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讓農民得到實惠,這事兒就能解決了
官術:拯救女市長後,我步步高升 作者:東北小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洋臉上的笑容消失,很認真的看著張恪清:“你覺得這樣做不妥?”
將一些工作交給下麵,讓下麵結合各地市的實際情況去解決,這是很常用的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如果省裏定下一些方案,肯定無法兼顧各地市的不同條件,實施起來會更加困難,甚至有許多漏洞。
這些道理,張恪清不應該不懂,起碼張恪清也做了不短時間的市長,今天為什麽這麽說?
張恪清很坦誠的說道:“向省長,您的初衷是好的,讓各地市自主去結合實際情況解決環境汙染的問題,這點我很讚同。”
“但之前您也說了,環保部門給出的霧霾形成因素,是因為冬天秸稈焚燒、農村生火取暖、做飯,這些事情交給各地市之後,那各地市又會怎麽解決?”
“我猜一定會有一些地市將命令層層向下傳達,市裏交給區縣,區縣交給鄉鎮,鄉鎮交給村屯。”
“您之前也看過一些條文清晰的政策到了下麵,實施成什麽樣吧?這種不太清晰,將自主權都下放的命令,又會變成什麽樣?”
張恪清其實想說向洋應該沒在基層工作過,至少沒在鄉鎮這樣的基層工作過,對那些下麵的幹部做事風格不夠了解。
多少很好的政策,到了下麵都變形了呢,更別說這種命令了。
比如到了村子裏,不讓焚燒秸稈,但有人偷著燒了,村長會怎麽處理?
要麽是上報意外失火,因為沒什麽財產損失,也不會立案調查,就這麽不了了之。
要麽是鎮上不問,就幹脆不管,畢竟村長家也有農田,也想焚燒秸稈。
焚燒秸稈之後,草木灰可以肥田,而且第二年耕地會更省事兒,多少年都這麽幹了。
這件事還沒辦法說是誰的地就誰負責,那樣的結果就是鄰裏之間有矛盾的,就會想辦法去偷著把別人田地裏的秸稈點了,然後等著上頭收拾這塊農田的主人。
如果這個村長不種田,又十分負責,發現了焚燒秸稈的直接上報,鎮上一般會怎麽處理?
多半是罰款,而且為了震懾其他人,很可能是重罰。
那些農民一年種地才能掙多少,罰款一次恐怕大半收入就沒了,那個農戶的家庭又該如何生活?
前世他在江城看過太多這類報道了,有的地方甚至動用了警察,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有些人覺得焚燒秸稈是無所謂的事情,甚至覺得這是幾千年來一直這麽做的,沒什麽太大影響,不應該被禁止。
有些人則覺得應該強行禁止,因為這些人影響了他的生活環境。
還有些人覺得應該慢慢禁止,先倡導,之後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改變農民的觀念。
這些就不算什麽了,後續還有地方不讓農村土灶生火做飯,不讓焚燒買來的煤,必須從他們指定的地方購買脫硫優質煤等,有一種矯枉過正的樣子。
他不希望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出現這種事。
向洋也想到自己去下麵調研的時候,確實有一些政策被實施的變形了,有基層人員整體素質的問題,也有當地的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恪清同誌,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焚燒秸稈不應該禁止嗎?環境不應該治理嗎?這不隻是改善城裏的環境,那些農村地區也有霧霾,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也有負麵影響。”
交給各地市自己處理不行,難道要省裏挨個地市調研,然後討論出一個可行性相對較高的辦法?又或者先在某個地市,甚至某個縣做試點?
太耽誤時間了,這樣要幾年才能全麵實施,這幾年的環境會惡化的更快。
焚燒秸稈不隻是會造成環境汙染,每年還都有因為這個造成的火災,這樣也能解決一些火災隱患。
張恪清想了想前世的一些成熟的方案,也是許多地方走了不少彎路之後,總結出來的。
“向省長,我是讚同禁止焚燒秸稈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焚燒秸稈對農民來說更加方便,還能肥田,所以要禁止,就要給農民足夠的補償。”
“當然這筆錢不是要政府出,咱們南河也是農業大省,土地和農民都很多,這筆錢可補不起,上頭也不會給的。”
“那些秸稈,其實不一定非要粉碎了留在田裏,完全可以打捆,用來生產飼料,也可以集中焚燒,用來供暖等。”
“這樣農戶可以將秸稈賣掉換錢,他們當然不會焚燒了,也才能從根本上將這種情況治理掉。”
讓農戶得到了實惠,你讓他們燒,他們也舍不得。
雖然土地肥力會下降一點,但賣掉秸稈的錢買一點化肥就行了,還更省事兒。
向洋點了下頭:“你說的這個方案,確實不錯,可我們省內沒有這裏用秸稈生產飼料的企業,也沒有用秸稈焚燒供暖的企業,那些秸稈打捆也需要專業的設備吧?”
張恪清笑著說道:“確實需要專業的設備,正好我們省內就有一家機械廠能夠生產,這樣還能讓這家企業效益快速提升,同時占領其他省份的相關市場。”
“我們省內其實很多新樓盤都安裝了暖氣,但供暖公司卻不夠多,燒的也基本都是煤炭,換成秸稈會更省錢,也節省資源,廢氣排放甚至更好控製。”
“還有那些秸稈經過技術製作成炭塊的技術,也可以代替煤炭,賣給需要的農村人,減少煤炭的消耗,也減少空氣汙染。”
這個技術,省內也有企業掌握,隻不過沒有開發的起來,因為之前覺得沒市場。
現在有了政策導向,市場也就打開了,還可能推廣到其他省市。
隻要控製售價,農村人一定願意買。
能買便宜好用的,誰會願意買貴的?
到時候再配合政策,對煤炭銷售做一些限製,也就不會再有農村人被迫買高價煤的事情了。
“秸稈生產飼料的企業,我恰好也認識一家,對方也正準備進行擴張,我們正好可以邀請對方過來投資,還能帶動一些就業,增加我們省內的產值,也能帶動我們這裏的養殖業更快發展。”
將一些工作交給下麵,讓下麵結合各地市的實際情況去解決,這是很常用的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式。
如果省裏定下一些方案,肯定無法兼顧各地市的不同條件,實施起來會更加困難,甚至有許多漏洞。
這些道理,張恪清不應該不懂,起碼張恪清也做了不短時間的市長,今天為什麽這麽說?
張恪清很坦誠的說道:“向省長,您的初衷是好的,讓各地市自主去結合實際情況解決環境汙染的問題,這點我很讚同。”
“但之前您也說了,環保部門給出的霧霾形成因素,是因為冬天秸稈焚燒、農村生火取暖、做飯,這些事情交給各地市之後,那各地市又會怎麽解決?”
“我猜一定會有一些地市將命令層層向下傳達,市裏交給區縣,區縣交給鄉鎮,鄉鎮交給村屯。”
“您之前也看過一些條文清晰的政策到了下麵,實施成什麽樣吧?這種不太清晰,將自主權都下放的命令,又會變成什麽樣?”
張恪清其實想說向洋應該沒在基層工作過,至少沒在鄉鎮這樣的基層工作過,對那些下麵的幹部做事風格不夠了解。
多少很好的政策,到了下麵都變形了呢,更別說這種命令了。
比如到了村子裏,不讓焚燒秸稈,但有人偷著燒了,村長會怎麽處理?
要麽是上報意外失火,因為沒什麽財產損失,也不會立案調查,就這麽不了了之。
要麽是鎮上不問,就幹脆不管,畢竟村長家也有農田,也想焚燒秸稈。
焚燒秸稈之後,草木灰可以肥田,而且第二年耕地會更省事兒,多少年都這麽幹了。
這件事還沒辦法說是誰的地就誰負責,那樣的結果就是鄰裏之間有矛盾的,就會想辦法去偷著把別人田地裏的秸稈點了,然後等著上頭收拾這塊農田的主人。
如果這個村長不種田,又十分負責,發現了焚燒秸稈的直接上報,鎮上一般會怎麽處理?
多半是罰款,而且為了震懾其他人,很可能是重罰。
那些農民一年種地才能掙多少,罰款一次恐怕大半收入就沒了,那個農戶的家庭又該如何生活?
前世他在江城看過太多這類報道了,有的地方甚至動用了警察,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有些人覺得焚燒秸稈是無所謂的事情,甚至覺得這是幾千年來一直這麽做的,沒什麽太大影響,不應該被禁止。
有些人則覺得應該強行禁止,因為這些人影響了他的生活環境。
還有些人覺得應該慢慢禁止,先倡導,之後用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改變農民的觀念。
這些就不算什麽了,後續還有地方不讓農村土灶生火做飯,不讓焚燒買來的煤,必須從他們指定的地方購買脫硫優質煤等,有一種矯枉過正的樣子。
他不希望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出現這種事。
向洋也想到自己去下麵調研的時候,確實有一些政策被實施的變形了,有基層人員整體素質的問題,也有當地的社會環境因素影響。
“恪清同誌,那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麽做?焚燒秸稈不應該禁止嗎?環境不應該治理嗎?這不隻是改善城裏的環境,那些農村地區也有霧霾,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也有負麵影響。”
交給各地市自己處理不行,難道要省裏挨個地市調研,然後討論出一個可行性相對較高的辦法?又或者先在某個地市,甚至某個縣做試點?
太耽誤時間了,這樣要幾年才能全麵實施,這幾年的環境會惡化的更快。
焚燒秸稈不隻是會造成環境汙染,每年還都有因為這個造成的火災,這樣也能解決一些火災隱患。
張恪清想了想前世的一些成熟的方案,也是許多地方走了不少彎路之後,總結出來的。
“向省長,我是讚同禁止焚燒秸稈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焚燒秸稈對農民來說更加方便,還能肥田,所以要禁止,就要給農民足夠的補償。”
“當然這筆錢不是要政府出,咱們南河也是農業大省,土地和農民都很多,這筆錢可補不起,上頭也不會給的。”
“那些秸稈,其實不一定非要粉碎了留在田裏,完全可以打捆,用來生產飼料,也可以集中焚燒,用來供暖等。”
“這樣農戶可以將秸稈賣掉換錢,他們當然不會焚燒了,也才能從根本上將這種情況治理掉。”
讓農戶得到了實惠,你讓他們燒,他們也舍不得。
雖然土地肥力會下降一點,但賣掉秸稈的錢買一點化肥就行了,還更省事兒。
向洋點了下頭:“你說的這個方案,確實不錯,可我們省內沒有這裏用秸稈生產飼料的企業,也沒有用秸稈焚燒供暖的企業,那些秸稈打捆也需要專業的設備吧?”
張恪清笑著說道:“確實需要專業的設備,正好我們省內就有一家機械廠能夠生產,這樣還能讓這家企業效益快速提升,同時占領其他省份的相關市場。”
“我們省內其實很多新樓盤都安裝了暖氣,但供暖公司卻不夠多,燒的也基本都是煤炭,換成秸稈會更省錢,也節省資源,廢氣排放甚至更好控製。”
“還有那些秸稈經過技術製作成炭塊的技術,也可以代替煤炭,賣給需要的農村人,減少煤炭的消耗,也減少空氣汙染。”
這個技術,省內也有企業掌握,隻不過沒有開發的起來,因為之前覺得沒市場。
現在有了政策導向,市場也就打開了,還可能推廣到其他省市。
隻要控製售價,農村人一定願意買。
能買便宜好用的,誰會願意買貴的?
到時候再配合政策,對煤炭銷售做一些限製,也就不會再有農村人被迫買高價煤的事情了。
“秸稈生產飼料的企業,我恰好也認識一家,對方也正準備進行擴張,我們正好可以邀請對方過來投資,還能帶動一些就業,增加我們省內的產值,也能帶動我們這裏的養殖業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