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斌確實很有腦子,在他的敘述中,並沒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極度光明、剛強的正麵形象。


    他會害怕,會迫於壓力把不滿藏起來。但是,心裏一直有自己的堅持。


    比如領導讓他給何衛東寫證明材料。他不願意,又不敢硬頂,就采取了軟抵抗,找理由請假探親。


    如此一來,既不用幹違心的事,又不會與領導發生正麵衝突。


    但是,他的圓滑是有底線的。


    當他意外知道了何衛東的身世,而且十分清楚是於xx提供庇護。多事的話,稍不留神就會死無葬身之地。但他沒有退縮,依舊不顧危險的,做出了毅然決然的決定。


    這叫什麽?


    這叫大智大勇,知道什麽是大是大非!


    調查組的領導聽完他的敘述,臉上滿是欣賞。旁邊負責記錄的姑娘,眼中更是異彩連連。


    看到倆人模樣,楊宏斌就知道事情成了。從此時此刻開始,他的人生將開啟新的篇章。


    事實上,楊宏斌的判斷不算錯,但他把事情想簡單了。


    高級官員庇護雙木反葛明集團幹將餘孽,這事雖然是大事,卻不在調查組的工作範圍內,他們也沒權力私自調查省級大員。


    能做的,隻有將情況反映給京城的有關部門。


    至於楊宏斌,被安置在招待所的客房內,老老實實的等消息。


    也沒幹待著,調查組麵對雪花一樣的來信正缺人手。見楊宏斌有文化,思想覺悟也經得起考驗,就把他臨時招進組裏,做一些登記和文案工作。


    時間飛快流逝,曲卓在軍部招待所房間裏沒著沒落的那兩天,楊宏斌終於等到了期待的人。


    有關部門派出專班,來調查落實他反映的情況。


    說是“專班”,其實就兩個人。


    沒辦法,於xx的職位太高了,不是憑著一點未經核實,甚至是捕風捉影的消息,就能隨便調查的。


    而且,那四個人倒台後,民間雖然一片歡騰,但上下各級部門和單位震動很大。有歡欣鼓舞的,也有惴惴不安的。


    這個當口忽然對一名地方大員進行調查,搞不好就會引出各種無端猜測,從而製造緊張空氣。


    所以,京裏有關領導指示——要查,也要謹慎。


    專班此行的目的,是秘密落實基本事實。如果確有其事,上麵會根據具體情況,在合適的時候酌情啟動進一步調查。


    既然是秘密調查,自然不會大張旗鼓。“專班”到來明麵上的理由是,吉省這邊的調查組人手不足,導致工作進度緩慢。上級給他們增派了兩個人提高效率。


    倆人到來後,先找楊宏斌談話,從頭到尾又把事情詳細的了解了一遍,隨後開始工作。


    沒費太大的力氣,確定何玲、何衛東姐弟倆是71年冬來的春城。於xx對外宣稱,二人是其妻子的外甥和外女。把倆孩子接到家裏的原因是,妻弟因急病去世,弟媳婦身體不好,家裏的老人也無力看顧。


    京城那邊調查到的情況是,71年十月,工業口何某因與“雙木集團”關係甚密被調查。其家庭隨後受到衝擊,何某妻子因傷病於月末死亡,一雙子女下落不明。


    備注:疑似死亡。


    那時候正是大浪潮起來後比較亂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有人因為不甘受辱、絕望而自殺,也有因傷病和意外死掉的。


    類似的事太多了,有關部門也比較混亂。根本沒人花心思仔細調查,更別提形成詳細的卷宗了。


    所以,姐弟倆的“死”,無疑是帶著問號的。


    專班把兩邊的情況一印證,不論是時間還是年齡都能對的上。最重要的是,可能於xx認為官麵上何玲和何衛東已經死了,倆人的名字也很大眾化。


    所以,把人接過來後就沒改名。


    對專班來說,事情到了這裏,已經基本確定楊宏斌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了。


    接下來,就是尋找那名叫“劉忠”的脫崗知青,詢問他的信息來源。


    不過,那小子74年迴家探親後就跑了,不管是他的家人還是戶籍所在地街道辦都不知道去向。


    楊宏斌隻“知道”,劉忠應該沒有留在京城老老實實的當黑戶,而是做起了投機倒把的生意。


    “那日”劉忠和楊宏斌打過照麵後,很可能害怕被舉報,現在已經逃離了春城。


    至於去向……眼下這年月沒有滿街的監控,更沒有實名製。


    雖然出門在外必須有戶口本或者工作證和介紹信,但工作證和介紹信都太容易偽造了。搞投機倒把的那幫人,肯定不會用真實的身份信息。


    可用的線索太少了,還真沒什麽辦法追查其下落。


    不管怎麽說,專班大老遠的來一趟,不能隻做了這一點點工作就打道迴府。


    於是,又把視線落在楊宏斌反映的,何衛東對插隊所在地女社員用強。隨後有人保護包庇他,導致受害女青年及家人無處伸冤的情況上。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嚴重的案子。順著線查,還能摸清於xx在省內的擁躉和私黨。


    畢竟不論是安排身份背景有“缺陷”的何衛東插隊,還是平日裏領導對他的維護,亦或者那小子犯法後出麵包庇的人,都必然跟是於xx是一條線一條心的。


    調查清楚這些,對後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楊宏斌陪同專班迴到了長嶺才知道,他撒謊請假的事暴露了,已經被打成了“逃崗”人員。縣領導們正憋著勁要嚴肅處理他呢。


    專班的人很“清楚”楊宏斌為什麽撒謊請假,直接替他圓謊。


    說是工作組到吉省後人手短缺,隻能從當地物色了一些有文化底子、表現突出、思想過硬的同誌從事一些輔助工作。


    調查組的工作有很高的保密性。所有被選中並抽調的人員,都以各種其他理由從所在單位請假。


    打死縣裏的人也想不到,京城來的大領導會幫楊宏斌撒謊。聽說他居然被調查組選中,成為了工作人員,一時間所有人的心裏都有點……疑惑?敬畏?發顫?驚訝?竊喜?


    都不準確,但都占了一點。


    京城來的調查組,是奔著那四個人造的孽和冤假錯案來的,理論上跟地方上的人沒什麽關係。


    但是,這玩意真要查起來,保不齊就會牽連到誰。而且吧,有人因為那四個人從天上掉到了地上,也有人因緣際會的平步青雲。


    說是隻查那些從天上掉下來的人,但是大夥心裏都犯合計,會不會連著從地上到天上的人也一並查了。


    所以,不論是吉省還是別的省,上上下下對調查組的態度都很微妙。


    高處的人心裏犯合計,下麵人也不踏實。


    明明非常想知道一幫人在做什麽和想做什麽,麵上還得保持一定距離。做出隻配合,不幹涉也不過問的坦蕩態度。


    這下好,縣裏忽然冒出來個在調查組工作的……不少人對此心懷不安,但也有人似乎找到了了解消息的途徑。


    所以,以往高高在上的“老爺”們,眼下對楊宏斌普遍非常和藹。甚至打照麵時,還會帶上點透著別扭的親切和熱情。


    正常情況下,麵對這種變化楊宏斌心裏肯定會爽翻,但眼下他真的顧不上品嚐其中的滋味。


    來的路上,兩名專班成員已經計劃好,尋個合適的機會,秘密接觸袁家大隊的幾名知青,先落實何衛東強迫女社員的相關細節再做其他打算。


    所以,楊宏斌很慌。生怕馬向芳、李愛國和曲紅旗亂講,戳破了他撒的那些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