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一夜無眠……


    轉過天一大早,掛著對黑眼圈的曲卓找到薑福友。


    “哈哈~”薑福友笑了兩聲,隨即意識到場合不對,趕緊收斂表情,問曲卓:“咋?昨晚沒睡?”


    “不敢閉眼,閉上眼就是薑文革那個死鬼。”曲卓無精打采的嘟囔。


    “正常。”薑福友拍了拍曲卓的肩膀,寬慰道:“見過血才是真老爺們,過兩天就好啦。”


    “薑叔……”曲卓可憐巴巴的說:“能不能借我把槍,手槍就行。”


    曲卓晚上確實沒怎麽睡,不過不是因為惡夢,而是他有了一個新的發現……


    腦袋裏收錄的東西不是成品,跟他自己設計的東西是一樣的,都可以隨意修改。比如加長槍管,重新設計膛線。甚至可以在彈夾內預置子彈,並讓槍機處於待發狀態。


    需要時“買”出來,直接就能摟火。


    昨天曲振江跟薑福友討論槍和子彈沒有鋼印和編號時,曲卓聽到了。他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問題。


    槍以後可以盡量不用, 可他“買出”的電子零件怎麽辦?


    零件也一樣沒有型號標記和絲印,如果被有心人留意到,問他東西是哪來的,根本沒法解釋。


    現在好了,產品信息可以隨便往上“加”。


    電子零件很簡單,他手頭有大量的備件,照葫蘆畫瓢就行。但槍和子彈不行,他沒見過,編都不知道怎麽編。


    這才找到薑福友,打著“壯膽”的名義想借把槍出來研究一下。


    薑福友很理解第一次開槍打死人後的驚恐,很痛快的答應。不過擔心曲卓睡毛楞了,槍裏有子彈容易傷到自己或者別人。所以隻借槍不給子彈。


    這是有教訓的,不是杞人憂天。


    原本曲卓以為申請一把槍的手續會很複雜,哪成想這年頭民間對槍械的管理鬆懈到令人發指。


    薑福友隨便寫了張條子,讓曲卓自己去槍庫領。


    大隊的民兵武器庫,是一片大煉鋼時期遺留下來的破廠房。偌大一片地方,隻有個六十多歲姓袁的老頭兒守著。


    曲卓跟袁老頭很熟,幫他修了好幾次電子管的破話匣子,今年春天還幫他用美多收音機的殼子和工農兵牌收音機的零件,攢了台七管雙波段的半導體收音機。


    “紅旗?你咋來啦?”袁老頭看到曲卓挺樂嗬。


    “我昨天不打死個綁票的嘛,做了一宿噩夢。大隊長讓我領把槍壓枕頭下麵定神。”曲卓說著話遞出薑福友寫的條子。


    “還別說,你小子看著文縐縐的,要勁兒的時候手還挺狠!”袁老頭已經聽說了曲卓開槍打死人的事兒,對他的表現既驚訝又讚賞。接過條子瞅了一眼,迴門房拿鑰匙。


    曲卓跟著袁老頭進院,瞅著槍庫四下漏風的破木頭門直咧嘴。


    就這破門,隨便一腳就能踹開。真要有人動了歹念,一個絆絆卡卡的老頭兒守著,屁用都不頂。


    等袁老頭打開槍庫,曲卓再次咧了咧嘴。碩大的破廠房裏靠牆立著的、架子擺著的,地上堆著的全是槍。


    槍架子上碼放整齊的,是正牌武裝民兵連使用的五六式步槍、衝鋒槍和輕機槍。


    靠牆立著的,是給二梯隊普通民兵用的五三式步槍、輕機槍,五零式和五四式衝鋒槍。


    至於地上堆著的,是些外形突兀或者奇怪的 “老家夥”。


    之所以用“突兀”和“奇怪”來形容,都是解放前繳獲的雜牌武器。六十年代為了解決不同口徑槍械彈藥供給困難的問題,各地兵工廠對這些槍進行了改造,統一使用五六式7.62毫米步槍彈和五零式7.62毫米手槍彈。


    比如槍的型號是“捷克zb26”,彈夾是五六式衝鋒槍用的。 湯姆遜衝鋒槍上裝的,是五四式衝鋒槍的彈夾。


    曲卓不管有用沒用,隻要見到了就不放過。嘴上跟閑極無聊的袁老頭扯著家常,貌似新奇的拿起一支,仔細端詳後放下。再端起一支……再放下。


    將見到的武器統統“收錄”的同時,仔細記下了不同槍械在什麽位置,有什麽樣的編碼和標記。


    擔心槍殼子裏麵還有看不到的信息,裝出一副很感興趣的模樣請教袁老頭,這些玩意怎樣拆解保養。


    袁老頭整天一個人待著,無聊的很。可算有個人陪他嘮嗑磨牙,樂嗬嗬的教起了曲卓。


    別說,老頭兒能被安排在這看槍庫,肚子裏是真有點東西。隨便拿起一支槍,不但能講出來路和門道,拆卸起來也溜得很。


    於是,倆人一個虛心請教,一個好為人師。用了半上午的時間,除了那兩門37毫米高射炮沒動,連蘇製12.7毫米重機槍都沒放過。


    幾乎每種槍都拆卸了一遍,曲卓粘了滿手的槍油,最後挑了一把看外觀多說七成新的51式手槍。


    跟著袁老頭去門房登記時,曲卓看了眼桌上的煙袋鍋子,手伸進褲兜,再掏出來時多了兩盒大前門。嬉皮笑臉的放到袁老頭手邊,小聲打商量:“給我整幾發子彈唄。”


    “整個屁!條子上寫的,就一把槍。”袁老頭斜了眼大前門,嘴上不同意,卻沒把煙推迴來。


    老頭兒煙癮很大,但平時都是嘬煙葉子。八分錢的經濟煙都不舍得買,別提大前門這種要票的高檔煙了。現在眼前整整擺著兩盒,誘惑力不是一般的大。


    “我不是害怕嘛。”曲卓裝可憐:“薑文革是林場保衛科的科長,手下不少死忠呢。我害怕有人來給他來報仇。”


    “扯淡,借那幫兔崽子幾個膽兒。”


    “弄幾發唄。真要有啥事兒我也不至於抓瞎。我要出事兒了,以後您老的話匣子出毛病找誰修呀。”


    話匣子的事兒,袁老頭確實欠著“曲紅旗”不小的人情。曲卓一提,老頭兒實在抹不開麵子。沉吟了一下,小聲警告:“平時不準往槍裏裝啊。”


    “您放心。我不怕打到別人也怕傷到自己呀。”曲卓滿臉是笑。


    “咳咳~”袁老頭清著嗓子把煙塞進抽屜裏。起身再次拿起鑰匙串,背著手奔槍庫旁邊另一間庫房去。


    曲卓呲牙一笑,屁顛屁顛的跟了上去。


    民兵的武器庫看著簡陋,但基本的管理製度還是要講究的,比如槍彈分離。


    武器在一間房裏,彈藥在另一間存著。


    相比於槍械庫,彈藥庫就整潔的多。主要是子彈種類少,除了少量重機槍子彈和高射炮炮彈,幾乎都是7.62毫米步槍彈和手槍彈。再就是垛到房頂那麽高的67式手榴彈箱子,就是那種最老式的木柄手榴彈。


    袁老頭有點摳,隻給了曲卓三發手槍彈,還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放仔細了,不遇到事兒不準往槍裏壓。


    曲卓連連應聲,趁機把外麵散放著的子彈和手榴彈全摸了一遍,還仔細觀察了各種子彈底部的編號。


    心滿意足的告別了袁老頭,迴去的路上摸了下兜裏的三發子彈。本打算賣了,可想了想,壓進了彈夾裏。


    這玩意對曲卓來說已經沒用了,踹兜裏還怕丟。不如放到彈夾裏,隻要不上膛再閉上保險,基本沒什麽危險。


    溜溜達達的迴知青點,剛走到坎下,看到路邊停著一輛吉普車。


    走近了一些,見車裏沒人。跟漆麵很幹淨的車身相比,保險杠上一塊車牌子大小的陳年舊灰非常顯眼。


    曲卓俯身瞅了一眼,固定車牌的螺絲孔位是幹淨的。很明顯,這輛車的車牌子應該剛“掉”,或者被摘下去不長時間。


    湊近車玻璃往裏麵看,後座地板上放著副“06”打頭的車牌。


    曲卓心裏一動……不會是廖安民那邊的安排有結果了吧?這是把保密單位的人給招來了?


    盡管心裏已經期待了良久,但真正事到臨頭時,還是難免有些激動和忐忑。


    就在曲卓默默平複心情調整狀態時,知青點院子裏一前兩後的出來了仨人,每個人都抱著不少東西。


    曲卓眯起眼睛一瞅,走在最前麵的居然是何衛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76步步生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寸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寸山下並收藏1976步步生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