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你撿到大才了,此子文采斐然,政治眼光獨到,又通曉格物至理,日後必定大放異彩,入侯拜相。興我大唐者非此子不可呀,真是個奇才!料想他老師定有千古絕學,世民你要不惜一切代價尋到此人,三顧草廬也要請出山來,以興我大唐萬世。朕已經迫不及待想讓小先生入朝了,有其相助,世家之患定然速解!”太液池旁,假山亭台,閣樓玉宇,李淵就端坐在亭中垂釣。自從兒子口中得知了世家危害,土地兼並的循環後,一直低迷的心情終於在自己兒子這次進宮中得到了治愈。因此難得一見,他便拿起了自造反以來好幾年不碰的魚竿,雖未中一尾,卻心頭暢快。


    現在滿朝文武八成都是世家子弟,這讓他成功造反,順利登基的心情變得又沉重了。不知道土地兼並和世家把控文人才子的危害也就罷了,可現如今知道了,這個皇帝自然也就當的憋屈了。


    “父皇,現在讓先生入朝為時尚早,先生雖道出了世家持政之害,土地兼並之弊,但我朝初立。內政不穩,外事尚亂,正是用人之際,諸多事宜都需要世家支持操辦。且先生提出的禍患,乃百餘年後之禍,不能操之過急。眼下隻得興科舉,辦學堂,富農興工,按先生之意藏富於民則天下人皆可有能力讀書,我大唐才能聚天下才子興天下事。眼下我大唐內亂未定,外患不止,天下待興,還是得依靠世家的。此時讓先生入仕解決世家之患,定然不可,還請父皇三思。”李世民恭敬的站在李淵身後,抱拳躬身,闡述自己的觀點。與李淵這位現任皇帝比起來,他已經顯然更出色了,可惜皇位是李建成的,李世民注定也隻能是輔佐李建成的王臣。


    李淵聽得李世民的話,沒有再開口,作為前朝宰相過來的他,雖然文韜武略不如李世民,可他也並非平庸之輩,道理他都懂。隻不過作為天子,世間權力的第一人,沒想到才當上皇帝就感到了一股無力和恐懼。


    天下大勢的無力,恐懼幾百年後大唐會不會也被向李家一樣的氏族取而代之,正應他當初對小皇帝說的,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


    李世民也不作聲,隻是默默的站著,亭子裏的石桌上擺著幾張錦緞——上書“精鹽三法”。微風拂動,卷起錦緞,又被果盤壓著飛脫不了,讓上麵的瘦金體隨風舞動……


    “唉,大勢如此,非人力可為。先生入不得朝堂,但此番卻是功德無量,足以封侯。可卻不好將先生張揚出來,以免世家注意,世民覺得如何是好?”李淵轉過頭,看著桌上的另外兩個碗中白花花的鹽,讚賞之意毫不吝嗇,這兩個碗在他眼裏可是天下百姓活命的好東西,從此之後天下再也不缺鹽,是何等景象?


    “先生已然於陳倉布局,需在暗中謀劃,且先生年紀尚小,封賞太高難免心性不穩。依兒臣看,食邑五百最為妥當,況先生之才學僅世民所見,可為曠古爍今,日後必定大放光彩,也難免封侯拜相。父皇不若封先生縣子,賞賜功德,磨礪心性,也怕日後封無可封。”


    “嗬嗬,你倒是真看得起他,好!便依你所言,若以後真立下天大功勞,王爵許之!哈哈哈……”爽朗的笑聲充斥著太液湖畔,遠處候著的太監和宮女悄悄鬆了口氣,皇上心情好,自己也不會一不小心受責罰。後宮看似千萬人癡迷向往之地,可也是如履薄冰之地,一不小心那就是萬丈深淵,伺候主子需得萬分小心才能風生水起。


    “王德財,丈得十三畝二分!”


    “李二狗,丈得兩畝七分……”陳倉,如火如荼的秋收剛剛完成,縣裏的衙役和輔兵就浩浩蕩蕩出了門,三人一夥兩人一夥奔向十裏八鄉。手中拿的是縣老爺發的大白饅頭,荷包(古人的錢包,富人是縫製的小口袋,窮人則是類似於手帕一樣將錢財包起來,統稱荷包)中包的是鹹菜,這是他們一天的夥食,可謂豐盛到了極點!良好的夥食在手,那給縣老爺幹活也必須盡職盡責,激情也在他們身上發揮到了極限。丈量土地這種不打仗,不流血,不下地勞動的事,一天時間近三分一的土地就丈量完了。拿著小本本迴來報告,忙壞了縣裏的一眾主簿。


    而最高興的,當然是地不夠種的那些人了,從布告到丈量土地,嘴都要笑歪了。更有甚者,明目張膽的對鄰居家的地發出嘿嘿嘿的笑聲,當真“無恥”之極!


    有人歡喜有人愁,自然地主老爺們都是求爹告奶,看著官差心都在滴血。丈量土地的人,每走一步心都在顫,每拉開一條丈量的繩子,血壓都在飆升。可想著那個縣衙中高坐明堂的小子說的話,心裏又好受些,安慰自己這是在給後代花錢消災。那一句“爾等也不想子孫後代有了萬貫家財後被沒地的起義軍殺財主分田地吧?”給地主老財們整懵了,若是往後幾十年,他們也許還不以為然,可大唐剛剛成立,這種事他們這幾年見得可多了,有些人的墳頭草都到腰間了。甚至有一部分還是從貧農剛剛完成殺人奪地的,這細思極恐呀,地這玩意是好,可命更好不是。


    這樣想來,也就忍痛割愛了,畢竟人丁興旺,傳宗接代,傳承文化家產啥的,要有得傳才行呀。


    可大膽五十,遁其一,也總有那麽些想不開的,舍不得的,認為葉楓是以權欺人的。這些人不多,但十裏八鄉加起來也不算少了,麵對丈量的官差,尋死覓活,撒潑打滾,咒罵嗬斥。但也僅限於此了,不論是輔兵還是衙役,腰間別的可是明晃晃的刀,襲擊官方的人,那罪過可不小。甚至有些時候砍了你的腦袋那也就這麽結了,不會有下文了。


    所以葉楓的政策開頭就很順利,在白麵饅頭加鹹菜的鼓勵下,衙役輔兵三天就完成了陳倉所有土地的統計。除了幾個自認為有背景,不怕葉楓的人,甚至已經拔刀相向了。最具代表的就是馮姚兩家,地頭上站滿了家丁下人,還有幾房族人,帶刀上弓,頗有誓死扞衛的架勢。


    “事已至此,當用重典了,都言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火看來還得燒起來才行呀……”葉楓打發走匯報的人,有些頭疼的摸著下巴。這人臉上被人打的鼻青臉腫的,這漢子是個輔兵,這來請示葉楓要不要給剁了,可見他火氣有多大。愚昧果然要不得,這是病,而且是古人的通病,得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封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卓v青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卓v青芒並收藏大唐封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