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アタック!(進攻!)”


    “殺す!!!(殺!)”倭國福岡,算不得一座城池的村落之城,穿著二戰軍服的一個中隊約150人在兩門90mm迫擊炮的和9挺輕機槍的掩護下,向這座村落之城發起了進攻。福岡城的近萬守軍將這座村落之城包裹的水泄不通,這是集結了大分縣,宮崎縣,鹿兒島,熊本和長崎所有的兵員發起的保衛之戰。


    “轟轟轟!”迫擊炮彈精準的落在人員集中的地方,守衛福岡的人員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大麵積傷亡著。有秉承武士道精神,拿著倭刀做著不怕死的衝鋒,可總會被對麵穿著奇怪的人百米之內精準射殺,也有拿著弓箭到處躲避炮彈和機槍的弓箭手,或是慌亂用藤編或竹編的盾牌抵擋子彈的,顯然沒有用。


    “助けて(救命)……悪魔,彼らほ悪魔だ(魔鬼,他們是魔鬼)……”守軍嚎叫著,武士道精神熏陶之下,他們英勇無畏的衝鋒,但再怎麽勇敢也衝不破機槍的封鎖,隻是一波又一波的倒下。


    戰鬥開始不到十分鍾,守衛福岡的倭人已經傷亡上千了,他們還停留在列陣衝鋒的時代,這讓戰爭之王火炮有了充分發揮威力的機會。一發迫擊炮落下,就是二三十人的傷亡,十發炮彈下來就是五百人的傷亡,雖然炮彈不是很多,但沒必要一次打完,迫擊炮用來震懾聚集的人群是非常理想的。剩下的靠機槍來解決,歪把子這玩意因為供彈原因雖然隻能五連發,可畢竟不是吃素的,正好適合連點射,反而提高了機槍的精準度。


    而一個機槍一個彈藥手,裏麵是三條120發的彈條,加上機槍手和彈藥手本身攜帶的兩個120發,那麽一組機槍起碼能打出600發子彈。就算兩發子彈換一個人,這九挺機槍也能屠殺3000人,而且一個中隊150多人都帶有四顆手雷和120發子彈,也就是說光子彈就有發,足夠將對麵屠上一遍還有餘了。在封建時代,任何一支部隊傷亡超過三成的,基本士氣就沒了,達到四成的基本就是大潰敗了。


    而事實也是如此,僅僅一刻鍾時間,悍不畏死的武士道在熱武器的打擊下徹底崩塌了。那從天而降的炮彈,聲震四野,像極了雷罰,飛翔的子彈,快如閃電,如同神仙手段。所有的這一切仿佛是上天的懲罰,天照大神不滿意了,或是傳說中的魔神降臨人間了……一百多人開始攆著不到一萬人痛下殺手,恐懼感和死亡的氣息還是戰勝了武士道和秩序。


    “射撃をやめる!(停止射擊)”中隊長稻葉朝明抬起手,叫停了機槍和炮擊。他們的彈藥不多,用一發就少一發,子彈還好說,可以用火藥複裝,底火也不是很難,部隊裏有化學人才。但是炮彈就困難多了,就算集齊鉗工,化學人才,以現在的水平和資源,沒有十幾年的沉澱,炮彈是手搓不出來的。


    “隊長,このまま彼らを見逃しますか?(隊長,就這麽放過他們嗎)”一個小隊長抖了抖身上的塵土,提著軍刀風塵仆仆的過來,他似乎有些意猶未盡。


    “すべて天皇の民であり,殺す必要はありません,未來には彼らが必要です。私たちは殺す機械ではありません。さあ、福岡を引き継ぐ時間だ。(都是天皇的子民,沒必要趕盡殺絕,未來需要他們,我們不是殺戮的機器。走吧,該接手福岡了)”中隊長稻葉朝明給眼前的下屬理了理領口,抬腿向福岡走去。周圍到處都是逃命的軍隊,他們中也有極個別想要貓起來偷襲,但都會被三八式步槍一槍撂倒。


    槍聲稀稀拉拉的到處都在響,光聽聲音就能嚇得敗兵無力反抗,隻能跪地乞降,默念天照大神的保佑。有弑殺的士兵,幹脆會把跪地的人用刺刀捅個對穿,或者直接來一槍。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看來這群二戰被冠以畜牲名頭的部隊,不管對誰都很心狠手辣。


    “疲れたな……(真累啊)”稻葉朝明叼著狗尾草,躺在福岡不到三米的城牆上,他莫名的感覺心裏堵的慌。一年前,他還是踏入北平肆意狂荒的帝國功臣,在狂歡三日後聯隊的新命令下來了。他們集合在一起,眼前擺滿了裝備彈藥,他知道又要為帝國征戰了。


    據說,支那(二戰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帶歧視和侮辱的稱唿,之所以說是軍國主義,是因為他們極端的發動戰爭。但有一部分人是愛好和平的,甚至還主動到中國幫助抵抗軍國主義的侵略,但這部分人很少,還有一部分保持中立)南方的花姑娘很水靈,聲音很好聽,讓人一聽就想壓在身下馳騁。他這樣靠軍功升到中隊長的人,又怎麽甘心在支那幹燥的北方長久待下去呢。


    可是就在他們誓師南下的時候,被雷劈了,那麽大那麽平整的場地,一個大隊的人集體被突如其來的閃電擊中了。準確的說那好像不是閃電,算得上是像閃電的未知神秘能量。那一刻他以為自己會死,他讀過書,知曉雷電的恐怖,被雷劈的人生還幾乎不可能。但他並沒有任何不適,反而還年輕了十歲,一整個大隊都一樣,年輕的士兵迴到了童年,年長的迴到了青年、少年。


    好在大家四肢健全,也很健康,更萬幸的是,手裏的槍支彈藥,還有堆放在眼前如山的軍火也一起被送了過來。整個運輸大隊一半卡車,五輛三蹦子,還有兩百多騾馬滿載彈藥。可以說他們一個作戰中隊再加一個輜重運輸大隊近700人,頓時有了至少一個旅團的作戰物資,足夠他們揮霍很久了。


    但大家都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們迴到了帝國無比落後的飛鳥代(對應唐朝初期)。從發達的日不落淪為了和封建社會共舞的生活,他們是為‘聖戰’而滿懷激情出征的,僅僅隻是占領了東三省和北平,就被送到這和荒野沒有區別的時代了。


    這如何能甘心?難道憑借這七百人出征現在的支那大唐嗎?恐怕癡人說夢。就算有帝國強大的火力支持,七百人也不夠那個武德充沛的大唐塞牙縫的。一旦帝國的槍支被大唐得到,恐怕後果就是被屠殺了。


    花了半個月,大家都接受這個事實的時候,他們去找推古天皇了。不論他們抱有多大的誠意,那個女人還是讓她的將軍大臣帶著部隊和輜重大隊打了一仗,讓那個女人清醒了。而後的大臣自然也有了他們一席之位,運輸大隊的伊藤文浩少佐親自組建了內閣,擔任了第一任首相。


    於是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後世的技術人員和文科生也成立了科研部,將天皇治下的奈良打理的井井有序。先進的農具,神奇的化學和物理以及機械,讓推古天皇很是滿意,尤其是對軍隊的改革以及一年就列裝了一個聯隊的火藥槍隊,更是讓推古天皇讚賞有加。


    但操蛋的古董們顯然不滿意內閣和皇權的分治,各個縣開始打著清君側的名義搞事情。他作為唯一的作戰中隊,也順理成章的成了軍機大臣,參與到了平叛的無聊遊戲中來,不知道多久能結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封王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卓v青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卓v青芒並收藏大唐封王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