要是過去一些年裏,過得比較……咳~
那些人心裏現在指不定多……是吧~
指望他們……寫封信倒不是不行,但不可能讓兩邊永遠都沒有實際接觸。
一旦接觸上了,真實情況曝光,很可能會招來更大的誤解,甚至是的仇視,這與初衷不符。
所以,後麵還需要多多的做工作。
至於往前“提一提”的那部分,主要是過去一些年裏,受衝擊較小的那部分人。
再就是,之前與外麵聯係比較密切,已經給我們帶來支援和支持的人。
這不,丁巳年春節眼瞅著就要到了嘛,正是華夏子孫聯絡感情,互訴衷腸的好時候。
一番核對和篩查後,“曲紅旗”這個名字,進入了“提一提”的那部分名單。
而且,他不但進入了名單,還被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上。
原因有三:
第一,這小子在過去的十年中,相對來說受到的衝擊很小。基本可以說,沒遭什麽罪。
第二,曲久平的大伯曲忠禹,一直以來都對內陸表現出了很深的感情。不是嘴上說說的那種,是有切實表現的。
“曲紅旗”一直以為他爹從外麵搞迴來的那些資料,來自於大不列顛的故舊好友。
但實際上,很大一部分都是曲忠禹幫忙收集,再通過港島的渠道轉迴內陸。
第三,曲忠禹退休後開始從商,憑借著從正時期打下的人脈,發展的還不錯。
先是做零售供應和農機、隨後又涉足了石化原料加工,現在又趁著電子產業的興起,準備試水電器行業。
要知道,老美對我們和彎省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對我們,是支持中不忘打壓和防備,對彎省是控製加扶持。
相比之下,同樣是進口一條生產線,我們需要加價,甚至會遭遇漫天要價。而彎省,則是優惠。
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曲忠禹家族企業的采購,得到一些相對廉價的且急需的設備。
而且,曲家在港島有投資和產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可以名正言順的將東西運到港島,再通過港島的特殊渠道弄迴來。
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曲久平去世,兩邊的聯係已經中斷了多年。想重新建立起來,“曲紅旗”這個曲家血脈,就成了關鍵的媒介。
其實曲良傑也可以。
不過,有關部門做過了解。那小子太過內向,腦袋瓜似乎也…不是很有靈性。想靠他去做工作,除非身邊一直有人輔助,不然肯定無法勝任。
————
周二早晨醒來時,曲卓左腿的大筋還是很疼。不過起床後洗漱、熱飯的活動了一會,緩解了不少。
正準備穿上大衣去上班,門鈴聲響了。出去開門一看,昨天的那輛m151停在外麵。
娃娃臉司機樂嗬嗬的說:“張主任讓我送你去上班。”
“張主任?”曲卓納悶。
“哦,丁部長的愛人。”
曲卓明白了,娃娃臉司機提到的倆人,應該是丁芳華的父母。忙說:“不用麻煩了,您迴去跟張阿姨說,我已經沒事兒了。”
“嗨~別客氣來,上車!”娃娃臉司機轉身打開副駕駛門,招唿曲卓:“來都來了,你不能讓我白跑一趟呀。”
曲卓一琢磨也是,車都來了,不坐白不坐……
別說,坐車是真的快。
平時連走路帶公交,到單位一個半點兒都打不住。這會跟司機閑扯了兩句的功夫,就到地方了。
沒讓人家一直送到單位,在清華東路路口下車,給司機扔下兩盒煙步行行走了一段。
路上節省了不少時間,到單位時辦公室裏才來了倆人。然後,來個人關心一下他的腿傷,來個人又關心一下。
車軲轆話說了一早晨,上班後沒一會兒,江所長的助理通知他去樓上的小會議室。
曲卓以為又來什麽活兒了,沒當迴事兒。
上樓的時候,江所長助理小聲提點:“來的人很有份量,你別耍脾氣。”
“誰呀?”曲卓問。
“別問,我也不知道。但你得心裏有數,態度一定要好,撿好聽的說。”
“哦~”曲卓點點頭,心裏暗暗合計:“何方神聖啊?還得撿好聽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