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虛報費用?
官術:拯救女市長後,我步步高升 作者:東北小錦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城,市委書記辦公室。
孫穎坐在沙發上,看著張恪清:“到了蒼遠縣感覺怎麽樣?困難多嗎?”
她可是聽說張恪清他們三個到了蒼遠縣的當天,蒼遠縣就報上來了三個人事安排,看來是蒼遠縣的縣委書記給他們的下馬威。
她知道張恪清不是一個愛告狀的人,也從不抱怨,不過在蒼遠縣跟之前在青山縣不一樣,那時候有陳百川支持,現在張恪清要自己扛事兒了。
“領導,蒼遠縣挺好的,困難當然有,但我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張恪清不會說完全沒困難,也不會說困難多的自己解決不了。
他就實事求是的迴答,也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不讓領導替她想辦法。
孫穎就知道張恪清不會抱怨,她反問道:“想好了怎麽給蒼遠縣致富?照搬青山縣的發展模式嗎?”
張恪清搖搖頭:“沒辦法照搬。條件不同,但能學習一些。”
“之前蒼遠縣已經有許多家庭貸款養豬、養雞鴨了,但規模遠比不上青山縣,利潤率也比不上青山縣。”
“這邊也沒辦法做青儲飼料,距離青山縣遠了點,青山縣那邊已經足夠飼料廠使用,未來也許會擴張過來,但短期內不行。”
“政府沒錢,也就談不上基建,許多基礎項目的建設還都靠著市裏撥款呢。”
“這邊也沒什麽招商引資的優勢,我看過去年一些來考察的企業名單,都是一些重汙染企業,蒼遠縣直接就拒絕了。”
這一點張恪清也對縣委書記沈天明有了不少的改觀,至少不是一個隻注重眼前利益,不管未來的人。
要是那幾家企業落戶,沈天明也許今年就能升到市裏了。
“我看蒼遠縣那邊許多青壯年都會選擇外出打工,一個是去沿海城市的工廠,另外就是從事建築方麵的工作,從事重體力工作。”
“如今基建是支柱產業,全國對這類工人需求量極大,可重體力工作實際上的收入遠不如那些懂一些手藝的工種。”
“所以我想給那些人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市場需求更大,收入更高,且能工作到更長遠的勞動技能。”
張恪清說著,就從包裏掏出一份計劃書。
“蒼遠縣藍領技工學校?你要建個學校?”
孫穎怎麽也沒想到,張恪清到了蒼遠縣第一個項目竟然是建造學校。
建造學校收那些農民工的錢嗎?
張恪清怎麽會冒出這麽個想法?
她仔細的翻看著計劃書,很快明白了張恪清的想法。
“免費教技術,以此來吸引他們學習,學會了技術可以賺更多的錢,這個辦法你確定可行?”
孫穎忽然發現,如果這個真的可行,那麽完全可以在江城市裏弄一個這樣的學校,幫助全市的農民工提升技術。
不過市裏好像有類似的學校吧?
“領導。不知道您是否看過電視上的廣告,許多家庭會花不少的錢把孩子送去學挖掘機、學汽修、學廚師、學美容美發,就為了將來孩子不用種地,可以找個工作上班掙錢,這比種地靠天吃飯更加穩定,收入也確實更高。”
“咱們江城就有這樣的學校,魯東那邊更是全國招生。可您不知道的是那些學校的學費都很高,許多家庭真的是砸鍋賣鐵才送孩子去的,甚至還有孩子吃不了這個苦,半路逃迴來的,技術沒學到,錢也都浪費了。”
“我想建造的這個學校不隻是麵對年輕人,更主要的是麵對一些中年人。城市裏管那些坐辦公室的叫白領,做工人的叫藍領。這個學校培養的就是工人,技術工人。”
“讓他們可以不用再做一些力氣活,哪怕四五十歲也能有活幹,甚至隨著手藝的增長,掙得還能越來越多。”
“我計劃是先培訓木工、電工、電焊工、鋼筋工、砌築工、刮大白抹灰的,貼瓷磚的等建築類相關的工人,如果資金寬裕,還可以培訓汽修工、特種設備駕駛員等。”
汽修、特種設備駕駛需要購買價格昂貴的設備,這個成本太高,市裏肯定不會批給他們蒼遠縣,但市裏可以自己弄。
孫穎看著報告後麵各工種的平均工資,學了手藝確實比那些賣力氣的賺得多,甚至能多幾倍。
而且張恪清說的那些技術培訓需要的成本並不高,一個學校場地,一些基礎的建築材料,還有一些懂技術的老師傅就行了。
“你確定培訓出來的人,他們能在別的地方拿到高工資?”
那些工地的工頭會認可嗎?
而且要教這些,也沒必要弄個學校吧,還要一定手續齊全?
“領導,您知道企業要評職稱,需要各種技能資格證書,有企業認證的,有部委認證的,有了這些證書,他們從國企出來也能在私企找到好工作。”
“我們弄個學校,就是要給這些經過培訓合格的工人,頒發製勞動技能資格證。”
“像那些國企一樣,焊工給焊工證,木工有木工證,證明他們確實有這種技術能力,加蓋政府的公章提升公信力。”
“最初可能效果未必好,這需要我們幫他們推薦,讓他們去工地幹活,讓那些工頭知道他們真的有這種技術,我們的證書不是假的。”
“後麵其他拿到證書的人,就能憑借證書自己去找工作。”
讓政府來給藍領技工學校背書?
不,這是在給那些工人背書,可以做。
就像是駕駛證,特種設備操作證一樣,還不都是政府單位蓋章才有效?
“所以你還需要市建築公司配合對吧?”
孫穎看明白了,那些工人推薦去哪兒?還不是市建築公司?
張恪清補充道:“還有省裏的建築公司,我也會去聯係,懇請對方願意給我們推薦的工人一個試用的機會。”
“現在這類工人缺口很大,許多都是家庭式的老帶小,或者以村子為單位,而且其實一些手藝已經落後了。”
“我打算從市裏,甚至省裏輕一些人來教課,幫助他們更快的掌握職業技能。”
“那些特種設備先不采購,隻是一些基礎的建築材料,加上老師的工資,還有一個場地建設,有三百萬就足夠了。”
孫穎看著張恪清:“這些用得了三百萬?”
張恪清在虛報費用?
孫穎坐在沙發上,看著張恪清:“到了蒼遠縣感覺怎麽樣?困難多嗎?”
她可是聽說張恪清他們三個到了蒼遠縣的當天,蒼遠縣就報上來了三個人事安排,看來是蒼遠縣的縣委書記給他們的下馬威。
她知道張恪清不是一個愛告狀的人,也從不抱怨,不過在蒼遠縣跟之前在青山縣不一樣,那時候有陳百川支持,現在張恪清要自己扛事兒了。
“領導,蒼遠縣挺好的,困難當然有,但我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張恪清不會說完全沒困難,也不會說困難多的自己解決不了。
他就實事求是的迴答,也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不讓領導替她想辦法。
孫穎就知道張恪清不會抱怨,她反問道:“想好了怎麽給蒼遠縣致富?照搬青山縣的發展模式嗎?”
張恪清搖搖頭:“沒辦法照搬。條件不同,但能學習一些。”
“之前蒼遠縣已經有許多家庭貸款養豬、養雞鴨了,但規模遠比不上青山縣,利潤率也比不上青山縣。”
“這邊也沒辦法做青儲飼料,距離青山縣遠了點,青山縣那邊已經足夠飼料廠使用,未來也許會擴張過來,但短期內不行。”
“政府沒錢,也就談不上基建,許多基礎項目的建設還都靠著市裏撥款呢。”
“這邊也沒什麽招商引資的優勢,我看過去年一些來考察的企業名單,都是一些重汙染企業,蒼遠縣直接就拒絕了。”
這一點張恪清也對縣委書記沈天明有了不少的改觀,至少不是一個隻注重眼前利益,不管未來的人。
要是那幾家企業落戶,沈天明也許今年就能升到市裏了。
“我看蒼遠縣那邊許多青壯年都會選擇外出打工,一個是去沿海城市的工廠,另外就是從事建築方麵的工作,從事重體力工作。”
“如今基建是支柱產業,全國對這類工人需求量極大,可重體力工作實際上的收入遠不如那些懂一些手藝的工種。”
“所以我想給那些人進行技術培訓,讓他們掌握市場需求更大,收入更高,且能工作到更長遠的勞動技能。”
張恪清說著,就從包裏掏出一份計劃書。
“蒼遠縣藍領技工學校?你要建個學校?”
孫穎怎麽也沒想到,張恪清到了蒼遠縣第一個項目竟然是建造學校。
建造學校收那些農民工的錢嗎?
張恪清怎麽會冒出這麽個想法?
她仔細的翻看著計劃書,很快明白了張恪清的想法。
“免費教技術,以此來吸引他們學習,學會了技術可以賺更多的錢,這個辦法你確定可行?”
孫穎忽然發現,如果這個真的可行,那麽完全可以在江城市裏弄一個這樣的學校,幫助全市的農民工提升技術。
不過市裏好像有類似的學校吧?
“領導。不知道您是否看過電視上的廣告,許多家庭會花不少的錢把孩子送去學挖掘機、學汽修、學廚師、學美容美發,就為了將來孩子不用種地,可以找個工作上班掙錢,這比種地靠天吃飯更加穩定,收入也確實更高。”
“咱們江城就有這樣的學校,魯東那邊更是全國招生。可您不知道的是那些學校的學費都很高,許多家庭真的是砸鍋賣鐵才送孩子去的,甚至還有孩子吃不了這個苦,半路逃迴來的,技術沒學到,錢也都浪費了。”
“我想建造的這個學校不隻是麵對年輕人,更主要的是麵對一些中年人。城市裏管那些坐辦公室的叫白領,做工人的叫藍領。這個學校培養的就是工人,技術工人。”
“讓他們可以不用再做一些力氣活,哪怕四五十歲也能有活幹,甚至隨著手藝的增長,掙得還能越來越多。”
“我計劃是先培訓木工、電工、電焊工、鋼筋工、砌築工、刮大白抹灰的,貼瓷磚的等建築類相關的工人,如果資金寬裕,還可以培訓汽修工、特種設備駕駛員等。”
汽修、特種設備駕駛需要購買價格昂貴的設備,這個成本太高,市裏肯定不會批給他們蒼遠縣,但市裏可以自己弄。
孫穎看著報告後麵各工種的平均工資,學了手藝確實比那些賣力氣的賺得多,甚至能多幾倍。
而且張恪清說的那些技術培訓需要的成本並不高,一個學校場地,一些基礎的建築材料,還有一些懂技術的老師傅就行了。
“你確定培訓出來的人,他們能在別的地方拿到高工資?”
那些工地的工頭會認可嗎?
而且要教這些,也沒必要弄個學校吧,還要一定手續齊全?
“領導,您知道企業要評職稱,需要各種技能資格證書,有企業認證的,有部委認證的,有了這些證書,他們從國企出來也能在私企找到好工作。”
“我們弄個學校,就是要給這些經過培訓合格的工人,頒發製勞動技能資格證。”
“像那些國企一樣,焊工給焊工證,木工有木工證,證明他們確實有這種技術能力,加蓋政府的公章提升公信力。”
“最初可能效果未必好,這需要我們幫他們推薦,讓他們去工地幹活,讓那些工頭知道他們真的有這種技術,我們的證書不是假的。”
“後麵其他拿到證書的人,就能憑借證書自己去找工作。”
讓政府來給藍領技工學校背書?
不,這是在給那些工人背書,可以做。
就像是駕駛證,特種設備操作證一樣,還不都是政府單位蓋章才有效?
“所以你還需要市建築公司配合對吧?”
孫穎看明白了,那些工人推薦去哪兒?還不是市建築公司?
張恪清補充道:“還有省裏的建築公司,我也會去聯係,懇請對方願意給我們推薦的工人一個試用的機會。”
“現在這類工人缺口很大,許多都是家庭式的老帶小,或者以村子為單位,而且其實一些手藝已經落後了。”
“我打算從市裏,甚至省裏輕一些人來教課,幫助他們更快的掌握職業技能。”
“那些特種設備先不采購,隻是一些基礎的建築材料,加上老師的工資,還有一個場地建設,有三百萬就足夠了。”
孫穎看著張恪清:“這些用得了三百萬?”
張恪清在虛報費用?